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BICC协议介绍协议介绍前言前言l过去几年,语音业务的飞速增长特别是拨号接入过去几年,语音业务的飞速增长特别是拨号接入WWW的大规的大规模应用,使得运营商一方面需要对模应用,使得运营商一方面需要对PSTN/ISDN加大投入,另加大投入,另一方面,又不希望投入太多到旧的网络中,因为很显然,分一方面,又不希望投入太多到旧的网络中,因为很显然,分组网络将变成电信的主要收入。组网络将变成电信的主要收入。l有人提议分离有人提议分离PSTN/ISDN的呼叫控制和承载控制,对已经存的呼叫控制和承载控制,对已经存在在SS7的成分的成分ISUP协议进行修改,作为呼叫控制协议。这个协议进行修改,作为呼叫控制协议
2、。这个修改的协议,就是修改的协议,就是BICC协议。协议。lBICC协议使分组网络可以提供协议使分组网络可以提供PSTN/ISDN业务。业务。课程目标课程目标l掌握掌握BICC协议在网络中的位置与作用协议在网络中的位置与作用l掌握掌握BICC的各种承载建立方式与相关的各种承载建立方式与相关呼叫流程呼叫流程l了解了解SoftX3000中中BICC的数据配置的数据配置学习完本课程,您将能够:学习完本课程,您将能够:参考资料参考资料l随机手册技术手册信令与协议分册随机手册技术手册信令与协议分册lITU Q1902.3 Bearer independent call control protocol
3、(CS2) and Signalling system No.7 - ISDN user part formats and codeslITU Q1902.4 BEARER INDEPENDENT CALL CONTROL PROTOCOL, BASIC CALL PROCEDURESlITU Q.1990 BICC Bearer Control Tunnelling ProtocollITU Q1970 BICC IP Bearer Control ProtocollITU Q1950 BEARER INDEPENDENT CALL BEARER CONTROL PROTOCOL课程内容课程
4、内容第一章第一章 功能介绍功能介绍第二章第二章 消息结构消息结构第三章第三章 基本过程基本过程第四章第四章 数据配置数据配置第一章第一章 功能介绍功能介绍l第二节第二节 BICC在网络中的应用在网络中的应用l第三节第三节 BICC在在3G R4网络中的网络中的位置位置l第四节第四节 BICC在在NGN中的位置中的位置BICC简介简介lBICC协议是在骨干网中使用的与承载无关的呼叫控制信令协议。包括协议是在骨干网中使用的与承载无关的呼叫控制信令协议。包括ATM网络和网络和IP网络在内的各种数据网络,利用该信令协议就可以承载网络在内的各种数据网络,利用该信令协议就可以承载全方位的全方位的PSTN/
5、ISDN业务。因此,业务。因此,BICC被认为是传统电信网向多业被认为是传统电信网向多业务综合平台演进的重要支撑工具。务综合平台演进的重要支撑工具。lBICC是一个控制与承载分离的信令协议,它不直接对媒体资源是一个控制与承载分离的信令协议,它不直接对媒体资源(ATM、IP)进行控制,而是通过标准的承载控制协议()进行控制,而是通过标准的承载控制协议(H.248协议)协议)对这些资源进行控制。对这些资源进行控制。BICC简介简介lBICC协议是在窄带协议是在窄带ISUP协议的基础上发展来的,可以认为是将窄带协议的基础上发展来的,可以认为是将窄带ISUP协议去掉具体的电路控制部分改编而成,但它不能
6、与协议去掉具体的电路控制部分改编而成,但它不能与ISUP对等对等兼容。兼容。l理论上,理论上,BICC协议可部署在各种各样的信号传输协议栈之上,提供与协议可部署在各种各样的信号传输协议栈之上,提供与具体业务承载无关的呼叫控制。目前比较成熟的可承载具体业务承载无关的呼叫控制。目前比较成熟的可承载BICC协议的传协议的传输协议是:输协议是:MTP3/M3UA/MTP3B和和SCTP等。等。lBICC协议由协议由ITU-T Q.1902系列,系列,Q.2150,Q.765等规范描述等规范描述BICC简介简介 呼叫业务功能(CSF)承载控制功能(BCF)业务节点(SN)呼叫控制信令(BICC协议)呼叫
7、控制信令(BICC协议)承载控制信令承载控制信令承载BICC规范的主要范围BICC简介简介O utgoingprocedu resIncom ingprocedu resB C FC all Service F unction (C SF )B IW FSER V IN G N O D E (SN )B earer C ontrol Sign allingB earer C ontrol Sign allingB earerC all C ontrol Signalling(B IC C protocol orother signallingsystem )C all C ontrol Sig
8、nalling(B IC C protocol orother signallingsystem )C all B earer C ontrol (C B C )signallinglISN : 提供了和非提供了和非BICC网络或终端设备互通的接口,相当于端局网络或终端设备互通的接口,相当于端局 lGSN : 提供了两个提供了两个BICC网络之间关口的,相当于关口局网络之间关口的,相当于关口局lTSN : 提供提供ISN或或GSN之间转接功能,相当于汇接局之间转接功能,相当于汇接局BICC简介简介l接口业务节点接口业务节点(ISN=Interface Serving Node)l功能实体,位于
9、功能实体,位于SCN网和网和BICC网之间,其包含网之间,其包含CSF-N和和BIWFl转接业务节点转接业务节点(TSN=Transit Serving Node)l功能实体,位于功能实体,位于BICC网内的两个网内的两个SN之间,其包含之间,其包含CSF-T和和BIWFl关口业务节点关口业务节点(GSN=Gateway Serving Node)l功能实体,位于两个网络主域之间,其包含功能实体,位于两个网络主域之间,其包含CSF-G和和BIWFOutgoingproceduresIncomingproceduresBCFCall Service Function (CSF)BIWFCALL
10、MEDIATION NODE (CMN)Bearer Control SignallingBearer Control SignallingBearerCall Control Signalling(BICC protocol)Call Control Signalling(BICC protocol)BICC简介简介CMN和和SN的区别是的区别是CMN不控制网关,不控制网关,SN要控制网关要控制网关第一章第一章 功能介绍功能介绍l第一节第一节 BICC简介简介l第三节第三节 BICC在在3G R4网络中的网络中的位置位置l第四节第四节 BICC在在NGN中的位置中的位置BICC在网络中的应用
11、在网络中的应用l在无线在无线3G应用中,应用中,BICC协议处于协议处于3GPP R4电路域核心网的电路域核心网的Nc接口,提供了对接口,提供了对(G)MSCServer之间呼叫接续的支持。参见规之间呼叫接续的支持。参见规范范ITU-T TS 23.205。l在固定网在固定网NGN应用中,应用中,BICC协议处于分层体系结构中的呼叫协议处于分层体系结构中的呼叫控制层,提供了不同控制层,提供了不同SoftSwitch之间呼叫接续的支持。之间呼叫接续的支持。第一章第一章 功能介绍功能介绍l第一节第一节 BICC简介简介l第二节第二节 BICC在网络中的应用在网络中的应用l第四节第四节 BICC在在
12、NGN中的位置中的位置BICC在在3G R4网络中的位置网络中的位置BICC协议应用在协议应用在Nc接口,也即是接口,也即是(G)MSCServer之间交互的信令之间交互的信令BICC在在3G R4网络中的位置网络中的位置第一章第一章 功能介绍功能介绍l第一节第一节 BICC简介简介l第二节第二节 BICC在网络中的应用在网络中的应用l第三节第三节 BICC在在3G R4网络中的网络中的位置位置BICC在在NGN中的位置中的位置思考题思考题l为什么为什么BICC被认为是传统电信网向多业务综被认为是传统电信网向多业务综合平台演进的重要支撑工具。合平台演进的重要支撑工具。解答解答lBICC协议是一
13、种与承载无关的呼叫控制信令协议是一种与承载无关的呼叫控制信令协议。它既可以承载在传统的协议。它既可以承载在传统的TDM网络上,网络上,也可以承载在包括也可以承载在包括ATM网络和网络和IP网络在内的网络在内的各种数据网络上。它能够在各种数据网络上。它能够在ATM/IP宽带网络宽带网络上承载传统窄带上承载传统窄带ISDN信令。信令。本章小结本章小结lBICC是一种与承载无关的呼叫控制信令协议。是一种与承载无关的呼叫控制信令协议。lBICC实现了核心网承载与控制的分离实现了核心网承载与控制的分离lBICC是应用于是应用于3G R4中中MSCServer间或间或NGN控制层的软交换控制层的软交换设备
14、间的中继侧协议设备间的中继侧协议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第一章第一章 功能介绍功能介绍第二章第二章 消息结构消息结构第三章第三章 基本过程基本过程第四章第四章 数据配置数据配置第二章第二章 消息结构消息结构l第二节第二节 BICC主要消息主要消息BICC消息结构消息结构CICMessage type codeMandatory fixed partMandatory variable partOptional partlCIC 呼叫实例码,用来标识两局之间属于同一呼叫的消息呼叫实例码,用来标识两局之间属于同一呼叫的消息lMessage type code 消息类型,如:消息类型,如: IAM/APM/
15、ACM/ANM 等消息等消息lMandatory fixed part 强制固定长度参数部分强制固定长度参数部分lMandatory variable part 强制可变长度参数部分强制可变长度参数部分lOptional part 可选参数部分可选参数部分BICC消息结构消息结构Order of bit transmissionOrder of octettransmissionMandatoryfixed partMandatoryvariable partOptionalpart87654321CICMessage type codeMandatory parameter AMandato
16、ry parameter FPointer to parameter MPointer to parameter PPointer to start of optional partLength indicator of parameter MParameter MLength indicator of parameter PParameter PParameter name = XLength indicator of parameter XParameter XParameter name = ZParameter ZEnd of optional parametersLength ind
17、icator of parameter Z第二章第二章 消息结构消息结构l第一节第一节 BICC消息结构消息结构BICC主要消息主要消息l按照按照Q.1902.3中定义,中定义,BICC协议大约有协议大约有40多消息。其中呼叫多消息。其中呼叫过程中最常看到的消息有:过程中最常看到的消息有:lIAM:初始化地址消息:初始化地址消息lAPM:应用传输消息:应用传输消息lACM:地址全参数:地址全参数lANM:应答参数:应答参数lREL:释放消息:释放消息lRLC:释放完成消息:释放完成消息第三章第三章 基本过程基本过程l第二节第二节 前向承载建立前向承载建立l第三节第三节 后向承载建立后向承载建立
18、l第四节第四节 隧道方式隧道方式l第五节第五节 CODEC协商协商 l第六节第六节 呼叫释放过程呼叫释放过程BICC承载建立方式承载建立方式l前向承载建立方式前向承载建立方式(Forward Bearer Setup)非隧道方式非隧道方式(No Tunnel case)快速隧道方式快速隧道方式(Fast Tunnel) 延迟隧道方式延迟隧道方式(Delayed Forward Tunnel)l后向承载建立方式后向承载建立方式(Backward Bearer Setup)非隧道方式非隧道方式(No Tunnel Case)延迟隧道方式延迟隧道方式(Delayed Backward Tunnel)
19、前向承载与后向承载建立前向承载与后向承载建立u前向承载前向承载建立方式下,承载建立请求(建立方式下,承载建立请求(SetupSetup)是)是由发起呼叫的同一由发起呼叫的同一SNSN发发起的,在发起承载起的,在发起承载SetupSetup前,必须获得后继局在后向前,必须获得后继局在后向APMAPM消息中携带的承消息中携带的承载地址及承载标识的信息;载地址及承载标识的信息;u后向承载后向承载建立方式下,承载建立请求(建立方式下,承载建立请求(SetupSetup)是)是由后继局的由后继局的SNSN发起的,发起的,后继局发起后向承载后继局发起后向承载SetupSetup的依据是前向的依据是前向IA
20、MIAM消息中携带的承载地址与标消息中携带的承载地址与标识信息;识信息;u呼叫始发局将在呼叫始发局将在IAMIAM中指示采用哪种承载建立方式;中指示采用哪种承载建立方式;第三章第三章 基本过程基本过程l第一节第一节 BICC承载建立方式承载建立方式l第三节第三节 后向承载建立后向承载建立l第四节第四节 隧道方式隧道方式l第五节第五节 CODEC协商协商 l第六节第六节 呼叫释放过程呼叫释放过程R4R4呼叫流程举例呼叫流程举例n假定假定MGWMGW- -O O的上下文是(的上下文是(C1,T1,T2C1,T1,T2),MGW,MGW- -T T的上下文是(的上下文是(C2,T3,T4C2,T3,
21、T4), ,以以一个一个UEUE呼呼UEUE的流程描述的流程描述Iu-CSIu-CS、NcNc、NbNb、McMc这几个接口是如何配合的;这几个接口是如何配合的;移动呼叫移动移动呼叫移动-delayed forward前向延迟建立的的主要特点是先发前向延迟建立的的主要特点是先发IAM消息给后向局,后向消息给后向局,后向局准备好被叫侧的承载后通过局准备好被叫侧的承载后通过APM消息通知前向局,在消息通知前向局,在APM消息中,带有相关承载信息(消息中,带有相关承载信息(BNC_ID,BIWF_ADDRESS,ATM承载时才会用到承载时才会用到)。主叫侧)。主叫侧MSC Server收到收到APM
22、消息后,才开始准备无线侧和主叫侧的承载,消息后,才开始准备无线侧和主叫侧的承载,并由主叫侧的并由主叫侧的MGW主动发起主动发起IPBCP的请求消息,完成承载的请求消息,完成承载的建立过程。的建立过程。前向承载建立方式前向承载建立方式 CSF BCF-N CSF IAM (Action = Connect Forward), (BNC characteristics) Bearer Set-up req. (BNC-ID=y1), (BIWF-Addr=y) Bearer-Setup-Connect IAM ACM ACM ANM ANM CSF-N BCF-N ISN-B IAM (COT o
23、n previous), (Action = Connect Forward) , (BNC characteristics) Bearer Set-up req. (BNC-ID=z1), (BIWF-Addr=z) Bearer-Setup-Connect ACM ANM “BBB” COT APM (Action = Connect Forward, no notification) (BNC-ID=y1), (BIWF Addr=y) APM (Action = Connect Forward, no notification) (BNC-ID=z1), (BIWF Addr=z) B
24、ICC BICC BCF-N (z) (y) “AAA” ISUP ISUP ACM ANM (x) UE呼UE的前向延迟建立流程UE1RNC1MSC SERVER1MGW1MGW2MSC SERVER2RNC2UE2SETUPCALL PROCEEDING与HLR交互COT寻呼和鉴权加密过程SETUPCALL CONFIRMADD_req(C$)ADD_rsp(C2, T3)ADD_req(C$)ADD_rsp(C1, T2)承载建立过程APMNbUP Init reqNbUP Init ackRAB_ASSIGN_reqRAB_ASSIGN_rsp承载建立, IuUP初始化NTF_req(
25、T2)NTF_rsp(T2)NTF_req(T3)NTF_rsp(T3)ADD_req(T$)ADD_rsp(T1)准备承载建立承载准备承载IAMUE呼UE的前向延迟建立流程续UE1RNC1MSC SERVER1MGW1MGW2MSC SERVER2RNC2UE2RAB_ASSIGN_reqRAB_ASSIGN_rsp承载建立, IuUP初始化ADD_req(T$)ADD_rsp(T4)ALERTINGACMALERTINGMOD_req(T3)MOD_rsp(T3)CONNECTMOD_req(T4)MOD_rsp(T4)MOD_req(T3)MOD_rsp(T3)ANCMOD_req(T2
26、)MOD_rsp(T2)MOD_req(T1)MOD_rsp(T1)CONNECT准备承载送回铃音激活承载停回铃音并激活激活承载激活承载移动呼叫移动移动呼叫移动-fast forward前向快速建立方式,主叫侧也是先将无线承载建立起来,在准备前向快速建立方式,主叫侧也是先将无线承载建立起来,在准备到被叫侧的承载时,要求到被叫侧的承载时,要求MGW将将IPBCP的的REQUEST消息通过消息通过NTF消息上报给消息上报给MSC Server,MSC Server将将IPBCP的消息作为隧道数据的消息作为隧道数据通过通过IAM消息传送给被叫侧的消息传送给被叫侧的MSC Server。被叫侧被叫侧M
27、SC Server收到收到IAM消息后,建立到主叫侧的承载和无线消息后,建立到主叫侧的承载和无线承载,并要求承载,并要求MGW通过通过NTF消息上报消息上报IPBCP的的RESPONSE消息,消息,被叫侧的软交换收到这些信息后,通过被叫侧的软交换收到这些信息后,通过APM消息将消息将IPBCP的响应的响应消息发给主叫侧软交换,主叫侧软交换通过消息发给主叫侧软交换,主叫侧软交换通过MOD消息将消息将IPBCP的的响应消息发给响应消息发给MGW。UE呼UE的快速前向承载建立流程UE1RNC1MSC SERVER1MGW1MGW2MSC SERVER2RNC2UE2SETUPCALL PROCEED
28、ING与HLR交互APM(TunnelData2)寻呼和鉴权加密过程SETUPCALL CONFIRMADD_req(C$,TunnelData1)ADD_rsp(C2, T3)ADD_req(C$)ADD_rsp(C1, T2)RAB_ASSIGN_reqRAB_ASSIGN_rsp承载建立, IuUP初始化NTF_req(C1,T2,TunnelData1)NTF_rsp(C1,T2)NTF_req(C2,T3,TnnelData2)NTF_rsp(T3)ADD_req(T$)ADD_rsp(T1)建立承载准备承载准备承载IAM(TunnelData1)UE呼UE的快速前向承载建立流程续U
29、E1RNC1MSC SERVER1MGW1MGW2MSC SERVER2RNC2UE2RAB_ASSIGN_reqRAB_ASSIGN_rsp承载建立, IuUP初始化ADD_req(T$)ADD_rsp(T4)ALERTINGACMALERTINGMOD_req(T3)MOD_rsp(T3)CONNECTMOD_req(T4)MOD_rsp(T4)MOD_req(T3)MOD_rsp(T3)ANCMOD_req(T2)MOD_rsp(T2)MOD_req(T1)MOD_rsp(T1)CONNECT准备承载送回铃音激活承载停回铃音并激活激活承载激活承载NbUP Init reqNbUP Ini
30、t ackMOD_req(TunnelData2)MOD_rsp(C1, T2)COTNTF(C1,T2)NTF(C2,T3)第三章第三章 基本过程基本过程l第一节第一节 BICC承载建立方式承载建立方式l第三节第三节 后向承载建立后向承载建立l第四节第四节 隧道方式隧道方式l第五节第五节 CODEC协商协商 l第六节第六节 呼叫释放过程呼叫释放过程移动呼叫移动移动呼叫移动-delayed backward后向延迟建立与前向延迟建立的的主要区别是在于发后向延迟建立与前向延迟建立的的主要区别是在于发IAM消息消息之前,主叫侧先将无线承载建立起来,准备好到被叫侧的承载之前,主叫侧先将无线承载建立起
31、来,准备好到被叫侧的承载,并将相关承载信息(,并将相关承载信息(BNC_ID,BIWF_ADDRESS)通过)通过IAM消息传送给被叫侧的消息传送给被叫侧的MSC Server。被叫侧被叫侧MSC Server收到收到IAM消息后,准备好到主叫侧的承载,并消息后,准备好到主叫侧的承载,并由被叫侧的由被叫侧的MGW主动发起主动发起IPBCP的请求消息,完成所有承载的的请求消息,完成所有承载的建立。建立。后向承载建立方式后向承载建立方式 CSF-N BCF-N (x) CSF-T IAM (Action = Connect backward), (BNC-ID=x1), (BIWF-Addr=x)
32、 , (BNC characteristics) Bearer Set-up req. (BNC-ID=x1), (BIWF-Addr=x) Bearer-Setup-Connect IAM ACM ACM ANM ANM CSF-N BCF-N IAM (Action = Connect backward), (COT on previous), (BNC-ID=y1), (BIWF-Addr=y) , (BNC characteristics) Bearer Set-up req. (BNC-ID of BIWF y), (BIWF-Addr=y) Bearer-Setup-Connect
33、 ACM ANM “BBB” COT BICC BICC BCF-N (y) “AAA” ISUP ISUP ACM ANM (z) UE呼UE的后向承载建立流程UE1RNC1MSC SERVER1MGW1MGW2MSC SERVER2RNC2UE2SETUPCALL PROCEEDING与HLR交互COT寻呼和鉴权加密过程SETUPCALL CONFIRMADD_req(C$)ADD_rsp(C2, T3)ADD_req(C$)ADD_rsp(C1, T2)承载建立过程NbUP Init reqNbUP Init ackRAB_ASSIGN_reqRAB_ASSIGN_rsp承载建立, Iu
34、UP初始化NTF_req(T2)NTF_rsp(T2)NTF_req(T3)NTF_rsp(T3)ADD_req(T$)ADD_rsp(T1)建立承载准备承载准备承载IAMUE呼UE的后向承载建立流程续UE1RNC1MSC SERVER1MGW1MGW2MSC SERVER2RNC2UE2RAB_ASSIGN_reqRAB_ASSIGN_rsp承载建立, IuUP初始化ADD_req(T$)ADD_rsp(T4)ALERTINGACMALERTINGMOD_req(T3)MOD_rsp(T3)CONNECTMOD_req(T4)MOD_rsp(T4)MOD_req(T3)MOD_rsp(T3)
35、ANCMOD_req(T2)MOD_rsp(T2)MOD_req(T1)MOD_rsp(T1)CONNECT准备承载送回铃音激活承载停回铃音并激活激活承载激活承载三种承载建立方式的比较三种承载建立方式的比较 前向快速隧道前向快速隧道承载建立方式,承载建立方式,MSC SERVER在发送在发送IAM消息前就已经从消息前就已经从MGW得到了得到了TunnelData,然后在发送给后续局的,然后在发送给后续局的IAM消息中携带消息中携带IPBCP请求的请求的TunnelData,对于承载建立,对于承载建立前的交互只有两条消息(前的交互只有两条消息(分别是分别是IAM-和和APM,APM,APM,AP
36、M 消息消息)。)。这三种承载建立方式,仅仅是承载建立方向及时机的不同,本质上并无大的区别,各自也没有太这三种承载建立方式,仅仅是承载建立方向及时机的不同,本质上并无大的区别,各自也没有太大的优劣之分。从消息流程上看,前向快速的消息最少,接续时间也是最少(和其余两种比实际大的优劣之分。从消息流程上看,前向快速的消息最少,接续时间也是最少(和其余两种比实际差别很小,可以忽略不记。经过实际测试,也证实这一点。),前向延迟的消息最多,接续时间差别很小,可以忽略不记。经过实际测试,也证实这一点。),前向延迟的消息最多,接续时间最长。选择哪一种实际上更依赖于别的因素,如与之互通的对端设备采用哪种承载方式
37、或者是否最长。选择哪一种实际上更依赖于别的因素,如与之互通的对端设备采用哪种承载方式或者是否支持支持TrFO等。等。三种承载方式应用的场景三种承载方式应用的场景如果不使用如果不使用TrFO,我们推荐使用流程比较简洁,消息,我们推荐使用流程比较简洁,消息数比较少,接续时间较短的前向快速隧道承载建立流程。数比较少,接续时间较短的前向快速隧道承载建立流程。但是对于真正的端到端的但是对于真正的端到端的TrFO应用,为了适应可能的应用,为了适应可能的各种复杂的编解码之间的修改,所以需要将承载建立过各种复杂的编解码之间的修改,所以需要将承载建立过程延迟到编解码协商完成后。究竟采用前向延迟隧道还程延迟到编解
38、码协商完成后。究竟采用前向延迟隧道还是采用后向延迟隧道承载建立方式,需要根据具体的组是采用后向延迟隧道承载建立方式,需要根据具体的组网情况来决定。网情况来决定。第三章第三章 基本过程基本过程l第一节第一节 BICC承载建立方式承载建立方式l第二节第二节 前向承载建立前向承载建立l第三节第三节 后向承载建立后向承载建立l第五节第五节 CODEC协商协商 l第六节第六节 呼叫释放过程呼叫释放过程隧道承载建立方式隧道承载建立方式l隧道由隧道由Q.1990进行描述进行描述l承载控制消息承载控制消息 (IPBCP) 是通过是通过Nc口的口的BICC协议进行传送协议进行传送lCSF 向向 BCF指示是否支
39、持隧道,以及是快速隧道还是慢速隧道。指示是否支持隧道,以及是快速隧道还是慢速隧道。BCF决定是否使用隧道决定是否使用隧道隧道承载建立方式隧道承载建立方式l前向快速隧道承载建立流程前向快速隧道承载建立流程 1: Tunnel Info 5: APM (tunnel data) 2: IAM (tunnel data) 4: Tunnel Info 6: Tunnel Info 3: Tunnel Info CSF BCF CSF BCF 隧道承载建立方式隧道承载建立方式l前向延迟隧道承载建立流程前向延迟隧道承载建立流程 3: Tunnel Info 2: APM 1: IAM 6: Tunnel
40、 Info 8: Tunnel Info 5: Tunnel Info CSF BCF CSF BCF 4: APM (tunnel data) 7: APM (tunnel data) 隧道承载建立方式隧道承载建立方式l后向延迟隧道承载建立方式后向延迟隧道承载建立方式 5: Tunnel Info 3: APM (tunnel data) 1: IAM 2: Tunnel Info 4: Tunnel Info 7: Tunnel Info CSF BCF CSF BCF 6: APM (tunnel data) 第三章第三章 基本过程基本过程l第一节第一节 BICC承载建立方式承载建立方式
41、l第二节第二节 前向承载建立前向承载建立l第三节第三节 后向承载建立后向承载建立l第四节第四节 隧道方式隧道方式 l第六节第六节 呼叫释放过程呼叫释放过程CODEC协商流程协商流程发起编解码协商的发起编解码协商的SN生成支持的编解码列表,该列表中含有生成支持的编解码列表,该列表中含有所有的编解码,并按优先级顺序排列。所有的编解码,并按优先级顺序排列。呼叫经过的呼叫经过的SN将本节点不支持的编解码从编解码列表中删除。将本节点不支持的编解码从编解码列表中删除。并将编解码列表向后续并将编解码列表向后续SN传送。传送。目的地目的地SN将从编解码列表中选择优先级最高的编解码作为选将从编解码列表中选择优先
42、级最高的编解码作为选择的编解码,并将该编解码向前传送到发起编解码协商的择的编解码,并将该编解码向前传送到发起编解码协商的SN。CODEC协商流程协商流程 CSF-N BCF-N (x) ISN-A CSF-T TSN IAM (Action = Connect backward), (Codec list) (BNC-ID=x1), (BIWF-Addr=x) , (BNC characteristics) Bearer Set-up req. (BNC-ID=x1), (BIWF-Addr=x) Bearer-Setup-Connect IAM ACM ACM ANM ANM CSF-N B
43、CF-N ISN-B IAM (Action = Connect backward), (Codec list) (COT on previous), (BNC-ID=y1), (BIWF-Addr=y) , (BNC characteristics) Bearer Set-up req. (BNC-ID=y1), (BIWF-Addr=y) Bearer-Setup-Connect ACM ANM BICC BICC BCF-N (y) “AAA” ISUP ISUP ACM ANM (z) APM (Action = Selected codec), (Selected codec), (
44、Available codec list) APM (Action = Selected codec), (Selected codec), (Available codec list) nTrFO技术的目的:技术的目的:在通话的端到端路径上,尽可能的减少编解码次数,尽量做到只进行一次编码和解在通话的端到端路径上,尽可能的减少编解码次数,尽量做到只进行一次编码和解码。码。nTrFO技术的优点技术的优点只进行一次编码和解码,减少了语音的编码损伤,从而提高了语音质量。只进行一次编码和解码,减少了语音的编码损伤,从而提高了语音质量。使用压缩编解码,降低带宽占用。使用压缩编解码,降低带宽占用。减少编码
45、次数,降低通话端到端的迟延。减少编码次数,降低通话端到端的迟延。减少减少TC配置资源,减少投资。配置资源,减少投资。TrfoTrfo技术的目的和优点技术的目的和优点TrFOTrFO与与TFOTFO示意图示意图McMcNbNcNode BRNCIubNode BRNCIubIuMGWMGWMSC ServerMSC ServerNb UPIP/ATM编码/解码编码/解码AMRAMRAMRMcMcNbNcNode BRNCIubNode BRNCIubIuMGWMGWMSC ServerMSC ServerTDM编码/解码编码/解码AMRG.711 AND TFO frameAMRTrFO的实现的
46、实现-带外的带外的TC协商机制协商机制TransitNetworkRNCMSCServerMGWMSCServerMGWRNCRANAPRANAPMGwControlMGwControlOoB CodecNegotiationControlPlaneUserPlaneRadio BearerIu BearerCN bearerIu BearerRadio BearerEnd to end connectionBearer ReqBearer ReqBearer ReqMEMEOoB CodecNegotiationOoB CodecNegotiationTrFO对终端的要求对终端的要求终端:至
47、少支持默认的Codec:AMR。相互通讯的手机至少共同支持一种相同速率的AMR,如12.2K的AMR,目前市面上的3G手机都支持12.2K的AMR。总上所述,可见TrFO功能对终端基本上没有额外的要求。 TrFO对对RNC的要求的要求RNC:必须顺从3GPP R4 TrFO协议,主要修改点如下:(1)RNC支持RFCI的校正过程(2)速率控制过程。(3)RNC的AMRC算法需要进行修改。TrFO对对MGW的要求的要求TrFO对对MGW的主要要求的主要要求n支持RFCI的校正:RFCI校正目的是为了让被叫使用主叫的RFCI编码方式,从而使得的MGW无需做任何转变而直接可以透传语音帧。n支持对当前
48、通话的CODEC及其子集合速率的修改:由于切换,网络情况等因素引起用户编解码类型或速率集合发生变化,为了建立端到端的TrFO,需要端到端的修改通话使用的CODEC和其子速率。n支持UP重新协商:伴随codec的修改,用户面需要为新的CODEC和速率做好准备。TrFO对对MSC Server的要求的要求MSC Server:TrFO在R4才引入,必须顺从3GPP R4 23153相关协议以及支持BICC或SIP协议。具体如下:(1)MSC Server必须支持BICC协议或SIP协议实现局间呼叫编解码协商。(2)Iu接口:MSC Server下发指配请求时,需要把协商后的编解码类型下给RNC;同
49、时MSC Server能够收集上报的编解码列表。 (3)Mc接口:通知MGW协商后的CODEC参数等;(4)MSC Server要能够完成主、被叫间能力协商,取主、被叫能力的交集,并将协商后的编解码类型下发给主被叫端。 第三章第三章 基本过程基本过程l第一节第一节 BICC承载建立方式承载建立方式l第二节第二节 前向承载建立前向承载建立l第三节第三节 后向承载建立后向承载建立l第四节第四节 隧道方式隧道方式l第五节第五节 CODEC协商协商 BICC呼叫释放过程呼叫释放过程 CSF-N ISN-A CSF-T TSN CSF-N ISN-B BICC BICC REL REL REL REL
50、BCF-N RLC RLC RLC RLC Bearer release req. Bearer release Ack. BCF-N BCF-N Bearer release Ack. Bearer release Req. ISUP ISUP Direction of Call. Fwd bearer Connection Bwd bearer Connection 思考题思考题l为什么要使用隧道承载建立方式解答解答l使用使用BICC的隧道机制可以在控制面的网络中的隧道机制可以在控制面的网络中传送承载面的承载信令交互,这样不需在承载传送承载面的承载信令交互,这样不需在承载面中另外建立承载信
51、令网络。面中另外建立承载信令网络。本章小结本章小结lBICC有多种承载建立方式,对应多种局间的消息流程有多种承载建立方式,对应多种局间的消息流程lBICC可利用隧道机制来传送承载控制信令可利用隧道机制来传送承载控制信令第四章第四章 数据配置数据配置l第二节第二节 配置底层信令配置底层信令l第三节第三节 增加局向增加局向l第四节第四节 增加路由、子路由增加路由、子路由l第五节第五节 增加增加BICC中继群中继群l第六节第六节 增加增加 BICC CIC资源资源BICC数据配置概述数据配置概述 BICC作为局间信令,它的配置过程跟原来的七号信令作为局间信令,它的配置过程跟原来的七号信令ISUP的的
52、配置非常相似。分为以下几步:配置非常相似。分为以下几步:l配置底层信令配置底层信令l增加局向增加局向l增加路由、子路由数据增加路由、子路由数据l增加增加BICC中继群中继群l增加增加 BICC CIC资源资源第四章第四章 数据配置数据配置l第一节第一节 BICC数据配置概述数据配置概述l第三节第三节 增加局向增加局向l第四节第四节 增加路由、子路由增加路由、子路由l第五节第五节 增加增加BICC中继群中继群l第六节第六节 增加增加 BICC CIC资源资源配置底层信令配置底层信令lBICC是一种与承载无关的协议,根据需要,是一种与承载无关的协议,根据需要,BICC可以承载在可以承载在MTP3、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定制旅行路线协议
- 植物油脂化学成分分析考核试卷
- 涂料店铺顾客引流策略考核试卷
- 笔的书写力道调节考核试卷
- 石油开采安全生产考核试卷
- 电子出版物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趋势考核试卷
- 经济型连锁酒店品牌竞争力分析考核试卷
- 聚氧化乙烯纤维单体制备考核试卷
- 纺织原料预处理设备考核试卷
- 租赁合同模板设计与条款完善考核试卷
-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 第八课 法治中国建设 1 法治国家教案 部编版必修3
- 解读功能性食品研发
- 京东自营购买合同范例
- 急性胰腺炎护理查房-5
- 公务用车分时租赁实施方案
- DB3301∕T 0451-2024 医学美容机构电子病历系统技术规范
- 《大国浮沉500年:经济和地理背后的世界史》记录
- 水工维护初级工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运维项目进度计划
- 商场中央空调租赁协议模板
- 十八项核心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