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浙教版五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专项课间习题_第1页
2022年浙教版五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专项课间习题_第2页
2022年浙教版五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专项课间习题_第3页
2022年浙教版五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专项课间习题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年浙教版五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专项课间习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注释枫桥:桥名,在今江苏省苏州西郊。夜泊:夜间把船靠在岸边。江枫:江边的枫树,也有江桥和枫桥的说法。姑苏:指现在的苏州市。夜半钟声:当时寺院的习惯,在夜半时候敲钟。(1)结合注释,试着说说这首诗的意思。_(2)根据“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展开想象,用图画来描绘诗句所概括的景色。_2.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注释)天净沙:曲牌

2、名。秋思:散曲的题目。昏鸦:黄昏时的乌鸦。天涯:形容极远的地方。1这首小令共写了哪几种事物?_2这首散曲的主旨句是哪一句?_3下面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晚景图。B.第二句用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村,更显出环境的幽静。C.此曲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写景是为了烘托人。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4用自己的话说说“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意思。_3. 古诗鉴赏。马上作(明)戚继光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月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1解释词语。驱驰:_横戈:_2“报

3、主情”的“主”指的是_。“江花边月笑平生”这句诗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把这两句诗翻译成现代汉语:_。3诵读这首诗时,语气应该是()A.平静B.豪迈C.悲凉D.喜悦4在这首诗中,你读出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 _5查一查戚继光写的其他爱国诗句。 _4.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1诗中僵与孤,写出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处境?它们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_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_3诗歌第三句既是眼前现实情景的描绘,又象征什么? _4诗歌首句中的一个僵字,写出了诗人晚年生活的_。5对本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A.诗的一,二句集中在

4、一个思字上,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希望报效祖国的爱国之情。B.诗的三,四句集中在一个梦字上,幻化出的是诗人魂牵梦绕的情境。C.全诗格调积极向上,具有强烈的感染力。D.僵卧道出了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真切地写出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凄凉情景。6这首诗反映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_5. 课内古诗练习。_夜绩麻,_。_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1将古诗补充完整。2解释下面的字词。(1)绩麻:_(2)供:_3诗中的人物在干什么?用“”选出。A耘田( )B绩麻( )C在树下休息( )D学种瓜( )4这首古诗主要写了哪些内容?用“”选出。A乡村男耕女织、日夜辛劳的繁忙生活。( )B孩童学习种瓜的情景。( )C大

5、人忙忙碌碌种地,小孩玩耍的场面。( )5古诗后两句体现出了儿童的_、_。6“村庄儿女各当家”指什么?()A.家里的儿子或女儿当家做主。B.村庄里的男男女女都当家做主。C.村庄里的男男女女各自主动担负起田间和家里的活。7诗中流露出作者()的思想感情。A.对孩童的讨厌之情。B.对家乡的热爱之情。C.对劳动者的赞美和对农村生活的向往之情。6. 古诗阅读。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注释)新词:刚填好的词,意指新歌。徘徊:来回走。1从季节、时间的角度看,这首词写的是_时词人的生活和心情。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

6、使用了_(比喻对偶)的修辞手法,形式工整,音韵谐婉,具有音乐美,是深受后人赞赏的名句。花开花落是自然规律,所以词人“_”,表达了_的感情;燕子每年都回来寻旧巢,所以说“_”,但旧燕归来,时光已逝,表达了词人对物是人非的慨叹。3下面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夕阳西下几时回?”词人由夕阳西下而生发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希望其重现的心境。B.“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蕴含着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C.“小园香径独徘徊”说的是词人独自一人在花间踱来踱去,表现出词人对春天美好景色的无限赞美之情。7.

7、结合注释,读古诗,做练习。塞下曲唐卢纶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注释)塞下曲:古代歌曲名。这类作品多是描写边境风光和战争生活的。惊风:突然被风吹动。引弓:拉弓,开弓,这里包含下一步的射箭。平明:天刚亮的时候。白羽:这里指箭。没:陷入,这里是钻进的意思。石棱:石头的边角。1根据古诗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1)诗中的“惊”字说明将军听到风吹草动的声音非常害怕。(_)(2)“引弓”描写的是将军的动作。(_)(3)这首诗塑造了一个勇敢机智、武艺高强、具有神力的边塞将军的威武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边塞将领的赞颂之情。(_)2朗读“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正确的节奏是()A.平明/

8、寻白羽,没在/石棱中。B.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8.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_宋京口瓜(洲州)水间(jinjin),钟山只(隔融)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hihun)。1在“”上补写诗题和作者姓名。2用“”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正确读音。3“一水间”的“间”的意思_; “又绿江南岸”的“绿”的意思是_。4全诗表达了诗人_的感情。9. 古诗鉴赏。题临安邸_,_?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1补充诗句。2这首诗是_代诗人_写的。3最后两句表达的诗人情感是_。10.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一)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_。_,不教胡马度阴山。(二)题临安邸_,西湖歌舞

9、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_。(三)示儿死去元知_,但悲不见_。王师北定_,家祭无忘_。(1)把诗句补充完整。秦时明月汉时关,。,不教胡马度阴山。,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死去元知,但悲不见。王师北定,家祭无忘。(2)判断正误。“但使龙城飞将在”中的“飞将”指的是汉代著名将领李广。临安就是现在的杭州市。“示儿”的意思是把事情摆出来或指出来给儿子看。示儿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也是遗嘱。(3)填空。出塞的作者是代诗人,这是一首描写生活的诗,其中第一句诗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这句话应理解为。题临安邸是代诗人在一家旅店的墙壁上题写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国事的,对统治者的辛辣讽刺和。示儿的作者是(朝

10、代)诗人。诗人在第一句表明自己即将离开人世,但并不感到恐惧和痛苦,表达了他的生死观。第二句是向儿子们交代他毕生的心事,就是。11.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1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人闲桂花落:_ 时鸣春涧中:_3王维的山水诗多以画入诗,这首诗描写了_、_、_、_等景物,突出了山涧的_。4“人闲桂花落”中的“闲”字很有表现力,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_5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_12. 课内阅读。春日(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1根据下面的意思,在诗中找出相应的词语。晴朗的日子。_平常、轻易。_2这是一首描写_的诗。首句叙事,交代了_的时间、地点;第二句写所见景色令人耳目一新;第三、四句采用_的手法,把春天的景色描绘得生机勃勃。3这首诗在生动形象的描写中,说明了一个什么哲理?在正确的答案后面打“”。A.天气晴朗,才会有万紫千红的春天。( )B.寻芳泗水,才会有万紫千红的春天。( )C.有了东风,才会有万紫千红的春天。( )13. 补充古诗,完成练习。乞巧唐林杰_,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_。1补全诗句。2乞巧节在农历_,人们有_的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