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制药技术毕业论文_第1页
中药制药技术毕业论文_第2页
中药制药技术毕业论文_第3页
中药制药技术毕业论文_第4页
中药制药技术毕业论文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毕业论文清炒法炒炭研究中药制药技中药和生物系文提交清炒法炒炭研究【摘要】中药炒炭最早应用于汉代,因其具有特殊的治疗作用,至今仍广泛 应用于临 床。但也存在着许多有待研究解决的问题。【矢键词】中药炭药特殊的治疗研究解决问题中药制炭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因其有特殊的治疗作用,至今仍广泛用于临床。对中药 制炭的原理,作用机制和炮制工艺等依照传统制药技术和中医药理论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 设备进行理论研究。阐明炮制原理,搞清作用机制、革工艺、制定质量标准,提高制炭质量,是中药炮制研究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1炭药的渊源中药制炭应用始于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中有乱发烧炭,王不留行、根白皮烧炭存性,治疗产后腹痛,小

2、便不利的记载。自晋至唐制炭入药又增加了余种,其 20 中有大黄、槐角、石榴皮、桑叶等。宋代又增加了厚朴、荆芥等60余种。自唐代以来,始见有些炭药用于止血。如千金方中用大黄烧炭治尿血,羚羊烧炭治产后下血,烧乱发、槐角治崩中、漏下、赤白不止等。宋代除有刺猬皮烧末治鼻血等止血作用的记载外。更多的是桅子炭治霍乱,干姜炭治痢,干漆炒炭是为了去其刺激£等多方面作用的记载,用于止血仅是其中的一部分。元代是炭药止血理论及制炭用于止血的发展时期。十药神书在总结前人 经验的基础上最早提出了 “大抵血热则行,血冷则凝,血见黑则止”的理论。并用“十灰散”治疗呕、吐、咯、嗽血。从此以后,在“血见黑则止”及“炭

3、药止血”的理论指导下,大凡止血药物多以制炭入药。明、清以来又增加了炭药60余种。直到目前,沿用的尚有70余种。清代有一些不同意 使用炭药的意见,如杏草从新认为熟地,枸杞炭是将“甘润滋阴”之器,变为苦燥伤阴 之物,非待益,而又害之矣。本草正义认为子炭“炒黑力微,徒有其名。”妇科要旨则 更进一步认为“一切炭药皆为无气无味之类”不主张制炭用。总之,从炭药的应用发展看,起始制炭并非都用于止血,还有其他作用。2炭药的作用2.1清热类药物炒炭清热类药物炒炭后,多数其清热作用减弱,但并未完全消失,而是清热作用较生用为 和缓,像女性经期、老人久病、阳气不足等,如有热证需用清热类药物,使用清热药不宜过 量、过猛

4、,孙伯扬此时往往使用金银花炭、龙胆草炭、梔子炭、黄苓炭、生地炭、白茅根炭 等清热而不伤正。如内有积滞,便中有血用大黄炭;湿热腹泻,肠风便血用黄苓炭。灯心草生 品甘淡微寒,归心、肺、小肠经,具有 清热利水作用,主用于小便癮闭、水肿、心烦不寐。而 X段炭后,具有凉血止血作用,用于治疗喉痹及金疮出血。连翘炭、槐角炭对痢疾杆菌的抑制 作用则明显优于生品。2.2活血、止血类药物炒炭活血、止血类药物炒炭后,能增强其活血、止血功能,适用于女性癥瘾、月经不调、各种 血证等。孙伯扬常用的该类药物有:茜草炭、蒲黄炭、白芍炭、当归炭、藕节炭、棕桐炭、小 蓟炭、地榆炭、侧柏炭、槐花炭、血余炭等。如地榆,苦、酸涩,微寒

5、,入肝、大肠经。具有凉血止血,解毒作用。经制炭后,可增强其止血作用。 用于治吐血、蚯血,胃肠出血、血痢、崩漏等出血证。头发本身无止血作用,经锻炭后方有止 血作用。据现代药理研究,头发所含的主要成分是炭、氮、氢、氧等J段炭后主含炭素,有 机成分因炭化而被破坏,无机成分至少含30多种元素。血余炭能加速血凝时间,其止血作用可能与其中含有钙铁离子有矢。若除去,则 凝血时间延长。2.3补益类药物炒炭补益类药物炒炭后补而不腻,实验证明,有些药物经炒炭后作用明显增强。临床常用这类药有白术炭、杜仲炭、熟地炭、首乌炭、白芍炭等。如杜仲炭的补肝肾之力较生 品强。2.4温里药炒炭温里药物炒炭后,温里作用减弱,但可增

6、强止血作用,且药物性能、归经有所改变,并产 生新的疗效。常用药物是炮姜。干姜辛热,归脾、胃、心、肺经,具有温中回阳,温化寒饮的作用,本身无止血作用,而经制炭后,称为炮姜,性味变为苦、 涩、温,归脾、肝经,功效虽与干姜相似,但温里作用弱于干姜而长于温经止血,主用于虚寒 性出血症。现代药理研究,干姜主含姜辣素和挥发油等成分,经炒炭后,挥发油大部分被破环,其燥烈之性已减,而温守之力增强,因 而有守而不走的功能,同时干姜炒炭后,明 增加了炭素,由于炭素的吸附作用,有显的止血作用。2.5收涩类药物炒炭收涩类药物炒炭后其收敛性多增强,临床常用药为:椿根皮炭、乌梅炭、石榴皮炭等。2.6理气类药物炒炭理气类药

7、物炒炭后理气作用和缓,多用于年老久病、气滞并气虚者。常用药有:陈皮炭、青皮炭、枳壳炭等。如青皮所含挥发油有祛痰作用,对气管有较强的松弛作用, 对胃肠道有温和刺激作用。而青皮经炒炭后所含挥发油减少约80%,故其祛痰、理气作用减 弱,药f生和缓。2.7外用类中药炒炭常用外用类中药炒炭药物有:地榆炭、干漆炭等。干漆炒炭后能减低其毒性和刺激性。地榆中含有大量糅质,糅质具有收敛止血作用。生品地榆糅质含量是6.95%,地榆炭的含量则仅有1.24%,因此,治疗烧伤地榆应生用,但中医临床往往取地榆 炭,而不是生品。实验证明,地榆炭在治疗烧伤的机制中,除了局部收敛止血作用外,还通过 全身作用以消除局部病灶。但是

8、,地榆炭治疗动物伤口,不化脓、渗出物少、恢复快、死亡 少。而用生地榆治疗后动物往往不能站立和行走,而且死亡快。另外,通过体外抑菌实验证 明,地榆炭可抑制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的生长。3炭药的炒制中药饮片经炒炭后治疗疾病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从五十二病方收载的血余炭,金匮要略方论中的王不留行、桑根皮“烧灰存性”,至本草纲目拾遗时已增至70 多种,而且又提出了炒黄、炒枯、炒黑、烟尽等工艺。饮片炒炭是一项传统的炮制制药技术, 多数中药经炒炭后,除有明显的止血作用外,更是突出或改变了饮片某方面的专一疗效, 如:血余炭擅治小便不利兼血尿;白芍炭治疗带下症兼赤带;荷叶炭治疗阳水浮肿;杜仲炒 炭则是

9、为了使有效成分完全煎出,发挥更佳的治疗作用可见,中药饮片炒炭是临床中医谴 药组方治疗疾病的手段与特色之一。但是饮片炒炭并非将饮片炒至焦化、炭化,而是要求控制在“炒炭存性”的范围,如荆芥穗炭是治疗妇科疾病较常运用的一味中药饮片,要求炮 制时 火候与辅料掌握得当,成品色泽均匀,全部保持在“存性”的范围,原形辨认清楚(术语称为“观花”),否则饮片全部炭化而混杂于辅料中则难以剔出。将药材洗净,除去杂质,大小分档,置于铁锅内投至已炒好的辅料中,由文火逐渐加热至武火,不断翻动,至药物表面呈焦黑色,内部呈焦黄色,锅内饮片与辅料出现火 星。此时锅内饮片冒出的烟色由白转青,烟色变化的顺序依次为:白烟一一黄烟一一

10、黄浓烟一 青烟。“黄烟一一黄浓烟”阶段为恰到好处的标志烟色,说明恰好达到“炒炭存性”的外观 质量与内在质量要求;青烟则为太过、焦化、炭化的标志。故在饮片出现黄烟与黄浓烟时,立即喷淋自来水,则饮片火灭烟熄,继续 翻炒至饮片表面水分挥干,立即出锅筛去辅料,摊开晾3小时以上,收贮。不同的饮片,炒炭时要求的色泽是不同的,如蒲黄炭、银花炭要求表面炒至棕褐色; 大蓟炭、小蓟炭炒至表面焦黑色;白茅根炭、侧柏叶炭炒至表面黑褐色,内部焦黑色;茜草炭、炮姜炭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褐色;地榆炭、黄苓炭、黄柏炭、大黄 炭、LLl楂炭、乌梅炭等饮片均要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褐色。由于饮片质地不同,制炭时采用的火候也不同

11、。一般来说,花、叶、全草类饮片如荆芥 穗、槐米等,饮片制炭时先用文火后用中火;根茎类饮片如地榆、黄苓等饮片,先要用中火后 用武火。火候应由弱渐强,先弱之目的使饮片内部受热 均匀;渐强之目的则使饮片成炭“存 性”,故火候的掌握非常矢键。一开始就使用武火,会导致“皮焦鄒生”;一直用文火,则 达不到制炭目的。而抢烟喷、抢锅凉更要及时准确,这样才能确保炭药的质量符合“存T生”要 求,中医临床疗效不打“折扣”。4炭药止血成分研究炭素对止血的影响中药饮片经高温炒炭后,产生大量炭素,且使整个炭药成为疏松多孔 的物质,因而具有收敛性能,加之活性炭本身具收敛之功,体现出止 血功效。如生地炭、荷 花炭等13。这是

12、目前对中药炭药止血较为统一的认识。4.1隸质对止血的影响糅质对止血的影响糅质广泛存在于药用植物中,为一复杂的多元酚类化合物,能与蛋白质 结合,形成不溶于水的大分子化合物,故具有收敛性,能在粘膜表面起保护作用,制止过多的分泌,而抑制过量的出血4。如地榆、槐米炒炭后其糅质含量可增加,而其止血止泻等作用亦相应加强4.2 Ca2+及微量元素对止血的影响Ca2+属于人体凝血因子的一种,植物中的钙口服后形成可溶性的Ca2+,并参与到凝血中,如棕橋炒炭后Ca2+含量明显增加6。另外,有些中药如侧柏叶、LLl楂炒炭后Zrl ,Mn , Cu,Fe,Ca等微量元素含量发生变化,止血作用较生品得到增强4, 7 O

13、4.3止血部位的影响止血部位研究按出血部位分,出血证可分为内出血和外出血。由于中药大都入汤剂服用, 因此主要用于治疗内出血证,如消化道出血、肺结核咯血等,其止血是多成分(如炭素、糅 质、Ca2+及微量元素等止血成分)、多环节、多靶点8-,的作用;对于外出血证的治疗,则多是应用单味中药,如百草霜、伏龙肝 其主要是压迫性的机械止血作用。5建议自元代以来,“血见黑则止”的理论一直左右着炭药的应用,但该理论只能解 释部分炭 药的止血作用,并非所有炭药都能止血。如前述有些中药炒炭后的止血效果比较好,但也有 些反而差或差别不大。看来某些原来就有止血作用的药材是否还需再制炭用,尚需进一步研 究。临床疗效的观

14、察是对炭药作用的最终检验。有矢炭药药理,成分分析,炮制工艺改革等研 究,都应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且必须按中医用药特点,紧密结合临床观察疗效,以确定 何种适合制炭,用何种工艺。炒炭药材品种多,外表和内部颜色各异。现在唯一判断炭药质量的标准是“存性”。即 药材外部和内部颜色的变化,因而质量判断误差大。应逐步研究用确切的温度,受热时间, 炭化程度等科学的客观指标来控制炭药的炮制质量。一般生药炒炭后的损耗都在44%左右,许多药的有效成分也因高温受到破坏O如何充分利用药材,减少浪费,除研究应否制炭的品种外,改革制炭工艺也是当 务之急o综上所述,中药炭药确有其特殊功效,但也存在着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其有效物质组成, 作用机制,工艺过程,炭药品种取舍等,都需进一步研究。参考文献:罗来国,陶学仁止血中药作用机理的研究概况J中医药研究1998 ,14 (3): 58.于冰露中药炭化炮制及应用机理研究J11东生物医学工程,2001 ,20(1): 43.龙全江,刘峰林,林 丽,等荷叶制炭前后的显微观察分析识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