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温胆汤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体会_第1页
黄连温胆汤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体会_第2页
黄连温胆汤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体会_第3页
黄连温胆汤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体会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黄连温胆汤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体会(1)                           作者:李求兵,田心,陈钢,杨学青【关键词】  黄连温胆汤;血管性痴呆;反流性食管炎;抑郁症;急性脑血管病温胆汤出自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宜服温胆汤方:半夏、竹茹、枳实各二两,橘皮三两、生姜四两,甘草一两”,

2、宋代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温胆汤用千金原方加茯苓、大枣,生姜则由原来的四两减为五片,指证为“气郁生涎(痰),变生诸证”1。黄连温胆汤由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温胆汤加减变化而来,如偏寒者加大生姜、陈皮用量;偏热者可加芩、连,单加黄连则名“黄连温胆汤”2。笔者在临床上对多种老年患者属痰热内蕴者的病证,运用黄连温胆汤治疗,取效良好,现介绍如下。1  血管性痴呆案例1:患者,男,65岁,2007年3月5日初诊。主诉突发记忆力减退2周。证见近期、远期记忆力均明显减退,计算力、注意力、定向力全面减退,烦躁,嗜睡,大便干燥,舌质黯红,舌苔厚腻黄白相间,脉弦滑。神经系统检查示:不全感觉性失语。头颅CT检

3、查提示“左侧颞叶梗死,梗死后出血”。简易智能状态检查表(MMSE)11分。证属痰热内蕴,上蒙清窍,瘀血内阻,脑络痹阻,致神机失用,痴呆遂生。治宜清热化痰、活血化瘀、醒脑开窍。方用黄连温胆汤加味:黄连9 g,清半夏10 g,茯苓15 g,竹茹10 g,枳实10 g,陈皮10 g,甘草9 g,石菖蒲10 g,郁金10 g,胆南星10 g,丹参30 g,川芎15 g,生大黄9 g。每日1剂,水煎服。二诊:服药7剂后,患者烦躁、嗜睡改善,舌苔厚腻减轻,大便正常,上方去大黄,加桃仁10 g、红花10 g,续服30剂。三诊:患者记忆、计算等认知功能明显改善,语言功能改善,MMSE 17分,舌苔薄黄腻、剥脱

4、,痰热渐轻,二诊方去胆南星,加潼白蒺藜各15 g、益智仁30 g,滋补肝肾,标本同治,再服60剂。四诊:患者认知功能进一步改善,MMSE 23分,生活自理,汤药停服,进行认知功能训练。按:石室秘录指出:“痰气最盛,呆气最深”,并认为“治呆无奇法,治痰即治呆也”。该患者形体肥胖,乃多痰多湿之体,又嗜好烟酒日久,损伤脾胃,酿湿生痰,内蕴化热,痰蒙清窍,或痰瘀互结,脑络痹阻,而致痴呆发生。病初以痰热瘀血邪实为主,故以黄连温胆汤合菖蒲郁金汤以清热化痰、醒脑开窍;加生大黄通腑泻热以助化痰;丹参、川芎活血化瘀。痴呆为本虚标实之证,本为肾精气血亏虚、实为痰瘀痹阻,老年人具有脏腑功能逐渐衰退的特点,因此,治疗

5、过程中要根据症状、舌、脉的变化,加入健脾和胃、滋补肝肾之品,标本同治,不可一味克伐伤正。2  反流性食管炎案例2:患者,男,78岁,2005年11月10日初诊。主诉胸闷、胸痛反复发作1年。证见胸闷,胸骨后烧灼样疼痛,夜间较重,伴反酸、烧心、上腹痞满,进食后上腹胀满更甚,口苦,大便干燥,舌质淡黯,苔黄腻,脉弦滑。胃镜检查提示:反流性食管炎、食管裂孔疝。经常服“奥美拉唑”、“吗丁啉”治疗,服药后症状减轻或消失,停药后随即又发作。证属痰热中阻,中焦气机不利,升降失司。治宜清热化痰、健脾和胃、升降气机。方用黄连温胆汤合乌贝散加减:黄连9 g,姜半夏10 g,茯苓15 g,竹茹10 g,枳实1

6、0 g,陈皮10 g,甘草9 g,乌贼骨15 g,浙贝母10 g,紫苏梗10 g,木香9 g,吴茱萸3 g,全瓜蒌15 g,丹参30 g。每日1剂,水煎服。二诊:服药7剂后,患者胸闷、胸痛、反酸、烧心、上腹痞满、口苦、大便干燥等诸症减轻,效不更方,原方续服14剂。三诊:胸闷、胸痛、反酸、烧心、上腹痞满等主要症状消失,仍感进食后上腹部胀满。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健脾和胃,从本调治,3个月后复诊,未有明显发作。    按:反流性食管炎属中医“痞满”、“胸痹”等范畴。患者高龄多病,脏腑功能逐渐衰退,脾胃虚弱,运化失司,痰湿内生,久则蕴而化热,痰热中阻,中焦气机不利,升降失司

7、,而致痞满、胸闷诸症的发生。黄连温胆汤清化痰热,黄连配吴茱萸辛开苦降;瓜蒌贝母散、乌贝散清热化痰、制酸止痛。诸药合用,使脾胃得以健运、痰热得以清化、气机得以升降,故取效良好。3  抑郁症案例3:患者,女,69岁,2006年12月14日初诊。患者6个月前配偶去世,子女因工作只能偶尔陪伴,经常独自在家,此后子女发现患者反应迟钝、情绪低落、语言减少,认为患“痴呆”来诊。证见情绪低落,缺乏兴趣,自觉反应迟钝,话少声低,应答缓慢,时有心烦胸闷,失眠,口苦,大便干燥,舌质淡红、有瘀斑,苔白腻微黄,脉滑。查:头颅MRI正常,MMSE 27分,抑郁症评估表(SDS)积分47分。诊断为“抑郁症”。中医

8、辨证属痰热中阻,气滞血瘀。治宜清热化痰、理气活血。方用黄连温胆汤合柴胡疏肝散加减:黄连9 g,姜半夏10 g,茯苓15 g,竹茹10 g,枳实10 g,陈皮10 g,甘草9 g,柴胡10 g,白芍15 g,赤芍15 g,香附10 g,川芎10 g,全瓜蒌15 g,丹参15 g。每日1剂,水煎服。服药7剂,并嘱患者多与家人及社区老人交流,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二诊:心烦胸闷、失眠、口苦、大便干燥等症状改善,原方续服28剂。三诊:情绪改善,语言增多,对答如常,SDS积分36分,改用逍遥散善后,疏肝理气、健脾和胃。本篇论文由网友投稿,读书人只给大家提供一个交流平台,请大家参考,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

9、们尽快处理。按:患者有明确的生活事件诱因,有情绪低落、反应迟钝等抑郁症的主症,结合抑郁症评估表,可诊断为抑郁症。抑郁症属中医“郁病”范畴,由精神因素引起,以气机郁滞为基本病变。在气郁的基础上继发其它郁滞,则出现相应的症状,如血郁、火郁、食郁、湿郁、痰郁等。该患者因情志所伤,肝失疏泄,乘脾犯胃,脾失健运,胃失和降,痰湿内生,蕴而化热,痰火扰心或上扰清窍,且气机郁滞,疏泄失常,遂致情绪低落、缺乏兴趣、反应迟钝、话少声低、应答缓慢等抑郁表现。患者有心烦、口苦、大便干燥、舌苔白腻微黄、脉滑等痰热之象,故以黄连温胆汤清热化痰、健脾和胃,黄连清热泻火以泻心经实火见长;合柴胡疏肝散疏肝理气,使痰热清化,气机

10、条达,再配合心理疏导,故能获得迅速解郁的效果。4  急性脑血管疾病案例4:患者,女,75岁,2006年12月18日初诊。以突发意识不清1 d入院诊治。证见意识模糊不清,伴言语蹇涩,右侧肢体乏力,头痛,烦躁,恶心,便秘,舌质黯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查:嗜睡,不全混合性失语,右上、下肢肌力级,右侧巴彬斯基征阳性。头颅CT检查提示:左颞、顶叶脑出血。中医诊断:中风(中脏腑),证为痰热内蕴,上扰清窍,闭阻经络。治宜清热化痰、开窍醒神。方选黄连温胆汤合菖蒲郁金汤加减:黄连9 g,清半夏10 g,茯苓15 g,竹茹10 g,枳实10 g,陈皮10 g,甘草9 g,石菖蒲10 g,郁金10 g,远

11、志10 g,胆南星10 g,丹参30 g,川芎15 g,赤芍15 g,生大黄9 g。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用甘露醇脱水控制脑水肿。治疗1周,神志转清,头痛、烦躁、恶心症状消失,腑气通畅,大便每日23次。原方去大黄续服并配合语言、肢体功能锻炼。治疗2周,病情明显改善,神志清晰,语言、肢体功能明显好转,舌质黯红,苔少剥落,属痰热渐清,阴液亏损,上方去黄连、胆南星、枳实,加潼蒺藜、白蒺藜、怀牛膝、白芍、生地黄滋阴潜阳、平肝熄风。治疗2周,右上、下肢肌力恢复至级,语言基本恢复正常,复查头颅CT示血肿吸收,痊愈出院。按:虚、火、风、痰、瘀是导致中风主要病因,在诸病理因素中,虚是致病之本,而痰与其它因素间

12、夹为病最多,形成风痰、痰热、痰火、痰瘀、气虚痰阻,共同致病,因此,痰是中风病致病一个重要因素。该患者嗜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而致痰湿内蕴,痰邪郁久化热,火性上炎,夹痰上扰,闭阻经络致半身不遂;痰热上扰清空,闭阻清窍则见神昏、舌强言蹇或不语等症。对于出血性中风,西医内科治疗进展不多,其优势在于神经外科手术方法的不断进步,而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综观脉症,患者烦躁、便秘、舌红、苔黄腻、脉弦滑,均系痰热之象,故以黄连温胆汤清化痰热为主,合菖蒲郁金汤化痰开窍;黄连清心火以助开窍;加生大黄通腑泻火以助醒神;离经之血为瘀血,配丹参、川芎、赤芍活血化瘀有助血肿吸收。由于中风病以虚为本,老年人脏腑功能已弱,而黄连苦寒、大黄峻猛,急性期虽以祛邪治标为主,但邪势减后要注意扶正,标本兼治。5  体会黄连温胆汤由温胆汤加黄连而成,温胆汤所治之中心病证在于“痰”。成方便读指出:“胆为甲木,其象为春,今胆虚即不能遂其生长发成之令,于是土得木者因木郁而不达矣。土不达则痰易生,痰为百病之母,所虚之处即受邪之处。”黄连清热泻火以泻心经实火见长,温胆汤加用黄连清心除烦,对神志、精神类病证尤为有效。“异病同治”是中医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