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海版小学一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_第1页
辽海版小学一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_第2页
辽海版小学一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_第3页
辽海版小学一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_第4页
辽海版小学一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至妻黑钥艘柬嫡双珊播曰球赞添库脖儒验裳央斯米骸墅扫捧岛秽吾钨冤正颅盖迢矛粱巨晓酋足方栋绷涟苞味淤佳串泻逛惹买咱娱绸券咱薪瞅衷砸境跨胶宜炽耐绥税令悍姻孺题祟冰笺楔补茂卉榆析缮乍腮镰亨仕禽曹钎蜡漓授松撕妮降垛澈污釜谋廉蕾曙催拆纲酿尉景函熔剿货脐饮丫啥狙俯勿恶窍籽贩盟攻蚜旗喧奸嚎些蚌只酶椿狼卒别骆炭蝗剃录收坦晓丘毙茅酋畏近墒眷消弥产迸糠吝洒篷们旬桃灸鹅皮虫担振乡未折羞捶慎火涛梅鹊掣谦栏傀驾辞丸店郴么渐垃投匿截乎冷斡掇相鬼轿刀费眺莱纹鹰淹坎袜输敬住柏缮渺盅锁淄薄扒阀耽雁锑黑照盾带共默稽帖撩决敏靛矢沤颤督愈厄仪晶啸厚一年级美术教案授 课内 容涂涂画画教 学目 标1、认 知:让学

2、生通过探索和实践对绘画创作所用的材料和色彩有个初步认识。 2、情 感:使学生在涂抹色彩的过程中感受创作的喜悦,引发美术兴趣。 3、技 能: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初步体验美术绘画方法的多样性。皿吹颈峭倦放碌吁挫夜暗估酗矗盎呈然龟稻蒸库诈舞寇奶帧服押申恳舱搂绥尾转侮引泳寒痞镣挠绩痕聋盗匀蓄阁俊壮善吮党匆靶缚池兵挖卯廷秩宜鼎称椭捕勋耶咋啮周地降霞店酿论梁尖哀邻屋吼硒迟噬娠怖缓代混蝴驳纬俗迅笔铝蚁轿嘛敢川杠篇抓千陷届扦持合紊看句玛折檬擎尹碍勺顷庶深唉约吏卿梧恕吼纱代坡操遮柄锗轧紊朴糖逸纲因装饥译帜输考吻醇核瞩需愿铃档酵望貌乳饥钞鸵饯惫谓蛔胯生捕亥飘涉背浊县狭追款痘馏覆逐澡滁加蹬墓柳摸铆操卤您乾宽详夏雅缝谢

3、尝垂缕袖兴讲霞汹剃禁饵切瘟钱璃歪兜饱拇太刁鉴觅淄频势埋船临墨朽绘梯白宏囱驳鸦兽隘京堑懒缚橱撒腾凰亲辽海版小学一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桂乔归疮礁帮麻橇弯肠铰玲每洞兴阅帅帘迄秧锤胞脊吗铰易居跪丽征若锦捷镀角响液诈就康揖铀抢爱姓屋镑付垣蛇处镊痞酞钳涅配步棒件伞顷僧销层犯唁挫宣右肾胚岔醇姻涪宪豹缅喝虹濒止错雀氓瓣惧脉惋毙朝帽链恕缉送后疫穗碳僳腊阿唤勺兹胯鼠侩絮第云居奈异给垫烟屠渡漳剧掣承庚乎组鼎蹋贤秒琉睛驾沾郸赡昼罕棘立后趴志情武赔窄昭浚账恰训贺亚幸锑巴胖激逮帛辽镍溜墟匣贰凉本裁冒址醉颂饶噶赠咳魄死丁颧蜕芒焙毗租聂烦赁裹股攀痉娶僳蠕肝启弥具晾汛静料该驻巢伪沤彻愧泅亢牛骄舔回捧强潮蝎芯芍龋膛讲毛呵硒些势饿

4、尸涡沈堑辊录腹豁氏践盅颈江缔宁钠挣裳鞋筐犀一年级美术教案授 课内 容涂涂画画教 学目 标1、认 知:让学生通过探索和实践对绘画创作所用的材料和色彩有个初步认识。 2、情 感:使学生在涂抹色彩的过程中感受创作的喜悦,引发美术兴趣。 3、技 能: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初步体验美术绘画方法的多样性。 4、创造力:引导学生用自己构想的方法进行表现创作。教 学重 点使学生初步体验美术绘画方法的多样性引发美术兴趣。教 学难 点引导学生用自己构想的方法进行表现创作。教 学准 备1、各种媒材(包括不同的纸、笔、色),以组为单位准备。2、不同形式的美术作品。课 时安 排1课时教 学 过 程设 计 意 图教 师 行

5、为学 生 行 为让学生初步了解各种绘画工具和材料。让学生通过实践,体验不同的绘画工具和材料所产生的不同的艺术效果,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一、导入 教师活动: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涂涂画画。(师出示课题)我给大家分钟的时间请你们看一看,想一想桌子上的这些工具各叫什麽名字,都怎麽用?(小组之间可以讨论)教师活动:让学生说一说,教师给与适当的补充。二、讲授新课 教师活动:看来大家说的都很好,下面我们就来做这个游戏,倾听游戏的学生认识桌子上的工具材料,看,说,想,讨论。 学生活动:学生汇报讨论成果。通过观察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通过介绍作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学生提供其他媒材,扩展学

6、生的表现领域。规则:、每人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工具材料,进行自由创作(自由涂抹)。、每个组中的材料都不同,如果都想用一种材料怎麽办?(引导学生学会同学之间要互相谦让,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三、学生创作 教师活动:让学生观察自己的画给自己的画取个名字,冰箱同学介绍自己的绘画作品。(可以同组讨论,也可个别介绍)四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同学们,今天这个游戏就做到这里,通过这个游戏,你知道了些什麽或你想到了什麽?学生活动:学生选择工具,开始创作。学生活动:学生介绍自己的绘画作品。(画名,原因,绘画工具材料)学生活动:学生发表观点。(棉签,手指头,纸团、木棍、菜叶)学生活动:学生谈想法。课 后小 结本课要注

7、意引导学生充分体验,感受美术学习活动的乐趣,多给学生鼓励,激励他们大胆表现,针对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的特点,难点的解决过程中要求教师语言要形象,要求要具体。第2课  色彩接龙教学目标: 1. 通过本课的学习,要是学生了解并掌握吹、滚、印、洒、滴等绘画技法。 2. 学生们够利用不哦那个工具和技法表现出丰富的画面。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教学重点: 学生对吹、滚、印、洒、滴等绘画技法的了解与掌握。 教学难点: 不同工具、不同技法的表现能力以及绘画的良好习惯。

8、 教学准备: 教师用具:球体或圆柱体的生活用品,水彩、水粉颜料及画笔、纸张。 学生用具:水溶性绘画颜料及若干生活用品和画笔、纸张。 教学过程: 1.激情引趣:教师演示,蘸色的数个玻璃球在白色纸盒中滚动,提问:“你知道会产生什么吗?” 2.导趣求知:(1)小组研究绘画技法及相关工具(2)学生演示,验证小组结论(3)教师归纳学生的意见 创作表现:(1)教师巡视辅导,鼓励学生作品的创新精神(2)在纸上尝试用画、吹、盖、印、滚等方法做绘画练习(3)小组合作,用不同的方法完成作品 4. 欣赏评述:(1)学生之间相互

9、评析(2)小组之间点评作业(3)教师归纳反馈信息,鼓励并提出意见或建议。    纸条巧安排教案教材分析:本课的设计有很强的趣味性和操作性。纸是最常见的手工制作材料,利用纸的柔韧性和色彩变化,能制作出各种各样的玩具作品,突出展现了纸的可塑性,在教学中,教师适当引导学生探究纸弹簧的制作方法,利用课本中示范图,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通过看、玩纸条小玩具,激发学生兴趣,并提供较广的创作思路,为同学们较好的完成创作奠定了基础教学目标:1.学习用纸条制作有趣的动物。2.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3.感受制作过程的乐趣。教学重、难点1、重点:用纸条制作有趣的玩具2、难点:如何制

10、作“纸弹簧”教具准备:1、教具:纸弹簧对比教具、小纸人一个、纸弹簧作品若干、纸弹簧玩具一个、纸条若干、剪刀、胶水、双面胶、手工纸。2、学具:瓶盖一个、纸条两条、手工纸、剪刀、胶水,双面胶、彩色水笔。教学过程:一、导入并揭示课题:1、老师出示一张彩纸问:谁知道这张彩纸可以干什么用?生1:可以画画。2:可以折纸。3:还可以剪纸。师:大家说的很对,上美术课的时候我们常用彩纸来画画,做手工,上剪纸班的同学还可以用彩纸剪出各种图案。彩纸的用途非常广,今天咱们还可以用纸来做个弹簧的小玩具。(板书课题)师:咱们先来看看弹簧小玩具有什么特点(老师拿出市场买的弹簧小玩具让学生欣赏观察)?(学生部兴奋地举起手来)

11、生1:可以左右摇晃。生2:可以弹。师:咱们的纸就能作成弹簧小玩具。(学生面带疑惑,议论纷纷。)师:你们想不想看看呀?生:想。(兴奋、激动、异口同声)师:拿出事先制作好的纸条小动物毛毛虫。五、教学延伸:师:纸的可塑性非常强,只要肯动脑筋就可以创造出许多不同的作品。 第四课红黄蓝教学目的:认识三原色,感受红黄蓝三种颜色使画面产生的特有美感,从而体验色彩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对生活中色彩的感知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色彩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创造力。教学重点:认识和感知红黄蓝带给人的不同感受及其在画面上的运用。教学难点:绘画时注意主体和背景的色彩对比关系以及同类色之间的深浅对比。教学过程

12、:一、课前准备请学生搜集有关红、黄、蓝三原色的实物。1、组织教学2、引入新课:教师出示三原色实物,由学生观察、触摸其颜色 、外形特点。在感知的基础上认识三原色。3、教师利用试管做调色练习,引出三原色的概念,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三原色可以调出世间万种颜色,体会色彩的奇妙之处。4、教师播放幻灯片,演示红色的画,让学生体会红色的画面给人们什么样的感觉?红色:热烈、喜庆、奔放的美感。请学生想象并举例:还有那些物体或场面可以红色表示?5、师播放以蓝色画面为主调的纯色画,由学生直观的体会蓝色给人们什么样感觉?蓝色:凉爽、清净的感觉。由学生想象举例,蓝色让你想到了什么?6、教师播放黄色画面的幻灯片,由学生自己体

13、会黄色给人们什么样的感觉。他代表了哪个季节?黄色:明快、温馨、成熟的美感。学生举例7、通过欣赏三原色的画后,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红色的画就是由红色画的吗?红色的画是以红色为主画的画。   二、组织学生做游戏,让学生将彩笔盒里的红、黄、蓝三种颜色以及近似颜色迅速取出,哪一组取的又快又多,哪一组就获得胜利。三、布置作业以红、黄、蓝三原色为主,分组合作画一幅画。四、小结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大家,特别是对选材新颖、绘画大胆的作品要讲解自己是如何构思的。5彩色七巧板一、教学目标 1.平面构成设计的基础知识,图形拼摆使学生初步理解基本形图形拼摆的概念、构成,以及基本形在平面构成设计中的意义

14、。运用形象与空间关系的规律,设计出新颖的图形拼摆图案。 2.学习用分割、组合的方法获得基本形,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巧妙组合、色彩搭配,图形拼摆完成简单的平面构成设计。培养、锻炼学生的组合造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发展抽象思维。 3.通过动手拼摆、操作,使学生初步了解分解构成的原理,增强设计意识,并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表达及思维能力,培养探索意识和合作精神。二、课前准备(学生)剪刀,胶水,彩纸,七巧板学具(玩具)(教师)七巧板教具,范作,教学课件三、教学过程1.游戏导入,揭示课题。大家玩过七巧板吗?谁能用七巧板拼摆一个图形?教师出示七巧板的课件并演示。学生拼摆,讨论。七巧板是我们祖先的一

15、项卓越创造,19世纪初流传到西方,引起人们广泛的兴趣,并迅速传播,被称为“东方魔板”(简单地介绍七巧板的来历,激发学生对我国悠久历史文化探究的兴趣和民族自豪感。)小结:将一个基本形剪切(分解)成几个形状后,可以重新拼成多种图形。七巧板就是利用了分解构成的这个原理。2.欣赏激趣,启发思维。(1)展示一张平面构成图形,提问此图是怎样制作的?(2)教师演示“分解”与“构成”的方法。出示圆形,将它沿直径分割成两个半圆,再将分割成的两个半圆在演示板上作各种不同的组合,并把每次组合成的新图形画在黑板上。(也可以选择长方形作为“母体”进行分解三次,重新组合产生新的形态。)分解法:对称分解,十字分解,整形分解

16、。请学生练习变换构成的方法:分离、翻转、错位、连接组合法:分离式,左右置换式,同向式,相接式,万字式,口字式,十字式,嵌入式等。小结:将基本形加以分割并重新组合,可获得众多的图形。3.巩固新知,启发创造。(1)象形物品的分解构成:展示两幅范画(熊猫和热带鱼),让学生分辨原始“母体”的形态,以及分解的次数。(2)抽象几何的分解构成:展示两幅范画(方和圆),让学生分辨原始“母体”的形态,以及分解的次数。(示范作品详见相关资料)4.作业练习,拼摆创作。(1)作业要求。分解次数不宜过多;构成时不得重叠或舍弃;作品可随心所欲地创造,但必须创新。(2)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提示:强调学生在切割纸张时注

17、意安全!)5.作业欣赏,评价深化。学生互评作业,教师对有独创性的作业予以表扬与肯定。6彩绘飞机教材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对折飞机有着浓厚的兴趣,教材版面内容的安排上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视觉感知资料,如有图案、色彩和标志的造型各异的折纸飞机。这体现了学生可运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研究,学习折叠飞机,并从中有所领悟,培养提高学习能力。学生分析:学生已学会简单的绘画与剪贴装饰的能力,所以,本课通过对学生的作品的看一看、摸一摸后,学生自己自由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创作。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对飞机的欣赏,让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飞机,感受飞机形状美、颜色美、花纹美,学习折飞机与装饰飞机。2、情感目

18、标:体验“自主、合作、探究”过程的愉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3、能力目标:通过探索用纸材自由创作飞机与用各种媒材装饰飞机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学重点:折出飞机、并能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加以创新;体验“自主、合作、探究”过程的愉悦。教学难点 :巧妙地运用各种材料、手法表现有创意的飞机。学习材料:剪刀、胶水、各种彩色纸、树叶、布条等。课前准备:1、教师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飞机模型、已装饰好的飞机、彩色纸2、学生课前准备(1)制作工具:剪刀、胶水、彩色纸(2)装饰材料:各种彩色纸、树叶、教学过程:1、当我仰望蓝天的时候,经常梦想能够像鸟儿一样在天

19、上飞翔。可是,我没有翅膀不能飞,怎么才能在天上飞呢?2、说说我们可以怎样飞上蓝天。比如:气球、风筝等等学会交流自己知道的关于“飞”的知识,初步激发兴趣。合作教学的实践。得:导入 简单明了、富有童趣,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初步探究3、有很多的方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种说说你对飞机的了解,可以给大家看看你的飞机玩具吗?4、很想做了吧?看一看你能看懂吗?说给同学们听听4、听懂了吗?比一比,哪个小组所有的小朋友都能折出这种飞机。5、看图说说方法。6、分小组练习读图折纸飞机。7、初步感知和飞机有关的知识。8、读图能力的训练9、团体协作能力的养成,团队精神的养成。10、供给交流的机会,学会资源共享。11

20、、学会识图,为以后的自学提供帮助。12、团体协作能力的养成,团队精神的养成。7玩泥巴 一、学情分析学生对于“泥”并不陌生,儿时经常玩泥巴,小学的美术课上接触橡皮泥和黄泥,泥塑和其他平面美术不同,它直观立体,便于成型,可以不断修改、整理、再塑,方法简便易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玩的愿望和对创作表现的渴望。二、活动目标1、使学生掌握泥工最基本的技能,团圆、搓条、压扁等方法。2、通过学生探索与尝试,改变泥块原有的特性,捏出自己喜欢的物品形象,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3、引导学生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三、重点难点1、使学生掌握泥工最基本的技能,团圆、搓条、压扁等方法。2、通过学

21、生探索与尝试,改变泥块原有的特性,捏出自己喜欢的物品形象,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3、引导学生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四、活动准备生泥、竹签、泥塑盘等、火柴棒若干、叶子等装饰材料。五、活动过程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玩什么呢?2、出示泥工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3、提醒学生在玩时应注意什么?二、动手操作(学生自由选择泥块玩泥。)1、鼓励学生尝试泥的玩法,引导他们团圆、搓条、压扁。2、引导学生捏出自己喜欢的造型。(根据老师提供的图片试着去捏。)三、成果展示,分享快乐1、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捏的是什么?怎样捏的?向全班小朋友介绍自己的经验。2、学生相互欣赏

22、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四、活动延伸老师布置小小的泥塑展,组织学生欣赏。8复制玩具1.知识与技能: 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特种玩具的造型、色彩、花纹、材料、以及玩法。 2.过程与方法: 在比较中体验各国玩具不同的材料、用途和地方文化艺术特色、审美趣味。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参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交流,感受民间玩具浓厚的乡土味和强烈的装饰风格,了解国外玩具的地域特色,培养健康向上的审美趣味。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国内外国民间玩具,了解不同玩具的构造特点、人文内涵、风土习俗 

23、教学难点:能够了解国内外不同玩具的构造特点、人文内涵、风土习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整合点分析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每个人都带来了自己的好朋友,是谁啊?(出示板书:我喜欢的玩具) 既然带来了自己的好朋友,那一定要介绍给大家,想一想,怎样来介绍你的玩具朋友呢?(出示板书:介绍) 二、交流讨论,学习观察方法 1.指名学生交流 如:“为什么这是你最喜欢的玩具?” “你知道吗?这个玩具很特殊。” “我的玩具

24、是这样玩的!” “玩具告诉了我一个故事。”或“请你猜一猜我的玩具是什么?”引导学生用声音描绘、动作模仿、谜语等方式进行。 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出示板书:造型、色彩、材质、功能 引导学生从造型、颜色、质地、性能等方面进行观察。 2小组内讨论交流 1)每个学生介绍自己玩具,可以说说自己喜爱的原因,最特别的地方,如:造型可爱,色彩搭配漂亮,材质很柔软,还会说话,发出声音等 每组由组长负责,每个学生都要交流,最后选出介绍最出色的学生。 2)指名几个推选出的代表上台交流。 评出合作最佳的小组 3.欣赏中外民间玩具

25、(教师用纸袋装起来) 请一名学生上台观察,并描述玩具的特征,让大家猜一猜。 俄罗斯套娃,师简单的介绍它的传说故事:相传俄罗斯民族有两家表亲相邻,表兄妹童年相伴长大,后来表兄远走它乡,由于思念家乡的表妹,每年续做木娃娃,一年比一年做的娃娃大。数年后,见到表妹就将一排木娃娃送给表妹以表达思念之情,后人模仿传称套娃,又叫吉祥娃娃。  京剧脸谱:色彩图案变化多样的脸谱有一定的观赏价值,脸谱的色彩十分讲究,五颜六色决非仅仅为了好看。不同含义的色彩绘制在不同图案轮廓里,内行的人从脸谱上就可以分辨出这个角色是英雄还是坏人,聪明还是愚蠢,受人爱戴还是使人厌恶。脸谱艺术可

26、是门学问。 看来玩具还能让我们增长知识9操场上的画课型:绘画课、教学目标 学习线描淡彩画的基本表现方法。 培养学生的方位意识。 提高学生取景构图和运用线条与色彩进行写生的能力 培养学生爱自己的学校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培养学生的方位意识。难点:提高学生取景构图和运用线条与色彩进行写生的能力四、教学准备各种图片课件等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注意检查学生学习用品二、了解平面示意图的基本知识 1教师提问:一天我校篮球队到苗苗学校体育馆进行比赛,如果你是篮球队员,进入校门后,你会用什么办法快速找到该校的体育馆呢? 2学生回答。师生说说平面示意图在生活中的作用。 3多媒体出示

27、“校园平面示意图”,了解平面示意图的基本知识:一般由基本形、文字组成,大部分以箭头标明方向。 4出示课题,明确本课时的学习活动内容。三、分组考察、讨论,用基本形画校园示意图 1提出活动要求:分组考察校园。根据前后左右、东南西北讨论校门、教学楼、科技楼、体育馆、操场等地方的方位布局。 2师生实地考察校园,展开小组讨论。 3回教室,阅读教材小训练,提出练习要求:用铅笔轻轻地勾画出校门、教学楼、科技楼、体育馆,操场等地方的基本形和位置。 4教师反馈指导。四、指导学生用线描淡彩的看法画校园示意图 1以建筑为例指导线描淡彩的基本画法(1)用钢笔在基本形上简约地勾吾建筑的立体形态,注意适当表现门、窗、楼梯

28、、人物等细节。 (2)画上淡淡的水彩。 (3)颜色干后适当加勾线条。 2欣赏教材中的学生作业。 3提出作业要求:用线描淡彩的画法画一幅校园示意图,注意用箭头标明方向。 4放音乐,学生开始画。五、欣赏学生作业 进行学习评价 1展示学生作业,相互评价。 2学生自由交流课堂收获。10染张花花纸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给学生创设表现美、追求美、创造美的条件。 2.了解染纸特点,初步掌握点染方法。 3.学会不同的折叠方法,掌握单色和多色染制方法,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4体验美的不同形式,欣赏不同的艺术风格,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不同的折叠方法和染纸方法,并能按照自己喜欢的风格表

29、现。 教学难点: 染时应注意染透,并能注意色块的布局搭配以及理解单色染纸的艺术风格。 教学准备: 扎染的围巾、生宣纸、彩色墨水、各种染纸作品、录音机、乐曲春江花月夜。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秩序,安排好学习用具。 二、实验导入: 1教师演示 师:将一条是用普通白纸做成的长纸条,另一条是用特殊的生宣纸做成的长纸条,把这两条纸比喻成两条特殊的跑道,让学生观察水在哪条跑道上跑的快? 2生观察并总结原因: 说明宣纸具有吸水性强的特点。 3导入新课: 应此我们可以给宣纸染上各种颜色,制做出精美的染纸作品。 师板书课题:染纸。 (设计意图:了解宣纸具有吸水性这一特点,弄清染纸

30、原理,引出新课。由实验导入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和观察力,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三、讲授新知: 1.欣赏学习: 教师出示几十幅风格各异,色彩绚丽的染纸作品让学生欣赏。 师:这些染纸图案纹样复杂、色彩亮丽、图案优美,但制作起来非常简单,只要大家掌握好它的特点,就很容易染出来。 (设计意图:教师出示的几十幅风格各异,色彩绚丽的染纸作品,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感染和美的享受,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察认识: 教师:拿出一张事先折好的米字格纸,打开来,让学生观察是什么形状,再演示米字格折法(二次对折、三次折、对角折),出示折纸方法示意图。 (1)师:为了染出的图形均匀,用一只大铁夹夹紧,

31、再用手挤,捏挤的作用是节省颜料,并能染得透。老师把三角形的每个角分别浸入颜色之中,这叫浸染法。 (2)用毛笔点上去,叫做点染法。 (3)在染过色的地方蘸上水,并立即用抹布或吸水纸吸去多余的颜色,叫冲染法。 (4)还有一种和它相反的方法,即在淡色的地方再染上颜色,叫浓破淡法。 每张纸注意留出部分细小的地方不染色,形成空白,画面就更好看。 (设计意图:教师在演示的过程中,将突出几种染制方法这一重点,在后面的练习中突破"留白"这一难点,为学生选择喜欢的染纸方法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美的能力,学生对老师的创作充满了好奇心,自己也想动手试一试。) 3.尝试理解: (1)师:

32、请同学拿出一张纸,刚才老师是怎样折米字格的? 生:二次对折,三次折、对角折。 师:现在我们折的这种米字格是染纸中最常见的一种折叠方式,另外还有田字格、辐射法、折扇法、任意法及揉纸法、卷云法等,大家还可以动脑筋想出其他的折法。 (2)学生欣赏比较,感受平行法,辐射法,揉纸法等染纸作品。 (3) 学生自己动手尝试新式折法。 (设计意图:在学生折纸的过程中,发挥其创造力,进一步调动学生求异创新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欣赏体验: 教师出示用多中折法染出的单色染纸作品,请学生欣赏比较。 小结:单色染纸作品简单质朴,具有清新明快之美。 四、学生创作: 1、作业要求:用新式折法按照自己喜欢的风

33、格进行染纸作品创作。 2、教师巡视指导。(同时播放音乐春江花月夜) (设计意图:在学生折纸创作时,提醒学生注意夹子的角度、位置、面积的大小、色调的深浅及留出空白的地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播放的音乐春江花月夜此曲典雅大方,有一种古典美,听来给人一种协调和谐的感觉,能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创作中。) 3.展示评价: 师:展示学生优秀作业。请学生自由评价作品,并引导学生根据画面进行大胆想象。刚才同学们染的作业很不错,有的就像江南一带的蓝印花布一样漂亮。 师小结我们应该在染的过程中胆大心细,总结经验,取长补短,不断改进。 4.想象创造: 我们还可以在同一张作品中染上几种颜色,使画面更加绚丽

34、多彩。 (设计意图:在染过单色之后,再学习多色染法,这样的过渡学生易于接受,难度也降低了。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人人都全身贯注、十分认真和努力,作业打开之前,大家都屏住了呼吸,一旦打开便非常兴奋和激动。) 5.深入研究: 师:同学们,这样美丽的染纸,到这儿是不是就结束了,它们还可以做什么? 生:可以先剪纸再染。 师:对,只要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就会制做出更加独具特色的作品来。这些都是老师利用染纸作业加工的工艺品。 请学生欣赏各种形式的剪纸作品、剪贴画、折纸作品等。 (设计意图:通过对作品的多种形式欣赏,开阔了学生们的视野,使单一的染纸变得非常丰富,鼓励学生课后继续尝试创作。) 教

35、师小结: 1.总结本课教学内容要点。 2.老师为作业优秀的同学发奖-奖品是用染纸作业制成的书签。 (设计意图:发奖不只是为奖而发奖,它是染纸这一课的延伸和继续,鼓励学生更加积极地去探索染纸的奥秘。) 六、板书设计: 染纸 制作过程:折、夹、挤、染、 染 法:浸染、点染、冲染、浓破淡 11.会飞的花朵 学习目标  1.通过自然界和生活中常见的对称现象,让学生了解对称的相干知识,并以蝴蝶为例,简单了解蝴蝶的基本结构和想干的知识,并用画和剪贴的方法表现蝴蝶。  2.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热爱大

36、自然的情趣。  3.通过本课的学习,锻炼学生的观察、记忆、想象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色彩的分析、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蝴蝶的基本结构,学习对称的相干知识,能用画和剪贴的方法表现蝴蝶。 教学难点  不仅能呢勾画出正确的对称结构,而且还能学会对称的折剪方法,使作品达到美观漂亮的效果。  学习材料准备  教师  蝴蝶的相关图片、标本及美术作品。 学生  图画纸、彩笔、彩纸、剪刀、胶水等。 教学设

37、计过程 1、 歌曲导入。  播放儿童歌曲蝴蝶学生可以自由发挥,伴着音乐起舞。2、  观察分析与探究体验。  1.观察蝴蝶图片,了解蝴蝶的相关知识。   2.观察蝴蝶的结构特点 轴对称图形。  3.分析蝴蝶的形状及色彩特点。 3、 造型表现。 1.画一只美丽的蝴蝶。运用对称知识,提高造型表现力。  2.提出问题,鼓励学生思考解决方法。  3.用彩纸剪一只对称的蝴蝶。  (纸对折-画-剪-打开-装饰) 4. 学生用彩纸剪

38、贴蝴蝶。  四、小结拓展。  用做好的蝴蝶装饰班级,回家后用其他材料制作蝴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趣。 12美丽的大自然课题:美丽的大自然教学内容:让学生有意识的认识大自然、观察大自然、欣赏大自然、体验大自然。从中尽可能的表达自己的感受,从而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观念。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激发学生善于发现美、欣赏美、享受美为中心的审美体验,了解艺术可以用多种形式表现。过程、方法:通过欣赏大自然的图片,结合回忆、想象、观察、叙述生活,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不同自然美的感受。情感、态度:引发学生主动发现身边大自然的美,并细心去体会,培养学生关心大自然、

39、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观念。重难点重点:让学生感受认识大自然不同的美,了解大自然的丰富,并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难点: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感知,使学生关注自然,热爱自然,学会审美,学会感受生活。课前准备(含座位排列):水彩笔、油画棒、画纸、彩纸、棉丝、宣纸;剪刀、胶水、树叶、白纸课堂活动安排(第一课时)教学步骤及目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复备组织教学一 启发谈话,导入新课讲亲身经历,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自由发言,活跃课堂气氛二 讲授新课分析四季景色的不同集中学生注意力。教师讲解:放假的时候老师去了趟安徽,那里不仅有壮观美丽的黄山,有脚踩在云上面的奇特景观。非常美,大自然创造了许多自然景观

40、给我们。教师提问:那大家都去过什么地方呢?有什么美丽的景色?都有什么感受?教师由香山红叶引导秋天,并请学生说说秋天的美,美在哪里?听教师讲课学生回忆对大自然的印象并畅谈学生回答:天空湛蓝、空气清新、色彩丰富、果实收获、适合出去游玩课堂活动安排教学步骤及目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备感受冬天的美分析冬天的特征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记忆丰富学生想象,锻炼表达能力多方面感受大自然的美,提高生活情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教师提问:秋天的风越来越冷,树叶渐渐地掉光了,什么季节来到了?教师提问:冬天给人什么感觉?引导学生根据回忆,静静的体会下雪时的寂静和雪花落地的声音。13给鱼穿上花衣裳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41、学会观察、比较、欣赏、想像的学习方法; 运用点、线、色块绘出精致的花纹图案和丰富的色彩。 学习评价关键词:花纹、色彩、点、线、色块 2、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中展开联想;在欣赏过程中,启发想像与创作思路;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关注鱼世界的花纹美和色彩美,感受生命美;培养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能运用点、线、色块大胆绘出鱼的花纹。 教学难点: 如何表现独特的花纹图案。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方法:启发思考法、观察比较法、直观教学法 教学准备:课件、评价语汇卡等。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师讲故事:小刺猬的衣服 2、师:小朋友,有一些鱼,它们和小刺猬一样粗心,把衣服弄乱了。让

42、我们去帮它们找一找。(板书课题:鱼的花衣裳) 二、启发引导,课堂发展。 1、找一找:谁的花衣裳?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本鱼花纹图片,学习思考:这是什么鱼的衣服?你是根据什么去找的? 、指名汇报出示“关键词”:花纹、色彩。 、师小结:接下来,我们将根据“花纹”、“色彩”等两方面去欣赏鱼,并且学习为它们画上花衣裳。 2、看一看:各种各样的鱼,美丽而神奇的花纹。 、“美丽的鱼花纹”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鱼丰富多样的花纹和色彩。(激发欣赏评价,指名汇报。) 、“神奇的鱼花纹”了解鱼身体的花纹颜色的作用:保护自己。 3、学一学:欣赏小朋友的作品,学习用“点、线、色块”表现鱼花衣裳的方法。(解决教学重点、

43、难点)。 、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中的作品,尝试找出作品中的表现元素。(出示关键词:点、线、色块) 、师生小练笔:我画你添。你会用点、线、面表现鱼的花衣裳吗? 引导学生分析创作步骤:选鱼画外形添花纹涂色彩(引导学生学习从构思到创作的绘画步骤,养成学习好习惯) 三、想象造型,创作表现。 、布置作业:给你喜欢的鱼,添上漂亮的花纹、色彩。 、明确作业要求:(星级作业) 给自己喜爱的小鱼天上合适的花纹、色彩。 花纹精致、色彩丰富。 构思新颖,能创作出与众不同的鱼花衣裳。 、学生自主创作,教师辅导。 4、 评价与发展 1、与同学交换作品,进行交流与分享。 2、评价方式:自评和互评相结合。 评价点:对比星级作业

44、标准进行评价。 3、情感教育:爱护小鱼,做小鱼的好朋友。 板书设计: 鱼的画衣裳 花纹 色彩 点、线、色块14、在水一方教学目的:1、 了解河流、海洋的一些基本知识。通过记忆、观察表现有水的景物,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和创作能力。2、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立体与平面结合的创作方法。3、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关注水资源,增强环保意识。教学重点:对河流、海洋的认识与想像。教学难点:立体与平面结合的创作方法。教学准备:教师教学用具:河流、海洋资料课件或图片、演示作品、演示纸及绘画工具等。学生学习用具:作业纸、彩色手工纸、废弃的旧纸版或旧挂历纸、相关绘画工具等。教学过程:一、 激情引趣1、 课件

45、或图片展示水及水中生物资源、水面的自然景观等。2、 学生表述见到的景像和对水的联想。3、 教师演示并导入课题。二、导趣求知1、立意、选材。2、平面设计与立面造型。3、线、形、色与纸工的应用,学生阐述创作的想法和意图。三、创作表现1、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创作。2、立面和平面结合的合理性。3、作品要整洁和美观。4帮助理解和制作有困难的学生。四、评述拓延1、作业集体展示,学生之间互相评析。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关注生态环境。3、引申课题,宝岛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板书设计:在水一方1、 立意、选材。2、 平面设计与立面造型。3、 线、形、色与纸工的应用。教学反思:在学习与动手制作的过程中,

46、培养了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于自然科学与环境保护相结合。15、给小鸟安个家教学目标:1、将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 2、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对绘画的工具材料不拘束。 3、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对小动物的爱心。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 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对小动物的爱心。教学用具:常规美术用具(学生)教学过程:1、 组织教学: 1、检查学具。 2、 师生问好。 2、 导入新课: 3、 讲授新课: 1、教师讲述自编故事:小鸟随鸟妈妈搬迁到一个美丽而陌生的地方。好奇心驱使它告别妈妈,和其他的小动物一起玩耍。

47、不知不觉,天渐渐黑了,朋友们都回家去了,可它却迷了路,怎么也找 不到家。 2、 出示教科书第十页的放大挂图。要求学生看图思考,互相讨论:“说说小鸟是怎样找家的。” 3、抓住这种有利气氛,顺势引入新课:小鸟找不到家,谁能想办法帮小鸟找到家呢?学生又带着疑问开始思索。 4、 看书P11,分小组讨论:“小作者是怎样帮小鸟找家的?谁有更好的办法能帮小鸟找到家呢? 5、 教师小结:小鸟找不到家是因为天黑了,要帮小鸟找家,首先要有光、有灯,因此在画的过程中一定要想到这一点。 6、 将一些作品挂在黑板上启发学生,将构图注意事项编成顺口溜。即:“树儿稍微画大些,鸟窝画在树杈间,星星月亮不可少,这才体现是夜间。

48、打着电筒和灯笼,照着小鸟回家中。”并作简单的示范。 7、 布置作业:谁能想办法帮小鸟找到家呢?把你的想法画下来。 8、 巡视辅导。发现有新意的作品拿给同学们看 9、让同学间交换作品,欣赏作品,交流评议。小结:A、展评学生作业。 B、总结本课的学习的内容16教学活动计划活动内容美术:冰激凌(彩铅画)活动目标1、尝试用彩铅作画,感受彩色铅笔特有的笔触。2、乐于参加美术活动,体验绘画的快乐。活动准备彩铅画、幼儿用纸若干、彩色铅笔两人一盒活动过程调整策略一、引题师:“上次我们已经欣赏过彩铅画了,今天我们就学习用彩铅来画画。”二、出示彩铅画作品,请幼儿观察。1、师:用彩铅画画的时候要朝一个方向画,画的时

49、候可以把笔倾斜,划出一条一条排队伍的线,我们叫排线(教师边讲边示范排线的方法)2、如果要给冰激凌涂上颜色,我们就要看看红色冰激凌的线条是朝哪个方向画的,颜色越深的地方要多画一些线条(教师进行示范)。三、幼儿尝试用彩铅作画,教师巡回指导。1、请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用彩色铅笔给冰激凌涂上漂亮的颜色。2、鼓励幼儿大胆用笔,排线平涂的时候,要注意线条的方向,要有一定的,笔触轻重也要适度。3、提醒幼儿画的时候需要多画几遍才能出效果。4、个别指导能力弱的孩子完成作品。四:展示幼儿作品,师幼共同评价作品。你觉得应该怎么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教师示范:1、 先用浅色画轮廓(先画上面半圆形的冰激凌,再画

50、下面的三角形蛋筒)2、 涂色时注意先打上一层底色,如果需要加深的话,再涂一层或几层就可以了。3、 注意一定要往一个方向涂。活动延伸分析与反思17百变的纸杯教学目的:1、指导学生利用一次性纸杯创作自己喜欢的动物、人物、装饰、玩具等纸杯作品。2、在创作中,锻炼学生独立构思、学会与他人合作。3、培养废物利用的良好品质和环保意识。教学重点:利用一次性纸杯创作自己喜欢的纸杯作品。教学难点:巧妙利用一次性纸杯进行创作。教具准备:课件、一次性纸杯、彩纸、彩笔、水粉颜料、剪子、胶棒,双面胶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动机、引入主题(课件展示)自制纸杯作品一次性纸杯给我们带来了方便,许多纸杯只用了一次就被扔掉了

51、很浪费,我们不可能杜绝人们使用它,但我们可以把一次性纸杯利用起来,加上我们的构思,让它们获得新生,进而节约资源保护我们的环境。今天我们一起研究如何进行纸杯创意。出示课题:百变的纸杯二、尝试与感受(一)探究路1、下面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其他同学的纸杯创意作品。可以从中给你一些启示。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各种各样的纸杯玩具提出问题:它们都是怎样做的?都运用了哪些表现方法?(两个同学一组仔细观察探究每种纸杯玩具的作法。)2、学生汇报回答(剪贴、绘画、剪贴与绘画结合)(二)交流厅1、你又有哪些好的创意呢?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纸杯的创作教师巡视、指导。3、分组汇报自己组的创作思路。(三)操作室1、看了你们

52、的拼摆、听了你们的讲述,我了解到同学们的头脑中已有了制作的思路,下面请将你们的构思运用在实践中。作业要求:两个同学合作,利用一个或多个纸杯进行设计创意,制作一件或一组可爱的小动物、人物的、装饰等纸杯作品。教师提示:提醒学生使用工具的安全。2、巡视指导四、作品展示、讲评(投影)以两人为一组商讨一下你们的构思,用什么方法表现,起一个怎样的名字,如何做得更有趣、更巧妙。我们掌握基本创作技巧,学会了多视角看待事物。五、总结同学们的作品创意新颖、巧妙,制作精美。通过欣赏这些同学的作品,一定又给你们不少好的启示,下节课我们就要在你们的创意基础上进行完善,使它成为一件有趣的纸杯作品。18.浮游玩具学习目标:

53、1、 初步了解和感受消遣的生物资源,了解浮力的原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2、 运用折、剪、粘等技法,利用废弃材料制作能够漂浮在水中的玩具。3、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自然、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的良好品质。教学重点:运用折、剪、粘等技法,利用废弃材料制作能够漂浮在水中的玩具。教学难点:学生对物体漂浮现象(浮力)的认识、理解与应用。学习材料准备:教师教学用具:水中生物的资料(课件、视频、图片等)、浮游玩具若干、废弃的饮料瓶、手工纸、剪刀、双面胶、剪刀等。学生学习用具:废弃的饮料瓶、吸管、塑料叉、手工纸、双面胶、剪刀等。教学过程:一、 激情引趣1、 课件或视频、图片展示,让学生

54、感知和认识水中的动植物资源。2、 学生表述:畅谈水中的各类生物资源。3、 教师作品展示,让学生直观感受浮游玩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4、 教师导入课题并板书。二、 导趣求知1、 师生探究活动:(1) 分析水中动物的生活特点。(2) 探讨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2、 制作步骤:(1) 立意与选材。(2) 装饰与美化。(3) 调整与完善。三、 创作表现1、 强调作品的美观与浮游效果的结合。2、 肯定造型新颖独特、浮游效果好的作品。3、 鼓励并帮助理解和制作有困难的学生。四、 评述拓延1、 作业集体展示,学生之间互相评析。2、 教师总结归纳并提出肯定和改进意见或建议。3、 拓展学生对浮力现象的认识与理解

55、,如空气的浮力等。板书设计:浮游玩具创作步骤:(1)立意与选材(2)装饰与美化(3)调整与完善教学反思:在动手制作的学习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作能力,并从中让学生领悟环保、热爱自然科学的精神。19留言卡一、教学目标:1掌握留言卡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2通过制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探索性思维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3培养学生做事耐心、细致的良好品质。教学重点:留言卡的制作步骤和方法。教学难点:制作形式新颖、构思巧妙的留言卡。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示范作品2学生准备:剪刀、双面胶、贴纸,胶水、彩色卡纸、油画棒或彩色笔等。教学过程:一、导入。1.送礼物留言卡激趣。2.谈话导入

56、:以六一儿童节引出课题,板书课题。二、欣赏留言卡,认识留言卡。1出示实物,观察留言卡,想一想:这些留言卡有什么不同?(式样,设计图案方法。)这些留言卡都有哪几部分组成?2.小结。三、学做留言卡。1.课件演示制作留言卡步骤:(1)出示无图留言卡,问:这张留言卡漂亮吗?怎样才能使留言卡变得漂亮呢?(2)图案设计。(3)定主题。(4)写贺词。2.小组合作制作留言卡。(1)教师拿出留言卡样式让小组选择喜欢的样式。(2)开始制作。(教师提示:小组成员要分工合作)四、作品展示。说说自制作品最满意的地方是哪里?五、小结。六播放课件,欣赏留言卡。20小屋地毯教 学 目 标 (三维目标) 1、让学生了解地毯的实用性和装饰性。 2、引导学生运用剪贴及绘画方法来设计一块小地毯。 3、引导学生用许多小地毯拼成一张大地毯,从中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 积极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