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超市配送中心分拣系统规划设计_第1页
连锁超市配送中心分拣系统规划设计_第2页
连锁超市配送中心分拣系统规划设计_第3页
连锁超市配送中心分拣系统规划设计_第4页
连锁超市配送中心分拣系统规划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摘 要近20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商品变得短小、轻薄,流通趋向于准时制、多品种和小批量,各类配送中心分拣作业任务十分艰巨,分拣作业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环节。我国目前多数物流企业和配送中心都是人工进行分拣,显然,随着分拣作业的加重,特别是超市服务质量的提高、配送响应时间的缩短和商品品种的增多,单凭人工分拣将无法满足大规模配送的要求。国外的一些大中型连锁超市的配送中心,大多采用自动分拣系统进行分拣,自动分拣系统已和自动化立体仓库、自动导向车成为当今物流技术发展的三大标志。连锁超市配送中心采用自动分拣系统充分发挥了自动分拣技术差错率极低、分拣点多、分拣速度快、效率高

2、和基本上实现无人化操作的优势。本文主要针对连锁超市配送中心分拣现状,结合国内外大型连锁超市配送中心自动分拣系统的成功应用的案例,对我国连锁超市配送中心的分拣系统进行规划设计。关键字:配送中心,自动分拣,无人化AbstractIn recent 20 years, along with the econom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on, commodity tends" smallish and frivolous", current tends to be large variety and small batch, and jus

3、t-in-time, various types of distribution center sorting task very arduous, sorting oper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work. Our country at present most distribution centers and logistics enterprise is the manual sorting, apparently, with sorting volume increase, especially the supermarket

4、 varieties increased, distribution of response tim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ervice, with the manual sorting will not meet the mass distribution and distribution requirements. Some large and medium-sized supermarket distribution center, mostly adopts the automatic sorting system for sorting, auto

5、matic sorting system and automated high-rise warehouse shelves, automatic guided vehicles become the contemporary logistics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three signs, supermarket chain distribution center using the automatic sorting system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automatic sorting techn

6、ology sorting speed, bit error rate, sorting very low, high efficiency and basically realizing unmanned operation advantage.This article mainly aims at the supermarket chain distribution center sorting situation, combined with domestic and foreign large supermarket chains distribution center automat

7、ic sorting system success application case, the supermarket chain of sorting system planning and design.Key words:Distribution center ,Automatic sorting ,Unmanned专心-专注-专业目 录前 言连锁经营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消费方式的客观要求,实现高效流通的一种现代企业组织形式,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连锁超市是目前世界零售业最重要的业态,也是我国零售业的主力军,2011年“中国零售业百强”名单中连锁超市占到54席,销售额达到

8、2011年中国连锁超市企业30强的45.2%,并一直呈递增态势。配送中心在连锁超市具有核心作用,汇集连锁门店的订货信息进行采购,并进行储存保管、分拣、流通加工、信息处理、配送、送货;安全、准确、及时地进行配送,降低了企业的物流费用。我国的连锁经营企业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近几年呈加速发展趋势,相对于国外连锁超市,我国本土超市配送中心的发展相对缓慢,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分拣系统不成熟,这对我国连锁超市企业的发展造成巨大障碍,严重制约了连锁经营规模效益和速度效应的发挥,已成为连锁业发展的“瓶颈”。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本土超市的异军突起,用户需求向小批量、多品种方向发展,配送中心配送货物的种类

9、和数量将急剧增加,分拣作业在配送中心作业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分拣的工作量约占连锁超市配送中心工作量的40%60%,是最耗费人力和时间的作业。因此,分拣配货是连锁超市配送中心的核心工作,其作业效率直接影响连锁超市的运作效率和经营效益,要提高配送中心的效率,首先应该提高分拣作业的效率。配送中心在整体规划设计中,分拣系统的设计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必须作为连锁超市配送中心总体规划过程中的中心环节,并且主导其他规划环节的进行。分拣系统的合理规划设计和分拣策略,将大大减少投资风险,给整个连锁超市系统甚至整个社会带来更大的效益。本文认为连锁超市应加强以分拣系统为核心配送体系建设,走出盲目店面扩张和对配送中心认

10、识的误区,将精力放到以配送中心的分拣环节为核心的基础的建设上来。1绪论1.1选题背景根据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我国连锁超市的销售额与2010 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5%,占排名前30 家连锁企业总销售额的37.8%,店铺数增长了17.6%。从连锁超市单店销售额来看,一些外资连锁企业凭借成熟的管理理念和标准化经营,营业额较高,如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等达到了上亿元,利群集团、华联、人人乐、武汉中商等连锁企业超市的单店销售额也达亿元以上。这些数据都充分显示了我国的连锁超市企业在飞速的向前发展,并且逐渐成为连锁零售业的主流业态。随着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用于家庭日用品和食品的消费额在不断增加,

11、这为以提供家庭日用品和食品以及生鲜食品为特色的连锁超市这个连锁零售业态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连锁超市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超市的单店经营面积和总体经营规模呈现出上升这两种趋势上,同时连锁超市的经营形态也趋向于多元化,比如以生鲜食品超市作为基本生活满足型的主力业态、以大型综合超市作为消费需求满足型的主力业态等。随着连锁超市的发展和超市业态的多元化,超市对于商品多品种、多批次、小批量的及时配送要求会越来越强烈,这必然使得满足这些配送要求的物流配送中心建设显得越来越重要1。相对于我国连锁超市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配送中心建设则比较晚,配送系统分散、配送设备陈旧、分拣效率低下,管理水平也有待加强。对比国外

12、连锁超市配送中心的建设,我国本土超市配送中心的分拣系统不成熟,成为制约我国本土连锁超市的发展的重要原因。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用户需求向小批量、多品种方向发展,配送中心配送货物的种类和数量将急剧增加,分拣作业在配送中心作业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分拣的工作量约占连锁超市配送中心工作量的40%60%,是最耗费人力和时间的作业。所以,分拣配货是连锁超市配送中心的核心工作,其作业效率直接影响连锁超市的运作效率和经营效益,要提高配送中心的效率,首先应该提高分拣作业的效率。配送中心在整体规划设计中,分拣系统的设计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因此,分拣系统的规划设计是连锁超市配送中心总体规划过程中的中心环节,并且主导其

13、他规划环节的进行。分拣系统的合理规划设计和分拣策略,将大大减少投资风险,给整个连锁超市系统甚至整个社会带来更大的效益。本文将根据我国目前连锁超市配送中心分拣方面存在的问题,借鉴发达国家的连锁超市巨头在以分拣为核心环节建设的配送体系建设方面的实践经验,对我国连锁超市配送中心的分拣系统进行合理的规划,进而提高我国连锁超市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的竞争力。1.2本文研究内容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分析连锁超市配送中心分拣的独有特性,构建分拣作业理论模型,以研制适合于连锁超市配送中心的分拣作业系统。围绕本课题的研究方向,本课题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研究内容:(1)分析连锁超市配送中心货品分拣特性,总结适合的分拣

14、策略,确定影响分拣方式选择的关键因素。(2)对分拣系统进行合理规划,选择合适的分拣设备,确定影响分拣作业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复合式分拣系统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2。根据对分拣作业的系统分析,研制适用于分拣的新型分拣设备,构建新型复合式分拣作业系统,以求最大限度的弥补现有分拣作业模式的缺陷,提高分拣作业效率,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1.3本文研究的方法1.3.1EIQ分析法EIQ 分析是日本著名物流学专家铃木震通过40 多年的实践经验积累, 所创造的一种分析方法。所谓EIQ 分析就是利用“E”、“I”、“Q”这3 个物流要素来研究物流作业特性,以进行物流中心的规划和改善。这里的“E”、“I”、“Q”分

15、别表示订单(Entry)、货品种类(Item)和数量(Quantity)。对订单进行EIO分析,可详细了解客户、品项以及数量等关键规划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对配送中心的拣选系统规划和改善具有重要作用。1.3.2ABC分析法ABC分析法又叫帕累托分析法。是1879年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教授在研究人口与收入的分配问题中提出来的,主要研究“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之间的关系。在配送中心客户需求方面,一般只有少数几种货品的需求量大、占用较多的流动资金,其他大多数种货品的需求量却较少,或者对于客户的重要性较小,这就体现了帕累托原理(PARET0 PRINCIPLE)中的“2-8法则”,即20的货品占

16、用80的价值。利用需求与价值之间的这种规律对配送中心的客户订单货品进行分类,便是“ABC分类方法”。2分拣系统概述2.1分拣系统的概念分拣,是指将物品按品种、出入库先后顺序进行分门别类堆放的作业。它是指为进行运输、配送,把很多货物按品种、不同的地点和单位分配到所设置的场地的作业。分拣是配送不同于一般形式的送货以及其他物流形式的重要功能要素,也是配送的重要支持性工作。它是完善送货、支持送货的准备性工作,是配送企业在送货进行竞争和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的必然延伸。分拣时配送作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是配送中心作业系统的核心。2.2分拣作业的功能分拣作业在配送中心内部完成,是配送中心的核心工序。从物流实践来看

17、,由于大批量、大体积的货物需求多采用门到门直送的供应方式,因此,配送中心的主要工作对象是中、小型货物,即配送多为多品种、多批次、小体积的物流作业,这样使得分拣作业量占配送中心作业量比重非常大,而且工艺复杂,特别是对于规模大、分店多的连锁系统,商品品种多、需求批量大、需求频率高、送货时间要求严格的配送要求,分拣作业的速度和质量不仅对配送中心的作业效率起决定作用,而且直接影响到整个配送中心的服务水平。因此,迅速并准确的将顾客所要求的商品集合起来,并且通过分类配装及时送交各家分店,是连锁超市配送中心最终的目的及功能。2.3分拣作业的流程每张订单最少有一种以上的商品,如何把这些不同种类、数量的商品由配

18、送中心集中在一起,这就是分拣作业的实际工作内容。分拣作业在配送中心作业环节中不仅作业量大,工艺过程复杂而且作业要求时间断,准确度高,服务质量好。因此,加强分拣作业的管理非常重要。在分拣作业的执行过程中,应根绝各家连锁超市分店所反映的商品特性、数量多少、送货区域等信息,制定合理高效的作业流程,这是分拣作业的关键。分拣作业的基本流程如图2.1所示。分析订单资料 确定拣货作业方法 制定拣货作业单据 分类与集中 安排拣货作业路径拣取货物行走或搬运 分配拣货作业人员图2.1分拣作业基本流程Fig.2.1 Sorting operation basic process(1)分析客户订单资料通过对收集的订单

19、资料的分析,配送中心可以明确各分店所需的出货单位、数量、时间需求等相关信息。(2)确定拣货作业方式完成了各分店订单资料的分析后,可以确定配送中心的拣货单位、拣货作业人员设备的数量分配、拣货作业方法等。拣货作业方法主要有按单拣选和批量拣选。(3)制定分拣作业单据分拣作业单据中包括拣选单编号、订货日期、货品名称、存储区域和货物、数量等相关信息,以提示拣选作业人员完成相应的分拣作业操作。(4)安排拣货作业路径在制定完拣货作业单据后,货品的储位信息已经明确,可利用人工方法或计算机辅助方式完成拣选作业路径的安排。合理的拣货作业路径可以有效地缩短拣选作业人员或拣选设备的行走时间,极大地缩短拣货作业时间,同

20、时能有效地降低拣选的错误率。(5)分配拣货作业人员结合拣选作业方法、拣选货品的种类和数量、拣货单位及储位管理策略,分配拣货作业人员,以满足拣选作业需求。(6)行走或搬运进行拣选时,要进去的货品必须出现在拣货作业人员或设备面前,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法实现。人至物方式。拣货作业人员通过步行或搭乘见选车到达货品存储位置的方式,该方式特点是货品一般采取静态存储方式,比如托盘货架、轻型货架等,主要动的一方为拣货作业人员。物至人方式。与上述方式相反,主要移动的一方为被拣选取物。拣货作业人员在固定的位置内作业,不需要去寻找货品的存储位置。该方法的主要特点是货品采取动态方式存储,如旋转自动仓储系统、负载自动仓储

21、系统。无人拣取方式。拣取的动作由自动的机械负责,电子信息输入后自动完成拣选作业,无须人员介入。这是目前国内外在拣选设备研究上致力的方向。(7)拣取货物当货品出现在拣货人员或设备面前是,接下来的动作便是抓取和确认。确认的目的是为了确定抓取的物品、数量是否与指示拣选的信息相同。实际作业中都是利用拣选作业人员读取品名与拣选单作对比。比较先进的方法就是利用无线传输终端机读取条形码由计算机进行比对,或采用货品重量检测的方式。准确地确认动作可以大幅度降低拣选错误率,同时也比出库验货作业发现错误并处理来得更直接而有效。(8)分类与集中由于拣选方式的不同,拣取出来的货品可能还需按订单类别进行分类与集中,拣选作

22、业至此结束。分类完成的每一批订单的类别和货品经过检验、包装等作业然后出货。2.4分拣作业的方法配送中心分拣的方式,随着科技的发展也在不断地演变,拣选作业种类越来越多。拣选方式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分类3:按订单组合,可分为按单拣选和批量拣选;按人员组合,可分为单独拣选方式(一人一件式)和接力拣选式(分区按单拣选);按运动方式,可分为人至货前拣选和货至人前拣选等;按拣选信息不同又可以分为拣选单拣选、标签拣选、电子标签拣选、RF拣选等很多种。各种拣选方式之间的关系如图2.2所示。配送中心拣选作业方式订单组合人员组合运动方式拣选信息 按单拣选批量拣选 整合按单拣选复合拣选单独拣选接力拣选人至物前物至人前

23、拣选单拣选电子标签拣选RF拣选数字显示拣选选图2.2拣选方式示意图Fig.2.2 The chosen way schemes(1)按单拣选 按单拣选也叫摘果式拣选。它是根据每一个客户订单的要货要求,拣选作业人员或设备巡回于仓库内的各个储存区,按照订单所列的数量,直接到各个物品的储位将客户所订购的商品逐个取出,一次配齐一个客户的订单的商品,然后集中在一起的拣选方式。按单拣选的特点:按单拣选容易实施,而且配货的准确度较高,不易出错。对各订单的拣选相互没有约束,可以根据用户需求的紧急程度,调整拣选的先后顺序。拣选完一个订单货物便配齐,因此货物可不再落地暂存,而直接装上配送车辆,这样有利于简化工序,

24、提高作业效率。用户数量不受限制,可在很大范围内波动。拣选人员也可随时进行调整,在作业高峰时,可以临时增加作业人员,有利于开展即时配送,提高服务水平。对机械化、自动化没有严格要求,不受设备水平限制4。(2)批量拣选 批量拣选是按照商品品种类别加总拣货,然后再依据不同客户或不同订单分类集中。用这种方式拣选,首先将各订单共同需要拣选的一种商品集中搬运到配货场,然后取出每一订单所需要的商品,分别放到各订单的货位处。一种商品配齐后,再按同样的方法配第二种商品,直至配货完成。批量拣选的特点:由于是集中取出共同需要的货物,再按货物货位分放,这就需要在收到一定数量的订单后进行统计分析,安排好各用户的分货货位之

25、后才能反复进行分拣作业。因此,这种工艺难道较大,计划性较强,和按单拣选相比错误率较高。由于是各用户的配送请求同时完成,可以同时开始对各用户所需货物进行配送。因此,有利于车辆的合理调配和规划配送路线,与按单拣选相比,可以更好地发挥规模效益。对到来的订单无法作及时的反应,必须等订单达到一定数量时才能做一次处理。因此,会有等待的时间。只有根据订单到达的状况作分析,决定出适当的批量大小,才能将等待的时间将至最低5。(3)单独拣选 单独拣选方式即一人持分拣单进入分拣区分拣货物,直至将取货单中内容完成为止,此种作业方式的优缺点如下: 优点: 分拣简单,出错率低。不再需要进行分类工作。 缺点: 分拣过程具有

26、不固定性。 需要耗费更长的行走和搬运时间。(4)分区拣选 分区分拣方式是将分拣区分为若干小区域,由若干名作业者分别进行操作,每个作业者只负责本区域货物的分拣工作,携带分拣单的分拣小车依次在各区巡回,各区域作业者按分拣单的要求分拣本区段存放的货物。分区分拣有两种方式:分区接力分拣、分区汇总分拣。分区接力分拣指一个区域分拣完移至下一区段,直至将分拣单中所列货物全部分拣完。该分拣方式分拣单即订单,不需要对订单拆分。分区汇总分拣指将一张订单拆成各区域所需的分拣单,再将各区域所拣取的商品汇集一起。此种作业方式的优缺点如下: 优点: 将订单分解,能降低总的行走时间。每个人负责自己熟悉的一部分,能够提高分拣

27、效率、降低出错率。 缺点: 需要进行二次分拣。 货物的分区原则需要不断改进,才能最大限度提高效率。 (5)复合分拣 上面的四种分拣方式为基本的分拣方式,按单分拣与批量分拣为按订单一次处理多少划分。单独分拣和分区分拣为按分拣人员多少划分。复合分拣为四种基本分拣方式的组合运用。组合方式如表2.1所示:表2.1复合分拣组合方式Tab.2.1 Composite sorting combinations按单拣选 (一单)批量拣选(多单)单独拣选(一人)分区拣选(多人)订单按单拣选(一单)一人一单多人一单批量拣选(多单)一人多单多人多单人员单独拣选(一人)一人一单一人多单分区拣选(多人)多人一单多人多单

28、以上5类分拣方式,可组合使用。在物流中心规划中要根据不同类别的商品属性选择不同的分拣作业方式,一个物流中心可以有多种分拣方式共同运作6。2.5分拣基本单位拣选单位基本可分为托盘、箱、单品三种。一般以托盘为拣选单位的货品体积和重量最大,其次为箱,最小者为单品。其基本拣货模式如表22所示。表2.2分拣单位模式表Tab.2.2 The sorting unit model table模式编号储存单位分拣单位记号1托盘托盘PP2托盘托盘+箱PP+C3托盘箱PC4箱箱CC5箱单品CB6箱箱+单品CC+B7单品单品BB2.6分拣策略分拣策略是影响分拣作业效率的重要因素,对不同的订单需求应采取不同的分拣策略

29、。决定分拣策略的四个主要因素为:订单分割、分区、订单分批及分类。这4个主要因素交互运用,产生多个分拣策略。在规划分拣系统时,必须按一定的决定顺序,才能使其复杂程度降低。见图2.3所示为分拣策略运用组合图7。分区订单分割订单分批分类不分区分割不分割不分批不分类 分 区拣货单位拣货方式工作分区分 批总合计量时窗固定订单量拣取后分类 拣取时分类图2.3分拣策略运用组合图Fig.2.3 Sorting strategy USES combination(1)分区策略 分拣作业系统中分区设计是按分拣作业场地进行区域划分,按划分原则的不同,有以下四种分区方法。按货物特性分区:按货物特性分区就是根据货物原有

30、的特性,将需要特别存储搬运或分离存储的货物进行分区以保证货物的品质在存储期间保持不变。按分拣单位分区。按分拣单位分区就是将分拣作业区按分拣单位划分,如箱装分拣区、单品分拣区或是具有特殊货物特性冷冻品拣选区等。其目的是使存储单位与分拣单位分类统一,以方便分拣与搬运单元化,使分拣作业单纯化。一般来说,按分拣单位分区所形成的区域范围是最大的。按分拣方式分区。不同的分拣单位分区中,按分拣方式和设备不同,又可以分为若干区域,通常以货物销售的ABC分类为原则,按出货量的大小和分拣次数的多少作ABC分类,然后选用合适的分拣设备和分拣方式,其目的是使分拣作业单纯一致,减少不必要的重复行走时间。按工作分区。在相

31、同的分拣方式下,将分拣作业场地再作划分,由一个人或一组固定的分拣人员负责分拣某区域内的货物,该策略的主要优点是分拣人员需要记忆的存货位置和移动距离的减少,拣选时间缩短,还可以配合订单分割策略,运用多组分拣人员在短时间内共同完成订单的拣选。(2)订单分批策略 订单分批是为了提高分拣作业效率而把多张订单集合成一批,进行批次分拣作业,其目的是缩短分拣时平均行走搬运的距离和时间。若再将每批次订单中的同品项的货物加总后分拣,然后再把货物分类给每一张订单,再形成批量拣选,这样不仅缩短了拣选平均行走搬运的距离,也减少了重复寻找货位的时间,使拣选效率提高。但如果每批次订单数目过多,则必须耗费较多的分类时间,甚

32、至需要有强大的自动分类系统的支持。订单分批主要有以下三种8。 总合计量分批:合计分拣作业前,累积所有订单中每一货物品项的总量,再根据这一总量进行拣取,以将拣取路径缩短至最短。 同时,存储区域的存储单位也可以单纯化,但需要有功能强大的分类系统来支持。这种方式适用于固定点之间的周期性配送,可以将所有的订单在中午前收集,下午作合计量分批分拣单据的打印等信息处理,第二天上午进行分拣分类等工作。时窗分批:当从订单到达到分拣完成出货所需的时间非常紧迫时,可利用此策略开启短暂而固定的时窗,再将此时窗中所到达的订单做成一批,进行批量拣选。这一方式常与分区及订单分割联合运用,特别适合于到达时间短而平均的订单,同

33、时,订购量和品项数不宜太大。固定订单分批:订单分批按先到先处理的基本原则,当累计订单量到达设定的固定量时再开始进行分拣作业。 适合于订单形态与时窗分批类似,但这种订单分批的方式更注重维持较稳定的作业效率。如果数量与品种较多,订单分批方式则变得更为复杂,一般可根据表2.3所示,按配送客户数、订货类型及需求频率等三项条件,选择合适的订单分批方式。 表2.3订单分批方式与适用范围Tab.2.3 Order partial way and the applicable scope 适用情况分类方式配送客户数订货类型需求频率合计量分批数量较多且稳定差异小而数量大周期性固定订单分批数量较多且稳定差异小而数

34、量不大周期性或非周期性时窗分批数量多且稳定差异小且数量小周期性(3)订单分割策略 当订单上的货品项目较多,或者分拣系统要求及时快速处理时,为使其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分拣处理,可将订单分成若干子订单交由不同分拣区域同时进行分拣作业。将订单按照分拣区域进行分拣的过程叫订单分割。订单分割一般是与分拣分区相对应的,对于采用分拣分区的配送中心,其订单处理过程的第一步就是按区进行订单分割,各个分拣区域根据分割后的子订单进行分拣作业,各分拣区域子订单分拣完成后,再进行订单汇总。(4)分类策略 拣选作业系统中的分类策略是指当采用批量拣选作业方式时,拣选完后还必须进行分类。其大概可分为拣选后分类和拣选时分类两种。拣

35、选后集中分类一般由分类输送机完成或在空地上以人工方式分类。拣选时分类,一般由计算机辅助拣选台车来进行,这种分类方式较适合与固定订单量分批方式配合9。3连锁业中的分拣系统3.1分拣系统的发展最初的分拣系统是完全基于人力的作业系统,通过人工搜索、搬运货物来完成货物的提取。书面文件的制作和查找、人工搬运等浪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作业效率低下,显然无法满足现代化物流配送对速度和准确性的高要求。现代分拣系统已朝着具有自动化机械设备,计算机控制技术和信息技术等科技含量高的系统发展,虽然在多数的分拣系统中,某些作业环节还需要有人工的参与,但作业强度已越来越小,完全由机械完成分拣作业的自动分拣系统也应运而生。现

36、代化的分拣系统逐渐成为物流机械化系统、信息系统以及管理组织系统的有机组合。物流机械化系统主要是各种物流设备的有效组合和配置,信息系统是分拣信息和控制信息等流动的载体,管理组织系统负责设备、人员的调度,控制系统总体的运作模式10。3.2国内外分拣系统研究现状以美国、日本及欧洲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分拣系统的应用上呈现出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特点。自动分拣系统已成为发达国家大中型物流中心、配送中心或流通中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自动分拣系统是二战后在美国、欧洲以及日本的大中型物流中心广泛采用的一种分拣系统,参照邮局分拣信件自动化的经验配置而成。一般由控制装置、分类装置、分拣道口及输送装置四部分组成,它们通

37、过计算机网络联结在一起,配合人工控制及相应的人工处理环节构成一个完整的分拣系统。主要特点是能连续、大批量地分拣货物、分拣误差率极低、分拣作业基本实现无人化。自动分拣系统中人员的使用仅局限于进货时的接货、系统的控制、系统的经营、管理与维护等,这恰好适应了国外企业对减少人员使用、减轻员工劳动强度、提高人员使用效率的要求,因此受到了他们的广泛重视11。对于国外进行配送业务的行业或企业,自动拣选系统已被广泛应用在化妆品制造业、医药等行业,如日本大木、资生堂、花王等株式会社;自动分拣机作为自动分拣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因其每小时可达8000-10000箱的高分拣效率,在欧洲和日本也得到广泛应用:日本的连锁商

38、业,宅急便均普遍使用自动分拣机。然而,尽管自动分拣系统有非常多的优点,但因其要求使用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在发达国家,物流中心、配送中心或流通中心不用自动分拣系统的情况也很普遍。其主要原因有两点: 一次性投资巨大,先期投入回收慢。系统的设备复杂,投资和运营成本相当高,需要可靠的货源作保证,也许只有大型生产企业或专业物流公司才有能力投资,小企业则无能为力;系统对商品外包装要求高,为使大部分商品都能用机械进行自动分拣,需要采取诸如推行标准化包装、根据分拣商品统一的包装特性定制分拣机等二次措施。此外,除自动拣选系统外,国外配送中心对于计算机辅助拣选系统的利用也相当普遍。在流通领域,特别是连锁

39、超市、便利店的配送中心都广泛使用电子标签、RFID等计算机辅助拣选系统。纵观国内外分拣系统的应用情况可以发现,国外的物流配送中心倾向于采用自动化程度很高的分拣系统。而在我国,由于物流业起步晚,分拣系统中人工作业的比例也较高。与整个物流业的大环境相似,我国在分拣系统和技术方面相对发达国家还比较落后,人工作业的情况仍比较普遍,电子标签、RF技术等辅助拣选系统的生产和使用还不多,自动拣选系统更是寥寥无几。绝大多数配送中心存在的问题:集约化程度低、自动化系统落后、设备应用范围不广泛。阻碍其规模扩大的因素有:商品的条码化、包装的标准化;商业系统至今尚没有认真研究过运用自动分拣机;大企业倾向于开发适合自己

40、业务特点的系统,进一步造成了实际中接口的障碍。3.3我国连锁超市配送中心存在的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一些本土企业家和商业组织也都瞄准了超级市场这块大蛋糕,不少获得了成功。总体上,在激烈的竞争中,中国超市得到了一定的扩展并不断壮大,数量和质量都有所有提高,但我国超市物流管理上总体水平偏低,发展速度缓慢,物流成本过高,商品成本高,且补货时间长,成为了限制连锁超市规模扩大的主要原因。在配送中心的建设上,国内多数连锁超市企业存在如下问题:(1)功能不齐全,现代化程度低我国连锁超市的配送中心由于很多是在原有仓库的基础上改造的,所以功能很不齐全,仅限于原有的存储、保管等

41、功能,有的连基本的分拣设备都没有,管理和配送效率极低。而对比国外,连锁超市配送中心普遍采用了机械化和自动化作业,设有高层货架的立体仓库,充分利用储存空间,装卸搬运由电动叉车、传送带和吊车完成,而且越来越多的先进电子信息设备也分别应用于配送中心的各个方面12。(2)配送效率低下我国连锁超市的配送中心有很多都是由原来的仓库改建而成,缺乏与物流运作配套的管理与技术。从目前来看,我国还没有一家超市的配送中心能够对分店经营的商品达到百分之百的配送,平均配送效率只有50%-60%,这样的配送效率仅局限于某一个城市或某一个地区,如果市场范围扩大,其配送效率会明显降低,即我国的零售业配送能力有限。而国外无论在

42、什么情况下其配送效率一般都在80%90%,足见差距所在。连锁超市建立配送中心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提高配送水平来降低整个连锁系统的经营总成本,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因而它不是传统的仓储和运输方式就能实现的。另外,在整个物流运作过程中还有很多的技巧如即时制等,许多超市还没有系统的理念,这样就使得各分店的订货要求不能得到及时、迅速的供应,给分店经营带来不利,连锁超市经营的优势也就难以发挥。(3)订单分区适应性不够强 我国连锁超市配送中心订单分区往往是按照拣货单位分区的,这一分区是与存储单位相对应的,使拣取和搬运作业单元化、单纯化,但是这种分区只考虑了货物的拣取搬运,没有从全局角度来考虑,虽然拣取和搬运会变得

43、快捷,很适合大批量少品种的货物需求,如果门店需求是小批量多品种的货物,那么分拣策略的侧重点不是方便拣取搬运,而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出各类货物的准确位置,从而缩短拣货的时间,提高效率。(4)订单分批处理不合理 配送中心的分类系统主要采用总和计量方式进行订单分批,整个配送中心商品品种甚多,采用总和计量法和摘取式分拣,以及先到先处理的基本原则,应积累每种商品总量再拣选,这样可以使拣选路程最短,但是有一定的局限性,这样的订单处理方式比较偏向于周期性的配送,能够很好的维持稳定的业务效率,但是,当遇到紧急插单或者订单过多的情况时不能快速做出反应,而这样的异常情况常常会因为外界因素出现,比如说天气的突变会造

44、成伞的需求突增,订单的前置期过长的话,就无法在适当的时间内把货物运到指定的门店。(5)拣货人员效率有待提高 由于连锁超市的配送中心商品品类繁多,货架储存位置复杂难于记忆,造成大部分的拣货人员对商品货位不是很熟悉,人工拣货的时候会花更多时间在拣货路线的选取上,容易走重复的路线,操作起来阻碍了物流的速度,必须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4基于E IQ分析的分拣系统方案规划设计订单资料是决定配送中心规模大小、处理能力、功能等各指标的主要依据之一,而分拣系统规划的起始步骤也是从货品订单分析开始的。于是,首先对该配送中心的规划资料进行EIQ统计分析,在进行EIQ分析的基础上,使货物严格按照订单进行分拣方式的选择

45、,避免因分拣方式及分拣设备的选择不当引起的分拣效率低,大大提高整个分拣系统的工作效率。4.1配送中心分拣系统规划EIQ分析某连锁超市配送中心负责其辖区(含郊区)及周边4县的连锁分店配送工作,商品在库存量为60万箱,日均分拣量达7万箱,日最大分拣量达10万箱。根据其去年销售数据分析可知销量前40名品牌的日分拣量占总分拣量的80。由于本配送中心库存品牌较多,且日均出库品牌达235个,每日订单数约为5600个,因此对某日其中的100个订单进行抽样,进行EIQ分析。4.1.1EIQ主要分析项目及意义 (1)订单量(EQ)分析:单张订单出货数量的分析,通常以单一配送目的EQ分析为主,可用于决定订单处理的

46、原则、分拣系统的规划,并影响出货方式及出货区的规划。 (2)订单品项数(EN)分析:单张订单出货品项数分析,对订单处理的原则及分拣系统的规划有很大的影响,并将影响出货方式及出货区的规划。 (3)品项数量(IQ)分析:单一品项出货总数量分析,分析产品的重要程度及运量规模。可用于储存系统的规划选用、储位空间的估算,并影响出货方式及出货区的规划。 (4)品项受定次数(IK)分析:单一品项出货次数分析,对于了解产品的出货频率有很大的帮助,可配合IQ分析决定存储区与分拣系统的规划13。4.1.2订单订货量(EQ)分析 对订单出库资料进行EQ分析可了解单张订单出库数量的分布情形,以此来确定储区规划及拣货模

47、式,且可做以下几个方面的统计与分析: (1)EQ分布图。如图4.1所示,通过EQ总图不仅可以了解单日订单订货数量的一个趋势,确定此配送中心为一般型的配送中心,还可以大体确定对于客户ABC分类的初步标准,及对于分拣设备的选用,可以采用分类分批地方式进行分拣。 图4.1 EQ分析图Fig.4.1 The EQ analysis(2)EQABC分类分析如表4.1所示。表4.1 EQ-ABC分析分类Tab.4.1 EQ-ABC classification analysis分类订单数量比例定货数量比例平均订货量A类1919%2947箱65.4%155.11B类2828%786箱17.5%28.07C类

48、5353%770箱17.1%14.52合计10014503144.03(3)分析结论 订单出库数量分布分散,趋于两极分化,说明订单的订货量波动范围很大,可进行ABC分类。 A类订单为大订单,出货总量超过2947箱,可考虑订单分割策略进行分区分拣作业。 B类订单为较大订单,订单量占总量的28%可以进行一般分拣作业,如可能也可以与A类部分订单合并分拣。 C类订单虽然总出货量很少,但是其订单数较多,占总单量的53%,属于作业最繁重中的订单,可以适当采用订单合并的分拣方式,提高分拣作业效率。从以上分析可知,若采用一种拣选策略,虽说可满足需求,但拣选效率太低、拣选成本太高。故应采取订单分批拣选方式。4.

49、2.3订单品项数(EN)分析 EN分析主要就订单与订单所定货物的品项数两个关键要素进行统计分析。在连锁商业系统,一般每个连锁超市配送中心的商品总品项数为450-520之间,但是每日订单所涉及到的品项数只有180-200之间。(1)EN分布图 我的分析抽取了10月份消费平均季节周四的一个牙膏订单,因为牙膏属于日用品,没有诸如峰值和低谷等特定因素的影响,比较具有代表性。绘出EN分布图如图4.2所示,所抽取日的总出货品项数为54。由EN分布图可以看出单张订单最多出货品项数为25,最少为1,大部分订单的出货品项集中在10以下。这样如果在一台分拣设备上进行全部订单的操作,就会造成分拣设备的庞大与分拣工作

50、量的不平衡,由此推断订单分拣适合采用分区规划的方法,可将订单以不同的区域、不同的时间段或不同的分拣设备进行分拣作业。图4.2 EN分析图Fig.4.2 The EN analysis(2)EN-ABC分类分析 我们在订单EN分析的基础上进行ABC分类分析,确定关键品项数及关键订单数。EN-ABC分类分析如表4.2所示:表4.2 EN-ABC分类分析Tab.4.2 EN-ABC classification analysis分类订货品项数订单量订单比率A10以上1515%B693535%C155050%(3)单张订单总出货品项数出现频率,如表4.3所示。表4.3 单张订单总出货品项数频率Tab.

51、4.3 Leaflet order shipment number of items frequency出货品项数225223222221119118115112111110999877665544332211出现次数11112222212222111122335511611111288997744(4)分析结论 由EN分布图与EN-ABC分类分析表可知,订单品项数分布分散,两极分化,可进行ABC分类。 A类订单为多品项订单,订货量较大,可考虑订单分割策略进行分区分拣作业。 B类订单为较大订单,也是较为普遍的分拣品项数范围,故采用一般分拣方式。 C类订单品项少,但其订单数较多,占总订单量的50

52、%,建议在一般分拣方式的同时,可以采用订单合并分拣策略,对相对较小出货量订单进行合并订单分拣方式。 由以上的分析可知,单张订单最多出库品项数为25种,最少出库品项数为1种,若采用同一种订单处理策略,则分拣效率太低,故需要采用不同的订单处理策略。4.2.4订单品项量(IQ)分析 IQ分析主要用来分析各类产品出货量的分布状况,分析产品的重要程度与出货量规模。通过对该配送中心某一天的100个订单的出货品项的出货量进行IQ分析,分析该配送中心的关键品牌,并找出关键品牌在整个分拣作业中的地位。(1)IQ分布总图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绘出该配送中心的订单品项量IQ分析图,如图4.3所示,由图可看出其趋于两极分

53、化,出货量很大的品项畅销品牌,而出货量极小的品项也只有很少数的几个偏僻品牌。图4.3 IQ分析图Fig.4.3 The IQ analysis(2)IQ-ABC分类分析,如表4.4所示。表4.4 IQ-ABC分类分析Tab.4.4 IQ-ABC classification analysis分类出货量品项量品项比例数量出货量比例A类900以上11.9%94020.9%50089923.7%109724.4%B类1004991324.1%185641.2%509959.3%3217.1%C类10491425.9%1994.4%191935.1%902.0%总计54145031(3)分析结论 由IQ分布图和IQ-ABC分类统计表可知,订单品项量分布分散,两极分化,可进行ABC分类,控制出货方式或库存管理。 由表4.4 IQ-ABC分类统计表可知,在单品项出货量在100箱以上的品项有16种,占总出货品项数的29.7,而其出货量占总出货量的86.5,因此16种品牌应作为重点管理。 由IQ统计可知最多出货量的品项与最少出货量的品项之间的数量差还是很大的,考虑到补货的频率与分拣的整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