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课堂实录新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课堂实录新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邹忌讽齐王纳谏课堂实录师:非常高兴能和同学们一起度过今天的语文之旅。常言道“忠言逆耳利于行” ,为什 么“忠言”一定要逆耳呢?“顺耳”不是更容易被采纳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用“顺 耳”的语言劝告国君,并收到良好效果的历史散文。谁能把这个题目读一读? 生:邹忌讽齐王纳谏 。师:这位同学读的非常准。 接触一篇文章, 首先要从题目入手, 因为题目就是文章的 “眼 睛”。谁来把这个题目的意思解释一遍?生:邹忌劝告齐王接受他的建议。 师:这位同学抓住了关键词来解读课题。这个题目的关键字是“讽”和“谏” ,“讽”的 意思是“用委婉的语言劝告” ,和现代汉语的意思不一样。 “谏”是专指臣子对君王,下级对

2、 上级提建议的。因此,题目包含两部分的意思。哪两部分?生: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 师:对了,这节课我们的目标是: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背诵重点段三、四、五段。 同学们,你们有信心吗?生:有。师提高言量问,生响亮回答: “有”!(课前告诉学生目标, 提醒学生注意, 便于有的放矢地学习, 是高效课堂必须的要素。 ) 师微笑: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理解和背诵文章第一步就是“读” 。俗话说“三分文 章七分读”。现在,请大家放开喉咙,尽情朗读。(生响亮地朗读课文,教师给予充分的时间,不打断,不插话。 ) 师:从大家专注的神情,响亮的声音我感觉到了“求知若渴” 。文言文朗读就是这样,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

3、多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错一字。下面,检查一下课前预习。(多媒体):易读错的字:昳 () ) 丽朝 ( () )服衣冠 ( )窥 ( () )镜期() 年 朝()于齐间 ( () )进燕() ) 国师:刚才听了同学们集体的朗读,现在我想听听个别朗读。要求是读准字音, 把握停顿。谁来读呢?几名同学站起来,一人读了一段。师:哪位同学来点评刚才的朗读?生 1 1 :读的比较流利,男生的声音洪亮。生 2 2 :第三段有句话没读好, 应该是“今齐地丨方千里”,她读成了 “今齐地方丨千里” 师:你听得非常仔细。这句话为什么要这样读呢?生 3 3:因为它的意思是“现在齐国的领土方圆千里” 。师:这位同学根据

4、意思来推测节奏, 十分准确。 事实上, 文言文一般都习惯用单章节词, 现在我们一般习惯用双音节词一样。比如曾经学过的“其丨实味不同”一样。师:语言需要语感,语感需要积淀,而熟读仅仅是走出了积淀语感的第一步。第二步, 我们就要疏通文章了。疏通文章,也需要抓住关键词句。(多媒体):文言的词类活用2朝服衣冠 ( 服,穿戴,名词作动词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以.为美,形容词意动用法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 面,当面,名词作状语 )闻寡人之耳者(闻,使.听到,动词使动用法 )句子翻译:1 1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我跟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美?2 2、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

5、的美男子。3 3、忌不自信。 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4 4、朝服衣冠。 他早晨穿好衣服,戴好帽子。5 5、皆朝于齐。 都到齐国来晋见。师:从检查词句的情况来看,大家的预习很充分。谁能用三个词语概括故事情节? 生 1 1 :讽。师:“讽”是字生 2 2 :讽谏。生 3 3 :还有纳谏吧?师点点头。生 4 4:是不是还有和徐公比美?课文的一二两段都是写的这个内容。 师:如果压缩成一个词,那就是生齐:比美。师:对了。这个故事主要以对话为主展开全文。 “比美”主要写了哪几个人的对话? 生 1 1:邹忌和妻。生 2 2 :邹忌和妾。生 3 3 :还有,邹忌和客人。师:概括来说,就是“三问” ,“三答”

6、。大家看着多媒体读一读这“三问” 、“三答”,你 有什么发现吗?(多媒体)三问: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吾孰与城北徐公美?吾与城北徐公孰美?三答: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徐公何能及君也?徐公不若君之美也。生 4 4 :邹忌的“三问”问法不一样,表达的意思却是一样的。 师:都表达了怎样的意思?生 4 4 :我和徐公相比,哪一个更俊美。 师:很好,那他的问法有什么不一样呢?3生 4 4 :问妻子用“我” ,问妾和客用“吾” 。师:据我所知, “我”和“吾”是一个意思,为什么不统一成一个字呢?生 5 5 :我觉得他与妻子说话,显得很亲昵,而且一大早穿好衣服,戴好帽子,照了镜子 之后他非常满意,心里很得意

7、,所以用“我” 。他与妾的关系同他与妻的关系不一样,所以 应该严肃些,用“吾”就显得比较严肃。生 6 6 :他家来的客人也不像他与妻那样亲近,关系一般,所以用“吾”也比较合适。 师:原来,古人用字有着这样的奥妙啊!生 7 7 :“孰”的位置不一样。师:说一说吧。生 7 7 :“吾孰与徐公美” ,把“吾与孰”并列,我感觉他想知道谁美的心情非常强烈。而 问客人的时候,就不能表现得这样强烈,应该委婉一些,就把“孰”放后面了。师:老师太喜欢你这样很有见地的思考了!大家再读一读这“三问” ,琢磨一下,是不 是这样?(生自由地读)师:原来, 一个字在句中位置的不同会使整个句子表达情感的程度发生变化, 这是

8、多重 要的发现啊!大家还有什么发现吗?生 1 1 :妻比妾的回答多了“君美甚”三个字。师:那就有什么不同吗?生 2 2 :妻和妾的回答都用了反问句,都表示了一种肯定的口气,但妻的回答更肯定些。 师:怎么就更肯定了呢?生 2 2 :“君美甚”就是说“您美极了” ,就显得更肯定。师:我们把“甚”放在“美”的前面试一试,会有什么变化?生 3 3 :“君甚美”就显得平淡一些了,不如“君美甚”表达一种发自内心的、由衷地赞 美。师:是呀,在妻子的心里,他的夫君是谁也比不上的。 “君美甚”三个字让我们感觉到 了妻的热情洋溢,那种由衷的喜爱、爱恋之情溢于言表。古人用字多巧妙啊,那么,妾为什 么不也说“君美甚”

9、呢?生 4 4 :妾的地位跟妻的地位不一样,她不敢那样说。生 5 5 :妾觉得自己地位卑微,对邹忌以及妻有一种胆怯、畏惧的心理,所以她不敢像妻 那样亲昵地表达出来。师:老师很欣赏这样一种智慧的解读。 如果说妻子是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的话, 那么妾 在畏惧的同时语句还有点迟疑。还有谁想说吗?生 6 6 :客人的回答明显有讨好的意思。师:真好, 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人语言的魅力了吧?这个时候,我们也就知道了应该怎样用声音传达出这些看似相似,其实却有相当大不同的语句了。那就试着用声音传达一下吧。 我们可以四个同学为一组,一位作邹忌,其他三位同学分别作妻、妾、客,听一听有什么不 同。(生分组练习,兴趣盎然)

10、 师:哪一组同学愿意给大家表演一下?请到前面来。4(生四人分角色演读,声情并茂) 师:谁愿意给他们作一下点评? 生 1 1 :我认为他们读得很好,读出了四个人各自的身份。生 2 2 :由于每个人的心理不一样,所以语气、语速也不一样。生 3 3 :有一个同学还加上了表情,显得很生动。 师:精彩的演读、恰当的点评,让我觉得大家对文本的解读很细致。看来,根据人物的 身份进入情境,揣摩心理才能读好文章啊。师:邹忌听了夸赞后,是不是心里就美滋滋的了?他是怎么想的呢?生:(齐读)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师:于是,邹忌进行了三生:(齐)三思。师:对,三思。(板书“三思” )你现在就是邹忌,你会怎样想呢?(生小声

11、讨论)生 1 1:我觉得他应该想到,也就是得到一个结论,想到自己受蒙蔽了。师:你太会想了,这才是邹忌呢!是呀,邹忌由妻、妾、客的赞美意识到自己受蒙蔽了(板书:悟己之蔽)他还会想些什么呢?生 2 2 :大王也像我一样受蒙蔽了吧?我明天要去给大王进谏。 师:真好!你现在是真正的邹忌了。 (生掌声响起) 对于一件生活小事, 很多人也许就一笑了之了, 但邹忌却抓住这样一件小事, 完成了一 次极为漂亮的进谏。邹忌是怎样给威王进谏的呢?生:(自由地读)于是入朝见威王师:谁给大家说一说? 生:邹忌把自己的例子告诉威王,并拿齐王的地位同自己做比较。师:是呀,这样,邹忌与威王进行了三 生:(齐)三比。师:(板书

12、“三”),通过“三比” ,比出什么来了呢? 生:王之蔽甚矣。师:由“三思”到“三” ,由“悟己之蔽”到“推王之蔽” 。 (板书:推王之蔽)如果现在要你背这“三比” ,你觉得好背吗?你又准备用什么方法背? 生 1 1 :好背。抓住关键词“私” 、“畏”、有求”。生 2 2 :还有相同句式“臣之”“莫不王”。生 3 3:家事和国事是相互对应的,拿“宫妇左右”比“妻”,拿“朝廷之臣”比“妾” ,拿“四境之”比“客” 。师:这种说理艺术叫什么?生齐答:“类比推理” 。 师:对,把家事与国事进行类比,以小见大,推己及人,易于对方接受。 自由背诵“进谏”段。一分钟后背诵声音渐小,师检查。师:没想到这么短的

13、时间大家就背下来了,声音响亮,清晰,由此看出我们是一个素质良好的集体。(归纳方法:关键词句,扣住差异;写作手法,对应理解;相同句式,反复诵读) 师:凭借着聪明才智、过人胆识,凭借着对国家的热爱和责任感,邹忌成功地说出了心里话,那么威王接受了邹忌的进谏吗?5生:(齐)接受了!师:何以见得?生:(齐)王曰: “善!”师:(重复)王曰生:(声音渐高) “善!” 师:(板书“善!”),味道还不足,王曰 生:(齐,酣畅淋漓地) “善! ”师:“善”是什么意思?生:(齐)好!师:大王说“好” ,我们从这一个“好”字可以读出什么呢?生 1 1 :大王认为邹忌说得很对,很好!生 2 2 :大王觉得有这样的贤君

14、提出这么好的意见,他很惊喜。生 3 3 :大王觉得自己是一国之君,他要维护自己的尊严,所以只用一个“善”字表达他 的思想。生 4 4 :从这一个“善”字,我们可以读出大王纳谏的决心。生:大王是说: “好吧,就按你说的办吧! ”师:是呀, 每一个汉字独一无二的形象都饱含了古人多么丰富的思想。于是,邹忌进谏成功,虚怀若谷的威王为了更好地纳谏,实施了一系列得力的措施,那就是三生:(齐)三赏。师:对(板书:三赏) 。于是群臣进谏。结果如何呢?生:(齐)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师:如果我们再用“三”来总结的话,那应该是生:三变。师:(板书:三变) ,威王纳谏最终效果巨大啊,文中怎么说的呢? 生:(齐

15、)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师:还有吗?生:(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师:正是因为有了邹忌这样的贤臣, 也正因为威王的善于纳谏, 齐国成为了战国七雄中 最强盛的国家。好一个关于进谏的邹忌, 好一个善于纳谏的齐王! 那么,最后一句应该怎么 读呢?生:由衷的赞赏。生大声齐读。师:至此, 我们不仅读懂了邹忌进谏的全过程, 还领略了古代谋臣策士高超的说话艺术 与睿智,见识了古代贤君的大度。 现在,请大家试着用刚才的办法背诵“纳谏”的段落。生背诵,三分钟后声音渐小。师检查。师:听大家的背诵是一种享受, 你们不仅背出了故事,还背出了情。这节课我们学会了 两种背诵的方法:理解记忆,联想记忆法。希望同学们能够学以致用。师: 学习了本文,在邹忌的讽谏,齐王的纳谏,最终齐国的盛世中,你得到了怎样的 启示?6生 1 1:给别人提意见要像邹忌一样委婉。生 2 2:说话讲究技巧是很重要的。师: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