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七章气体动理论7 1处于平衡状态的一瓶氦气和一瓶氮气的分子数密度相同,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也相同,则它们()(A) 温度,压强均不相同(B) 温度相同,但氦气压强大于氮气的压强(C) 温度,压强都相同 (D) 温度相同,但氦气压强小于氮气的压强分析与解理想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仅与温度有关因此当氦气和氮气的平均平动动能相同时,温度也相同又由物态方程,当两者分子数密度n 相同时,它们压强也相同故选(C)72三个容器A、B、C 中装有同种理想气体,其分子数密度n相同,方均根速率之比,则其压强之比为()(A) 124 (B) 148(C) 1416 (D) 421分析与解分子的方均根速率为,因此对
2、同种理想气体有,又由物态方程,当三个容器中分子数密度n 相同时,得.故选(C)7 3在一个体积不变的容器中,储有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温度为时,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为,分子平均碰撞次数为,平均自由程为 ,当气体温度升高为时,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平均碰撞频率 和平均自由程分别为()(A) (B) (C) (D) 分析与解理想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温度由 升至,则平均速率变为;又平均碰撞频率,由于容器体积不变,即分子数密度n 不变,则平均碰撞频率变为;而平均自由程,n 不变,则也不变因此正确答案为(B) 74图示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在相同温度下氧气和氢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如果和 分别表示氧气和氢气的最概
3、然速率,则()(A) 图中表示氧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且(B) 图中表示氧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且(C) 图中表示氧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且(D) 图中表示氧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且分析与解由可知,在相同温度下,由于不同气体的摩尔质量不同,它们的最概然速率也就不同.因,故氧气比氢气的要小,由此可判定图中曲线应是对应于氧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又因,所以.故选(B)题 7-4 图7 5有一个体积为的空气泡由水面下深的湖底处(温度为)升到湖面上来若湖面的温度为,求气泡到达湖面的体积(取大气压强为)分析将气泡看成是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它位于湖底和上升至湖面代表两个不同的平衡状态利用理想气体物态方程即可求解本题位
4、于湖底时,气泡内的压强可用公式求出, 其中为水的密度( 常取)解设气泡在湖底和湖面的状态参量分别为(p1 ,V1 ,T1 )和(p2 ,V2 ,T2 )由分析知湖底处压强为,利用理想气体的物态方程可得空气泡到达湖面的体积为7 6一容器内储有氧气,其压强为,温度为27 ,求:(1)气体分子的数密度;(2) 氧气的密度;(3) 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4) 分子间的平均距离(设分子间均匀等距排列)分析在题中压强和温度的条件下,氧气可视为理想气体因此,可由理想气体的物态方程、密度的定义以及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与温度的关系等求解又因可将分子看成是均匀等距排列的,故每个分子占有的体积为,由数密度的含意可知,
5、即可求出解(1) 单位体积分子数(2) 氧气的密度(3) 氧气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4) 氧气分子的平均距离通过对本题的求解,我们可以对通常状态下理想气体的分子数密度、平均平动动能、分子间平均距离等物理量的数量级有所了解772.0×10-2 kg 氢气装在4.0×10-3 m3 的容器内,当容器内的压强为3.90×105 Pa时,氢气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为多大?分析理想气体的温度是由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决定的,即因此,根据题中给出的条件,通过物态方程pV RT,求出容器内氢气的温度即可得解由分析知氢气的温度,则氢气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为7 8某些恒星的温度可达到约1.0
6、×108K,这是发生聚变反应(也称热核反应)所需的温度.通常在此温度下恒星可视为由质子组成.求:(1) 质子的平均动能是多少? (2) 质子的方均根速率为多大?分析将组成恒星的大量质子视为理想气体,质子可作为质点,其自由度 i 3,因此,质子的平均动能就等于平均平动动能.此外,由平均平动动能与温度的关系,可得方均根速率.解(1) 由分析可得质子的平均动能为(2) 质子的方均根速率为7 9日冕的温度为2.0 ×106K,所喷出的电子气可视为理想气体.试求其中电子的方均根速率和热运动平均动能.解方均根速率平均动能710在容积为2.0 ×10-3 m3 的容器中,有内能
7、为6.75 ×102J的刚性双原子分子某理想气体.(1) 求气体的压强;(2) 设分子总数为5.4×1022个,求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及气体的温度.分析(1) 一定量理想气体的内能,对刚性双原子分子而言,i5.由上述内能公式和理想气体物态方程pV RT 可解出气体的压强.(2)求得压强后,再依据题给数据可求得分子数密度,则由公式pnkT 可求气体温度.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可由求出.解(1) 由和pVRT 可得气体压强(2) 分子数密度n N/V,则该气体的温度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为7 11 当温度为0时,可将气体分子视为刚性分子,求在此温度下:(1)氧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平均
8、转动动能;(2)氧气的内能;(3)氦气的内能.分析 (1)由题意,氧分子为刚性双原子分子,则其共有5个自由度,其中包括3个平动自由度和2个转动自由度.根据能量均分定理,平均平动动能,平均转动动能.(2)对一定量理想气体,其内能为,它是温度的单值函数.其中i为分子自由度,这里氧气i=5、氦气i=3.而为气体质量,M为气体摩尔质量,其中氧气;氦气.代入数据即可求解它们的内能.解 根据分析当气体温度为T=273 K时,可得(1)氧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为氧分子的平均转动动能为 (2)氧气的内能为(3)氦气的内能为7 12已知质点离开地球引力作用所需的逃逸速率为,其中r为地球半径.(1) 若使氢气分子和氧
9、气分子的平均速率分别与逃逸速率相等,它们各自应有多高的温度;(2) 说明大气层中为什么氢气比氧气要少.(取r 6.40 ×106 m)分析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速率,对于摩尔质量M 不同的气体分子,为使 等于逃逸速率v,所需的温度是不同的;如果环境温度相同,则摩尔质量M 较小的就容易达到逃逸速率.解(1) 由题意逃逸速率,而分子热运动的平均速率.当 时,有由于氢气的摩尔质量,氧气的摩尔质量,则它们达到逃逸速率时所需的温度分别为 (2) 根据上述分析,当温度相同时,氢气的平均速率比氧气的要大(约为4倍),因此达到逃逸速率的氢气分子比氧气分子多.按大爆炸理论,宇宙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一个极高
10、温过程.在地球形成的初期,虽然温度已大大降低,但温度值还是很高.因而,在气体分子产生过程中就开始有分子逃逸地球,其中氢气分子比氧气分子更易逃逸.另外,虽然目前的大气层温度不可能达到上述计算结果中逃逸速率所需的温度,但由麦克斯韦分子速率分布曲线可知,在任一温度下,总有一些气体分子的运动速率大于逃逸速率.从分布曲线也可知道在相同温度下氢气分子能达到逃逸速率的可能性大于氧气分子.故大气层中氢气比氧气要少.713容积为1 m3 的容器储有1 mol 氧气,以v10的速度运动,设容器突然停止,其中氧气的80的机械运动动能转化为气体分子热运动动能.试求气体的温度及压强各升高了多少.分析容器作匀速直线运动时
11、,容器内分子除了相对容器作杂乱无章的热运动外,还和容器一起作定向运动.其定向运动动能(即机械能)为.按照题意,当容器突然停止后,80定向运动动能转为系统的内能.对一定量理想气体内能是温度的单值函数,则有关系式:成立,从而可求T.再利用理想气体物态方程,可求压强的增量.解由分析知,其中为容器内氧气质量.又氧气的摩尔质量为,解得T 6.16 ×10-2 K当容器体积不变时,由pVRT 得714有N个质量均为m的同种气体分子,它们的速率分布如图所示.(1) 说明曲线与横坐标所包围的面积的含义;(2) 由N和求a 值;(3) 求在速率/2到3/2 间隔内的分子数;(4) 求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
12、.题 7-14 图分析处理与气体分子速率分布曲线有关的问题时,关键要理解分布函数的物理意义. ,题中纵坐标,即处于速率v 附近单位速率区间内的分子数.同时要掌握的归一化条件,即.在此基础上,根据分布函数并运用数学方法(如函数求平均值或极值等),即可求解本题.解(1) 由于分子所允许的速率在0 到2 的范围内,由归一化条件可知图中曲线下的面积即曲线下面积表示系统分子总数N.(2 ) 从图中可知,在0 到区间内,;而在0 到2 区间,.则利用归一化条件有(3) 速率在/2到3/2间隔内的分子数为(4) 分子速率平方的平均值按定义为故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为715一飞机在地面时,机舱中的压力计指示为,到
13、高空后压强降为.设大气的温度均为27.0.问此时飞机距地面的高度为多少?(设空气的摩尔质量为2.89 ×102 kg·mol1 )分析当温度不变时,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变化主要是因为分子数密度的改变而造成.气体分子在重力场中的分布满足玻耳兹曼分布.利用地球表面附近气压公式,即可求得飞机的高度h.式中p0 是地面的大气压强.解飞机高度为7 16目前实验室获得的极限真空约为1.33×1011Pa,这与距地球表面1.0×104km 处的压强大致相等.而电视机显像管的真空度为1.33×103 Pa,试求在27 时这两种不同压强下单位体积中的分子数及分子的平
14、均自由程.(设气体分子的有效直径d3.0×108cm)解 理想气体分子数密度和平均自由程分别为n ;,压强为1.33×1011Pa时,从的值可见分子几乎不发生碰撞.压强为1.33×103 Pa 时,此时分子的平均自由程变小,碰撞概率变大.但相对显像管的尺寸而言,碰撞仍很少发生.717 在标准状况下,1 cm中有多少个氮分子?氮分子的平均速率为多大?平均碰撞次数为多少?平均自由程为多大?(已知氮分子的有效直径)分析 标准状况即为压强,温度.则由理想气体物态方程可求得气体分子数密度n,即单位体积中氮分子的个数.而氮气分子的平均速率、平均碰撞次数和平均自由程可分别由公式,和直接求出.解 由分析可知,氮分子的分子数密度为即中约有个.氮气的摩尔质量为M=28 ×103 kg·mol1,其平均速率为=454 则平均碰撞次数为平均自由程为 讨论 本题主要是对有关数量级有一个具体概念.在通常情况下,气体分子平均以每秒几百米的速率运动着,那么气体中进行的一切实际过程如扩散过程、热传导过程等好像都应在瞬间完成,而实际过程都进行得比较慢,这是因为分子间每秒钟上亿次的碰撞导致分子的自由程只有几十纳米,因此宏观上任何实际过程的完成都需要一段时间.718在一定的压强下,温度为20时,氩气和氮气分子的平均自由程分别为9.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文化旅游演艺项目红色旅游策划与党性教育运营模式研究报告
- 父子财产委托协议书范本
- 神武项目合作办学协议书
- 私人房产买卖协议书范本
- 碎模板化的采购合同范本
- 网约车转租协议合同模板
- 电器组装代加工合同范本
- 洗煤厂采购合作协议合同
- 终止材料购销合同协议书
- 游戏账号合同协议书范本
- 甲型流感培训课件
- 双人徒手心肺复苏培训
- 康复医学科常用技术操作规范
- 《金融反欺诈与大数据风控研究报告(2023)》
- 2023年荆州市荆州区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真题
- 传播学概论课件
- 妊娠期糖尿病病人的护理课件
- 中小学生天文知识竞赛(129题含答案)
- 机关公文写作培训讲义课件
- 建筑劳务清包工承包工价2023全
- GB/T 40861-2021汽车信息安全通用技术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