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混凝土结构工程钢筋工程_第1页
第四卷混凝土结构工程钢筋工程_第2页
第四卷混凝土结构工程钢筋工程_第3页
第四卷混凝土结构工程钢筋工程_第4页
第四卷混凝土结构工程钢筋工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二、钢 筋 工 程8、材料选用标准(GJ/QB·4/10-008-2004)4-8-1 钢筋品种与规格混凝土结构用的普通钢筋,可分为两类:热轧钢筋和冷加工钢筋(冷轧带肋钢筋、冷轧扭钢筋、冷拔螺旋钢筋)。冷拉钢筋与冷拔低碳钢丝已逐渐淘汰。余热处理钢筋属于热轧钢筋一类。热轧钢筋的强度等级由原来的I级、II级、III级和IV级更改为按照屈服强度(MPa)分为235级、335级、400级、500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条规定:普通钢筋宜采用热轧带肋钢筋HRB400级和HRB335,也可采用热轧光圆钢筋HPB235和余热处理钢筋RRB400级;并在条文说明中提倡用H

2、RB400级(即新III级)钢筋作为我国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主力钢筋。该设计规范尚未列入HRB500级钢筋。冷轧带肋钢筋和冷轧扭钢筋因已有专门规程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5-1995)和冷轧扭钢筋混凝土构件技术规程(JGJ115-1997)可供参考。4-8-1-1 热轧钢筋热轧钢筋是经热轧成型并自然冷却的成品钢筋,分为热轧光圆钢筋和热轧带肋钢筋两种。热轧光圆钢筋应符合国家标准这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1991)的规定。热轧带肋钢筋应符合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1998)的规定。1.尺寸、外形和重量热轧钢筋的直径、横截面面积和重量,见表4-8

3、3。热轧带肋钢筋的外形,见图4-83。热轧钢筋的直径、横截面面积和重量 表4-83公称直径(mm)内 径(mm)纵、横肋高h、h1(mm)公称横截面积(mm2)理论重量(kg/m)6810125.87.79.611.50.60.81.01.228.2750.2778.54113.10.2220.3950.6170.888141613.415.41.41.5153.9201.11.211.58续表公称直径(mm)内 径(mm)纵、横肋高h、h1(mm)公称横截面积(mm2)理论重量(kg/m)182017.319.31.61.7254.5314.22.002.472225283221.324.2

4、27.231.01.92.12.22.4380.1490.9615.8804.22.983.854.836.3136405035.038.748.52.62.93.21018125719647.999.8715.42注:1.表中理论重量按密度为7.85g/cm3计算;2.重量允许偏差:直径612mm为±7%,1420mm为±5%,2250mm为±4%。带肋钢筋的横肋与钢筋轴线夹角不应小于45°,当该夹角不大于70°时,钢筋相对面上横肋的方向应相反。横肋的间距l不得大于钢筋公称直径的0.7倍。横肋侧面与钢筋表面的夹角不得小于45°。钢筋

5、相对两面上横肋末端之间的间隙(包括纵肋宽度)总和不应大于钢筋公称周长的20%。2.化学成分热轧钢筋牌号和化学成分(熔炼分析),应符合表4-84的规定。 4-285 月牙肋钢筋表面及截面形状3.力学性能 d-钢筋内径;-横肋斜角;h-横肋高度;热轧钢筋的力学性能,应符合表4-85的 -横肋与轴线夹角;h1-纵肋高度;-纵肋斜角;规定。 a-纵肋顶宽;l-横肋间距;b-横肋顶宽热轧钢筋的化学成分 表4-84强度等级代号牌 号化 学 成 分 (%)CSiMnVNbTiPS不大于HPB235Q2350.140.220.120.300.300.650.0450.050HRB33520MnSi0.170.

6、250.400.801.201.600.0450.045HRB40020MnSiV0.170.250.200.801.201.600.040.120.0450.04520MnSiNb0.170.250.200.801.201.600.020.040.0450.04520MnTi0.170.250.170.371.201.600.020.050.0450.045热轧钢筋的力学性能 表4-85表面形状强度等级代号公称直径d(mm)屈服点s(MPa)抗拉强度b(MPa)伸长率5(%)冷 弯符号不 小 于弯曲角度弯心直径光 圆HPB23582023537025180°D月牙肋HRB33562

7、5285033549016180°180°3d4dHRB400625285040057014180°180°4d5dHRB500625285050063012180°180°6d7d注:1.HRB500级钢筋尚未列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2.采用d>40mm钢筋时,应有可靠的工程经验。根据需方要求,可供应满足下列条件的钢筋:(1)钢筋实测抗拉强度与实测屈服点之比不小于1.25;(2)钢筋实测屈服点与表4-85规定的最小屈服点之比不大于1.30。根据需方要求,钢筋可进行反向弯曲性能试验。其试验方法详见4

8、-8-1-2-3节钢筋冷弯性能。4-8-1-2 余热处理钢筋余热处理钢筋是经热轧后立即穿水,进行表面控制冷却,然后利用芯部余热自身完成回火处理所得的成品钢筋。余热处理钢筋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GB13014-1991)的规定。余热处理钢筋的表面形状同热轧带肋钢筋;其化学成分与20MnSi钢筋相同,力学性能见表4-86。余热处理钢筋的力学性能 表4-86表面形状强度等级代号公称直径d(mm)屈服点s(MPa)抗拉强度b(MPa)伸长率5(%)冷 弯符号弯曲角度弯心直径月牙肋RRB40082528404406001490°90°3d4d4-8-1-3 冷轧带肋钢筋冷轧

9、带肋钢筋是热轧圆盘条经冷轧或冷拔减径后在其表面冷轧成三面或二面有肋的钢筋。冷轧带肋钢筋应符合国家标准冷轧带肋钢筋(GB13788-1992)的规定。冷轧带肋钢筋的强度,可分为三种等级:550级、650级及800级(MPa)。其中,550级钢筋宜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的受力钢筋、架立筋、箍筋及构造钢筋;650级和800级钢筋宜用于中小型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中的受力主筋。1.尺寸、外形和重量冷轧带肋钢筋的外形见图4-286。肋呈月牙型,三面肋沿钢筋横截面周围上均匀分布,其中有一面必须与另两面反向。肋中心线和钢筋轴线夹角为40°60°。肋两侧面和钢筋表面斜角不得小于45°

10、。肋间隙的总和应不大于公称周长的20%。冷轧带肋钢筋的尺寸、重量及允许偏差见表4-87。冷轧带肋钢筋的直径、横截面面积和重量 表4-87图4-286 冷轧带肋钢筋表面及截面形状2.化学成分冷轧带肋钢筋牌号与化学成分(熔炼分析),应符合表4-88的规定。冷轧带肋钢筋的化学成分 表4-88级别代号牌 号化 学 成 分 (%)CSiMnTiPSLL550Q2150.090.150.300.250.550.0500.045LL650Q2350.140.220.300.300.650.0500.045LL80024MnTi0.190.270.170.371.201.600.010.050.0450.04

11、53.力学性能冷轧带肋钢筋的力学性能,应符合表4-89的规定。钢筋的强屈比b/0.2应不小于1.05。当进行冷弯试验时,弯曲部位表面不得产生裂纹。冷轧带肋钢筋的力学性能 表4-89级别代号屈服强度0.2(MPa)不小于抗拉强度b(MPa)不小于伸长率不小于(%)冷弯180°,D弯心直径,d钢筋公称直径应力松弛kn=0.7b101001000h不大于(%)10h不大于(%)LL550LL650LL800500520640550650800844D=3dD=4dD=5d88554-8-1-4 冷轧扭钢筋冷轧扭钢筋是用低碳钢钢筋(含碳量低于0.25%)经冷轧扭工艺制成,其表面呈连续螺旋形(

12、图4-87)。这种钢筋具有较高的强度,而且有足够的塑性,与混凝土粘结性能优异,代替HPB235级钢筋可节约钢材约30%。一般用于预制钢筋混凝土圆孔板、叠合板中的预制薄板,以及现浇钢筋 图4-87 冷轧扭钢筋混凝土楼板等。 t-轧扁厚度;l1-节距冷轧扭钢筋应符合行业标准冷轧扭钢筋(JG3046-1998)的规定。其规格与力学性能分别见表4-90与4-90。冷轧扭钢筋规格 表4-90类 型标志直径d(mm)公称截面面积A(mm2)轧扁厚度t(mm)不小于节 距l1(mm)不大于公称重量G(kg/m)I型矩形6.58.010.012.014.029.545.368.398.3132.73.74.2

13、5.36.28.075951101501700.2320.3560.5360.7331.042II型菱形12.097.88.01450.768注:实际重量和公称重量的负偏差不应大于5%。冷轧扭钢筋力学性能 表4-91标志直径d(mm)抗拉强度b(MPa)伸长率10(%)冷 弯符号不 小 于弯曲角度弯心直径6.514.05804.51803d图注:冷弯试验时,受弯部位表面不得产生裂纹。4-8-1-5 冷拔螺旋钢筋冷拔螺旋钢筋是热轧圆盘条经冷拔后在表面形成连续螺旋槽的钢筋。山东省地方标准冷拔螺旋钢筋混凝土中小型受弯构件设计与施工暂行规定(DBJ 14-BG 3-96),可供参考。冷拔螺旋钢筋的外形

14、见图4-8-4。其规格与力学性能分别见表4-92与表4-93。 图4-88 冷拔螺旋钢筋冷拔螺旋钢筋的尺寸、重量及允许偏差 表4-92公称直径D(mm)公称横截面面积(mm2)重 量槽 深槽宽螺旋角理论重量(kg/m)允许偏差(%)h(mm)允许偏差(mm)b(mm)允许偏差4567891012.5619.6328.2738.4850.2763.6278.540.09860.15410.22190.30210.39460.49940.6165±40.120.150.180.210.240.270.30-0.05+0.100.2D0.3D72°±5°冷拔螺

15、旋钢筋力学性能 表4-93级别代号屈服强度0.2(MPa)不小于抗拉强度b(MPa)不小于伸长率不小于(%)冷弯180°,D弯心直径,d钢筋公称直径应力松弛kn=0.7b101001000h不大于(%)10h不大于(%)LX550LX650LX800500520640550650800844D=3dD=4dD=5d<8<8<5<5冷拔螺旋钢筋生产,可利用原有的冷拔设备,只需增加一个专用螺旋装置与陶瓷模具。该钢筋具有强度适中、握裹力强、塑性好、成本低等优点,可用于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的受力钢筋,以节约钢材;用于预应力空心板可提高延性,改善构件使用性能。4-8-2 钢

16、筋性能4-8-2-1 钢筋力学性能钢筋的力学性能,可通过钢筋拉伸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图加以说明。热轧钢筋具有软钢性质,有明显的屈服点,其应力-应变图见图4-89。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应力达到a点之前,应力与应变成正比,呈弹性工作状态,a点的应力值p称为比例极限;在应力超过a点之后,应力与应变不成比例,有塑性变形,当应力达到b点,钢筋到达了屈服阶段,应力值保持在某一数值附近上、下波动而应变继续增加,取该阶段最低点c点的应力值称为屈服点s;超过屈服阶段后,应力与应变又呈上升状态,直至最高点d,称为强化阶段,d点的应力值称为抗拉强度(强度极限)b;从最高点d至断裂点e钢筋产生的颈缩现象,荷载下降,伸长增

17、大,很快被拉断。冷轧带肋钢筋的应力-应变图(图4-90),呈硬钢性质,无明显屈服点。一般将对应于塑性应变为0.2%时的应力定为屈服强度,并以0.2表示。图4-89 热轧钢筋的应力-应变图 图4-90 冷轧带肋钢筋的应力-应变图提高钢筋强度,可减少用钢量,降低成本,但并非强度越高越好。高强钢筋在高应力下往往引起构件过大的变形和裂缝。因此,对普通混凝土结构,设计强度限值为360MPa。钢筋的延性通常用拉伸试验测得的伸长率表示。影响延性的主要因素是钢筋材质。热轧低碳钢筋强度虽低但延性好。随着加入合金元素和碳当量加大,强度提高但延性减小。对钢筋进行热处理和冷加工同样可提高强度,但延性降低。混凝土构件的

18、延性表现为破坏前有足够的预兆(明显的挠度或较大的裂缝)。构件的延性与钢筋的延性有关,但并不等同。它还与配筋率、钢筋强度、预应力程度、高跨比、裂缝控制性能等有关。例如,即使延性最好的热轧钢筋,当配筋率过小或过大时,构件均可能发生表现为断裂或混凝土碎裂的脆性破坏。而由延性并不高的钢丝、钢绞线配筋的构件,由于钢筋强度很高,在很大的变形和裂缝下也不致断裂。4-8-2-2 钢筋锚固性能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两种性能不同的材料能够共同受力是由于它们之间存在着粘结锚固作用,这种作用使接触界面两边的钢筋与混凝土之间能够实现应力传递,从而在钢筋与混凝土中建立起结构承载所必须的工作应力。钢筋在混凝土中的粘结锚固作用有

19、:胶结力即接触面上的化学吸附作用,但其影响不大;摩阻力它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及侧压力有关,且随滑移发展其作用逐渐减小;咬合力这是带肋钢筋横肋对肋前混凝土挤压而产生的,为带肋钢筋锚固力的主要来源;机械锚固力这是指弯钩、弯折及附加锚固等措施(如焊锚板、贴焊钢筋等)提供的锚固作用。钢筋基本锚固长度,取决于钢筋强度及混凝土抗拉强度,并与钢筋外形有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给出了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la计算公式。la=d (4-25)式中 fy普通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N/mm2);ft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N/mm2);当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40时,按C40取值;钢筋外形系数,

20、光面钢筋为0.16,带肋钢筋0.14,螺旋肋钢丝0.13;d钢筋的公称直径(mm)。上式应用时,应将计算所得的基本锚固长度乘以对应于不同锚固条件的修正系数。本标准将基本锚固长度的计算结果列于表4-96。4-8-2-3 钢筋冷弯性能钢筋冷弯是考核钢筋的塑性指标,也是钢筋加工所需的。钢筋弯折、做弯钩时应避免钢筋裂缝和折断。低强的热轧钢筋冷弯性能较好,强度较高的稍差,冷加工钢筋的冷弯性能最差。热轧钢筋的冷弯性能列于表4-85。根据用户要求,钢筋可进行反向弯曲性能试验。反向弯曲试验的弯心直径比弯曲试验相应增加一个钢筋直径,先正向弯曲45°,再反向弯曲23°。经反弯试验后,钢筋受弯曲

21、部位表面不得产生裂缝。冷轧扭钢筋因截面的方向性,只能在扁平方向弯折一次,限制了它的施工适应性。4-8-2-4 钢筋焊接性能钢材的可焊性系指被焊钢材在采用一定焊接材料、焊接工艺条件下,获得优质焊接接头的难易程度,也就是钢材对焊接加工的适应性。它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工艺焊接性,也就是接合性能,指在一定焊接工艺条件下焊接接头中出现各种裂纹及其他工艺缺陷的敏感性和可能性。这种敏感性和可能性越大,则其工艺焊接性越差。(2)使用焊接性,是指在一定焊接条件下焊接接头对使用要求的适应性,以及影响使用可靠性的程度。这种适应性和使用可靠性越大,则其使用焊接性越好。钢材的可焊性常用碳当量来估计。所谓碳当量法就是

22、根据钢材的化学成分与焊接热影响区淬硬性的关系,粗略地评价焊接时产生冷裂纹的倾向和脆化倾向的一种估算方法。碳素钢和低合金结构钢常用的碳当量Ceq计算公式为:Ceq=C+(%) (4-26)式中右边各项中的元素符号表示钢材化学成分中的元素含量()。C碳;Mn一锰;Cr一铬;Mo一钼;V一钒;Ni一镍;Cu一铜焊接性能随碳当量百分比的增高而降低。国际标准规定不大于0.55,认为是可焊的。根据我国经验,碳钢或低合金钢,当Ceq<0.40时,焊接性能优良;Ceq=0.400.55%时,需预热和控制焊接工艺;Ceq>0.55时,难焊。4-8-3 钢筋锈蚀与防护水泥水化的高碱度(pH>12

23、.5),使钢筋表面形成纯化膜,是混凝土能保护钢筋的主要依据与基本条件。任何削弱或丧失这个条件的因素,都将促使钢筋锈蚀,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在钢筋混凝土中,碱度低的水泥应限制使用,或使用时同时采取防腐技术措施。海砂含有不等量的氯离子Cl-,使混凝土中钢筋失去纯化状态,钢筋锈蚀发展,其锈蚀产物体积可膨胀2.5倍以上,致使混凝土开裂、剥落,最后导致结构破坏。我国有关规范不推荐或严格限制使用海砂。开发海砂,一是要限制氯离子C1-的含量;二是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掺入钢筋阻锈剂等)。混凝土的密实性与钢筋表面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对保护钢筋起着关键作用。工程实线表明,钢筋过早的出现腐蚀破坏,大多与混凝土

24、质量欠佳有关。混凝土的碳化是指大气中的CO2与混凝土中的Ca(OH)2起化学反应,生成中性的碳酸盐CaCO3。混凝土中钢筋保持纯化状态的最低碱度是pH=11.5,而碳化结果可使pH低于9,钢筋锈蚀不可避免。工业过程排放的SO2,除与Ca(OH)2结合生成CaSO3类似碳化作用外,一方面SO2、SO3溶于水(或形成酸雨),直接促使钢筋的电化学腐蚀过程(类似Cl-作用);另方面所生成的硫酸盐对混凝土进一步发生膨胀侵蚀作用。实质上,二氧化硫(SO2)与酸雨对钢筋锈蚀的危害,在一定条件下远大于碳化的作用。提高混凝土自身对钢筋的保护能力,是最重要、最根本的防护原则。其中,高性能混疑土的开发,有利于对钢筋

25、的保护。但由于混凝土材料的多孔性和施工易产生裂纹等问题,是很难彻底解决的。在较严酷的腐蚀环境中,附加的防护措施仍然是不可缺少的,主要有:钢筋阻锈剂、环氧树脂涂层钢筋、水泥基聚合物防腐砂浆层等。4-8-4 钢筋质量检验4-8-4-1 检查项目和方法1.主控项目(1)钢筋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1998)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为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2)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一

26、、二级抗震等级,检验所得的强度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2)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检查数量与方法同(1)。(3)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2.一般项目: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检查数量:进场时和使用前全数检查。检查方法:观察。4-8-4-2 热轧钢筋检验热轧钢筋进场时,应按批进行检查和验收。每批由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的钢筋组成,重量不大于60t。允许由同一牌号、同一冶炼方法、同一浇

27、注方法的不同炉罐号组成混合批,但各炉罐号含碳量之差不得大于0.02,含锰量之差不大于0.15。1.外观检查从每批钢筋中抽取5进行外观检查。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结疤和折叠。钢筋表面允许有凸块,但不得超过横肋的高度,钢筋表面上其他缺陷的深度和高度不得大于所在部位尺寸的允许偏差。钢筋可按实际重量或公称重量交货。当钢筋按实际重量交货时,应随机抽取10根(6m长)钢筋称重,如重量偏差大于允许偏差,则应与生产厂交涉,以免损害用户利益。2.力学性能试验从每批钢筋中任选两根钢筋,每根取两个试件分别进行拉伸试验,(包括屈服点、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和冷弯试验。拉伸、冷弯、反弯试验试件不允许进行车削加工。计算钢筋强度

28、时,采用公称横截面面积。反弯试验时,经正向弯曲后的试件应在100温度下保温不少于30min,经自然冷却后再进行反向弯曲。当供方能保证钢筋的反弯性能时,正弯后的试件也可在室温下直接进行反向弯曲。如有一项试验结果不符合表4-85要求,则从同一批中另取双倍数量的试件重作各项试验。如仍有一个试件不合格,则该批钢筋为不合格品。对热轧钢筋的质量有疑问或类别不明时,在使用前应作拉伸和冷弯试验。根据试验结果确定钢筋的类别后,才允许使用。抽样数量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这种钢筋不宜用于主要承重结构的重要部位。余热处理钢筋的检验同热轧钢筋。4-8-4-3 冷轧带肋钢筋检验冷轧带肋钢筋进场时,应按批进行检查和验收。每批

29、由同一钢号、同一规格和同一级别的钢筋组成,重量不大于50t。 1.每批抽取5(但不少于5盘或5捆)进行外形尺寸、表面质量和重量偏差的检查。检查结果应符合表4-8-5的要求,如其中有一盘(捆)不合格,则应对该批钢筋逐盘或逐捆检查。2.钢筋的力学性能应逐盘、逐捆进行检验。从每盘或每捆取二个试件,一个作拉伸试验,一个作冷弯试验。试验结果如有一项指标不符合表4-89的要求,则该盘钢筋判为不合格;对每捆钢筋,尚可加倍取样复验判定。4-8-4-4 冷轧扭钢筋检验冷轧扭钢筋进场时,应分批进行检查和验收。每批由同一钢厂、同一牌号、同一规格的钢筋组成,重量不大于10t。当连续检验10批均为合格时检验批重量可扩大

30、一倍。1.外观检查从每批钢筋中抽取5进行外形尺寸、表面质量和重量偏差的检查。钢筋表面不应有影响钢筋力学性能的裂纹、折叠、结疤、压痕、机械损伤或其他影响使用的缺陷。钢筋的压扁厚度和节距、重量等应符合表4-90的要求。当重量负偏差大于5时,该批钢筋判定为不合格。当仅轧扁厚度小于或节距大于规定值,仍可判为合格,但需降直径规格使用,例如公称直径为t14降为t12。2.力学性能试验:从每批钢筋中随机抽取3根钢筋,各取一个试件。其中,二个试件作拉伸试验,一个试件作冷弯试验。试件长度宜取偶数倍节距,且不应小于4倍节距,同时不小于500mm。当全部试验项目均符合表4-91的要求,则该批钢筋判为合格。如有一项试

31、验结果不符合表4-91的要求,则应加倍取样复检判定。9、配筋构造施工工艺标准(GJ/QB·4/10-009-2004)混凝土结构构件的配筋构造,主要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并参考有关规程及工程实践经验编写而成。4-9-1 一般规定4-9-1-1 混凝土保护层1.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应根据表4-94的环境类别和设计使用年限进行设计。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 表4-94环境类别条 件一室内正常环境二a室内潮湿环境;非严寒和非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b严寒和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三使用除

32、水盐的环境;严寒和寒冷地区冬季水位变动的环境;滨海室外环境四海水环境五受人为或自然的侵蚀性质物影响的环境注:严寒和寒冷地区的划分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程JGJ24的规定。2.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取决于构件的耐久性和受力钢筋粘结锚固性能的要求。(1)从钢筋粘结锚固角度对混凝土保护层提出的要求是为了保证钢筋与其周围混凝土能共同工作,并使钢筋充分发挥计算所需的强度;(2)根据耐久性要求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是按照构件在50年内能保护钢筋不发生危及结构安全的锈蚀确定的。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且应

33、符合表4-95的规定。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mm) 表4-95环境类别板、墙、壳梁柱C20C2545C50C20C25C45C50C20C25C45C50一201515302525303030二a202030303030b252035303530三302540354035注: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当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mm。板、墙、壳中分布钢筋的保护层不应小于表4-95中相应数值减10mm;且木应小于10mm。梁、柱中箍筋和构造钢筋的保护层不应小于15mm。处于一类环境且由工厂生产的预制构件,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0时,其保护层厚度可按表4-9

34、5中的数值减少5mm;处于二类环境且由工厂生产的预制构件,当表面采取有效保护措施时,保护层厚度可按表,4-95中一类环境数值取用。预制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钢筋端头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0mm;预制肋形板主肋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按梁的数值取用。当梁、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于40mm时,应对保护层采取有效的防裂构造措施。处于二、三类环境中的悬臂板,其上表面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3.特殊条件下的混凝土保护层(1)一类环境中,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的结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按表4-95的数值增加40;当采取有效的表面防护措施时,混凝土保护层可适当减少。(2)三类环境中的结构构件,其受力钢筋宜采

35、用环氧树脂涂层带肋钢筋。(3)对有防火要求的建筑物,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4)处于四、五类环境中的建筑物,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4-9-1-2 钢筋锚固1.当计算中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时,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按公式(4-25)计算,不应小于表4-96规定的数值。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la(mm) 表4-96钢 筋 类 型混凝土强度等级C15C20C25C30C35C40HPB235级40d30d25d20dHRB335级50d40d30d25dHRB400与RRB400级45d35d30d注:1.当圆钢筋末端应做180°弯

36、钩,弯后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3d; 2.在任何情况下,纵向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250d;3.d-钢筋公称直径。当符合下列条件时,表4-96的锚固长度应进行修正。(1)当HRB335、HRB400和RRB400级钢筋的直径大于25mm时,其锚固长度应乘以修正系数1.1;(2)HRB335、HRB400和RRB400级环氧树脂涂层钢筋的锚固长度,应乘以修正系数1.25;(3)当钢筋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易扰动(如滑模施工)时,其锚固长度应乘以修正系数1.1;(4)当HRB335、HRB400和RRB400级钢筋在锚固区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于钢筋直径的3倍且配有箍筋时,其锚固长度可乘以修正系数0.8

37、;2.当计算充分利用纵向钢筋的抗压强度时,其锚固长度不应于表4-96所列的受拉钢筋锚固长度的0.7倍。3.当HRB335、HRB400和RRB400级纵向受拉钢筋末端采用机械锚固措施时,包括附加锚固端头在内的锚固长度可取表4-96所列锚固长度的0.7倍。机械锚固在形式和构造要求宜按图4-291采用。图4-291 钢筋机械锚固的形式及构造要求(a)末端带135°弯钩;(b)末端与钢板穿孔塞焊;(c)末端与短钢筋双面贴焊采用机械锚固措施时,锚固长度范围内的箍筋不应少于3个,其直径不应小于纵向钢筋直径的0.25倍,其间距不应大于纵向钢筋直径的5倍。当纵向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小于钢筋公称

38、直径的5倍时,可不配置上述钢筋。4.对承受重复荷载的预制构件,应将纵向受拉钢筋的末端焊接在钢板或角钢上。钢板或角钢应可靠地锚固在混凝土中;其尺寸应按计算确定,厚度不宜小于10mm。4-9-1-3 钢筋连接钢筋连接方式,可分为绑扎搭接、焊接、机械连接等。由于钢筋通过连接接头传力的性能总不如整根钢筋,因此设置钢筋连接原则为:钢筋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根钢筋上宜少设接头,同一构件中的纵向受力钢筋接头宜相互错开。1.接头使用规定(1)直径大于12mm以上的钢筋,应优先采用焊接接头或机械连接接头。(2)当受拉钢筋的直径大于28mm及受压钢筋的直径大于32mm时,不宜采用绑扎搭接接头。(3)轴心受拉

39、及小偏心受拉杆件(如桁架和拱的拉杆)的纵向受力钢筋不得采用绑扎搭接接头。(4)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其纵向受拉钢筋不得采用绑扎搭接接头。2.接头面积允许百分率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搭接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1)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1.3ll(ll为搭接长度),凡搭接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搭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图4-292)。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对梁、板类及墙类构件,不宜大于25; 图4-292 同一连接区段内

40、纵向2)对柱类构件,不宜大于50; 受拉钢筋绑扎搭接接头3)当工程中确有必要增大接头面积百分率时,对梁类构件不应大于50;对其他构件,可根据实际情况放宽。纵向受压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宜大于50。(2)钢筋机械连接与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倍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m。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受拉区不宜大于50;受压区不受限制;2)接头不宜设置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对等强度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不应大于50;3)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不宜采

41、用焊接接头;当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不应大于50。3.绑扎接头搭接长度(1)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接头的搭接长度应根据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的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按下列公式计算:ll=la (4-27)式中 la纵向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4-9-1-1-2条确定;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修正系数,按表4-97取用。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修正系数 表4-97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25501001.21.41.6(2)构件中的纵向受压钢筋,当采用搭接连接时,其受压搭接长度不应小于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的0.7倍,且在任何情况下不应小于200mm。(3)在梁、柱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按设计

42、要求配置箍筋。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箍筋直径不应小于搭接钢筋较大直径的0.25倍;2)受拉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5倍,且不应大于100mm;3)受压搭接区段的箍筋的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10倍;且不应大于200mm。4)当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应在搭接接头两个端面外100mm范围内各设置两个箍筋,其间距宜为50mm。4-9-2 板4-9-2-1 受力钢筋1.板中受力钢筋的常用直径:板厚h<100mm时为68mm;h=100150mm时为812mm;h>150mm时为1216mm。2.板中受力钢筋的间距;板厚h150mm时

43、不宜大于200mm,h>150mm时不宜大于1.5h或250mm。板中受力钢筋一般距墙边或梁边50mm开始配置。3.单向板和双向板可采用分离式配筋或弯起式配筋。分离式配筋因施工方便,已成为工程中主要采用的配筋方式。当多跨单向板、多跨双向板采用分离式配筋时,跨中正弯矩钢筋宜全部伸入支座;支座负弯矩钢筋向跨内的延伸长度a应覆盖负弯矩图并满足钢筋锚固的要求(图4-293)。图4-293 连续板的分离式配筋当q3g时,a=l0/4;当q>3g,a=l0/3式中 q-均布活荷载设计值;g-均布恒荷载设计值4.简支板或连续板跨中正弯矩钢筋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5d(d为正弯矩钢筋直径)。当

44、连续板内温度收缩应力较大时,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宜适当增加。对与边梁整浇的板,支座负弯矩钢筋的锚固长度应为la。5.在双向板的纵横两个方向上均需配置受力钢筋。承受弯矩较大方向的受力钢筋,应布置在受力较小钢筋的外层。4-9-2-2 分布钢筋1.单向板中单位长度上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宜小于单位宽度上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5,且不宜小于该方向板截面面积的0.15;分布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50mm,直径不宜小于6mm。对集中荷载较大的情况,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应适当增加,其间距不宜大于200mm。2.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内,钢筋间距宜为150200mm,并应在板的未配筋表面布置温度收缩钢筋。板的

45、上、下表面沿纵、横两个方向的配筋率均不宜小于0.1。温度收缩钢筋可利用原有钢筋贯通布置,也可另行设置构造钢筋网,并与原有钢筋按受拉钢筋的要求搭接或在周边构件中锚固。4-9-2-3 构造钢筋1.对与支承结构整体浇筑或嵌固在承重砌体墙内的现浇混凝土板,应沿支承周边配置上部构造钢筋,其直径不宜小于8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该构造钢筋的截面面积:沿受力方向配置时不宜小于跨中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3,沿非受力方向配置时可根据实践经验适当减少。(2)该构造钢筋伸人板内的长度:对嵌固在承重砌体墙内的板不宜小于板短边跨度的1/7,在两边嵌固于墙内的板角部分不宜小于板短边跨度的1/

46、4(双向配置);对周边与混凝土梁或墙整体浇筑的板不宜小于受力方向板计算跨度的1/5(单向板)、1/4(双向板),见图4-293。2.当现浇板的受力钢筋与梁平行时,应沿梁长度方向配置间距不大于200mm且与梁垂直的上部构造钢筋,其直径不宜小于8mm,且单位长度内的总截面面积不宜小于板中单位宽度内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3。该构造钢筋伸入板内的长度不宜小于板计算跨度l0的1/4,见图4-294。图4-294 现浇板中与梁垂直的构造钢筋 图4-295 挑檐转角处板的构造钢筋1-主梁;2-次梁;3-板的受力钢筋;4-上部构造钢筋3.挑檐转角处应配置放射性构造钢筋(图4-93)。钢筋间距(按l/2处计算)

47、不宜大于200mm;钢筋埋入长度不应小于挑檐宽度,即al。构造钢筋的直径与边跨支座的负弯矩筋相同。4-9-2-4 板上开洞1.圆洞或方洞垂直于板跨方向的边长小于300mm时,可将板的受力钢筋绕过洞口,不必加固。2.当300D(B)1000mm时,应沿洞边每侧配置加强钢筋,其面积不小于洞口宽度内被切断的受力钢筋面积的1/2,且不小于210,见图4-296。3.当D(B)>300mm且孔洞周边有集中荷载时或D(B)>1000mm时,应在孔洞边加设边梁。 图4-296 板上开洞处的构造钢筋4-9-2-5 板柱节点在板柱节点处,为提高板的冲切强度,可配置箍筋或弯起钢筋。板的厚度不应小于15

48、0mm。箍筋应配置在柱边以外不小于1.5h0范围内,其间距不应大于h0/3(图4-297a)箍筋外形宜为封闭式。箍筋直径不应小于6mm。弯起钢筋可由一组或二组组成(图4-297b)。其倾斜度应与冲切破坏斜截面相交,其交点应在柱周边以外h/22/3h的范围内。弯起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且每一方向不应小于3根。图4-297 板柱节点处的加强配筋(a)配置箍筋;(b)配置弯起钢筋4-9-3 梁4-9-3-1 受力钢筋1.梁纵向受力钢筋的直径:当梁高h300mm时,不应小于10mm;当梁高h<300mm时,不应小于8mm。2.梁纵向受力钢筋水平方向的净间距(图4-298):对上部钢筋不应小于

49、30mm和1.5d(d为钢筋的最大直径);对下部钢筋不应小于25mm和d。梁的下部纵向钢筋配置多于两层时,两层以上钢筋水平方向的中距应比下面两层的中距增大一倍。各层钢筋之间的净间距不应小于25mm和d。3.简支举和连续梁简支端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las(图4-299),应符合下列规定;当梁中混凝土能担负全部剪力时,las5d;当梁端剪力大于混凝土担负能力时,对带肋钢筋las12d,对光圆钢筋las15d。图4-298 梁的钢筋净距 图4-299 纵向受力钢筋伸入粱简支支座的锚固当下部纵向受力钢筋伸至梁端尚不足las时,应采取在钢筋上加焊锚固钢板或将钢筋焊接在梁端预埋件上等有效锚

50、固措施。4.框架梁或连续梁的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或中间支座范围(图4-300)。该钢筋节点或支座边缘伸向跨中的截断位置应满足受弯承载力与锚固要求。框架梁或连续梁下部纵向钢筋在中间节点或中间支座处应满足下列锚固要求:(1)当计算中不利用该钢筋强度时,其伸入节点或支座的锚固长度las12d(带肋钢筋)、15d(光圆钢筋);(2)当计算中充分利用该钢筋的抗拉强度时,下部纵向钢筋应锚固在节点或支座内,此时可采用直线锚固形式(由4-300a),其锚固长度不应小于la;也可采用带90°弯折的锚固形式(图4-300b),其锚固长度不应小于0.4la;下部纵向钢筋也可伸过节点或支座范围,并在梁

51、中弯矩较小处设置搭接接头(图4-300c),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ll。图4-300 梁下部纵向钢筋在中间节点或中间支座范围的锚固与搭接(a)节点中的直线锚固;(b)节点中的弯折锚固;(c)节点或支座范围外的搭接5.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层端节点的锚固长度,当采用直线锚固形式时不应小于la,且伸过柱中心线不宜小于5d(d为梁上部纵向钢筋的直径)。当柱截面尺寸不足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伸至节点对边并向下弯折,其包含弯弧段在内的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0.4la,包含弯弧段在内的竖直投影长度应为15d(图4-301)。框架梁下部纵向钢筋在端节点处的锚固要求与中间节点处的锚固要求相同。6.在悬臂梁中,应有不少于两根上部钢筋伸至悬 图4-301 梁上部纵向钢筋在框架臂梁外端,并向下弯折不小于12d;其余钢筋不应在 中间层端节点内的锚固梁的上部截断,而应按规定的弯起点位置向下弯折,锚固在梁的下边。7.当梁端实际受到部分约束但按简支计算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