原发性下肢深静脉和交通静脉功能不全的治疗_第1页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和交通静脉功能不全的治疗_第2页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和交通静脉功能不全的治疗_第3页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和交通静脉功能不全的治疗_第4页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和交通静脉功能不全的治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原发性下肢深静脉和交通静脉功能不全的治疗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 CVI)的重要病理变化是静脉反流即下肢静脉有异常的血液倒流现象,进而引起下肢远端静脉高压,形成以静脉曲张、水肿、皮肤溃疡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1,涉及的范围可以是浅静脉、交通静脉、深静脉之一或整个下肢静脉网络。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是下肢血液倒流性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下肢静脉曲张多并发于深静脉功能不全。股浅静脉最高位置的一对瓣膜是下肢深静脉中最坚韧的瓣膜,在保持下肢静脉正常的血流动力学方面起重要作用,只要能维持这一对瓣膜的单向开放功能,就能防止和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2,就能阻止

2、远端瓣膜逆流的进一步加重,间接保护腓肠肌的泵功能,显著改善浅静脉手术的长期疗效。如股浅静脉的近侧瓣膜关闭功能不全,反流的静脉血持续增加,将损害远侧的静脉瓣膜功能,最终导致广泛的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功能障碍;静脉瓣功能的修复在PDVI(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的治疗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2。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抽剥术有利于改善深静脉系统的功能。常用的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的矫治手术有如下几种。1静脉开放手术 1.1 血管腔内瓣膜成形术 显露股总、股浅和股深静脉的汇合处,清楚辨别二瓣叶汇合处后切开静脉壁,在瓣膜汇合点缩缝松弛、下垂的瓣叶,使皱褶的瓣叶拉直、对合,防止血液逆流3。本术式的疗效为各种瓣膜重建

3、术中最好,其缺点为:需切开阻断术区静脉,易损伤静脉内膜,术后易在静脉腔内残留异物和引起静脉血栓形成,为防止血栓形成,术中、术后需大量使用抗凝药物,可能导致术后出现血肿、出血等并发症;手术时间长、操作难度大,不适用于年老体弱的患者4;对瓣环扩大、瓣膜相对短小的相对性瓣膜关闭不全、先天性瓣膜结构异常及血栓引起的瓣膜严重破坏者不适合使用本术式3,5,6。1.2 静脉瓣膜移植术 取带有良好功能瓣膜的长约2cm的肱静脉,切除股深静脉开口以远的一段股浅静脉,代以取得的肱静脉,注意静脉瓣膜回流的方向,移植的静脉外以聚四氟乙烯人工血管袖套加强。此术式的近期效果尚佳,但由于肱静脉瓣膜抗逆向压力的能力远较股浅静脉

4、第一对瓣膜为弱,其长期效果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7。1.3 静脉瓣移位术 将瓣膜功能不全的股浅静脉远侧段与瓣膜功能健全的大隐静脉或股深静脉相吻合,借助后者的瓣膜防止血液倒流。在临床实际中,大隐静脉、股浅静脉、股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多同时发生,适宜该手术的患者并不多,并且该手术创伤大、难度高,术后需长期抗凝,静脉内膜容易受损,血栓形成的发生率较高7。2 静脉壁外手术2.1 静脉外瓣膜修复成形术 该术式通过缝合静脉壁使二瓣膜叶附着线形成的夹角由钝角转为接近正常的锐角,恢复瓣膜的正常功能,以避免静脉内瓣膜修复的缺点,有效地纠正管壁和瓣膜的功能不全两个基本致病因素5,缺点是修复的准确性不如静脉内修复6。在血

5、管镜下行静脉壁外瓣膜修复术可避免其盲目性,如发现不适合行本手术,可及时修正手术方案8。但血管镜设备昂贵,且远期效果有待于验证5。2.2 静脉瓣膜环缝术 适用于股浅静脉瓣膜存在静脉管腔扩大、外观呈直筒状、Valsalva瓣膜功能试验出现造影剂经瓣膜向远侧渗漏或瓣膜远侧无透亮区,瓣膜远侧端静脉经术中游离呈痉挛状态、指压试验无逆流者。本术式的优点是创伤小、操作简单、无须特殊设备、不涉及静脉内膜、术后不需抗凝治疗,但不适宜于瓣膜本身有异常的病例,缩窄程度不当易引起血栓形成(缩窄过度)或症状复发(缩窄不够),一般将静脉周径缩窄至原周径的13145。2.3 静脉瓣膜包窄术 将人工材料或自体组织袖套式置于瓣

6、膜关闭不全的静脉外,减轻瓣球扩张,以防止静脉血反流。目前主要材料有自体大隐静脉、阔筋膜片、膨体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片(ePTFE)和静脉外支撑环。此手术的理论依据为下肢静脉始终存在逆向静脉压,瓣膜对逆向静脉血柱阻抗而反作用于静脉壁,逐渐形成局部静脉壁扩张,加速瓣叶间裂隙形成。本术式缩窄了扩张的静脉管壁,使瓣膜游离缘互相对和,阻止了血液的倒流,用于包窄的材料增加了静脉壁的抗张强度,对防止再扩张有重要作用,适用于静脉璧肌层弹性较差的患者。此术式仅适用于轻中度的CVI9。但有人认为在瓣膜功能不全或缺如时,实行环缩术仍为行之有效的方法1。目前多以ePTFE为包窄的首选材料5。2.4 静脉肌襻代瓣术 将股

7、二头肌部分肌束与股薄肌缝合成“U”形肌襻置于动、静脉之间,在肌襻收缩时压迫静脉,起到抑制深静脉内血液倒流的作用;当肌襻松驰时,静脉腔开放,静脉血可以回流。膝关节屈伸运动时,肌襻的舒缩活动及随之发生的静脉开放和闭合形成了瓣膜样功能,从而达到治疗效果3。本术式是治疗下肢深静脉股静脉段严重倒流病变无法直接施行瓣膜重建,特别是在治疗先天性下肢深静脉无瓣膜症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完全再通,但瓣膜已遭悉数破坏者的优选手术方法,优良率达80以上10。肌襻形成术主要适用于:瓣叶严重脱垂、过分纤薄或瓣膜有畸形不能直接修复;先天性深静脉主干瓣膜缺如和深静脉血栓形成完全再通者;股静脉瓣发育不全3,10。肌襻代瓣膜

8、术改变了维护膝关节稳定的正常解剖关系,可能导致以后的骨关节病变;游离股二头肌时可能损伤腓总神经而且襻长较难掌握3;肌襻过短粘连也比较常见10,在坐位和站立不动时肌襻无效,可造成迟发性静脉血栓形成等严重后果。所以有作者认为肌襻形成术仅适用于非长时间站立工作的重度CVI患者,对于一些有活动后小腿酸困、肿胀、足部肿胀的中重度CVI患者,肌襻成形术近远期疗效均差,故认为对此手术应持谨慎的态度,必须全面了解病情,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10。 3 交通静脉病变的治疗 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患者中,约有77的交通静脉存在双向血流,形成了局部的静脉短路循环3,可使下肢循环血量增加,深静脉瓣膜“前负荷”持续升高,诱发

9、瓣膜的疲劳和破坏3。随着累及的交通静脉数目增多,直径增大,病情不断加重,常是下肢静脉曲张复发的原因,并可导致静脉性溃疡11。交通静脉结扎有助于皮肤微循环的改善和溃疡的愈合12。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一般结扎功能不全的交通静脉,但系统的结扎离断手术主要有两种:(1)Linton和Rob筋膜下交通支结扎:本术式疗效确切,复发率低,但手术创伤大,溃疡愈合慢,术后并发症较多;(2)内镜下筋膜下交通静脉结扎术(SEPS):此手术安全、有效,操作简单,能将小腿内侧中下段交通静脉充分结扎17。 以上各种手术均能有效地恢复瓣膜功能,或达到功能代偿,以血管外瓣膜成形术为首选,当静脉瓣膜存在但关闭不全时,可有多

10、种手术方法选择3,股浅静脉瓣膜血管外修复成形术只适用于单纯的瓣膜脱垂者,对既有瓣叶脱垂又有管壁扩张者,应加用包窄术,对只有管壁扩张而瓣膜正常者,仅行包窄术即可,对股静脉均有倒流的患者,应同时修复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和静脉瓣膜,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正常而股中下段和静脉倒流者及静脉瓣膜严重破坏、瓣膜短小、不对称或瓣膜缺如者,应行静脉瓣膜功能重建术,可采用肌襻带瓣膜术或瓣膜移植术3。也有人认为即便患者的瓣膜功能极差,也可以作静脉外瓣膜修复成形包窄术,由于此术式有缩窄静脉管的作用,常可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 有些患者在瓣膜成形术后其溃疡等症状并没有完全纠正,这主要是因为腓肠肌长期承受逆向血流的冲击,导致肌泵

11、功能破坏或衰退,因而,应在下肢静脉压升高不可逆转之前即腓肠肌泵功能尚能恢复时,就应积极的手术介入3。 有作者认为对合并深、浅静脉功能不全的病例,单独行浅静脉的高位结扎加剥脱术即能达到满意的效果,并不一定要同时进行深静脉瓣膜的处理,大隐静脉抽剥,曲张静脉切除可以阻断由浅静脉向深静脉的反流而改善深静脉系统的功能,对合并深浅静脉功能不全的肢体,浅静脉手术应作为一线治疗,而深静脉重建术应待浅静脉手术疗效不佳时再进行14。作者认为临床稳定型患者,不论是否行深静脉手术术后效果无差异,而进展型CVI与股静脉反流、大隐静脉反流关系密切,更多学者认为,:(1)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应行手术予以纠正;(2)

12、在正常下肢静脉回流中,浅静脉回心血量仅占1015,深静脉则高达8590,在病理情况下,如仅纠正浅静脉逆流而不纠正深静脉逆流,静脉主干高压依然存在,对皮肤微循环的影响并未根除,后者正是引起CVI患者皮肤损害的关键;(3)下肢肌关节原是下肢静脉回流的动力泵,影响肌关节泵功能的原因除了影响肌关节泵功能的疾病及下肢静脉流出道阻塞外,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也是重要原因,此时,深静脉因静脉逆流而超负荷,肌关节泵同样处于超负荷状态,最终功能失调,因此纠正深静脉逆流对于保护肌关节泵的功能是十分重要的;(4)临床进展型CVI与股浅静脉反流,大隐静脉反流关系密切,在浅静脉手术同时修复一对股浅静脉瓣膜可大大改善远期疗效,

13、可改变原发性CVI的进程;(5)对保守治疗和浅静脉及交通静脉手术后静脉性溃疡仍不愈合的病例,深静脉瓣膜重建术是有效的,特别是在促进溃疡愈合方面。 对于交通静脉是否应进行外科治疗,有作者认为,浅静脉功能不全的患者如深静脉功能正常,仅行浅静脉手术就会使功能不全的交通静脉数量和直径明显下降15,因此不必急于行交通静脉的手术,可留到浅静脉手术后交通静脉功能仍不好时,APG(空气体积描记仪)指标仍不改善时或症状持续不缓解时才进行18。而较多的学者认为交通静脉结扎术在治疗静脉性溃疡时具有其他手术不可替代的作用,充分结扎小腿功能不全的交通静脉对治疗小腿皮肤营养障碍性改变具有重要的意义,即使在有深静脉反流的情

14、况,进行交通静脉结扎术也有利于溃疡的愈合19。 对于下肢CVI特别是合并静脉性小腿皮肤溃疡的的重度患者,外科治疗是有效的,浅静脉手术对于纠正浅静脉反流、降低静脉高压具有明显的疗效,同时对于改善深静脉和交通静脉亦有辅佐治疗功能。深静脉瓣膜重建术对改善深静脉功能和纠正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具有良好的疗效,同时对静脉性小腿皮肤溃疡的治疗也有益处。交通静脉结扎术在治疗静脉性溃疡方面具有优越性。对于重度CVI,特别是有静脉性溃疡者,多数学者主张一期同时进行2个或3个系统病变的联合治疗,更有利于溃疡的愈合和取得更好的疗效。【参考文献】 1 董集生. 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现代外科治疗新观念. 河北医药,2002,

15、24(11):865866.2 王深明,李晓曦,黄雪玲. 下肢原发性静脉反流性疾病的综合性外科治疗.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1,21:5153.3 张柏根, 张纪蔚 . 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手术治疗.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1,21(5):310311.4 王深明 . 慢性静脉疾病的外科治疗进展.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0,20(6):371373.5 张岚,张柏根. 静脉壁外瓣膜重建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3,23(8):510512.6 王深明,胡作军,黄雪玲,等. 下肢深静脉瓣膜重建术的疗效分析.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1,21(5

16、):273275.7 段志泉,张强,主编 . 实用血管外科学.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3.535542.8 景在平,曹贵松,周颖奇,等. 血管镜直视下股浅静脉壁外瓣膜修复成形术. 普外临床,1995,10(1):41.9 陈幸生,林廷,陈大良, 等. 手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术式选择.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1999,14(1):78.10 黄新天,蒋米尔,陆民,等. 静脉外肌袢成形术并发症的再探讨.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1999,14(6):408410.11 Nelzen O. Prospective study of safety, patient satisfac

17、tion and leg ulcer healing following saphenous and subfascial endoscopic perforator surgery. Br J Surg, 2000,87(1):8691.12 王深明,胡作军,李晓曦,等. 内镜筋膜下交通静脉结扎术治疗重度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51例 .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3, 18(9):527529.13 赵军,董国祥. 下肢静脉曲张伴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手术方法探讨.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2,17(1):2021.14 Ting AC, Cheng SW, Wu LL,et al. Chan

18、ges in venous hemodynamics after superficial vein surgery for mixed superficial and deep venous insufficiency. World J Surg,2011,25(2):122125.15 王深明 . 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外科治疗的现状与争议. 外科理论与实践,2010,10(1):47.16 Makarova NP, Lurie F, Hmelniker SM. Does surgical correction of the superficial femoral vein valve change the course of varicose d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