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造型-女子上半身原型结构_第1页
服装造型-女子上半身原型结构_第2页
服装造型-女子上半身原型结构_第3页
服装造型-女子上半身原型结构_第4页
服装造型-女子上半身原型结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女装原型结构女装原型结构 服装造型学中的原型,是指各种服装纸服装造型学中的原型,是指各种服装纸样设计过程中的基础纸样,即设计上尽可能样设计过程中的基础纸样,即设计上尽可能简单的、适合人体形态的服装纸样。根据原简单的、适合人体形态的服装纸样。根据原型覆盖部位的不同,可分为上半身原型、袖型覆盖部位的不同,可分为上半身原型、袖原型、下半身裙原型等。原型、下半身裙原型等。原型的定义原型的定义 所谓原型,是指各种实际变化应用之前的基本形所谓原型,是指各种实际变化应用之前的基本形式或形态,应用于多个领域。对于服装造型学来说,式或形态,应用于多个领域。对于服装造型学来说,原型是指平面裁剪中所使用的基本纸样,

2、即简单的、原型是指平面裁剪中所使用的基本纸样,即简单的、不带任何款式变化因素的立体型服装纸样。不带任何款式变化因素的立体型服装纸样。 随着西洋服装技术的渗透,很多技术人员花费随着西洋服装技术的渗透,很多技术人员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基础纸样。特别是近年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基础纸样。特别是近年以来,很多服装院校针对教学的需要,在研究的基础上来,很多服装院校针对教学的需要,在研究的基础上都推出了各式各样的原型都推出了各式各样的原型. .原型的种类原型的种类1.1.覆盖部分的不同分类覆盖部分的不同分类 上半身原型、上肢袖原型、下肢上半身原型、上肢袖原型、下肢(裙原型、裤原型裙原型、裤原型

3、)、上下连体原型、上下连体原型2.2.按年龄和性别的不同分类按年龄和性别的不同分类 幼儿原型、少年原型、少女原型、成人女子原型、成人男子原型幼儿原型、少年原型、少女原型、成人女子原型、成人男子原型3.3.按服装种类的不同分类按服装种类的不同分类 教学环境中教学环境中, ,根据着装状态和面料的不同根据着装状态和面料的不同, ,分别加入不同的松量来绘分别加入不同的松量来绘制外套、西装和大衣等不同的服装。制外套、西装和大衣等不同的服装。 对于企业来说,除了上述方法外对于企业来说,除了上述方法外, ,考虑到面料的厚度等影响因素考虑到面料的厚度等影响因素, ,形形成外套用、西装用和大衣用等不同的分类原型

4、。成外套用、西装用和大衣用等不同的分类原型。4.4.按松量构成的不同分类按松量构成的不同分类 紧身原型、半紧身原型、松身原型紧身原型、半紧身原型、松身原型5.5.按制图方法的不同分类按制图方法的不同分类 胸度式作图法、短寸式作图法、并用作图法胸度式作图法、短寸式作图法、并用作图法按松量构成的不同分类 衣身结构原理衣身结构原理 女子上半身原型结构女子上半身原型结构 (胸度式制图)(胸度式制图)1. 1. 参考尺寸:参考尺寸:B(胸围)=84cmL(背长)=37cm2. 制图步骤制图步骤 1)1)、以、以 点为后颈点点为后颈点, ,向向下取背长长为后中线下取背长长为后中线. . 背长背长= =37

5、cm37cm,画垂直线,画垂直线 并画前中垂线。并画前中垂线。背背长长身幅身幅(B/2+6)2)2)、确定身幅确定身幅 B/2+6, 画水平线画水平线(WL线线), 并画前中垂线至并画前中垂线至 点点 。2.1绘制基础线绘制基础线2. 制图步骤制图步骤3)3)、胸围线:由背长、胸围线:由背长 点点往下量往下量B/12+13.7B/12+13.7确定胸围确定胸围水平线水平线BLBL,背背长长身幅身幅(B/2+6)B/12+13.7B/8+7.4814)、背宽:在、背宽:在BL线上取线上取B/+7.4定定 点点5)5)、经、经 点向上画背宽垂点向上画背宽垂 直线直线6)6)、经、经 点画水平线与背

6、点画水平线与背宽线相交宽线相交7)7)、从、从 点向下点向下8 8cmcm处画一处画一条水平线,与背宽线交条水平线,与背宽线交于于 点。点。8)、)、肩省省尖点:将后肩省省尖点:将后中心线至中心线至 点之间两点之间两等份分开,并向背宽等份分开,并向背宽线方向移动线方向移动1 1cmcm,确定,确定为为 点,作为省尖点点,作为省尖点2. 制图步骤制图步骤9)9)、通过、通过 点和点和 点的中点的中点向下取量点向下取量0.50.5cmcm,过此点,过此点画水平线画水平线 线线背背长长身幅身幅(B/2+6)B/12+13.7B/8+7.481B/5+8.3B/8+6.20.5B/320.7BP10)

7、10)、在前中心线上从、在前中心线上从BLBL线线向上取向上取B/5+8.3B/5+8.3cmcm,确,确定定 点。点。11)11)、在前中心线上取前胸、在前中心线上取前胸宽宽= =B/8+6.2B/8+6.2cmcm,并由二,并由二等份点的位置向后中心等份点的位置向后中心方向取方向取0.70.7cmcm作为作为BPBP点点 12)12)、画垂直的胸宽线,通、画垂直的胸宽线,通过过 点画一条水平线,点画一条水平线,形成矩形。形成矩形。13)13)、在、在BLBL线上沿胸宽线向线上沿胸宽线向侧缝方向取侧缝方向取B/32B/32作为作为 点,通过点,通过 点作垂直线,点作垂直线,与与 线相交与线相

8、交与 点点2. 制图步骤制图步骤14)14)、将、将 点与点与 点之间的点之间的线段两等份分开,通过等线段两等份分开,通过等份点画垂直的侧缝线份点画垂直的侧缝线以上是基础线绘制的全部过程以上是基础线绘制的全部过程背背长长身幅身幅(B/2+6)B/12+3.7B/8+7.481B/5+8.3B/8+6.20.5B/320.7BP2. 制图步骤制图步骤1)、前领口弧:横领宽、前领口弧:横领宽=B/24+3.4、 前领深前领深=领宽领宽+0.5, 对角三等对角三等 分,下分,下1/3-0.5点与前侧颈点、前领深点与前侧颈点、前领深点连弧。点连弧。 2.2绘制轮廓线绘制轮廓线BPB/24+3.4领宽领

9、宽+0.50.522度度1.82)、 前肩线:在侧颈点,前上平线夹角前肩线:在侧颈点,前上平线夹角 22度度 画斜线,交胸宽线延长画斜线,交胸宽线延长 1.8cm为前小肩宽。为前小肩宽。2. 制图步骤制图步骤4)4)、后肩线:后侧颈点水平线以、后肩线:后侧颈点水平线以1818度度夹角夹角 画斜线,画斜线, 后小肩后小肩= =前小肩宽前小肩宽+B/32-0.8+B/32-0.8(省量)。(省量)。6)6)、从肩点经背宽至、从肩点经背宽至BLBL侧缝点画后袖窿弧,侧缝点画后袖窿弧, 顺势画前腋下弧。顺势画前腋下弧。BP前横领宽前横领宽+0.218度度B/32-0.81.5+0.83)3)、后领弧线

10、:后横领宽、后领弧线:后横领宽= =前横领宽前横领宽+0.2+0.2, 后领深(后上平线垂直上提量)后领深(后上平线垂直上提量)后横后横 领宽领宽/3/3,后侧颈点与后领深点间连弧。,后侧颈点与后领深点间连弧。5)5)、画肩省:肩胛凸点垂上交肩斜线,沿肩、画肩省:肩胛凸点垂上交肩斜线,沿肩 斜线下移斜线下移1.5cm1.5cm连接肩胛凸点为肩省一连接肩胛凸点为肩省一 边,肩省边,肩省= =B/32-0.8B/32-0.82. 制图步骤制图步骤7)7)、绘制胸省:由、绘制胸省:由 点作点作4545度度倾斜倾斜线,在线上取线,在线上取+0.5cm0.5cm作为袖窿作为袖窿点,经过袖窿深点、袖窿参考

11、点和点,经过袖窿深点、袖窿参考点和 点画圆顺前袖窿弧线的下半部点画圆顺前袖窿弧线的下半部分。分。 BP+0.52. 制图步骤制图步骤9)、通过胸省省长的位置与、通过胸省省长的位置与肩点画圆顺前袖窿弧线的上肩点画圆顺前袖窿弧线的上半部分,注意胸省合并时,半部分,注意胸省合并时,袖窿弧线应保持圆顺。袖窿弧线应保持圆顺。BP18.58)以)以 点和点和BP点的连接线点的连接线为基准线,向上取为基准线,向上取(B/4-2.5)度夹角作为胸省量度夹角作为胸省量3、上半身原型制图上半身原型制图 绘制腰省绘制腰省参考尺寸:参考尺寸:腰 围=68cm总省量=11cm1.5b15%c11%1d35%2e18%f

12、7%BPa2314%0.5袖原型制图袖原型制图将上半身原型的袖窿省闭和,以此将上半身原型的袖窿省闭和,以此时前后肩点的高度为依据时前后肩点的高度为依据, ,在衣身原在衣身原型的基础上绘制袖原型。型的基础上绘制袖原型。1、拷贝衣身原型的前后袖窿。将前袖窿省闭和,画圆顺衣身的前后袖窿弧线。EL前AH后AH+1+袖长袖长 2 + 2.5 2、确定袖山高。将侧缝线向上延长作为袖山线,并在该线上确定袖山高。袖山高的计量方法是:计算由前后肩点高度差的1/2位置点至BL线之间高度,取其5/6作为袖山高。3、确定袖肥。由袖山顶点开始,向前片的BL取斜线长等于前AH,向后片的BL线取斜线长等于后AH+1cm+,

13、在核对袖长后画前后袖下线。4、画出肘位线。BLEL111.81.9前AH41.92对位点对位点对位点对位点前AH后AH+1+1、将衣身袖窿弧线上至之间的弧线拷贝至袖原型基础框架上,作为前、后袖山弧线的底部。2、绘制前袖山弧线。在前袖山斜线上沿袖山顶点向下量取前AH/4的长度,由该位置点作前袖山斜线的垂直线,并取1.81.9cm的长度,沿袖山斜线与G线的交点向上1cm作为袖窿弧线的转折点,经过袖山底部画圆顺前袖窿弧线。3、绘制后袖山弧线。在后袖山斜线上沿袖山顶点向下量取前AH/4的长度,由该位置点作后袖山斜线的垂直线,并取1.92cm的长度,沿袖山斜线与G线的交点向上1cm作为袖窿弧线的转折点,经过袖山底部画圆顺后袖窿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