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地质条件下高寒隧道快速施工技术_第1页
复杂地质条件下高寒隧道快速施工技术_第2页
复杂地质条件下高寒隧道快速施工技术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复杂地质条件下高寒隧道快速施工技术-精品文档完整(完整版资料,可直接使用可编辑,推荐下载)复杂地质条件下高寒隧道快速施工技术: Mila Mountain Tunnel is the world s highest highway tunnel , with a length of 5.727 km, an average elevation of 4750 meters ,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ubnival area , low temperature, low pressure, hypoxia, and geological fragmentatio

2、n. Through heat preservation and heating of mixing station and raw materials, effective heatpreservation of high pressure water, optimization ofsurrounding rock construction of water rich fault broken zone , optimization of tunnel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mbination and staffing , and strengthening v

3、entilation and oxygen supply research, practice , summary, improve and enhancement , the basic experience and some key construction techniques of tunnel construction in high altitudes and cold areas are obtained, which provides certain experience for the rapid construction of tunnels in subnival are

4、as under complicated geological conditions.Keywords: complex geological conditions; tunnelconstruction; Pipe shed; high altitude ; subnival area1 工程概况及地质特点1.1 工程概况 米拉山隧道位于工布江达县境内,与拉萨市墨竹工卡县相 界,隧道南北向横穿海拔5350m的米拉山。隧道设计长5727米, 最大埋深约375m.隧址区地貌类型为高山山岭,北侧为地势低洼 的尼洋河流域,南侧为墨竹曲流域地貌。1。 2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据工程地质测绘及钻探揭露,

5、隧址区地层主要为晚第三系 新达拉(NX)花岗岩、下第三系-上白垩系林子宗(K2- E) 13) 凝灰岩、前奥陶系松多岩群岔萨岗岩组( AnOC板岩、冰水积 (Q3fgl)碎石土、崩坡积(Q4c+dl)碎石土。隧址区水系为雅鲁藏布江水系,沿线地表水十分丰富,在 季风气候条件下 , 河谷流量随季节变化大, 洪水期与枯水期的流 量相差悬殊。隧址区一带有断裂构造 , 岩层倾角较大,其产状 303/ 70 主要为片麻状花岗岩,无大的隔水层,分布广泛的 含水地层稳定,在地表分水、地下分水岭及侵蚀基面挟持下形 成独立的地下水补给、赋存、运移、排泄体系面成为当地区域 性水文地质条件的重要规律。区域性地质构造单

6、一,地下水赋 存运移受裂隙控制。2 主要施工原则 紧紧抓住高海拔、高寒、缺氧的地质和气候特征 , 结合米拉 山隧道特有的工程特点, 在立足现有技术的前提下 , 广泛采用新 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优质、安全、高效地完成隧道的施工。(1)尽量多采用机械化施工替代人力施工的同时,配备足 够的施工人员,确保人员和机械设备满足高寒隧道现场施工要 求。( 2)由于气压低、缺氧、寒冷、多风,内燃机械功率损失较大, 防冻起动较难。尽量少用内燃机设备, 多用电动或风 动机械。( 3)加强洞内通风机械设备的配置,提供洞内更多的新鲜空气, 改善工作面的空气环境。 (4)在持续低温的条件下, 采取有效的保温措

7、施,确保喷混凝土和模注混凝土的出 ?s温度。 (5)复杂地质条件隧道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及时发现掌子面前 方不良地质体的位置、产状及其围岩结构的完整性与含水的可 能性,为正确选择开挖方法、支护设计参数和优化施工方案提 供依据,保证施工安全。3 优化施工方案及措施3。 1 低温混凝土施工针对米拉山高寒对混凝土施工质量影响大的特点, 经过不 断研究探索、革新 , 总结出一套严寒条件下的低温混凝土施工 技术, 有效地解决了低温环境混凝土施工的难题 , 保证了隧道 的顺利修建, 具体采取了以下措施 :(1 )对原材料进行预加热 , 提高混凝土出料温度 . 拌合站储料仓、配料机、斜皮带及拌合楼 整体采用彩

8、钢板封闭,用于冬施的3个料仓分别采用7。5cm阻 燃防火板进行封闭设置卷帘门 , 料仓内采用设置加热风机对砂 石料进行加热。在彩钢棚内配置 2 台锅炉,一台用于循环加热储水罐(埋与地下)内的拌合用水,一台用于整个拌合楼的保 温,确保拌合设备温度不低于10C. (2)外加剂储存于彩钢棚内, 当温度过低时采用电热毯包裹预热。为保证冬季拌合站施工用 水温度,采取在拌合站附近打井抽水的方式供应,拌合楼至水 井的供水管路用保温材料包裹后埋入地下1。5m深。3。2 完善的洞内施工用水措施结合米拉山高寒地区的气候条件,采用从洞口附近水井抽 水至洞内的移动保温蓄水池,在出水管上安装增压泵供给隧道 施工用水,

9、确保施工用水温度缩短喷射混凝土的凝固时间 , 具体 施工方法为:( 1) 供水管保温措施。在水井处设置水泵房,温度 过低采用电暖气取暖,保证水源不被冻结。水泵房至洞口段管 道采用聚氨酯保温材料包裹的方式,埋深至地下 2。 0米以下, 以达到保温的目的, 每 15米左右设置检查井 . 进水管不工作时, 阀门上关下开,将管内的水放干,防止水管冻裂。(2)排水管路保温。排水管路洞内段因洞内温度较高,不易冻结 , 如冻结及 时人工清理。洞外段设置保温管道并深埋地下 2m以下引至洞外 自然沟渠排出 . 出水口要远离洞口, 并经常派人进行清理、 引流, 防止管口冻结,堵塞排水管道。3 。 3 加强超前支护

10、由于富水断层破碎带围岩的突水突泥 , 所以在实际施工中 , 富水断层破碎带围岩突水突泥会发生在掌子前不远处,所以必 须对其进行加强超前支护,辅以帷幕注浆方法为基础,实施分层渐进式复合控制注浆技术,否则将会出现坍塌现象。具体要 求如下:(1 )0 89超前管棚分层加固开挖轮廓线外 8m每一环 加固段长20m,且根据实际富水断层破碎带长度确定环数。(2 )0 42 小导管环间距加密 , 且分序渐进, 逐步加固围岩。(3)采用 反复强化的注桨方法 , 通过由浅而深逐步提高注浆压力, 增加浆 脉数量和宽度,减小注浆盲区。 (4) 提高注浆加固体强度,即速 凝材料限制加固范围,普通单液浆慢渗消除注浆盲区

11、,提高围 岩强度。(5) 通过严格检查,反复强化,局部补充注浆,提高帷 幕强度及稳定性。3.4 合理优化资源配置 针对气压低、缺氧和高寒对作业人员及机械设备影响较大 的特点,遵循多用电动机械,少用内燃机械的原则,进行机械 选型配套 , 多配备作业人员(单洞作业面配置不等于 120 人), 防止高原不适应。同时 , 购买新机械设备 , 提高高原机械效率, 减少设备洞内的废气排放。经施工实践证明,所配套使用的机 械设备, 适用性较好 , 充分发挥了综合配套效率 , 提高了 ?诙?生 产率,配备的作业人员能满足现场施工要求 , 证明了在高海拨、 高寒的独特条件下,依照此模式进行机械选型配套及配备作业

12、 人员是可行的(如表 2) .3。 5 加强通风供氧 洞内供氧主要以洞口通风机向洞内压入新鲜空气为主 , 洞 口设置医务室和高压氧舱,供人员休息。(1) 每个掌子面配置一台 2* 132kW风机,一条单独的风 带通风至掌子面 .为了减少风压损失 , 风带全部采用螺旋风带。( 2) 为加强洞内供氧,在靠近掌子面的横通道内设置供氧站,以供施工人员吸氧.具体如下:采用在横通道内放置40L的钢瓶, 1 个钢瓶可供两人同时连续吸氧 10 小时,横通道内放置 4 个钢 瓶,可供 8 人同时吸氧 . 同时备用 4 个钢瓶,作为冲罐氧气时替 换。( 3)隧道口配置一台固定氧吧休息车,由集装箱改制,供 休息人员

13、及缺氧人员使用。需移动时由平板运输车转运。4 结束语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我国公路及铁路建设规模不断扩大, 在主要交通干线上隧道工程所占比重逐渐增大。在高海拔极寒 地区空气含氧量较低,冬季温度极低 , 冰冻天气较多,昼夜温差 大,部分地区地质条件复杂 , 导致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效率低 下,复杂地质条件下高寒隧道快速施工技术突显尤为重要。通 过对该隧道海拔高 , 缺氧、严寒、地质破碎的特点,以科学试验 指导施工, 积累了大量宝贵的数据和经验 , 为有效地解决我国高 海拔、高寒地区隧道快速施工提供了一些技术方法和手段。通过对拌合站及原材料保温加热措施,保证混凝土冬季施 工质量;对高压水管采取有效保温

14、措施,解决冬季管道被冻及 缩短喷射混凝土的凝固时间的问题;优化富水断层破碎带围岩 施工,加强超前支护,辅以帷幕注浆方法,实施分层渐进式复 合注浆技术 , 解决复杂地质施工难题; 优化隧道施工机械组合及 人员配备,提高施工效率并降低能耗;将隧道内通风及供氧进 行综合考虑,改善洞内施工环境。一、影响地基的几个因素(1)强度及稳定性。当地基的抗剪强度不足以支撑上部结构的 自重及附加荷载时,地基就全产生局部或整体剪切破坏。(2)压缩及不均匀沉降 . 当地基由于上部结构的自重及附加荷 载作用而产生过大的压缩变形时,特别是超过管道所能允许的不均 匀沉降时,则会引起管道过量下沉 , 接口开裂,影响管道的正常

15、使用(3)地震造成的地基土震陷以及车辆的振动和爆破等动力荷载 可能引起地基土失稳。(4)地基渗漏量或水力比降超过容许值时,会发生水量损失或 因潜蚀和管涌而可能导致管道破坏。当管道的天然地基存在上述四类问题之一或几个时,应采取适 当的地基处理措施,以确保管道的安全正常运行。在确定管道基础 处理方案时,可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对几种处理方法进行技术、经 济以及施工进度等方面的比较。合理的地基处理一定是技术可靠, 经济合理,又能满足工程进度的要求。二、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方法为了保证湿陷性黄土地基上管道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在绝大多 数情况下都必须考虑地基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目的是消除 黄土的湿陷性,

16、同时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管道的地基处理不同于其它建筑物地基的处理,地基处理主要 是全部或部分消除其湿陷性。对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如基础下 地基处理厚度达到压缩层下限,或达到饱和的自重压力与附加压力 之和等于或小于该土层的湿陷起始压力,就可以认为地基的湿陷性 全部消除。对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由于地基的湿陷量和湿陷变形 与自重湿陷性土层的厚度、浸水面积有关,而与压缩层厚度无关 , 所 以必须处理基础地面以下的全部自重湿陷性黄土层。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上,对I级湿陷性黄土一般不需要地基处理。对于u级处理厚度为 1. o1. 5 m如处理厚度小于1. 0 m时,湿陷性仍要危及构筑物或管道安全。 对

17、于皿级湿陷性黄土,处 理厚度为1. 02. 0 m,W级应为2.03。0 m.此外,应根据土层 的湿陷性系数的分布情况,湿陷性黄土层的厚度及管径、管材、介 质等具体情况 , 适当增加或减少处理厚度。湿陷性黄土层的管道基础处理方法很多,常用的方法有土或灰 土垫层、砂或砂垫层、强夯法、重锤夯实法、桩基础、预浸法等 . 各 种处理方法都有它的适用范围,局限性和优缺点。由于管线长,工程地质条件千变万化,而且机具、材料等条件 也会因地区不同而有较大差别。因此,对每一具体线段都要进行细 致分析 , 从地基条件、处理要求 ( 包括处理达到的各项指标、处理范 围)、工程费用、材料、机具等诸多方面进行考虑,以确

18、定合适的地 基处理方法 .三、灰土垫层灰土垫屋常被用于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管道基础的处理。一 般适用于处理14 m厚的软弱土层。管道的基础是条形基础,作用 于地基上的力也比其它建筑物小,而且是基槽开挖后埋入地下,表 面的软弱土一部分已被去掉,所以在管道施工中常用灰土(或素土 ) 垫层来处理湿陷性地区的管道基础,以提高承载力 , 减少沉降力。灰土垫层是将基础下面一定范围内的弱土层挖去,用一定体积 比配合的灰土在最优含水量情况下分层回填夯实或压实。(1)承载力的确定。经过人工压实(或夯实)的3 : 7灰土垫层, 当压实系数控制在0. 97及干土重度不小于14. 515. 0 kN/m3时, 其容许

19、承载力可达300 kPa以上对于2: 8灰土,当压实系数控制 在 0. 97 及干土重度不小于 14. 815. 5 kN/m3 时,其容许承载力 可达 300 k Pa.(2) 灰土垫层材料配比 . 灰土中石灰用量在一定范围内 , 其强度 随灰土用量的增大而提高,但当超过一定限值后,强度则增加很小, 并且有逐渐减小的趋势。 1: 9灰土只能改善土和压实性能, 2: 8和 3: 7 灰土一般作为最优含灰率 , 但与石灰的等级有关,通常应以 CaO+Mg所含总量达到8%左右为最佳。灰土中土不仅作填料用,而且参与化学作用,尤其是土中的粘 粒或胶粒具有一定活性和胶结性。含量越多,灰土强度越高,土粒

20、粒径不得大于15 mm灰土垫层的施工,应严格按有关规程进行。(3) 灰土的质量检验。一般采用环刀取样,测定其干土重度。质 量标准可按压实系数确定,一般为 0. 930. 95。管道基础压实系 数一般采用 0. 95,不得小于 0. 90。(4 )灰土垫层的厚度与湿陷变形的关系 . 垫层具有一定的厚度才能使湿陷量最大的上部土层的湿陷性消除,并由垫层扩散到天然黄 土层的附加力减少到某种程度,使浸入后的湿陷量减少。垫层的宽 度则以沟槽宽度为依据,对于孔洞、沟涧、墓穴及其它回填土、淤 土地区,垫层处理范围要扩大。四、素土垫层素土垫层是先挖去基坑下的部分或全部软弱土,然后回填素土 分层夯实,处理I级非自

21、重湿陷性黄土,管径不大的管道基础常采用 素土垫层.素土垫层的土料一般以粘性土为宜,填土必须在无水的管沟(基 坑)中进行。夯(压)实施工时,应使土的含水量接近于最佳含水 量,填土的夯(压)实应分层进行,多层虚铺的厚度可参照灰土垫 层的虚铺厚度.五、砂和砂石垫层当管道的不透水性基础与软土层相接触时,在荷载的作用下, 软弱土地基中的水被迫从基础两侧排出, 基底下的软弱土不易固结, 形成较大的孔隙水压力,还可能导致由于地基强度降低而产生塑性 破坏的危险。砂垫层和砂石垫层材料透水性大,软弱土层受压后, 垫层可作为良好的排水面,可以使基础下面的孔隙水压力迅速消散, 加速垫层下软弱土层的固结和提高其强度,避

22、免地基土塑性破坏。 因此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也可采用砂和砂石垫层。砂垫层的厚度一般根据垫层底面处的自重应力与附加应力之和 不大于同一标高处软弱土层的容许承载力来计算。S c +3 z R 式中 S c-垫层底面处土的自重应力,kPa;Sz-垫层底面处土的附加应力,kPa ;R -垫层底面处软弱土层修正后容许承载力,kPa。具体计算时,一般可根据砂垫层的容许承载力确定垫层基础宽 度,再根据下卧土层的承载力确定出砂垫层的厚度.砂垫层的宽度除应满足应力扩散的要求外,还要根据垫层侧面的容许承载力来确定,防止垫层向两边挤动。如果垫层宽度不足,侧面土层又比较软弱时,垫层就有可能部分挤入侧面软弱土中,使基础

23、沉降增大。砂、砂土垫层的材料宜采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的粒料,其颗 粒的不均匀系数不小于10。管道基础砂垫层以中粗砂为好,也可掺 加一定数量的碎卵石。关于质量检查,用容积不小于200 cm3的环刀压入垫层土取样, 测定其干土重度,以不小于砂料在中密状态时的干土重度数为合格, 如中砂一般为15.516 kN/m3。六、强夯法强夯法处理地基具有效果显著、设备简单、施工方便、适用范 围广、经济易行和节省材料等优点。对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加固有较 好的效果,在管道施工中,若遇到湿陷性黄土层厚、湿陷性变形大, 且管道自重大,对管道的安全性要求高的情况下,也可用强夯法来 处理基础。在湿陷性黄土地基土上进行强夯,

24、当夯击能为10002000 kN时, 一般可消除夯面下58 m深内黄土底湿陷性,5 m深度内的土的压 缩模量可提高到150 MPa容许承载力可提高到200 kPa以上。七、注意事项、地基处理不同于其它建筑工程 , 大部分地基处理方法的加固效果并 不是施工结束后就能全部发挥,还需要在施工完成后经过一段时间 才能逐步体现出来,另一方面,每一线段的地基处理存在它的特殊 性,而且地基处理效果大都是隐蔽工程,很难直接检验其处理效果。 这就要求在地基处理施工过程中和施工完成之后注意下面几点:(1) 在地基处理施工中, 只了解如何施工是不够的,还必须了解 所采用处理方法的原理、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2)进行

25、施工质量和处理效果的检验,确保工程质量。(3 )作好监测工作 , 以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通过观察收集数据为下一阶段的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4) 采用可行的检测手段来检验处理效果。(5 )通过分析可获得必要的参考值 , 可以验证设计,必要时进行 设计修改,也可通过分析获得宝贵的经验 .软土地基承载力低、压缩性大、透水性差、不易满足管道基础 设计要求,故需进行处理。通常的处理方式有挖除换填片石或粘土、 灰土垫层、素土换填、砂和砂石垫层、抛石挤淤等。 挖除换填碎片石或粘土。当淤土层厚度 4 In 时,将需处理的软土挖除,动力触探合格后用碎片石换填,可采用分段挖除、分 段分层回填的方法 . 鉴于换砂不

26、利于防渗且工程造价较高, 故一般应 就地取材 , 以换填粘土为宜 . 挖除换填片石处置软基效果较好,由于 完全挖开处理而不会留有隐蔽危害 , 但是费用较高, 因此一般换填至 超过地下水位 30 em 即可采用回填素土的方法,所回填的素土应满 足 CBR8 的低液限 , 如果有条件设置渗沟、 盲沟的话 , 对于路基的 稳定会大有好处 . 灰土垫层。 灰土垫层是将基础下面一定范围内的弱土层挖去 用一定体积比配合的灰土在最优含水量情况下分层回填务实或压 实。灰土垫层常适用于处理14m厚的软弱土层。 素土换填 . 是先挖去基坑下的部分或全部软土,然后回填素 土分层夯实 ,处理 I 级非自重性软土, 管

27、径不大的管道基础常采用素 土垫层。素土垫层的土料一般以粘性土为宜 ,填土必须在无水的管沟(基坑 ) 中进行. 砂和砂石垫层。砂垫层和砂石垫层材料透水性大,软弱土层 受压后,垫层可作为良好的排水面,使基础下面的孔隙水压力迅速 消散,加速垫层下软土层的固结和提高其强度 , 避免地基土塑性破 坏. 抛石挤淤。用于存在多处鱼塘和常年积水的洼地。对于厚度 较薄、表层无硬壳、片石能沉迭底部的泥沼或厚度为 34 m的软土, 就可以采用抛石挤淤法 . 抛石挤淤就是向路基底部抛投一定数量的 片石,将淤泥挤出基底范围 , 以提高地基的强度。 粉喷桩。对于较深的软基 , 可以考虑采用粉喷桩。粉喷桩主 要是以粉体物质

28、作用加固料和原状土进行搅拌 , 经过理化作用生成 具有较高强度的混合柱体 , 以带动整个管基产生足够的强度。在排水管材的选用上也应考虑软土的不均匀性以及在管道基础处理的后沉降,所选的排水管道应在以下几点得到保证 : 具有质量轻、有一定的蠕变量 , 强度高、耐腐蚀、管壁光 滑水力阻力系数小、施工安装方便及水密性能好等特点。 排水管道要求施工速度快、周期短,能较好地适应管道的 不均匀沉降,使用寿命在50年以上. 满足环保要求 , 废弃管道能做到回收利用 , 不污染环境。复杂地质条件下冲击钻孔桩施工控制黄猛【内容提要】 由于桩基所处地质环境:粉砂土、粉质黏土 、流砂层和硬岩层组成。钻孔成孔时 极易护

29、筒塌陷、缩径、塌孔,本文结合工程实际 ,通过及时采取填筑粘土层保护护筒、调整泥浆 比重、不同地层采用不同钻进速度的技术措施和施工工艺, 使后续钻孔施工顺利 ,钻孔桩质量符 合要求 ,着重介绍钻孔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和经验。【关键词】 填筑粘土层 冲程粉砂土流砂层 硬岩层 钻孔 施工技术冲击钻机成孔灌注桩作为一种成熟的桩基施工工艺已被广泛采用, 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 , 往往由于针对不同地质情况所采用的工艺及控制指标掌握不准,尤其在碰到粉砂土层、粉质黏 土、流砂层及硬岩层地层,容易出现扩孔系数大、缩径、塌孔等问题 , 造成一次性成孔率低、 工效不高、成本增加,甚至出现二次钻孔。1。工程概述巴嘎吉林郭勒

30、特大桥桥位处为锡林郭勒西乌旗西部, 桥址区为冲湖积洼地, 地势略低洼, 地形平坦开阔,河槽呈“ S形弯曲。桥中心里程为DK5+96& 20,桥式类型为 19-32m预应力混凝土梁。全长636.8m。桥墩采用单线圆端形墩,基础为钻孔灌注桩,桩径1。0m,设计平均桩长34m;桥台为单线T形桥台,全桥总计108根钻孔灌注桩。桥址区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湖积层(Q4al+I),粉质黏土 b 0=150kPa、粉土 b 0=150kPa,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 (Q4al+pl)中砂b0=370kPa、粗砂b0=430kPa、砾砂b 0=430kPa、细圆砾土 o0=400kPa、粉土 b 0=160kPa

31、、粉质黏土 b 0=160kPa,第三系上新统(N2)黏土 b0=200 260kPa、 粉质黏土 b 0=210280kPa,黏土和粉质黏土具有弱膨胀性,二叠系下统(P1 )砂岩(W4 d0=300kPa、砂岩(W3 b0=500kPa、砂岩(W2) b0=800kPa,泥岩(W4) b0=300kPa、泥岩(W3)b0=400kPa、泥 岩( W2)b0=500kPa. 地下水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及基岩裂隙水,地下水丰富且水位高。2. 机械选型及配套设施根据本桥地质特点认为较适用冲击钻机成孔,考虑地层多为粉砂土层、粉质黏土、流砂层及硬岩层地层,上下地层强度变化较大,桩基岩为强度较大泥岩,选用手

32、动冲击钻机. 实际施工中 , 经经济技术比较,确定选用SCZ51 型手动冲击钻机,根据孔深度选用泥浆泵泵量满足泥浆在孔内上升 34cm/S,同时地层复杂,为防止岀现斜孔等问题,施工中控制钻头冲程。3。施工处理措施及工艺3。1施工准备3。1.1鉴于内蒙地区河流的宽滩漫流特性,桥址虽为旱地,但地表土层为松软粉砂土,若直接埋置护筒钻孔,护筒底粉砂土遇水流失,护筒底悬空坍塌。为使护筒底不坍塌,经多方案比选,确定在桩基所处范围内填上1.8m高填筑粘土,并且碾压密实,搭建工作平台。同时也为灌桩施工创造了条件,并能使施工所使用机械提供场地。3.1 o 2测量放样放出桩基中心桩,并打出中心桩的十字护桩。3.2

33、护筒形式及埋设要求3.2 o 1为固定桩位,保护孔口不坍塌,隔离地表水和保持孔内水位高出地下水位,以维护孔壁及钻孔导向管等目的,我们采用长度1.5m的钢制护筒护筒沉入过程中严格控制中心位置。3.2 o 2护筒埋设方法(如图 1)图1填筑粘土层护筒3.2 o 3为护住护筒底土层不坍塌,悬空。护筒底面高度高岀地表土层水位0.3m,护筒内径加大要比桩径大0.6m o3.3泥浆护壁3o 3.1钻孔灌注桩在施工过程中,尤其在不良地质条件下极易发生缩径、塌孔等现象,因此要 若不能满足需要 , 可适量掺入膨润土、水泥及纯碱以改善泥浆的品质。泥浆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所产生的液压力压制平衡地下水位

34、压力,并对孔壁有一定的侧压力,成为孔壁的液体支撑; (2) 泥浆中胶体颗粒分子在泥浆的压力下渗入孔壁表层的孔隙中,形成泥皮,促使孔壁胶结,起到保护孔壁的作用; (3)在循环排渣时 , 起到携渣、润滑钻头、降低钻头温度、减少钻进阻力等作用 .因为泥浆护壁与桩侧摩阻力是相互矛盾的,泥浆过稀能加快钻进速度 , 但对护壁不利,可能造成塌孔; 泥浆过稠会增加摩擦力使钻进速度减慢, 并使泥皮过厚, 从而造成成桩承载力降低。 所以为保证成桩质量及工期,合理控制泥浆质量及钻进速度至关重要。3.4 钻进施工以9-3 #桩基施工为例,设计桩长为34m,桩径1.0m, 2009年10月2日开始施工,根据现场捞渣等相关钻孔施工记录,03m为粉砂土, 313m为粉质黏土, 1327m为砂砾,2734m为硬岩层 .在开始钻孔至 3m 范围内主要柔软层,钻进时采用小冲程钻进,实际施工中泥浆比重控制为 1 。 38, 既能保证一定的钻进速度,又能使泥浆护壁良好不至于塌孔。在钻至313m粉质黏土,粉质黏土具有弱膨胀性,具有吸水膨胀性质,此部分钻进时采 取调高泥浆比重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