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西塔机电系统调试_第1页
广州西塔机电系统调试_第2页
广州西塔机电系统调试_第3页
广州西塔机电系统调试_第4页
广州西塔机电系统调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七章 机电系统调试本工程是万众瞩目的国家重点工程,工程的机电系统要求功能全面、运行良好,我单位为了确保机电各系统的正常运行,特编制了详细全面的调试方案,主要包括暖通、给排水、电气三部分,其中既包括各系统常规项目的调试,又对变风量系统、空调水系统、变配电系统的调试进行了重点说明,力图能够在总包、业主、监理等相关单位协助下顺利地完成调试工作,以确保工程的设计、施工成果能够得到完美体现。第1节 机电系统调试的目的机电系统调试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建筑物各机电系统的工作处于最佳状态,满足业主方的使用要求。首先在系统调试过程中,检查施工缺陷,测定机电设备各项参数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在测定设备的性能后对其进行

2、调整,以便改善由于设备之间的相互不均衡导致的问题,确保为业主提供良好舒适的使用环境;其次在系统调试的过程中积累总结系统设备材料的相关数据,为今后的系统运行及保修提供可指导性的资料。第2节 机电系统调试工作部署及工作流程2.1 调试部的设置为保证机电系统调试工作顺利开展,最终达到满意的调试效果,工程开工时就组织经验丰富的专业工程师成立调试部。调试部负责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检测与试验,以及整个系统性能的测定与调整。2.2 调试部人员配置及职能调试部经理:对整个工程全部调试工作负责,制定调试的规章制度、组织制定调试工作的总体工作计划和方案,控制调试工作进展进度,对重大问题的处理作出决策,与业主、设计及其

3、他分包进行协调。专业工程师:主要负责相关专业图纸的审核,对专业调试操作人员培训及现场指导,对相关专业调试工作进行合理的计划协调,及时解决调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配合调试部经理完成调试方案、计划的编制,并协调好与消防及弱电等专业的配合。专业调试技术人员:主要负责现场测试工作的安排。要求能够准确地选择测试点、绘制调试图、编制调试表格,并及时将测试数据进行汇总。专业调试操作人员:主要负责现场调试过程的实际操作。要求能够熟练、正确地使用测试仪器、做好测试记录,并且能够在测试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汇报问题。2.3 与其他部门之间的配合序号工作内容配合部门备注1调试计划编制计划管理协调部提供机电安装计

4、划2业主提供的设计建造文件技术部进行参数审核3设计计算书及技术规程技术部进行参数审核4设备选型资料技术部进行参数审核5自动控制系统控制原理技术部进行系统调试配合6各专业的设计变更单技术部进行参数审核7原设计图纸及深化图深化设计部要求深化图必须经过审批8检查现场施工过程中的问题质量分部9测试孔的开孔工作现场管理部10各专业系统安装资料现场管理部11系统调试前的检查工作现场管理部系统阀部件的开启、设备内的清扫及风机减振器的固定板拆除12系统调试过程的巡视检查现场管理部13配电室的安全保卫工作安全分部14调试过程的安全保卫工作安全分部15室内封闭及清扫总承包商16调试过程中吊顶板的拆除及恢复总承包商

5、2.4 机电系统调试工作流程调试工作的相关流程详见下图。第3节 机电系统调试准备3.1 机电系统调试计划调试节点计划主要依据机电总控进度计划编制,具体内容如下:序号调试内容调试开始时间调试结束时间一服务楼1变配电系统供电运行调试2007-04-012007-04-102冷却、冷冻循环及生活水泵单机运行调试2007-04-112007-04-223空调机组及风机单机运行调试2007-04-122007-04-204冷却塔单机运行调试2007-04-172007-04-225冰蓄冷系统调试2007-04-232007-05-046冷水机组(仅供服务楼和TVCC)单机运行调试2007-04-2320

6、07-05-127服务楼其它设备调试2007-05-082007-05-128通风空调各系统风平衡调试2007-04-152007-04-309空调水系统平衡调试2007-04-232007-05-1210机电系统联动调试2007-05-132007-06-15二CCTV主楼1地下室供电设备运行调试2007-04-012007-04-102地下室机房通风空调设备单机运行调试2007-04-102007-05-243地下室机房冷冻二次循环、生活水、污水泵单机运行调试2007-05-052007-05-204F01-F36层供电设备运行调试2007-08-262007-08-305F01层机房通风

7、空调设备单机调试2007-09-012007-09-256F04层机房通风空调设备单机调试2007-09-102007-09-307F09层空调、生活水泵及板换运行调试2007-09-052007-10-108F10层空调、生活水泵及板换运行调试2007-09-012007-10-109塔楼1 F23、F36层生活给水泵单机运行调试2007-09-252007-10-1010塔楼2 F21、F32层生活给水泵单机运行调试2007-10-102007-10-2511F08、F09、F10层机房通风空调设备单机运行调试2007-10-012007-12-0112塔楼2 F11-F18层演播室机房通

8、风空调设备单机运行调试2007-11-012007-12-0513塔楼1 F23-F25层机房设备通风空调单机运行调试2007-12-012008-01-2014塔楼2 F32层机房通风空调设备单机运行调试2007-12-212008-02-0415塔楼2 F10-F43层以上空调水系统平衡2008-05-212008-07-3016地下室通风空调系统平衡调试2008-04-132008-05-3117F09层以下空调水系统平衡调试2008-05-032008-07-1518B03-F10层通风空调系统平衡2008-05-032007-07-2019塔楼2 F11-F32层空调系统平衡2008

9、-06-012008-08-0120塔楼1 F11-F36层空调系统平衡2008-07-202008-08-3121F37层以上供电设备运行调试2008-08-222008-08-2622F43、F44、F47、F50、F51层机房通风空调设备单机运行调试2008-08-272008-09-1323F43、F44、F50、F51层生活给水泵单机运行调试2008-08-282008-09-0524F37-F50层通风空调系统平衡2008-09-012008-09-2725F10层以上空调水系统平衡调试2008-09-212008-09-2726机电系统联动调试2008-09-102008-11-

10、023.2 测试仪器准备3.2.1 测试仪器仪器图片仪器名称超高压交直流耐压测试仪绝缘电阻导通测量仪钳型接地电阻测试仪测试内容电缆耐压测试电缆绝缘测试接地电阻测试仪器形式电子指针式电子仪器图片仪器名称漏电开关测试仪红外测温仪试验变压器测试内容漏电开关模拟测试导线或母线连接处的温度干式变压器交流耐压试验仪器形式电子电子电子仪器图片仪器名称毕托管及微压计钳形电流表智能光电转速表、频闪仪测试内容风压电流及电压电机及风机转数仪器形式机械、电子电子电子仪器图片仪器名称风量捕捉罩噪声分析仪温湿度计测试内容风口风量噪声温度、湿度仪器形式电子、机械电子电子仪器图片仪器名称风速仪超声波流量计平衡阀测量仪测试内容

11、风速水流量压差仪器形式电子、机械电子电子3.2.2 测试仪器的数量测试仪器数量主要依据调试计划内容进行准备。序号测试仪器名称仪器数量单位备注1超高压交直流耐压测试仪2台电缆耐压测试2高压绝缘兆欧表2台电缆测试3绝缘电阻导通测量仪4台电缆绝缘测试4钳型接地电阻测试仪4个接地电阻测试5漏电开关测试仪5台漏电开关模拟测试6红外测温仪4个导线或母线连接处的温度7试验变压器1台干式变压器交流耐压试验8调压器1台电容器测量用9照度计4台室内环境照度测试10毕托管(L=650mm)3个风压11毕托管(L=1000mm)3个风压12毕托管(L=1500mm)3个风压13毕托管(L=2000mm)4个风压14机

12、械式微压计7套风压15电子式微压计2套风压16钳形电流表(含万用表)15个电流及电压17智能光电转速表2个转速18频闪仪2个转速19风量捕捉罩6套风口风量20噪声仪3套噪声21噪声分析仪2套噪声分析22温湿度计10套温度、湿度23风速仪5套风速24超声波流量计2套流量25平衡阀测量仪2套压差3.2.3 测试仪器的校验测试仪器使用前应送到当地相关部门进行校验;测试时所使用仪器必须经过相关部门校验合格;测试仪器在有效校验时间内使用。3.3 技术准备3.3.1 技术资料收集序号收集内容目的1业主提供的设计建造文件了解业主对建筑物使用功能的需求2机电系统设计计算书及技术规程、设计图纸审核系统3设备选型

13、资料、进入现场的设备铭牌参数、设备随机资料用于查找图纸设备明细表中没有给出的参数4自动控制系统控制原理说明专业配合5各专业的设计变更单及时了解现场变化3.4 系统审核3.4.1 意义为使调试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对机电系统的相关图纸、设计计算书及技术规程进行审核,以便在设备采购及工程施工前对可预见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3.4.2 系统审核内容序号审核项目审核内容备注1负荷及设计计算书审核各房间负荷计算审核空调机组及风机技术说明:送风、新风、回风风量、风机静压、电机功率、冷热盘管容量提供给自控专业VAV、FPB末端设备选型提供给自控专业审核冷水机组容量审核冷却塔容量审核泵技术说明:流量、扬程、电机功率

14、空调、给排水专业审核冷、热交换器的流量及换热量空调、给排水专业变压器、柴油发电机、UPS、EPS的容量电缆和母线的载流量柜内、箱内电气元件的各种参数核定各专业电气设备的额定功率防雷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2图纸审核空气分配系统风管尺寸、风量、流速末端风口数量、风量及尺寸VAV、FPB末端设备的一次风的设计风量提供给自控专业调节阀规格、数量及位置的审核水分配系统管道尺寸、流量空调机组排水管流量调节阀的容量及位置给排水系统管道尺寸、流量水泵出口压力、流量阀部件位置设置电气系统10kV高压配电柜及内置元器件的技术参数干式变压器、柴油发电机、UPS、EPS的技术参数0.4kV/0.23kV低压配电柜及内置器

15、件的技术参数各种电缆、母线、线槽、电线管的规格型号及布置配电箱柜及内置元器件的技术参数各种末端电气设备的技术参数、规格、型号及位置图纸审核过程中应把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汇总,提交给业主、设计、监理单位进行解决,审核过程中核算出的数据亦应进行汇总,数据应及时提供给各相关专业。图纸审核内容样表(以塔楼1 AHU/1/124/01、02;EF/1/124/01、02系统为例):塔楼1 F31层末端设备审核样表序号设备编号风口形式风口尺寸(mm)风口风量(m3/h)风口数量(个)一次风最大值(m3/h)一次风最小值(m3/h)备注1VAV/1/131/01C4/D200*20045041800540入口

16、尺寸按实际选型填写2VAV/1/131/06C4/D200*200500210003003FPB/1/131/01E/D1000*100640319205764FPB/1/131/02E/D1000*10055031650522系统风量审核样表楼层空调送风系统空调回风系统备注VAV一次风量合计(m3/h)FPB一次风量合计(m3/h)一次最大风量合计(m3/h)原设计各层风量(m3/h)乘同时使用系数后的风量(m3/h)原设计各层风量(m3/h)乘同时使用系数后的风量(m3/h)F3516650346305328045800452884420037570一次风最大值均按各层实际风口数量及标注的

17、风量核定F3411090299204101039900348593840032640F3315150341104926044200418714270036295F3212550328704542039700386073820032470F3115650346705032043200427724170035445合计212800201697205200174420AHU及FAN风量合计210000174000审核结论空调送风系统除F34层外,其它各层送风量均可以依据原设计各层风量进行调试。空调回风系统除F34层外,各层回风量可以按乘以同时使用系数0.85后的风量进行调试。塔楼1 F34层FPB/

18、1/134/13-19每台设备末端只带两个风口,原图上标注为16个。塔楼1 F35层VAV/1/135/1-6每台末端带4个风口,VAV/1/135/7-11每台末端带2个风口,合计为共34个风口,可原图上只标注了30个风口。经核算发现,如此系统同时使用,F34层空调送风比回风风量大2219m3/h,如再减去本层的其它排风量(合计为2400m3/h),本层将为负压。空调回风因各层只安装MVD及FD阀,无法对各层回风进行控制。3.4.3 调试图绘制、调试表格编制及资料的收集3.4.3.1 调试图绘制原则调试图上所标注的设备编号应与其他专业统一。调试图绘制前,首先要确定所绘制的调试图的参考图是否是

19、最终版的施工图。3.4.3.2 调试图绘制内容序号系统名称调试图绘制内容备注1空气分配系统AHU、FAN、DFU等设备编号各专业应统一VAV、FPB、FCU等末端设备的编号各专业应统一分系统及使用功能对末端送排风口编号AHU、FAN、DFU等设备各段测试点的位置及编号风系统风量测试点的位置及编号温度和噪声测试点的位置及编号2水分配系统按系统分别绘制流程图,将所有设备按照用途分类统一编号各专业应统一标出所有手动阀门、自动阀门、流量计、膨胀水箱、补水连接管、电动阀及计量测算仪表类的连接等标出设计水量、系统主要点的压力值,记录设计变更事项3给排水系统水泵、水箱、热交换器等设备编号各系统分区截断阀门位

20、置编号3.4.3.3 调试图绘制示意图塔楼1 31层调试图编制示意(空调风系统-此图主要反映末端设备、风口、噪声测试点及房间编号)3.4.3.4 调试表格编制调试表格编制应根据本工程设备的使用功能及特性进行编制,调试表格应分为两部分进行编制:测试过程中的记录表格(要求测试过程中记录方便,能够把多个测试内容在一张表格上以图表形式表现出来);调试报告书中所使用的最终表格(要求把通过测试的数据和设计参数归纳在表格内)。3.4.3.5 调试表格的分类及内容序号表格分类测试项目设计选型参数及实测数据备注1空气分配系统单机测试空调机组风量、风压、各段损失、电流、电压、转数测试仪器测试人时间风机风量、风压、

21、电流、电压、转数风量测试矩/圆形风管风管尺寸、风压、风量、风速风口风量测试各种类型风口风口形式、规格、设计风量、实测风量末端设备VAV及FPB一次风量最大值、最小值、入口尺寸、风口风量2水分配系统单机测试水泵流量、扬程、进出口压力、电流、转数测试仪器测试人时间冷水机组冷冻水、冷却水流量及进出口温度、电压、电流、功率冷却塔水流量、进出口水温度、进出口空气干湿球温度板式换热器换热量、一次及二次水侧的流量、进出口温度流量测试水系统干管及各支干管的流量3电气系统交接试验10kV进线参照电气系统调试示意图内交接试验要求项目进行测试测试仪器测试人时间高压开关柜内元器件10kV干式变压器0.4kV/0.23

22、kV低压配电柜配电干线配电箱柜末端电气设备10kV发电机接地电阻测试防雷接地系统接地电阻值的测量4噪声及温湿度测试噪声测试系统运行噪声本底噪声、设备运行噪声测试仪器测试人时间空调房间噪声本底噪声、设备运行噪声温湿度测试系统温湿度设备进出口温度、设备运行环境温湿度空调房间温湿度房间温湿度3.4.4 测试孔的定位3.4.4.1 空调机组及风机测试孔空调机组的测试孔最好是由厂家在出厂前预留,并加盖密封,测试孔的选择应便于操作。空调机组测试孔定位测试点名称P1-过滤段前 P2-过滤段后(盘管段前) P3-盘管段后(送风机入口) P4-送风机出口风机测试孔定位测试点名称P1-风机入口 P2-风机出口3.

23、4.4.2 矩形风管测试孔矩形风管测试孔及数目示意图a-测试孔b-测试点风管尺寸测点个数测点定位(从风管外周面起)不足750mm50.074D、0.288D、0.5D、0.712D、0.926D750-890mm60.061D、0.235D、0.437D、0.563D、0.765D、0.939D900mm以上70.053D、0.203D、0.366D、0.5D、0.634D、0.797D、0.947D序号风管测试孔定位原则1测试孔应在距离类似弯头等方向变换或有涡流生成处,最少为风管直径的7.5倍长度的气流下流处,或风管直径的2.5倍长度上流处进行测量。2如果现场不具备条件时,可把现有直管段按1

24、0D平均分为4等份,选择3/4点作为测试点。3所选截面应是平直管段。测定截面的测试孔应便于对测得的结果相互进行校核,也应有允许毕托管在测孔中拉出推进的空间3.4.4.3 圆形风管测试孔圆形风管测试孔及数目示意图a-测试孔b-测试点直径为150mm或不足150mm圆形风管的测试点位置测点个数123456测点定位0.043D0.146D0.296D0.704D0.854D0.957D直径为150以上圆形风管的测试点位置测点个数123456测点定位0.026D0.082D0.146D0.226D0.342D0.658D测点个数78910测点定位0.774D0.854D0.918D0.97D3.5 现

25、场准备3.5.1 现场检查项目现场施工过程中检查出的问题应及时解决,以避免影响到今后调试。3.5.1.1 电气系统检查项目序号检查项目检查内容1电线管及线槽桥架金属导管、金属线槽的接地或接零柔性导管的长度、连接和接地导管和线槽桥架在建筑物变形缝处的处理及预防“声桥”的处理2电气接线多芯线在插入开关的线孔前要搪锡处理芯线与电器设备的连接电线、电缆回路标记、编号3电气接地接地线连接可靠钢管跨接地线卡接4配电箱、柜安装配电箱柜内的导线排列电线、电缆与端子排的压接金属框架的接地或接零3.5.1.2 给排水系统检查项目序号检查项目检查内容1管道安装热水、排水水平管道的坡度,立管的垂直度管道支吊架间距2设

26、备安装设备的减振措施设备进出口阀部件安装位置3.5.1.3 通风空调系统检查项目序号检查项目检查内容1风管制作弯头制作及弯头处的导流叶片固定风管、管件制作及加固情况是否合理风管接缝处的密封2风管安装管件安装位置是否合理风管连接处是否严密,风管漏风量是否合格3阀部件安装阀部件安装位置及手柄操作空间情况阀部件有无损坏、使用功能是否正常风阀开启及关闭是否灵活4设备安装检查设备与风管之间的连接情况设备减振及进出口与管道连接情况末端设备进出口与风管连接情况5风口安装风口与风管连接密封情况风口与软连接处是否固定好软连接长度及弯曲是否合理6空调水管道管道的坡度空调机组凝结水管存水弯是否满足要求立管与水平管的

27、接管是否正确管道变径处的施工情况7空调水管道阀部件阀门安装的位置、顺序平衡阀组施工情况温度计及压力表安装情况8系统试验系统冲洗及试压情况3.5.2 紧急事件预防方法本工程机电系统调试难度大、周期长,根据我单位的调试经验,在调试前,我单位调试部将在项目应急小组领导下,针对调试过程中可能突发的如下事件,制定相应预防措施。具体事件及预防措施如下表所示序号系统容易出现的事件预防措施1电气系统设备漏电对漏电开关测试2过载对空气开关内过载脱扣器测试3短路对熔断器检测4误操作制定详细操作步骤5空调水系统设备过载点动测试启动电流6系统漏水观测系统压力,专人负责切断阀门动作7设备反转点动目测8设备故障厂家现场启

28、动设备9误操作制定详细操作步骤10空调风系统设备过载点动测试启动电流11设备反转点动目测12设备故障针对设备故障制定专项紧急处理措施13给排水系统漏水观测系统压力,专人负责切断阀门动作14设备过载点动测试启动电流15管路堵塞严格进行通球试验,及时清理管路第4节 电气系统调试4.1 电气系统调试内容4.2 电气系统调试方案4.2.1 10kV高压配电柜调试4.2.1.1 设备检查序号检查内容1外观检查检查设备油漆完整,相色正确。避雷器外部应完整无缺损,密封良好。防止电气误操作的装置齐全,并动作灵敏可靠。柜内二次接线应符合设计要求。开关柜满足五防联锁的要求。二次回路辅助开关的切换接点应动作准确,接

29、触可靠,柜内控制电缆或导线应固定牢固。2柜内元器件检查接线端子及载流部分应清洁,且接触良好,触头镀银层无脱落。负荷开关合闸后,触头间的相对位置、备用行程以及分闸状态时触头间的净距或拉开角度符合产品的技术规定。负荷开关触头间应接触紧密,两侧的接触压力应均匀,且符合产品的技术规定。负荷开关触头表面应平整、清洁,并应涂以薄层中性凡士林;载流部分的可挠连接不得有折损;连接应牢固,接触应良好;载流部分表面应无严重的凹陷及锈蚀。设备接线端子应涂以薄层电力复合脂。在负荷开关合闸时,主固定触头应可靠地与主刀刃接触;分闸时,三相的灭弧刀片应同时跳离固定灭弧触头。负荷开关三相触头接触的同期性应符合产品的技术规定。

30、操动机构的零部件应齐全,所有固定连接部位应紧固,转动部分应涂以适合当地气候的润滑脂。操动机构应安装牢固,同一轴线上的操动机构安装位置应一致。电动操作前,应先进行多次分、合闸,机构动作应正常。电动机的转向应正确,机构的分、合闸指示应与设备的实际分、合闸位置相符。机构动作应平稳,无卡阻,冲击等异常情况。限位装置应准确可靠,到达规定分、合极限位置时,应可靠地切断电源。避雷器应安装牢固,其垂直度应符合要求,均压环应水平。避雷器放电计数动作可靠,基座绝缘良好。4.2.1.2 调试方法测量负荷开关绝缘电阻:对照原理接线图仔细检查一次和二次的接线是否正确、可靠、牢固,同时用500V兆欧表测试二次线的绝缘电阻

31、,应大于10M。测量负荷开关导电回路电阻:测量负荷开关导电回路的电阻值及测试方法,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交流耐压试验:交流耐压试验应符合下述规定:三相同一箱体的负荷开关,应按相间及相对地进行耐压试验,其余均按相对地或外壳进行。试验电压为额定电压的2.7倍。对负荷开关还应按产品技术条件规定进行每个断口的交流耐压试验。检查操动机构线圈的最低动作电压:检查操动机构线圈的最低动作电压,应符合制造厂的规定。操动机构的试验:动力式操动机构的分、合闸操作,当电动机接线端子的电压在其额定电压的80%110%范围内时,应保证隔离开关的主闸刀或接地闸刀可靠地分闸和合闸。隔离开关、负荷开关的机械或电气闭锁装置应

32、准确可靠。测量避雷器绝缘电阻: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绝缘电阻值,与出厂试验值比较应无明显差别。测量运行电压下交流泄漏电流:常温下避雷器泄漏电流试验标准,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测量避雷器的持续电流: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在运行电压下的持续电流,其阻性电流或总电流值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测量避雷器的工频参考电压或直流参考电压:测量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工频参考电压,应符合下列规定: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对应于工频参考电流下的工频参考电压,整支或分节进行的测试值,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4.2.2 10kV变压器调试4.2.2.1 设备检查序号检查内容1保护装置的整定与试验是否完成并合格。2断路器的分断灵活可

33、靠,联锁装置动作正确。3从变压器上拆下的附件是否已全部安装就位,变压器周围是否有不相干的物品。4检查变压器的铁芯、夹件等是否有一点可靠接地。5重新用扳手再仔细检查一次所有的紧固件。6检查设备油漆应完整,相色标志正确,检查外壳是否已可靠接地。7检查测温装置的探头是否已经安装和固定好,并按测温装置的使用说明书对它进行检查和调试。8分接头的位置应符合运行要求;有载调压切换装置的远程操作应动作可靠,指示位置正确,变压器的相位及绕组的接线组别符合要求。9检查风冷却装置是否已可靠接地,检查风叶转向是否正确,正确方向是风从变压器下部吹向线圈。当方向相反时,应调换三相电源相序(当风机是三相电机时),风机上和风

34、道上不能有异物。10用干燥、清洁的压缩空气吹去变压器上的灰尘,用无水酒精将污渍擦拭干净。11消防、安全遮栏等设施是否完备,各种标志牌挂好。4.2.2.2 调试方法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电阻:测量应在各分接头的所有位置上进行,1600kVA及以下三相变压器,各相测得值的相互差值应小于平均值的4,线间测得值的相互差值应小于平均值的2%;1600kVA以上三相变压器,各相测得值的相互差值应小于平均值的2%;线间测得值的相互差值应小于平均值的1%;变压器的直流电阻,与同温下产品出厂实测数值比较,相应变化不应大于2%。检查分接头的变压比:检查所有分接头的变压比,与制造厂铭牌数据相比应无明显差别,且应符合

35、变压比的规律。检查变压器的三相接线组别:检查变压器的三相接线组别,必须与设计要求及铭牌上的标记和外壳上的符号相符。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绝缘电阻:绝缘电阻的测量结果应不低于出厂值的70,吸收比不低于1.3或极化指数不低于1.5。绕组连同套管的交流耐压试验:进行交流耐压试验,根据北京地区的相关规定,10kV干式变压器试验值应为3万伏。变压器必须在温控器与传感插头分离后方可进行耐压试验,试验时电压应逐渐升高,试验时间一般持续时间为1min。根据仪表指示、放电声响及有无冒烟冒气现象,可以判断测试结果。试验过程中,仪表指示不抖动,被试变压器无放电声响,说明变压器能经受试验电压。如电流指示突然上升,且被试变

36、压器发出放电声响,说明被试变压器内部击穿。如电流表指示突然下降,说明被试变压器击穿。如果被试变压器发出声响、冒烟冒气、焦臭、闪络及燃烧等,则说明被试变压器有问题或已击穿。绕组连同套管的局部放电试验:现场采用的测量方法是脉冲电流法并按相应的国家标准进行。在绕组和测量电路中,均会出现放电脉冲的衰减现象,将符合标准的校正装置所产生的模仿放电脉冲加到变压器端子上。校正脉冲的重复频率数量级为励磁电压频率的2倍。局部放电测量应在全部绝缘试验完成后进行。电源电压波形应尽可能是近似的正弦波且其频率应适当地比额定频率高一些,以避免试验时产生过大的励磁电流。当绕组接到直接接地或通过一个小阻抗接地的系统时:应按照国

37、家规范加线对地的预加电压,其感应耐压时间为30s,然后不切断电源再施加规定的线对地电压3min,并测量此期间中的局部放电量。当绕组接到不接地或通过一个相当大的阻抗接地的系统时:应先加1.5Um相对相的预加电压,其感应耐压时间为30s,此时,有一个线路端子接地。然后不切断电源再施加1.1Um的相对相电压3min,并应测量此期间中的局部放电量。然后将另一个线路端子接地,重复进行本试验。按上述方法测得的局部放电允许值应由制造厂与用户协商确定。测量铁芯绝缘:用2500V兆欧表检测铁芯的绝缘电阻,并要求测试持续1min无闪络及击穿现象,符合要求后装好通地片,检测铁芯接地是否良好,注意铁芯只能一点接地。有

38、载调压切换装置的检查和试验:现场应按照有载调压开关说明书,进行必要的检测和调试。额定电压冲击合闸试验:在确定保护装置已经投入的情况下,变压器运行前必须进行额定电压下的冲击合闸试验,进一步考验变压器承受操作过电压和激磁涌流(瞬间峰值可达10倍的变压器额定电流)时是否会使其差动保护误动作及变压器的绝缘水平。额定电压下的冲击试验需进行5次,均应无异常情况。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断电进行检查。第一次受电后持续时间不应少于10min,两次电压冲击之间隔应大于5min,冲击合闸一般应在变压器高压侧进行。对于中性点接地的电力系统,试验时变压器中性点必须接地。无继电保护时,可不进行全电压冲击试验。检查相位:检查变

39、压器相序与电网相序是否一致。4.2.2.3 变压器试运行经过检查和测试,变压器一切正常后,可以投入试运行。变压器的电气安全距离,不仅要考虑到电气的安全还应考虑变压器的通风冷却和工作人员便于操作,10kV变压器带外壳的安全距离0.35m。注意变压器必须在温控器超温报警和跳闸报警接入用户二次报警电路后方可投入试运行。再一次检查变压器的分接位置是否与铭牌和分接位置标志牌相一致。当为有载调压变压器时,在空载的情况下,应将有载分接开关作一次循环操作,检查变压器输出电压是否符合要求,开关操作是否正常。变压器试运行正常后可投入24h空载运行。带上负载后,注意观察温度显示是否正常,在三相负载平衡的情况下,三相

40、温度应相差不大。所有这些检测过程都应该做好记录,存档备查。在试运行没有问题后,可合闸正式运行。在送电运行后,应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变压器由供电侧全电压投入,如有异常应迅速切断电源。第一次受电不少于10min,然后停电检查无异常情况后再正式投入,并定时检查各项运行参数,作好记录。经常观察负荷情况和变压器的温度情况。经常检查风机能否启动,是否有断相情况。在变压器经绝缘检测后,如无异常情况可直接带负荷投入运行。4.2.3 0.4kV/0.23kV低压配电柜调试4.2.3.1 设备检查检查项检查内容抽屉柜的检查检查调整抽屉柜滑道,使抽屉推拉灵活自如,无卡阻碰撞现象;插接的动触头和静触头的中心线应一致

41、,触头插接后应紧密且同步;机械联锁动作正确可靠,断路器、空气开关分闸后,隔离触头才能分开,抽屉才能拉出。检查接地触头的紧密性、可靠性。当抽屉推入时,接地触头应比主触头先接触,拉出时应比主触头后断开;所有的触头不应有机械损伤的痕迹;自动开关、接触器合闸时须将抽屉室的小门关上,合闸后小门被锁住,不能开启,分闸时须将操作手柄按到底,抽屉才能取出;机械联锁机构如有失灵者,应调整合适;抽屉与柜体间的二次回路连接插件应接线正确可靠;抽屉与柜体间的接触及柜体、框架的接地良好。电容器的检查套管芯棒应无弯曲、松动或滑扣现象;引出线连接用的螺母、平垫、弹垫齐全;外壳应无凹凸缺陷,严禁有鼓肚现象,所有接缝及套管处应

42、无裂纹或渗漏油现象;瓷套管完好,无裂纹破损。三相配置的电容容量应近似平衡,其最大与最小的差值,不应超过三相平均电容值的5。电容器的构架应水平及垂直安装,固定牢固,油漆完整。电容器在支架上的固定排列应整齐,铭牌应面向通道一侧并编有序号。电容器端子的连接线应采用软导线,接线应对称一致,整齐美观牢固,母线及分支线应标以相色。电容器的接线方式及额定电压应与被补偿的电路的额定电压相符。凡不与地绝缘的每个电容器的外壳及电容器的构架均应可靠接地;凡与地绝缘的电容器外壳应接到固定的电位上。功率因数自动补偿控制器的检查外观检查应合格。控制器的外部接线正确。控制器的电压端子一般接在AC相上,也可接在BC相或CA相

43、上。控制器的电流输入端子应经互感器接入,电流互感器的接入须与电压端子对应,当电压接在AC相时,电流互感器应接在B相,电压为BC相时,电流应接在A相;电压为CA相时,电流应接在B相。控制器输出的控制接点应分别接在相应的交流接触器的线圈上,也可经过中间继电器后再将中间继电器的接点接在相应的交流接触器线圈上。控制器的外壳必须可靠接地。检测电流的互感器二次接线必须正确可靠,不得开路,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不得接地。4.2.3.2 调试方法断路器的调试:测量断路器主触头的三相或同相各断口分、合闸的同期性,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测量断路器分、合闸线圈及合闸接触器线圈的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10M,直流电阻值与产

44、品出厂试验值相比应无明显差别。断路器操动机构的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当操作电压为(85%110%)Un时,操动机构应可靠合闸操作。直流或交流的分闸电磁铁,在其线圈端钮处测得的电压大于额定值的65%时,应可靠地分闸;当此电压小于额定值的30%时,不应分闸。附装失压脱扣器的,其动作特性应符合下表规定:附装失压脱扣器的脱扣试验动作特性电源电压与额定电源电压的比值小于35%大于65%大于85%失压脱扣器的工作状态铁芯应可靠地释放铁芯不得释放铁芯应可靠地吸合附装过流脱扣器的,其额定电流规定不小于2.5A,脱扣电流的等级范围及其准确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附装过流脱扣器的脱扣试验过流脱扣器的种类延时动作的瞬

45、时动作的脱扣电流等级范围(A)2.5102.515每级脱扣电流的准确度±10%同一脱扣器各级脱扣电流准确度±5%在额定电压下对断路器进行就地或远控操作,每次操作断路器均应正确,可靠地动作,其联锁及闭锁装置回路的动作应符合产品及设计要求。直流电磁或弹簧机构的操动试验,应按下表的规定进行:直流电磁或弹簧机构的操动试验操作类别操作线圈端钮电压与额定电源电压的比值(%)操作次数合、分1103合闸85(80)3分闸653合、分、重合1003电容器的调试:测量绝缘电阻:绝缘电阻一般应用2500V兆欧表测量两极对外壳的绝缘电阻,在室温下测量应大于2000M,至少应大于1000M。电容器的

46、测量,一般采用交流阻抗法,电压表、毫安表应用0.5级,调压器015000V、1kVA。接通电源后,调至额定电压,待电流表的指针稳定后,读取数值并按公式进行换算,电容量值不超过产品出厂值的±10。交流耐压试验:1kV以下并联电容器交流耐压试验交接试验电压2.2kV。冲击合闸试验:一般进行三次合闸、拉闸试验,同时应观测每相的电流,其各相电流的差值不应超过5。试验后,将电源断开,检查熔丝是否熔断,若熔断则应找出原因,处理后才能投入运行。功率因数自动补偿控制器的调试:将控制器壳盖打开,检查内部元器件及接线。在测量柜中主回路的绝缘电阻时,应将控制器电压端子与柜内母线暂时拆开,避免控制器内电子元

47、件击穿。在变压器没有送电以前,控制器的试验应临时接在运行的低压动力电路中进行动作试验。电抗器的检查和试验与变压器的检查和试验项目相同。4.2.4 柴油发电机调试4.2.4.1 设备检查序号检查内容1检查引擎外部是否有损伤,缺件,螺丝是否松动,发电机输出线或控制线是否有损伤松动。2检查燃油量是否足够,配线配管是否有漏油或管件松动现象,并应排除燃油系统中的空气。3检查引擎润滑油是否足够。4检查冷却散热器的水量是否足够,并应添加防锈剂。5检查蓄电池的电解液是否在正常液面,电压是否正确,接头有无松动。6检查消音器有无破损、排气管安装是否牢固。7机组四周是否有易燃物及杂物。发电机室通风是否良好。4.2.

48、4.2 调试方法柴油发电机调试中的四种基本状态:模式状态介绍手动模式将控制开关切于手动(MAN)位置,发电机即可自行启动。自动模式将控制开关切到自动(AUTO)位置,电源自动切换开关(ATS)控制开关亦须置于自动位置,当市电停止时,ATS会将启动信号给予发电机控制系统,发电机即会自动启动。停机模式将控制开关切至停止(STOP)位置或压下红色紧急停车钮即可停止发电机运转。紧急状况时可直接压下紧急停车钮即可强迫停机。当控制开关切到停止(STOP)位置时,一旦市电恢复ATS 即送来停车信号,发电机即会自动停止。测试模式测试模式时,自动切换开关ATS不能触发,此时为无负载运行。在屏幕上显示机组倒计时运

49、行分钟和秒数。当倒计时结束时,机组不经冷却停机即直接进入自动模式运行。柴油发电机组交接试验:序号内容部位试验内容试验结果1静态试验定子电路测定定子绕组的绝缘电阻和吸收比绝缘电阻值大于0.5M沥青浸胶及烘卷云母绝缘吸收比大于1.3环氧粉云母绝缘吸收比大于1.62在常温下,绕组表面温度与空气温度差在±3范围内测量各相直流电阻各相直流电阻值相互间差值不大于最小值2%,与出厂值在同温度下比差值不大于2%3交流工频耐压试验1min试验电压为1.5Un+750V,无闪络击穿现象4转子电路用1kV兆欧表测量转子绝缘电阻绝缘电阻值大于0.5M5在常温下,绕组表面温度与空气温度差在±3范围内

50、测量绕组直流电阻数值与出厂值在同温度下相比差值不大于2%6交流工频耐压试验1min用2.5kV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7励磁电路退出励磁电子电路器件后,测量励磁电路的线路设备的绝缘电阻绝缘电阻值大于0.5M8退出励磁电子电路器件以后,进行交流工频耐压试验1min试验电压为1000V,无闪络击穿现象9其它有绝缘轴承的用1kV兆欧表测量轴承绝缘电阻绝缘电阻值大于0.5M10测量检温计(埋入式)绝缘电阻,校验检温计精度用250V兆欧表检测不短路,精度符合出厂规定11测量灭磁电阻,自同步电阻器的直流电阻与铭牌比较,其差值应在±10%范围内12运转试验发电机空载特性试验按设备说明书比对符合要求13测

51、量相序相序与出线标识相符14测量空载和负荷后轴电压按设备说明书比对,符合要求柴油发电机的调试步骤:序号调试步骤1电池预先检查运行,按产品技术文件进行蓄电池充液(免维护蓄电池除外)充电。2机组基本状态设置:包括时间、日期、语言等。3启动控制:显示外部命令(紧急事件或市电故障延迟结束后)并在发动机预热结束后启动电机。4启动机脱机:发动机启动时,当发动机达到设定的转速(厂家设定)时,则启动机自动脱机。5转速和电压的稳定:当发动机达到稳定转速时,启动机脱机,发动机转速和交流电压进入稳定状态。6柴油机空载试运行:断开柴油发电机负载侧的断路器或ATS(市电/柴油机转换开关);将机组控制屏的控制开关打到手动位置,按启动按钮;检查机组电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