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走进数学世界》练习题_第1页
华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走进数学世界》练习题_第2页
华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走进数学世界》练习题_第3页
华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走进数学世界》练习题_第4页
华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走进数学世界》练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华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走进数学世界?练习题数学是一个要求大家严谨对待的科目,有时一不小心一个小小的小数点都会影响最后的结果。下文就为大家送上了走进数学世界练习题,希望大家认真对待。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正常人行走时的步长大约是A.0.5 cm B.5 m C.50 cm D.50 m2.学校篮球场的长是28 m,宽是A.5 m B.15 m C.28 m D.34 m3.小彬从家里步行到学校需100步,他到学校的间隔 可能是A.250 m B.200 m C.150 m D.50 m4.足球的外表是由什么图形缝制而成的 A.圆形 B.五边形 和六边形 C.六边形 D.不规那么图形

2、5.七年级1班的四位同学参加数学知识竞赛活动,分别获得第一、二、三、四名,大家猜测谁得第几名时,明明说:“甲得第一,乙得第二;文文说:“甲得第二,丁得第四;凡凡说:“丙得第二,丁得第三.名次公布后,他们每人只猜对一半,那么甲、乙、丙、丁的名次顺序为 A.甲、乙、丙、丁 B.甲、丙、乙、丁C.甲、丁、乙、丙 D.甲、丙、丁、乙6.某街道分布示意图如下图,一个居民从A处前往B处,假设规定只能走从左到右或从上到下的方向,这样该居民共有可选择的不同道路条数是 A.5 B.6C.7 D.87.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教科书是长方形;教科书是长方体,也是棱柱;教科书的封面是长方形.A. B. C. D.8

3、 .如图,下面三个正方体的六个面都按一样规律涂有红、黄、蓝、白、黑、绿六种颜色,那么涂黄色、白色、红色的对面分别是 A.蓝色、绿色、黑色 B.绿色、蓝色、黑色C.绿色、黑色、蓝色 D.蓝色、黑色、绿色9.2019?浙江宁波中考如图是老年活动中心门口放着的一个招牌,这个招牌是由三个特大号的骰子摞在一起而成的.每个骰子的六个面的点数分别是1到6.其中可看见7个面,其余11个面是看不见的,那么看不见的面上的点数总和是 A.41 B.40C.39 D.3810 .2019?重庆中考如图中的图形都是由同样大小的五角星按一定的规律组成,其中第个图形一共有2个五角星,第个图形一共有8个五角星,第个图形一共有

4、18个五角星,那么第个图形中五角星 的个数为 A.50 B.64 C.68 D.72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11.观察以下数字的填写规律,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1,1,2,3,5,8,13, _ ,.12.2019?河北中考某数学活动小组的20位同学站成一列做报数游戏,规那么是:从前面第一位同学开场,每位同学依次报自己顺序数的倒数加1,第1位同学报 +1,第2位同学报 +1,第3位同学报 +1这样得到的20个数的积为 .13.用火柴棒按图中的方式搭图形,按照这种方式搭下去,搭第n个图形需_根火柴棒.第13题 图14. 在如下图的2×2方格图案中有_个正方形;3×3方格图

5、案中有_个正方形;4×4方格图案中有_个正方形.15.春秋时代,人们用算筹摆放图形, 来表示1、2、3、4、5、6、7,你认为他们会用_图来表示“8,用_图来表示“9.16.按以下图所示的方式搭正方形,那么搭1个正方形需要小棒_根,搭2个正方形需要小棒_根,搭3个正方形需 要小棒_根,搭1 000个正方形需要小棒_根.第16题图三、解答题共52分17.6分妈妈让小英给客人烧水沏茶,洗烧水壶要用1分钟,烧开水要用15分钟,洗茶壶要用1分钟,洗茶杯要用1分钟,拿茶叶要用2分钟,你认为她怎样安排工作顺序,才能使所花时间最短?这个 最短时间是几分钟?18.6分 某汽车站 有三条道路通往不同的

6、地方,第一条道路每隔15分钟发车一次,第二条道路每隔20分钟发车一次,第三条道路每隔50分钟发车一次,三条线路的汽车在同一时间发车后,试问至少再经过多长时间又同时发车?19.6分如下图,图1中共有多少个正方形?图2中共有多少个三角形?请你数一数.20.6分由8根火柴棒搭成1个正方形如图,你能挪动火柴棒不减少火柴棒总数,使得新图形的面积为这个正方形面积的一半吗?21.6分用标有1克,2克,6克的砝码各一个,在一 架无刻度的天平上称量重物.假如天平两端均可放置砝码,那么可以称出的不同克数的重量共有多少种?22.6分仔细观察以下两组算式,你能根据每组前三个算式的结果,不计算直接写出其余各个算式的答案

7、吗?23.8分将一些数排列成下表:第1列 第2列 第3列 第4列第1行 1 4 5 10第2行 4 8 10 12第3行 9 12 15 14试探究:1第10行第2列的数是多少?2数81所在的行和列分别是多少?3数100所在的行和列分别是多少?24.8分现要在一块空地上种7棵树,使其中的每三棵树在一条直线上,这样的要求,你觉得可否实现,假设可以实现,请你设计一下种树的位置图?第1章 走进数学世界检测题参考答案1.C 解析:正常人的步长一般为50 cm.应选C.2.B 解析:学校篮球场的长是28 m,宽是15 m.应选B.3.D 解析:0.5×100=50m.应选D.4.B5.B 解析

8、:因为他们每人只猜对一半,可以先假设明明说“甲得第一是正确的,由此推导:明明:甲得第一文文:丁得第四凡凡:丙得第二乙得第三,成立;假设假设明明说“乙得第二是正确的,由此进展推导:明明: 乙得第二文文:丁得第四凡凡:丙得第二,矛盾.所以甲、乙、丙、丁的名次顺序为甲、丙、乙、丁,应选B.6.D 解析:如图,可选择的不同道路条数有:ACDGHB;ACDGNB;ACFGHB;ACFGNB;ACFMNB;AEFGHB;AEFGNB;AEFMNB.共有8条不同道路.7.C 解析:教科书是立体图形,所以不对,都是正确的,应选C.8. B 解析:分析可知黄色的对面是绿色,白色的对面是蓝色,红色的对面是黑色.9

9、.C 解析:看不见的11个面上的点数之和为21×3-1+2+3+5+4+6+3=39.10.D 解析:各图形排列规律为:中间一排五角星个数为2n,上下各排对称呈偶数个数递减至2,所以第个图形中五角星的个数为12+10×2+8×2+6×2+4×2+2×2=72.答案选D.11.21 解析:分析可知从第三个数起后一个数等于前面两个数的和.12.21 解析: +1 +1 +1 +1=2× × ×× =21.13.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得第一个图形用了12根火柴棒,即12=6×1+1;第二个图

10、形用了18根火柴棒,即18=6×2+1;.按照这种方式搭下去,搭第 个图形需 根火柴棒.14.5;14;30 解析:在2×2方格图案中有5个正方形,不要无视最大的那一个正方形;在3×3方格图案中有9个小的正方形、4个由四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大一点的正方形和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所以共有9+4+1=14个正方形;同理可知在4×4方格图案中有16+9+4+1=30个正方形.15. 16.4 7 10 3 00117.解:先洗烧水壶,再烧开水,并在烧开水的过程中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这样才能使所花时间最短,最短时间是16分钟.18.解:因为15、20和50的最小公倍

11、数为150,所以致少再经过150分钟三条线路的汽车又同时发车.19.分析:1先计算小正方形的个数,然后再计算含有4个小正方形的大正方形的个数,然后再计算含有9个小正方形的大正方形的个数,最后计算含有16个小正方形的大正方形的个数.2先计算小三角形的个数,然后再计算大三角形的个数,最后相加即可.解:1有35个正方形.2小三角形有:10个,大三角形有:4个.故共有14个三角形.20.解:答案不唯一,如下图.21.解:当天平的一端放1个砝码,另一端不放砝码时,可以称量重物的克数有1克,2克,6克;当天平的一端放2个砝码,另一端不放砝码时,可以称量重物的克数有3克,7克,8克;当天平的一端放3个砝码时

12、,可以称量重物的克数有9克;当天平的一端放1个砝码,另一端也放1个砝码时,可以称量重物的克数有1克,4克,5克;当天平的一端放1个砝码,另一端放2个砝码时,可以称量重物的克数有3克,5克,7克.去掉重复的克数后,可称重物的克数共有9种.22.解:观察左、右两列算式可以发现,所得结果的百位数字和个位数字之和为9,且个位数字从上往下逐渐递减,故其余各算式的结果依次为:23.分析:观察可知第1列的数从上往下依次为 ;第2列的数从上往下依次为 ;第3列的数从上往下依次为 ;第4列的数从上往下依次为 .解:1第10行第2列的数是 .2由于81只能是9的平方,所以数81在第9行第1列.3由于 所以数100

13、在第10行第1列;由于 所以数100在第25行第2列;由于 所以数100在第20行第3列;由于 所以数100在第46行第4列.所以数100在第10行第1列,第25行第2列,第20行第3列,第46行第4列.24.解:可以实现.设计图仅供参考.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才能开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进步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进步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进步学生语文程度的重要前提和根底。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

14、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锋利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程度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程度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根本构造: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提供的走进数学世界练习题,大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