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语上总课程纲要_第1页
六语上总课程纲要_第2页
六语上总课程纲要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小学语文课程类型:国家课程教学来源:人民教育教育出版社 2015年版适用年级:小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课时:120课时设计者:荥阳市第七小学常晓芳宋俊艳孙玉晓背景:木册教材,根据学牛的认知特点,选编了二十八篇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的文章,较全面地总结、归纳了文章的读写方法。因此,语文学习要在文章内容理解和作者情感把握的基础上,更注重阅读及表达方法的习得,这也是木册的学习重点。六年级学生在前五年的学习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阅读过程中多数学牛能比较准确地理解文章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但对含义深刻句子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在习作中学牛能具体明确地

2、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感受,但在展开联想和想象的表达方面有所欠缺,学习过程中应给予充分关注和 引导。目标:1?通过自学,同桌互助,交流展示、书写比赛等形式能准确识记、美观书写牛字,体会汉字的优美,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识字写字能力。2. 通过朗读、默读、浏览、诵读等多种阅读方式学习课文,丰富语言的积累,了解表达的顺序,领悟表达的方法,进一步发展阅读、感受和理解的能力。3. 通过观察、阅读、调查访谈等方式积累习作素材,具体明确地写记实和想象作文;初步尝试写演讲稿、建议书;能通过自评、互评等方式修改习作,提高写作水平。4. 通过情境创设,角色体验,交流互动等方式进行口语交际,在听录音讲故事、学习汇报会

3、、主题演讲、专题辩论等丰富的活动中,认真倾听他人发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提高口语交际的水平,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5. 通过调查访问、欣赏朗诵、知识竞赛等活动开展综合性学习,感受诗歌的魅力,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提高搜集处理信息及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内容分享本册课程纲要1课时,教师范读,学生提问,小组交流。教学主题教学内容课时教材内容补充内容第一单元感受自然1山中访友12课时2山雨3草虫的村落4*索溪峪的"野”语文园地一复习检测第二单元祖国在我心中5詹天佑12课吋6*怀念母亲7彩色的翅膀8*中华少年语文园地二复习检测第三单元心灵之歌9穷人12课时10*别饿坏了那匹马11唯一的听众1

4、2*用心灵去倾听语文园地三复习检测第四单元珍爱我们的家园13只有一个地球12课时14 *鹿和狼的故事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16*青山不老语文园地四复习检测期中复习与评估第五单元17少年闰土初识鲁迅18我的们父鲁迅先生12课时19 *一面20*有的人第六单元轻叩诗歌的大门诗海拾贝12课时与诗同行第七单元人与动物21老人与海鸥12课时22*跑进家来的松鼠23最后一头战象24*金色的脚印语文园地七复习检测第八单元艺术的魅力25伯牙绝弦12课时26月光曲27 *蒙娜丽莎之约28*我的舞台语文园地八期末复习评估10课时备注围绕单元主题,完善课程资源。教材内容作为糟讲课文,学习阅读及表达方法;补充内容要用学

5、习教材中每篇文章的方法进行练习。学习每单元课文用单元导读课型、以文带文课型和读写联动课型。积累运用一课时,口语交际一课时,习作讲写评三课时。课程实施I(-)课程资源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语文 (上册),人民教育出版 社。2. 课内资源:利用教材中的单元导语、课后习题、阅读提示、课后资料袋、阅读链接、交流平台以及附的八篇选读课文等进行学习,整合单元内容。3. 课外资源可利用“班班通”等现代科技手段拓宽语文学习的视野和空间;述要通拓宽语文学习过阅读书报杂志、上网、收看电视、实地参观调查、开展知识竞赛等方式 和运用的领域,提高学习的效率。(二)教/学活动1 .识字与写字本学期要求会

6、写的至少120个生字,学生要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写。组织开展一次书写比赛,要求学牛在规定的时间内,把字写得正确、美观。2?阅读理解课内阅读:学习十四篇精读课文和十四篇略读课文。阅读中着力培养边默读边思考的习惯,开展加快默读速度的训练,领会文章表达方法并尝试运用也是本期阅读教学中的重点。课外阅读:开学初举行好书推荐会。每周完成一份“阅读记录卡”,每两周举行一次好书交流会,分享课外读书的收获。3习作本册教材上安排了七次习作和三次练笔,除了写纪实和想象作文外,还要学写演讲稿、建议书及简单的活动总结。习作中要注意有一定的速度,重视习作前的指导和习作后的讲评,通过范文引路、自评互评、认真修改等方式提高习作质 量及水平。课程评价1、评价原则评价包括日常性、阶段性、总结性三种,以日常性评价为主。口常性评价一般不采用考查或考试的方式,以定性(作业评语)为主。考查或考试主要用于阶段性和总结性评价。阶段性考查一般按两单元课程内容设计题目。考查或考试采用百分制、等第制等定量评价方式。2、评价方式书面语测试、口语测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等。书面语测试主要用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