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登泰山教案_第1页
雨中登泰山教案_第2页
雨中登泰山教案_第3页
雨中登泰山教案_第4页
雨中登泰山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教 案 附 页题目雨中登泰山 教 学 目 标一培养学生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感情,引导他们树立不畏艰险、百折不回、奋勇登攀的凌云壮志。 二、学习本文描绘景物抓住特征,剪裁疏密有致,叙述旁征博引的写作方法。重点随着立足点的变化,变换观察对象移步换景。课文写雨的方法与作用。难点写景中穿插着抒情。 教法 讲授法 合作探究法教具 多媒体 黑板学材教科书学法 朗读法 讨论法课时2课时教学环境教室板书设计时间分配 教 学 过 程教学媒体 教 学 内 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0分钟一、导入课文。 1、 你们游览过祖国的名山大川吗?那奔腾咆哮、一泻千里 的长江、黄河,那千姿万态、

2、气势雄伟的三山五岳,孕育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谁游览过名山?哪五岳呢?(学生试答: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五岳之长呢?也在泰山。杜甫的五言古诗望岳 就是其中之一。2、 泰山简介: (学生背诵望岳)多媒体出示泰山图片教 案 附 页时间分配 教 学 过 程教学媒体 教 学 内 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0分钟25分钟3分钟7分钟5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让我们追寻作者的足迹,沿着他的游踪,领略雨中泰山的神韵,与作者分享雨中登山的收获。二、关于作者李健吾(19061982),山西省运城人。中国现代作家、戏剧家、文艺评论家、文学翻译家1961年,正当我们国家面对空前的困难,社会主义

3、建设事业遭遇严重挫折的时刻,作者写出这样的文章,抒发战胜艰难险阻的豪情,弘扬“登泰山而小天下”,曾经给读者以强烈的“鞭策”与“鼓励”。二、学生初读课文1快速阅读全文,读准下列重要词语,和生字扫清障碍2弄清课文结构。结构层次: 一、( 1节)作者希望登游泰山的心情由来已久。二、(2-8节)作者冒雨登泰山及其沿途所见风光。  三、( 9节)作者在泰山顶上看到的景象。 四、(10-11节)作者登泰山的“独得之乐”  第 二 课 时 上节课我们讨论课文的结构:课文由几部分构成?每一部分各写了些什么?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这些精细的描写

4、,都体现了“雨中泰山”别具一格的壮观。研究课文三、讨论、讲析“移步换景”的写景方法。本文按照作者登山路线的顺序来写的: 岱宗坊虎山水库七真祠一天门孔子登临处天阶长门洞经石峪柏洞壶天阁黄岘岭二天门云步桥慢十八盘升仙坊紧十八盘南天门天街 教师指导:这种以观察者立足点的变化为线索,描述所见景物的方法,通称“移步换景”。记录笔记作者介绍作者介绍 教 案 附 页时间分配 教 学 过 程教学媒体 教 学 内 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20分钟12分钟四、研读课文1.作者冒雨登山的缘由2、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作者描写“虎山水库”有什么特 色?4、文章描绘泰山松树抓住了什么特点?5、作者登

5、上南天门后的心理自述对你有什么启迪?小结:作者就是这样在游记中穿插着写景状物,随着立足点的变化而变换观察对象,既把复杂的游踪交代得一丝不乱,又把泰山上的各种景物描写得活灵活现,仿佛带着读者一同冒雨登泰山,一同在饱览迷蒙的雨雾中的泰山风光。  一篇成功的游记既使读者观其游踪全貌,又能突出景物精华之处,使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就要处理好“线”(游踪全貌)和“点”(景物精华) 的关系。五、讨论课文怎样写“雨”,弄清课文写“雨”的作用。1.课文是怎样写“雨”的?找出文本重点描写的景物,试加以分析。2课文写“雨”,有什么作用? 创设特定的意境,借“雨”抒情。设悬念,生波澜,引人人胜 文章开头借“雨”设置悬念,中间借“雨”生出波澜,结尾借“雨”抒发感慨。3、讨论课文的深层内涵;课文杜甫诗句“一览众山小”,用意何在?中间写攀登艰难有无必要?结尾部分“敢于”一词能否删去?教师引导筛选引导分析理解提炼课文内容探究讨论课文分析 教 案 附 页时间分配 教 学 过 程教学媒体 教 学 内 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3分钟课文开头引用古诗文,实际上是定下了全篇的感情基调,冒雨登山既不是寻常的游山玩水,也不是“发思古之幽情”,作者追求的是向艰难险阻挑战。四、布置作业。 1. 思考开头两段和结尾两段在结构和表意作用。2. 任选一题,写一篇短文. (1)用移步换景描写一 个地方的景色(如公园、小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