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和碱复习正式版_第1页
酸和碱复习正式版_第2页
酸和碱复习正式版_第3页
酸和碱复习正式版_第4页
酸和碱复习正式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十单元 酸和碱复习浦口区第三中学 侯孝云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常见酸和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知道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在生活中的用途。(2)初步学会酸碱的稀释、测定溶液的p值方法。(3)知道酸和碱发生的是中和反应。(4)能归纳出酸和碱的化学性质。、过程与方法(1)通过创设情境引入课题,然后提出问题、学生解决问题,回顾已有知识,总结构建出知识网络,学会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加工信息。(2)通过对鉴别实验室里无标签的药品等具体问题的分析,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在学习和思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体验在成功中获得探索的乐趣,对

2、进一步学习化学产生向往。教学重点:酸和碱主要性质。教学难点:构建酸碱性质的知识网络,使知识形成系统化。教学设计意图: 本课题旨在夯实基础,延伸知识。提升学生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的能力。 通过情境引入课题,围绕常见酸和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回忆、归纳总结并形成知识网络,使知识形成系统化,夯实基础知识。整个教学体现 “问题知识应用”的思路。教学过程:师生活动教学意图情境引入:播放口香糖的电视广告,这则广告里蕴藏着许多酸和碱的知识。本节课我们就复习酸和碱的相关知识。问题一:盐酸和硫酸是实验室里常用的试剂,现有两瓶没有标签的浓盐酸和浓硫酸,请你设计出三种不同的实验方案来鉴别它们,并要求三种方案的实验现

3、象不相同。项目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和结论方案1方案2方案3 分析盐酸、硫酸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要物质,它们的性质有相似之处,又有许多不同之处,利用它们不同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特性)多角度加以鉴别回忆并小结学过的盐酸、硫酸的知识,与同学作交流并完成学案上的内容归纳总结:一,盐酸、硫酸的知识(一)盐酸1、盐酸是_的俗称,是_气体的水溶液。2. 纯浓盐酸是_色液体,有_气味。工业盐酸因含有杂质(主要是三价铁离子)而带_色。3. 盐酸有_性,挥发出_气体,因而把浓盐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溶液的质量会_。该气体在空气中为什么会生成白雾呢?其原因是_ _。(二)硫酸(H2SO4)1、物理性质:浓硫酸是一种

4、_ 色、_的_状_体,不易_。2、浓硫酸的特性 (1) 有强的吸水性作_剂(不能干燥_ _)长期放在空气中质量会_,浓度会_。 (2)有强的脱水性使有机物碳化(3)有强的腐蚀性如不慎沾上浓硫酸,应立即: 。3、浓硫酸的稀释: 。(三)盐酸和硫酸性质的比较盐酸( )硫酸( )颜色、状态打开瓶盖后的现象气味挥发性特性问题二:归纳总结是学习的重要方法。小明同学在学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知识后,结合常见酸(HCl、H2SO4)的性质与变化绘制出下图。图中“”两端的物质都能够反应,其中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其他连线的产物也都是盐和水的是( )归纳总结:(四)酸都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为什么具有相

5、似的化学性质?(以盐酸为例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1、酸与酸碱指示剂反应。2、酸与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3、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4、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5、酸与碳酸盐反应生成盐和水和二氧化碳。 酸的水溶液中都有 ,所以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五)什么是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是不是都是中和反应?中和反应: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某些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也生成盐和水,但不是中和反应。问题三:实验室里现有两瓶没有标签氢氧化钠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请你设计出三种不同的实验方案来鉴别它们,并要求三种方案的实验现象不相同。项目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和结论方案1方案2方案3 分析氢氧化钠、氢氧

6、化钙也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要物质,它们的性质有相似之处,也有许多不同之处,利用它们不同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多角度加以鉴别回忆学习过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知识,完成学案上的内容并作交流。归纳总结二、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碱的知识(一)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名称化学式、俗称物理性质重要用途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二)碱溶液都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呢? 碱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原因是什么?(以氢氧化钠为例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1、碱与酸碱指示剂反应。2、碱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3、碱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4、碱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 碱的水溶液中都有 ,所以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

7、质。问题四:前面的电视广告词,嚼益达口香糖平衡口腔酸碱度包含哪些化学知识?溶液的酸碱度可以用什么表示?如何测定?归纳总结:化学性质物理性质腐蚀性相似性质的原因用途HClH2SO4NaOH Ca(OH)2课题一常见的酸和碱酸 碱 中和反应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盐的组成课题二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三、溶液的酸碱度可以用pH表示,pH的范围在 之间,pH越小, 性越强,pH越大, 性越强。测定溶液pH的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 ,测定时,将pH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 蘸取待测溶液,滴在 上,然后将显示颜色和 作对比,便可知溶液的pH。本课小结 中考链接:见学案创设口香糖的电视广告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具

8、体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诱导学生回顾盐酸、硫酸等酸的知识。通过归纳,让学生总结出有关酸的重要性质,从而形成优化的知识结构。通过具体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诱导学生回顾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碱的知识。通过归纳,让学生总结出有关碱的重要性质,从而形成优化的知识结构。整个教学体现 “问题(情景)知识应用”的思路。第十单元 酸和碱复习知识整理一,盐酸、硫酸的知识 (一)盐酸1、盐酸是_的俗称,是_气体的水溶液。2. 纯浓盐酸是_色液体,有_气味。工业盐酸因含有杂质(主要是三价铁离子)而带_色。3.有_性,挥发出_气体,因而把浓盐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溶液的质量会_。该气体在空气中为什么会生成白雾呢?其原因是_。

9、(二)硫酸(H2SO4)1、物理性质:浓硫酸是一种_色、_的_状_体,不易_。2、浓硫酸的特性 (1) 有强的吸水性作_剂(不能干燥_ _)长期放在空气中质量会_,溶质质量分数会_。 (2)有强的脱水性使有机物碳化(3)有强的腐蚀性如不慎沾上浓硫酸,应立即: 。3、浓硫酸的稀释: 。(三)盐酸和硫酸性质的比较盐酸( )硫酸( )颜色、状态打开瓶盖后的现象气味挥发性特性(四)酸都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为什么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以盐酸为例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1、酸与酸碱指示剂反应。2、酸与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3、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4、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5、酸与碳酸盐反应生

10、成盐和水和二氧化碳。 酸的水溶液中都有 ,所以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五)中和反应: 某些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也生成盐和水,但 (填是或不是)中和反应。二、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碱的知识(一)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名称化学式、俗称物理性质重要用途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二)碱溶液都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呢? 碱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原因是什么?(以氢氧化钠为例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1、碱与酸碱指示剂反应。2、碱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3、碱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4、碱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 碱的水溶液中都有 ,所以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三、溶液的酸碱度可以用pH表示,pH的范围在

11、 之间,pH越小, 性越强,pH越大, 性越强。测定溶液pH的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 ,测定时,将pH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 蘸取待测溶液,滴在 上,然后将显示颜色和 作对比,便可知溶液的pH。中考链接1(2009玉林)物质王国发生了一起团伙盗窃案,“警察”把三名“嫌疑犯”(分别是稀硫酸、氯化钠溶液和石灰水,见右图)带回了“警察局”。上级派出下列四名“警察”分别去审问“他们”(即把“他们”鉴别出来)。无法完成任务的“警察”是( ) A 紫色石蕊试液“警察” B 稀盐酸“警察” C 无色酚酞试液“警察” D 纯碱溶液“警察”2(2009达州)小亮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时,滴加盐酸前忘了加入

12、指示剂,导致无法判断该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于是他对所得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探究。【探究目的】探究所得溶液的酸碱性【提出猜想】所得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 性,还可能呈 性。【实验验证】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用试管取该溶液1-2mL,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无色酚酞试液变 溶液呈碱性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溶液呈 【分析与思考】若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使其呈碱性的离子是 (填写微粒符号),为避免碱性溶液污染环境,小亮对所得溶液进行了如下处理:向溶液中逐滴加入 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然后过滤,把滤液倒入蒸发皿中加热,得到氯化钠晶体,该过程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为了进一步确定溶液

13、的酸碱性,小亮提出了以下方案:方案一:取样,加入碳酸钠溶液,若观察到 ,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方案二:取样,加入金属锌,若有所泡产生,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图83(2009福州)同学们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8所示的实验。(1)写出甲实验中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乙实验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3)丙实验中观察到试管内有白色沉淀产生。(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甲、乙、丙三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废液缸中,最终看到废液浑浊并呈红色,产生疑问。【提出问题】 废液中含有哪些物质?【交流讨论】

14、一定含有的物质:碳酸钙、指示剂、水和 (写物质名称) 。还含有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同学们有如下猜想。小云认为:只有碳酸钠小红认为:只有氢氧化钙小林认为: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你认为还可能是 。(写一种猜想)【实验设计】小方想用氯化钙溶液来验证小云、小红、小林的猜想。查阅资料获悉氯化钙溶液呈中性,并设计如下实验。请你将小方的实验设计补充完整。实验内容预计现象预计结论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静置。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的猜想正确。 。 的猜想正确。 。 的猜想正确。【反思拓展】 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

15、5(2009赤峰)向装有一定量Ba(OH)2溶液的小烧杯中,不断慢慢滴入稀H2SO4至过量,有关溶液pH和滴入稀H2SO4体积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6(2009山西)已知A、B、C、D、E分别是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氧化铁和一氧化碳中的一种,E是实验室一种常见溶液,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两端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请回答: EDABC(1)C的一种用途是_;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上述各物质间的反应均可用“甲+乙丙+丁”表示,其中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但能用上式表示的一个化学方程式是_。(3)若B、C、D、E都不变,五种物质之间的关系也不

16、变,A还可能是_。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平时积累,需要平时的勤学苦练。有个故事: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在开学第一天对他的学生们说:“今天你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的事儿。每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说着,苏格拉底示范做了一遍,“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每天甩手300下,哪个同学坚持了,有90的学生骄傲的举起了手,又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又问,这回,坚持下来的学生只剩下了80。一年过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大家:“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运动。还有哪几个同学坚持了?”这时,整个教室里,只有一

17、个人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另一位大哲学家的柏拉图。同学们,柏拉图之所以能成为大哲学家,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柏拉图有一种持之以恒的优秀品质。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大家都熟悉愚公移山的故事,愚公之所以能够感动天帝,移走太行、王屋二山。正是因为他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戎马一生,他前十次革命均告失败,但他百折不挠,终于在第十一次革命的时候,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这些故事,情节不同,但意义都是一样的,它告诉无们,做事要有恒心。旬子讲:“锲而不舍,朽木不折;锲而舍之,金石可镂。”这句话充分说明了一个人如果有恒心,一些困难的事情便可以做到,没有恒心,再简单的事

18、也做不成。学习是一条慢长而艰苦的道路,不能靠一时激情,也不是熬几天几夜就能学好的,必须养成平时努力学习的习惯。所以我说:学习贵在坚持!当下市面上关于教授学习方法的书籍不少,其所载内容也的确很有道理,然而当读者实际应用时,很多看似实用的方法用来效果却并不明显,之后的结果无非是两种:要么认为自己没有掌握其精髓要领,要么抱怨那本书的华而不实,但最终肯定还是会回归到当初的原点。这本学会学习在一开始并没有急于兜售自己的方法,而是通过测试让读者真正了解自己,从而找到适合自己思维方式的学习方法,书的第一部分就是左脑还是右脑思维测试和视觉、听觉和动觉学习模式测试,经过有效分类后,针对不同读者对不同思考和接收接

19、受学习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分别给出建议,从而不断强化自己的优势。在其后书中的所有介绍具体学习方法章节的最开始,都是按照不同学习模式给出各种学习方法不同的建议,这是此书区别于其他学习方法类书籍的最大特点,这种“因材施教”的方式能让读者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除了能够得到最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也能更深入的认识客观的自己,不论对学习还是生活都有帮助。除了“针对性”强外,本书第二大特点就是“全面”,全书都是由一篇篇短文、图表集成,更像是一本博文或者PPT课件合集,每个学习方法的题目清晰明了十分便于查找,但也因此有些章节内容安排的比较混乱,所幸每一章节关联性并不太强,每个章节都适合独立检索来阅读学习。其内

20、容从“时间规划”、“笔记”“阅读”直到“考试”几乎涉及了所有学习中的常遇问题,文中文字精炼没有过分的渲染,完全是纯纯的“干货”,可以设身处地的想象:当自己面对学海之中手足无措之时,长篇大论的方法肯定会无心查看,明了的编排,让人从目录中就能一目了然的找到自己想要的,一篇篇短文尽可能在最少的时间让读者得到最有用的信息,是一部值得学习的人们不断自我提高的有力武器。曾经看到一个有意思的心理测试:用“正确的方法”、“错误的方法”和“积极的行为”、“消极的行为”,来自由搭配,看如何搭配出最好和最坏的结果,“正确方法”配合“积极的行为”无疑是最好的结果,然而我们会很“惯性”想当然的认为,“错误的方法”和“消

21、极的行为”搭配是最坏的结果,其实“错误的方法”加上“积极的行为”才是最坏的结果,这会让人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学习也是同理,一味钻牛角尖般的生搬硬套不适合自己的方法不论多努力都只会离成功越来越远,而好的学习方法加上积极的学习态度无疑会让你如虎添翼。这是每个人都需要的,起码在学生的时候如果遇到,或者人生会少一些遗憾,我只恨我遇见的晚了点,可是现在已是终身学习的年代,错过了最恰当的时候,但只要有心又怎会嫌晚呢?本书归类为学习方法-青年读物,是本工具书,学习手册,但不能阻止她成为经典。这本书的副标题为“增加学习技能与脑力”,正是本书的宗旨,本书系统化地阐述了学习技能提升的各个方面,可谓事无巨细的令人

22、发指啊。整体来讲主要包括7个方面,分别是学习模式,时间管理和学习技巧规划,笔记记录技巧,阅读技巧,记忆,应试技巧,拾遗。全书的结构采取的是总分的形式,前三个方面是总的部分,算是增加学习技能的准备,从认识自己的学习模式开始,然后采取任何事都需要的时间管理技巧,再总体地讲一下学习技巧规划的事项。然后底下是分的部分,将学习的包含的各个方面的技巧进行分开阐述,分别有笔记记录,阅读,记忆,应试以及最后的拾遗。系统地讲述了学习的几乎所有方面。让读到她的人如果实践的话不仅能在学习上得到提高,在脑力上或者说理解力上肯定会受益匪浅。在此,说句题外话,我一直觉得日本人写书在细节上做的是无与伦比的,但是这本书让我对

23、这个看法有了一定的动摇,因为她里面的讲述部分让我觉得美国是个应试教育的国家吗,简直比我们中国还要应试。那个考试应对细节的部分放在中国,一点也没有违和感的,好吗?所以他们能出现这样的情况,从没到过日本的人能够写出描写日本人的书,然后让日本人都觉得是经典的,没有在企业里做过实务管理的德鲁克能成为管理上的大师,其理念影响了全世界不得不说,美国的教育真不是盖的。细节上,我印象比较深的是,作者开篇开始传授如何应该认识自己的学习模式,运用了一些测试题目,然后根据结果找出与自己最近似的学习模式,她把学习模式分为几种情况,分别有左脑型,右脑型,还有另外的分法,为视觉的,听觉的,动作的。我看了一下,确实有跟自己近的类型,我就是视觉的,对号入座后就可以比较直接的去扬长避短了。然后,作者说了,做任何事情,时间管理技巧都是不可缺少的,她不仅教导的是学习的技能,还有很多其他的道理,对我们人生都是有益的,我相信,如果我们的孩子从小就学习这些,将会受用终生。还有,作者提到了学习技巧规划里的家庭档案系统,将我们现在工作中的管理引进了学习中,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习惯,如果孩子持续的做,严格地做,获得的收益将无法估量,因为,这在我们现在工作中都必须要用的管理信息的技能,实在是太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