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舌管囊肿或瘘 手术步骤_第1页
甲状舌管囊肿或瘘 手术步骤_第2页
甲状舌管囊肿或瘘 手术步骤_第3页
甲状舌管囊肿或瘘 手术步骤_第4页
甲状舌管囊肿或瘘 手术步骤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甲状舌管囊肿或瘘一经确诊,如无急性炎症即应手术切除。但幼儿应在2岁以后手术。囊肿感染形成脓肿时,需先切开引流,待炎症消退、瘘管形成时,再施行瘘管切除术(图10.4.1.1.6-110.4.1.1.6-5)。返回6 术前准备必要时需作碘油造影,以了解瘘管的确切深度。返回7 麻醉和体位一般成年病人可采用局部浸润麻醉。儿童宜在全麻下手术。手术体位以平卧位、垫肩、头向后仰为宜。返回8 手术步骤8.1 1.切口在颈部作一横形切口,切口经过囊肿表面,其两端稍向上弯。如为瘘管,则围绕瘘口作一横形的梭形切口,将瘘口周围粘连的皮肤一并切除。切口长度一般为45cm(图10.

2、4.1.1.6-6)。若瘘口位置较低,可在舌骨平面作第2个切口。手术开始前,可先将1%亚甲蓝注入囊腔或瘘管内,以便于术中识别瘘管。8.2 2.分离沿切口设计线,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颈阔肌,即可显露囊肿或瘘管。沿瘘管或囊肿表面向上分离直达舌骨体,因囊肿或瘘管常与甲状舌骨肌粘连,故应细心分离,避免损伤肌层深面的甲状舌骨膜。又因喉内神经走行于甲状舌骨膜的外侧部分,故分离囊肿外侧部分时应紧贴囊壁小心分离,慎勿损伤喉内神经。8.3 3.切断舌骨分离囊肿或瘘管至舌骨体下缘时,在囊肿或瘘管与舌骨体粘连的两侧(舌骨体中部两侧),切开舌骨膜及其肌肉附丽,用骨剪剪断舌骨,此时,囊肿或瘘管与舌骨

3、体中段即可一并游离。截除的舌骨体长约1cm(图10.4.1.1.6-7)。8.4 4.切除瘘管在舌骨体上方,沿中线切断下颌舌骨肌部分肌纤维,分开颏舌骨肌,由助手将示指伸入病人舌根部,将舌盲孔推向前方,缩短盲孔至舌骨的距离,便于手术操作(图10.4.1.1.6-8,10.4.1.1.6-9)。然后将舌骨体中段及与其相连的囊肿或瘘管轻轻提起,将瘘管连同其周围23mm的肌肉组织一起作柱状组织切除,直达盲孔部位,在基部结扎后切断之,或将整个管道连同盲孔处的内口一并切除。舌根部伤口用肠线缝合,其下方肌层间断缝合数针。8.5 5.缝合冲洗创腔、彻底止血后,将创腔内肌层缝合数针,放置橡皮

4、引流条(图10.4.1.1.6-10),然后缝合颈阔肌、皮下组织与皮肤。返回9 术中注意要点甲状舌管囊肿及瘘管切除术并不复杂,但需注意下述三个问题:在舌骨下方剥离囊肿或瘘管时,需防止损伤甲状舌骨膜和喉内神经,预防措施如前述。要防止术后出血。应该注意,术后出血、口底血肿形成,可导致上呼吸道梗阻,危及生命。因此,行柱状组织分离切除时,应先用血管钳夹住肌肉组织,继而切断结扎;囊肿瘘管切除后,尚应进一步检查创腔,彻底止血;此外,尚需放置引流条。手术切除病变组织要彻底。临床资料表明,本手术术后复发并不鲜见,主要原因为术中未彻底切除病变组织,因此,应强调以下3点:需将与囊肿或瘘管相连的舌骨体中段一并切除;因舌骨至舌盲孔距离约2.53cm,且瘘管逐渐变细,有时还有分支,故应当行柱状组织切除,以防分支残留,而且应从口内用示指推舌根向前方以缩短舌盲孔至舌骨间的距离;当提起和分离瘘管时,不可用力过猛,以免瘘管断裂、残端回缩、残留。返回10 术后处理甲状舌管囊肿及瘘管切除术术后需选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必要时加用止血剂及地塞米松,术后2448h抽除引流条,术后67d拆除缝线。返回11 并发症甲状舌管囊肿及瘘管切除术主要并发症有甲状舌骨膜损伤和喉内神经损伤,术后出血、口底血肿导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