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果树枝干病害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_第1页
论述果树枝干病害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_第2页
论述果树枝干病害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_第3页
论述果树枝干病害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_第4页
论述果树枝干病害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述果树枝干病害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系别:生物科技系专业: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年级:2007级姓名:邢龙飞学号:071710105内容摘要:近年来,苹果树腐烂病在苹果生产中发生极为普遍。据调查,从初果期到盛果期的果园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对果树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究其发病原因,主要有:树体养分供应不均衡,果树修剪不合理, 树体负载量过大, 树势衰弱,树体贮存营养不足,果农对腐烂病发病规律认识不够, 防治不力等。针对以上发病原因,在生产实践中,为了全面有效地防治苹果树腐烂病,增强树势,延长果树寿命,增加果树产量,提高苹果品质,我们应既注重农业措施, 又加强化学防治来进行综合防治。关键词:苹果

2、树;腐烂病;发病特点;防治措施苹果是我省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病害却成为威胁苹果生产的主要障碍之一。据报道,苹果病害有100余种。苹果上的病害,按为害部位大致可分为果实病害、叶部病害、枝干病害和根部病害。而枝干病害是苹果上为害及其严重的毁灭性病害,值得广大果农朋友重视。苹果树枝干病害主要有腐烂病、干腐病、枝干轮纹病等。通过一个月(2010年3月份在长武、旬邑、礼泉三大苹果产区的调查,现果树腐烂病是发生最频繁,最让果农头疼的病害。部分果农都选择了挖掉果树。因此,我将果树上发生最严重的果树腐烂病做以下论述:苹果腐烂病俗称烂皮病,是对苹果生产威胁很大的毁灭性病害。该病主要在成龄果园中发生,重病果园株缺

3、枝残,伤痕累累,产量大幅度下降,个别的甚至毁园。1.症状该病多在结果大树的主干、主枝和较大的侧枝活辅养殖上发生;重病园小枝、干桩和果台等也常发病;有时果实也可受害。在枝干上该病有两种类型,即溃疡型病斑和枝枯型病斑。1.1 溃疡型病斑多数发生在主干、住址和较粗大的侧枝及辅养枝。发病初期病斑表面红褐色、水渍状、略隆起,按压时病部下陷并流出黄褐色汁液;病部组织松软,剥开表皮可见皮层呈红褐色腐烂,靠近可闻到浓烈的酒糟味;发病后期,病部干缩下陷,边缘开裂呈黑褐色。整个病斑多呈梭形,有时呈不规则形。大约在发病一个月左右,栓皮下先出现墨绿色疣状小突起,不久突破表皮,呈黑色小粒点状,即为病菌的子座;空气潮湿或

4、雨后从小黑点顶端可冒出橘黄色卷曲的丝状物,即为病菌的孢子角。病斑大小不等,从几厘米到几十厘米甚至达1米以上。病斑扩展环绕枝干一周时,上部叶片先萎蔫、变黄、脱落,进而病枝枯死。1.2枝枯型病斑多发生于25年生小枝以及剪口、干枯桩、果枝等部位。发病后病斑形状不规则,边缘不明显,红褐或暗红褐色,病皮质地腐烂,扩展很快,病部有时出现赤褐色轮状斑纹,栓皮极易剥离。病斑绕枝一周后病部以上枝条枯死。后期病部也会长出小黑点,天气潮湿时从中也可涌出橘黄色的丝状物。在生产实践中,该病易于苹果干腐病相混淆,区别点在于:腐烂病病部组织松软,病皮上的小黑点大二稀,潮湿时从顶端冒出橘黄色丝状物;干腐病病部表皮紧贴木质部,

5、坚硬,凹陷明显,病皮上的小黑点小而密,潮湿时冒出灰白色粘液。2 病原形态及生物学特性2.1 病原形态有性态为苹果黑腐皮壳,属子囊菌门黑腐皮壳属真菌。无性态为壳囊孢。病部表面的小黑点为子座。子座分内子座和外子座。外子座内含有一个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器扁瓶形,直径为4801600m高400960m,成熟时其内分成多个腔室,各腔室相互连通,有一共同空口伸出病皮外。腔室内壁密生分生孢子梗,顶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无色透明,分枝或不分枝,长10.520.5m。分生孢子无色,单胞,香蕉形或腊肠形,两端圆,微弯曲,内含油滴,大小3.6 8.0m0.81.7m。分生孢子成熟时与胶状物质混合在一起,与高湿胶状物

6、吸水膨胀,自孔口溢出形成橘黄色卷絮状孢子角。秋季在外子座下面或旁边形成内子座,在病斑上表现为大型点状物,内含3 5个子囊壳。春季形成的病斑,6月份开始形成子囊壳,到9月份逐渐成熟。子囊壳球形或烧瓶形,直径为320540m,具长颈,颈长450860m,顶有孔口,孔口部黑色,以分生孢子器的开口部为中心轮生。子囊壳内壁着生子囊层。子囊长椭圆形或纺锤形,顶壁稍厚,大小28.035.0m7.010.5m,内含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排列成两行或无规则排列,无色,单胞,腊肠形或香蕉形,比分生孢子稍大,大小611m1.22.1m。遇湿子囊孢子与胶体物质从孔口涌出,呈橘黄色卷絮状孢子角。一个小黑点上涌出多条孢子

7、角,与外子座只出现一条孢子角有明显区别。2.2 病原生物学菌丝生长温度范围538,最适为2829。分生孢子器形成最适温度20 30;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温度25左右,但在10以下也能萌发。分生孢子在清水中不萌发,其萌发需要一定的营养物质,而这些营养物质广泛存在于树皮、木质部、叶片和果汁中。子囊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19左右,在5左右也可萌发,但萌发率低。子囊孢子在清水中可以萌发,但萌发后菌丝的生长发育则必须有营养物质的供给,所需营养物质与分生孢子萌发生长要求相同。3 病害循环3.1 初侵染来源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和子囊壳在田间病株和病残体上越冬,成为翌年发病的主要初侵染源。病斑中的病菌可存活

8、4年左右。一个病斑释放孢子的能力可持续1年半之久。3.2传播和侵染翌春,在雨后或高湿条件下,分生孢子器及子囊壳便可释放出大量孢子。由于孢子常与胶质物一起形成孢子角,所以,必须先通过雨水冲溅分散,尔后随风雨进行大范围传播扩散。另外,孢子也可黏附在昆虫体表,随昆虫的活动而传播扩散。腐烂病菌的侵染具有伤口侵入、潜伏侵染、枝干向阳面病重、落皮层积累菌量等特点。腐烂病菌是一种弱寄生菌,一般只能从伤口侵入已经死亡的皮层组织。但也能从叶痕、果柄痕和皮孔侵入。被侵伤口包括冻伤、修剪伤、机械伤和灼伤等,其中以冻伤和带有死树皮的伤口最易被侵染。腐烂病菌具有潜伏侵染特性。病菌侵入后,首先在侵入点潜伏生存,如果树势健

9、壮,抗病力强,病原菌就不能进一步扩展致病,而是长期潜伏;当树体或局部组织衰弱,抗病力降低时,潜伏菌丝才得以进一步扩展致病。病菌在扩展时,首先产生有毒物质杀死侵入点周围的活细胞,尔后才能向四周扩展,致使树皮坏死腐烂。因此,除病树、病斑带菌外,外观无症状的树皮,往往也潜伏有腐烂病菌。在较粗大的枝干上,腐烂病斑多数出现在向阳面。这是由于枝干局部增温所致。即使在气温较低(010时,枝干向阳面树皮温度也可达到菌丝生长的温度或适宜温度。同时,由于局部增温,树皮呼吸强度增加,营养消耗大,导致抗病能力大大降低,有利病菌扩展和病斑扩大。腐烂病菌可在落皮层中生存、扩展和积累菌量。所谓落皮层是指树体表面翘起的、鳞片

10、状的、容易脱落的褐色坏死皮层组织。落皮层一般在6月上、中旬开始形成,7月上旬逐渐变色死亡。由于落皮层组织处于死亡状态,并含有较丰富的水分和养分,为腐烂病菌生存扩展提供了良好的基质。落皮层是腐烂病菌潜伏生存的重要场所,是枝干腐烂病发生的重要菌源地。3.3发病高峰一般来讲,陕西苹果产区,腐烂病一年有两次发病高峰,即春季发病高峰和秋季发病高峰。春季发病高峰,一般出现在34月份。此时树体经过越冬消耗,树干营养水平降低;再加萌芽、展叶、开花,枝干营养大量向芽转移,营养状况更加恶化,导致树体抗病能力急剧降低。随气温上升,病斑扩展加快,新病斑数量增多,病组织出现软腐,对树体为害加重。据调查,苹果树腐烂病34

11、月出现的新病斑数量和病斑扩展量均可占全年总量的70%左右,表现明显的发病高峰。5 6月,枝干营养和抗扩展能力处于全年最高水平。此期病斑停止扩展,呈现一个相对静止期。79月,花芽分化,果实加速生长,枝干营养水平及抗病能力又一次降低,新病斑又开始少量出现,旧病斑又有一次扩展,形成一个秋季高峰。但与春季高峰相比,秋季高峰较弱,新病斑出现数量及旧病斑扩展量仅占全年总量的20%左右。10月以后气温降低,营养回流,枝干抗病能力较强,又进入一个相对静止期。但此期落皮层和表层坏死组织内的腐烂病菌,向健康皮层组织缓慢扩展,为第二年春季高峰的出现积累病菌。4 发病条件树势衰弱、愈伤力低是是引起腐烂病发生流行的主要

12、原因。凡能引起树势衰弱的因素,都可引起病害的发生。4.1 树体负载量在果树正常管理情况下,树体负载量是左右发病的一个关键因素。通常苹果树进入结果期后,腐烂病斑开始出现;随着树龄的增加和产量的不断提高,腐烂病会逐年增多。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苹果结果常有大小年现象,凡大小年现象严重的果园或植株,腐烂病也严重。据调查,大年的果园当年秋、冬季和此春的腐烂病发生较常年多,发病期长,为害大;果树小年,腐烂病轻。这是由于大年树的树体贮藏营养减少,抗病力大大降低的缘故。4.2 冻害及日灼苹果树腐烂病的发生与冻害和日灼有密切关系。凡大冻害之年,就是腐烂病大发生或开始大发生之年。山区和沙地果园,向阳面枝干容易发生日灼,随之发生腐烂病;因腐烂病而锯除枝干的树体,更容易发生日灼,加重腐烂病为害。冻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