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疑难问题解析课件_第1页
中学化学疑难问题解析课件_第2页
中学化学疑难问题解析课件_第3页
中学化学疑难问题解析课件_第4页
中学化学疑难问题解析课件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69页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69页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69页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69页 紫紫 橙橙 蓝蓝 白白 黄黄 青蓝青蓝 绿绿 青青 红红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69页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69页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69页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69页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69页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69页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69页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69页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69页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69页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69页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69页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69页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69页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

2、,共69页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69页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69页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69页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69页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69页现在学习的是第25页,共69页现在学习的是第26页,共69页现在学习的是第27页,共69页现在学习的是第28页,共69页现在学习的是第29页,共69页现在学习的是第30页,共69页现在学习的是第31页,共69页现在学习的是第32页,共69页 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一个准确值,科学上把0.012kg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即1mol的任何粒子的粒子数。阿伏加德罗常数常用“NA”表示。它不是纯数,其单位是mol1。最新的测定数据是

3、:NA6.022136 1023mol 1 。随科学技术的提高,所测数据将越趋精确。目前,在化学计算中常采用6.02 1023这个近似值,它与阿伏加德罗常数值的关系犹如数学中圆周率与3.14的关系。在叙述或定义“摩尔”概念时,要用“阿伏加德罗常数”来表述,在具体化学计算中,要用“6.02 1023”这个近似值来进行计算。现在学习的是第33页,共69页现在学习的是第34页,共69页现在学习的是第35页,共69页现在学习的是第36页,共69页现在学习的是第37页,共69页现在学习的是第38页,共69页现在学习的是第39页,共69页现在学习的是第40页,共69页 又由于聚合度n值不同,所以尽管链节有

4、相同的形式,但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不同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当然就是分子大小不同的两种物质。因此说高分子化合物是混合物不是纯净物。生成聚丁二烯时,产物可能是CH2CH=CHCH2nCH2CHn CH CH2等多种不同单体得高分子化合物。这是因为纯净物都应有固定的熔点,而高分子化合物都没有固定的熔点,而只有一定范围的熔化温度。另外,在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过程中,由于催化剂或其他各种因素不同,能得到不同结构得高分子化合物。例如从单体丁二烯通过聚合反应现在学习的是第41页,共69页 钠长期置于空气中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先变暗(钠长期置于空气中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先变暗(Na2O ),变成白色(

5、,变成白色(NaOH ),潮解而成溶液,结块(吸收),潮解而成溶液,结块(吸收 CO2 变成变成Na2CO3 .10H2O),最后变成白色粉末(风化成),最后变成白色粉末(风化成Na2CO3 )。有关)。有关反应如下:反应如下: 4NaO22 Na2O Na2O H2O2NaOH现在学习的是第42页,共69页 2Na2H2O2NaOHH2 2NaOHCO2Na2CO3H2O值得指出的是,有的学生误将碳酸钠生成用下式表示:值得指出的是,有的学生误将碳酸钠生成用下式表示: Na2O CO2 Na2CO3 这是不符合事实地,因为氧化钠与水结合的能力比跟二氧化这是不符合事实地,因为氧化钠与水结合的能力

6、比跟二氧化碳反应的能力强得多。碳反应的能力强得多。现在学习的是第43页,共69页现在学习的是第44页,共69页现在学习的是第45页,共69页43 Na2O2 和和 H2O的反应实质是什么?的反应实质是什么?很多人认为,由于:很多人认为,由于:现在学习的是第46页,共69页 2H2O2 2H2OO2 失失2e-得得2e-将、式合并:将、式合并:2即得总反应式:即得总反应式:2Na2O2+2H2O=4NaOH+O2 假如要分析电子转移情况,反应中的两边应加上合并时被约假如要分析电子转移情况,反应中的两边应加上合并时被约去的两个分子的去的两个分子的H2O,然后再进行分析,即:,然后再进行分析,即:2

7、Na2O2+4H2O=4NaOH+O2+2H2O 失失2e-得得2e-现在学习的是第47页,共69页 NaHCO3与与HCl反应一步即可放出反应一步即可放出CO2气体,气体, 故放出气体速率较快。故放出气体速率较快。 NaCO3与与HCl反应时,第一步生反应时,第一步生NaHCO3此此时尚无气体放出。时尚无气体放出。故将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分别滴入到故将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分别滴入到NaCO3溶液和溶液和NaHCO3溶液中,前者放出气体的速率快。溶液中,前者放出气体的速率快。现在学习的是第48页,共69页现在学习的是第49页,共69页现在学习的是第50页,共69页现在学习的是第51页,共69页

8、现在学习的是第52页,共69页现在学习的是第53页,共69页 Fe2O3 3H2SO4Fe2(SO4)3 3H2O 铁罐保护膜被破坏的部分,内部铁裸露出来,并和稀铁罐保护膜被破坏的部分,内部铁裸露出来,并和稀H2SO4发生反应:发生反应: FeH2SO4 FeSO4 H2 反应产生的氢气和铁罐内部的空气相混合,当氢气达到一定反应产生的氢气和铁罐内部的空气相混合,当氢气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即会发生爆炸。浓度时,遇火即会发生爆炸。现在学习的是第54页,共69页50 如何理解浓硫酸的吸水性?(1 1)浓硫酸的吸水作用指的是浓硫酸分子跟水分子强烈结合,)浓硫酸的吸水作用指的是浓硫酸分子跟水分子强烈结合

9、,生成一系列的水合物生成一系列的水合物H H2 2SOSO4 4HH2 2O(SOO(SO3 32H2H2 2O)O)、 H H2 2SOSO4 42H2H2 2O(SOO(SO3 33H3H2 2O)O)和和H H2 2SOSO4 44H4H2 2O(SOO(SO3 35H5H2 2O)O)。这些水合。这些水合物很稳定,所以浓硫酸的吸收性很强。物很稳定,所以浓硫酸的吸收性很强。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就浓硫酸而言,吸水性是浓硫酸的性质,而不是稀硫酸的就浓硫酸而言,吸水性是浓硫酸的性质,而不是稀硫酸的性质。性质。 浓硫酸在发挥吸水性作用的过程中,吸收水分子,水分子浓硫酸在发挥吸水

10、性作用的过程中,吸收水分子,水分子又和又和H H2 2SOSO4 4分子化合成了稳定的水合物,并放出大量的热,故浓分子化合成了稳定的水合物,并放出大量的热,故浓硫酸吸水的过程是化学变化的过程,吸水性是浓硫酸的化学性硫酸吸水的过程是化学变化的过程,吸水性是浓硫酸的化学性质。质。现在学习的是第55页,共69页 浓硫酸不仅能吸收一般的游离水(如空气中的水),而且浓硫酸不仅能吸收一般的游离水(如空气中的水),而且还能吸收某些结晶水合物(如:还能吸收某些结晶水合物(如:CuSOCuSO4 45H5H2 2O O、NaCONaCO3 3 10H10H2 2O O)中的水。)中的水。 浓硫酸的吸水性决定了浓

11、硫酸有一个相应的重要用途浓硫酸的吸水性决定了浓硫酸有一个相应的重要用途作作吸水剂或干燥剂。浓硫酸是一种干燥效率很高的,常用的干吸水剂或干燥剂。浓硫酸是一种干燥效率很高的,常用的干燥剂。通常可用浓硫酸作干燥剂进行干燥的气体有:燥剂。通常可用浓硫酸作干燥剂进行干燥的气体有:H H2 2、COCO、COCO2 2、SOSO2 2、CHCH4 4、 N N2 2、 NONO2 2、 ClCl2 2、HClHCl等。常见的不能用浓硫等。常见的不能用浓硫酸进行干燥的物质是那些具有还原性及碱性的气体(因为浓硫酸酸进行干燥的物质是那些具有还原性及碱性的气体(因为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和酸性)如:具有强氧化性和酸性

12、)如:HBrHBr、HIHI、H H2 2S S、NHNH3 3等。用浓硫酸作等。用浓硫酸作干燥剂对气体进行干燥,所用的装置为洗气装置。干燥剂对气体进行干燥,所用的装置为洗气装置。现在学习的是第56页,共69页51 如何理解浓H2SO4的脱水性? 浓硫酸可将许多有机化合物(尤其是糖类如纤维素、蔗糖等浓硫酸可将许多有机化合物(尤其是糖类如纤维素、蔗糖等)脱水。反应时,按水分子中氢、氧原子的个数比()脱水。反应时,按水分子中氢、氧原子的个数比(2 2:1 1)夺取)夺取这些有机物分子里的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结合成水分子。例如这些有机物分子里的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结合成水分子。例如:浓硫酸和蔗糖混合

13、时,主要起脱水作用,同时浓硫酸又使游离:浓硫酸和蔗糖混合时,主要起脱水作用,同时浓硫酸又使游离出来的碳氧化而生成二氧化碳,它自身还原而生成二氧化硫,反出来的碳氧化而生成二氧化碳,它自身还原而生成二氧化硫,反应时放出的热使水蒸发,这些作用使有机物脱水后生成的碳体积应时放出的热使水蒸发,这些作用使有机物脱水后生成的碳体积膨胀,并呈疏松多孔状。但是浓硫酸使有机物脱水时,并不一定膨胀,并呈疏松多孔状。但是浓硫酸使有机物脱水时,并不一定都使碳游离出来。例如:用甲酸制取一氧化碳或用酒精制取乙烯都使碳游离出来。例如:用甲酸制取一氧化碳或用酒精制取乙烯时,时,现在学习的是第57页,共69页虽然都用浓硫酸作脱水

14、剂,但没有碳游离出来,反应如下:虽然都用浓硫酸作脱水剂,但没有碳游离出来,反应如下: C12H22O11 浓硫酸浓硫酸 12C11H2O ( 蔗糖蔗糖 ) HCOOH 浓硫酸浓硫酸 COH2O C2H5OH 浓硫酸浓硫酸 C2H4H2O52 为什么铜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常产生黑色沉淀? 铜跟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时,常产生黑色沉淀铜跟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时,常产生黑色沉淀,有时会影响到蓝色溶液的观察,这往往是由于铜过量或,有时会影响到蓝色溶液的观察,这往往是由于铜过量或浓硫酸的浓度不够造成的。除了教材中介绍的反应外,加浓硫酸的浓度不够造成的。除了教材中介绍的反应外,加热过程中还往

15、往发生下列反应:热过程中还往往发生下列反应:5Cu4H2SO4(浓)(浓) 3CuSO4Cu2S4H2O现在学习的是第58页,共69页 Cu2S 2H2SO4(浓)(浓) CuSO4CuS2H2O SO2 CuS 2H2SO4(浓)(浓) CuSO4SSO2 2H2O 由于由于CuCu2 2S S和和CuSCuS都是黑色,因而使液体呈黑色。都是黑色,因而使液体呈黑色。现在学习的是第59页,共69页现在学习的是第60页,共69页现在学习的是第61页,共69页现在学习的是第62页,共69页现在学习的是第63页,共69页现在学习的是第64页,共69页现在学习的是第65页,共69页现在学习的是第66页,共69页60 60 实验室怎样制取二氧化硫?工业上又是怎样制取实验室怎样制取二氧化硫?工业上又是怎样制取? 在实验室中是用亚硫酸钠固体与浓硫酸反应来制取二在实验室中是用亚硫酸钠固体与浓硫酸反应来制取二 氧化硫。化学方程式:氧化硫。化学方程式: NaNa2 2SOSO3 3(固)(固)H H2 2SOSO4 4(浓)(浓) NaNa2 2SOSO4 4 H H2 2O OSOSO2 2 注意:不能用注意:不能用HNOHNO3 3代替代替H H2 2SOSO4 4,因为,因为HNOHNO3 3会把会把SOSO2 2氧化;也不能用稀氧化;也不能用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