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实证研究【开题报告】_第1页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实证研究【开题报告】_第2页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实证研究【开题报告】_第3页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实证研究【开题报告】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开题报告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实证研究一、立论依据1 .研究意义、预期目标从 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随着我国资本主义市场的正式设立,并购就一直持续不断。并有愈演愈烈之势,成为国内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寻求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我国在加入WT场对外开放程度逐渐扩大,使得我国的资本主义市场的发展得到了新的机会。并购作为企业资源配置和快速扩张的一种手段,在企业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1993年至今,我国上市公司并购已有十几年的历史,作为中国并购市场的主体,上市公司是否从并购中得到绩效的提高越来越受重视。并购能否有效改善上市公司的绩效,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极大关注。西方学者从20世纪50、

2、60年代起,开始对并购绩效问题进行研究,并且形成了一些比较成熟的方法和结论。而我国的证券市场仍处于发展阶段,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活动在运作机制,股权结构等方面与西方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对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更具有实践指导的意义。成功的并购可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是社会资源得到良好的配置,失败的并购会给企业带来重大甚至致命的打击。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研究,对并购前后各利益相关者绩效指标变化与公司绩效指标变化进行相关分析,研究各利益相关者在上市公司并购中的角色定位,明确并购对企业绩效可能产生的影响,分析影响并购绩效的原因,给我国

3、企业并购提供合理的依据。2 .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外学者在对于上市公司并购对公司绩效的影响问题研究时,存在这许多的差异。有认为达到提升的效果,有的研究表明是呈下降趋势,也有结果显示是不明确的。从 19世纪末至今,发达国家已经经历了5次大规模的并购浪潮,这些并购重组不仅数量多,规模大,而且每一次并购浪潮都已特定的技术进步、市场发展或制度变革为背景,为实证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更重要的是,这些国家由于较早建立起了完善的资本市场,因此,记录了较为完整的交易数据,包括公司的财务数据、市场数据等,为实证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国外的研究中,通常通过联合检验收购公司和目标公司市场绩效的方式来对相关的并购理论进

4、行检验。他们能够过实证研究发现,目标公司收益和总收益正相关,表明协同效应强于代理问题。在总收益为正的子样本中,目标公司收益与收购公司收益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因此,可能存在过度支付,过度支付部分地抵消 了协同效应。Meek艰公司的利润为核心指标,其研究结果表明在兼并事件发生后, 兼并 公司的盈利能力显著下降。Matsusaka在研究19681974年的公司收购中,在目 标公司管理层结构被保留的情况下,公司从收购中获得了正的超常收益。在我国并购市场背景下研究并购的绩效,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目标公司主要集中在非上市公司,难以获得相关数据。因此,通过联合检验收购公司与目标公司短期超常收益来对相关理论进

5、行检验是不可行的,必须寻找新的思路,克服上述问题。在不同的并购理论之间,往往对收购公司短期绩效的预测相同,但对收购公司长期绩效的预测却存在差异或相反。因此,当我们结合收购公司短期绩效和长期绩效后,就可以对这些理论进行区别并加以检验。我国尚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具有非常显著的特殊制度背景。因此,在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现状时,必须结合我国转型经济背景展开理论和实证研究。檀向球研究了沪市1997年的198起重组事件,选取主营业务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等9个指标来综合评价重组的绩效,发现兼并扩张的公司绩效下降。陈玉罡对1999一 2000年深沪两市349起并购事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并购能够给

6、收购公司股东带来显著的财富增加。3 .参考文献 1 朱滔 . 转型经济中上市公司并购行为与绩效研究 M . 北京: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9. 2 杨晓嘉 . 并购绩效评价与优化M . 湖南 : 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3 全球并购研究中心. 中国并购报告2009 M . 北京 :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4 李善民、李椅.中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绩效研究 J.管理世界,2003 (11). 5 冯根福、吴林江.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J . 经济研究,2001( 1) . 6 檀向球 . 沪市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实证研究J . 中国证券报,1998( 9) . 7 李善民 .

7、上市并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研究J. 世界经济,2004(9). 8 方芳, 闰晓彤 . 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与思考 J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8). 9 李善民、陈玉是. 上市公司兼并与收购的财富效应J . 经济研究,2O02(11). 10 王春、齐艳秋. 企业并购动机理论研究J . 外国经济与管理,2001( 6) . 10 Sidel , Robin. “ VolatileMarketsputadmaperonDeals ” .WallStreet Journal , JanuaryZ , 2002. 12 LimmaekR.Corporatemergersandshare

8、holderwealtheffeets:1977一 1986J.Aee.untingandBusinesSReseareh , 1991(21).二、研究方案1 .主要研究内容(或预期章节安排)1 . 绪论1.1 研究背景1.2 研究意义1.3 相关研究的现状1.3.1 国外相关研究1.3.2 国内研究现状2 . 公司并购的理论基础2.1 核心概念界定和阐述2.1.1 并购2.1.2 并购绩效2.2 公司并购的特征2.3 上市公司并购的类型2.4 公司并购的动因理论2.4.1 效率理论2.4.2 委托代理和管理主义理论2.4.3 信息假说及信号理论2.4.4 自由现金流量假说3 我国上市公司并

9、购绩效的实证分析3.1 案例背景3.2 实证分析方法的选用与指标选取3.3 实证结果与分析4 结 论2 . 实施方案和进度计划实施方案:首先阐述什么是并购以及并购绩效的产生,然后概括近年来我国并购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再找出我国实行并购中的经典案例分析其并购前后的绩效变化。根据其绩效的变化结合实际分析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再从这些原因中找出存在问题和研究并购在我国存在的必要性。最后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理论。进度计划:第 6学期第19 20周到第7学期第1 5周: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广泛搜集、研究相关文献资料,完成毕业论文选题。第 7学期第612周: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外文翻译、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的撰写;参加开题答辩,进一步论证选题价值、确立主要研究内容、论证研究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第 7学期第13 14周: 撰写论文详细提纲,交给导师批阅,反复修改,保证 论文结构的合理性。第 7学期第15 20周:开始写毕业论文,完成初稿。第 7学期寒假:结合毕业论文选题开展研究调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