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工程试题_第1页
化学反应工程试题_第2页
化学反应工程试题_第3页
化学反应工程试题_第4页
化学反应工程试题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化学反应工程试题、选择题化学反应工程原理1、气相反应C0 + 3HCH4 + H2。进料时无惰性气体,CO与H2以1 : 2摩尔比进料,则A、-2B、-1C、1D、2K12、一级连串反应A -K2 P S在间歇式反应器中,则目的产物P的最大浓度膨胀因子CO =_a_。CP,max83、A、C K1 K2CAQ()K2K2k1CAQ(K2y2 12CAQ(Ki)KlK22、K2 K1串联反应A P(目的) R + S,目的产物P与副产物S的选择性SP =CAQ1/2 2(K1K2)1nPnPQnPnPQnPnPQnP nPQ4、5、A、aq nA全混流反应器的容积效率A、 V QnAOB、 =0

2、对于单一反应组分的平行反应=1、Q时,该反应的反应级数C、n _b. QnRnRQP主)S(副),其瞬间收率P随CA增大而单调下降,6、全混流反应器、全混流串接平推流反应器A 。则最适合的反应器为A、平推流反应器C、多釜串联全混流反应器 对于反应级数n > Q的不可逆等温反应A、平推流反应器BC、循环操作的平推流反应器D,为降低反应器容积,应选用_、全混流反应器全混流串接平推流反应器7、一级不可逆液相反应 A= 2R , CAQ32.3QkmOI /m ,出口转化率XA °7,每批操作时间t to2.Q6h,装置的生产能力为5QQQQ kg产物R/无M R=60,则反应器的体积

3、V为3_C_m。A 19、 6B、 2Q 、2C、22、2D、23、48、在间歇反应器中进行等温一级反应A B,rA0.01CAmol lS 当j Caq1mol l 时求反应至CA 001mo所需时间t=B秒。A、 4QQB、 460C、500D、5609、一级连串反应A P S在全混流釜式反应器中进行 ,使目的产物P浓度最大时的最优空时 opt D_。In (K2/K1)ln(K /K2)A、K2 KlK2 Klln (K2K1)LKIK21K1K210、分批式操作的完全混合反应器非生产性时间t0不包括下列哪一项A、加料时间时间11、全混流反应器中有A、1B反应时间物料冷却时间D 、清洗釜

4、所用B_稳定的定常态操作点。C12、全混流反应器的容积效率小于1、0时,且随着A的增大而减小,此时该反应的反应级数nD 。B、=0n_D_,微观流体具有比宏观流体高的出口转化率B、=1C14、轴向分散模型的物料衡算方程的初始条件与边界条件与A、示踪剂的种类 B 、示踪剂的输入方式C15、对于气-液相反应几乎全部在液相中进行的极慢反应 装置。A、填料塔A、 V 013、当反应级数A、 =0喷洒塔16、催化剂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渐失活,其失活速率式为率。> 1CD无关。管内的流动状态,为提高反应速率,应选用检测位置C鼓泡塔搅拌釜dmkdCidt,当平行失活对反应物有强内扩散阻力时,d为C。A、

5、0B、=1C17、不属于气固相催化反应固定床反应器拟均相二维模型的特点就是A、粒子与流体间有温度差B、粒子与流体间无温度差C、床层径向有温度梯度D、床层轴向有温度梯度18、 属于气固相催化反应固定床反应器拟均相二维模型的特点就是A 。A、粒子与流体间有浓度差B、粒子与流体间无浓度差C、床层径向有温度梯度D、床层径向有浓度梯度C_。、参数值不随床高而变、参数值与气泡大小有关1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流化床反应器按深度而分的第级模型的特点A、各参数均为恒值C、参数值与气泡大小无关20、流化床反应器中的操作气速U 0就是根据具体情况定的,一般取流化数UO Umf范围内。A、0、1 0、41、521、全混

6、流反应器进行放热反应时C1、5 1010 15,要使反应器操作在稳定的定常态,则必须满足以下条件A.移热速率 >放热速率B. 移热速率 <放热速率C. 移热速率随温度变化率 > 放热速率随温度的变化率D. 移热速率随温度变化率 < 放热速率随温度的变化率22、 气固催化反应本征速率就是指排除_C_阻力后的反应速率。A.外扩散阻力B.内扩散C. 内外扩散D. 吸附与脱附23、 等温液相反应A+B P r p=k CACb, 2A R r R=k2CA2P为目的产物,有下列四种方案可供选择,从提高P的收率着眼适宜选用DA.间歇釜式反应器,A与B一次性加入;B.全混流反应器;

7、C. 半间歇釜式反应器,A 一次性加入,B连续滴加;D. 半间歇釜式反应器,B 一次性加入,A连续滴加。24、 乙苯在催化剂上脱氢生成苯乙烯,经一段时间反应后,苯乙烯生成量不再增加,乙苯仍大 量存在,表明这就是一个_b_反应。A.慢速 B.可逆C.自催化D. 不可逆KiK225、 等温恒容下进行各步均为一级不可逆串联反应A ' PS若保持相同的转化率Xa,调节反应温度使k2k 1降低,则P的收率将_A_A、增大B.减小C.不变D.先增后减26、 在全混流反应器中,反应器的有效容积与进料流体的容积流速之比为A 。A 空时T B、反应时间t C 停留时间t D、 平均停留时间27、 阶跃示

8、踪法测定停留时间分布对应曲线为 _B_ 。A、E(t)曲线B、F(t)曲线 C l(t) 曲线 D y(t)曲线28、 气固催化反应的内扩散模数 ,其中L为特征长度,若颗粒为球形则L=_D_。A 厚度 /2B、RC R/2D R/329、 对于反应级数n> O的不可逆等温反应,为降低反应器容积,应选用 A 。A 平推流反应器B、全混流反应器C 循环操作的平推流反应器D、全混流串接平推流反应器二、填空题1、 化学反应工程就是一门研究化学反应的工程问题的科学。2、 化学反应速率式为a KCCACb ,如用浓度表示的速率常数为Kc ,用压力表示的速率常数 kP ,则 KC=(RT) () KP

9、 O-P(主)A3、平行反应"S(副)均为一级不可逆反应,若E主>E副,选择性SP与浓度 无关,仅就是温度的函数。4、 对于反应级数n >O的反应,为降低反应器容积,应选用 平推流 反应器为宜。5、 对于恒容的平推流管式反应器平均停留时间、反应时间、空时一致。6、 若流体就是分子尺度作为独立运动单元来进行混合,这种流体称为微观流体_o7、 流体的混合程度常用调匀度S、流体的混合态来描述。8、 催化剂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因晶体结构变化、融合等导致表面积减少造成的物理 失活,也可能由于化学物质造成的中毒或物料发生分解而造成的化学_失活。9、 对于多孔性的催化剂,分子扩散很复杂,

10、当微孔孔径在约0、Ium时,分子与孔壁的碰撞为扩散阻力的主要因素,这种扩散称为努森扩散 。10、绝热床反应器由于没有径向床壁传热 有温度与浓度的变化般可以当作平推流处理,只考虑流体流动方向上 ,因此一般可用拟均相一维模型来计算。11、对于可逆的放热反应系为Teq TOPt亠上E2 EIEI,存在着使反应速率最大的最优温度TOPt与平衡温度Teq ,二者的关部分在乳相中以起始流12、描述流化床的气泡两相模型,以Uo的气速进入床层的气体中化速度Umf通过,而其余部分UO Umf则全部以气泡的形式通过。13、 描述流化床的数学模型,对于气、乳两相的流动模式一般认为_气_相为平推流,而对_ 乳相则有种

11、种不同的流型。14、 多相反应过程就是指同时存在两个或更多相态的反应系统所进行的反应过程。 三传一反就是化学反应工程的基础。放大或控制,都需要对研究对象作出定量的描述,也就要用数学式来表达,简称_数学模型_ OK215、16、不论就是设计、 个参数间的关系17、级连串反应Ak1S在平推流反应器中,则目的产物P的最大浓度k2(k2 k1)In (k2k1)CP ,maxt optk2Ok2k1)nK0nK18、着眼反应组分19、一级连串反应K的转化率的定义式为K1APnK 0 OA S在间歇式全混流反应器中,则目的产物 P的最大浓度k2(k2 k1)k1ln (k2k1)CP ,maxt OPt

12、k2Ok2k1)20、化学反应速率式为rA KCCACB ,如用浓度表示的速率常数为KC ,用压力表示的速率常数 KP ,则 KC = KP O21、 理想反应器就是指全混流反应器、平推流反应器。22、 具有良好搅拌装置的釜式反应器按全混流 反应器处理,而管径小,管子较长与流速较大 的管式反应器按平推流反应器处理。dQ dQG23、 全混流反应器稳定的定常态操作点的判据为QG Qr、, dT dT24、 平推流反应器的返混为0 o25、 一个可逆的均相化学反应,如果正、逆两向反应级数为未知时,采用初始速率法_法来求 反应级数。26、 分批式完全混合反应器操作的优化分析就是以平均生产速率最大、生

13、产经费最低_ 为目标进行优化的。27、 轴向分散模型的数学期望值,方差。28、测定气-液相反应速率的方法与均相反应时不同之点就是实验时要排除气相与液相中的扩散阻力使反应在动力学区域内进行。29、 在流化床中为了传热或控制气-固相间的接触,常在床内设置内部构件,但很少使用水平构件,它对颗粒与气体的上下流动起一定的阻滞作用,从而导致床内产生明显的 _温度 _梯度与浓度_梯度。30、 对于固系统的流化床反应器的粗颗粒系统,气速超过起始流化速度后,就出现气泡,气速愈高,气泡的聚并及造成的扰动亦愈剧烈,使床层波动频繁,这种流化床称为_聚式流化床_。31、 当前用于描述气-液两相流相间传质的模型有两大类:

14、一就是按稳态扩散来处理的 _双膜模型 _; 一就是按非稳态扩散处理模型,如_溶质渗透模型_与 _表面更新模型_。32、 在建立数学模型时,根据基础资料建立物料衡算式的一般式为_输入量=输出量+反应量+ 累积量_。33、活化能的大小直接反映了 _反应速率_对温度的敏感程度。34、 生成主产物的反应称为 _主反应_,其它的均为 _副反应_。35、 固定床中颗粒的体积相当直径定义为具有相同体积VP的球粒子直径,表达式dv=_(6Vp/ ) 1/3_。三、分析解答题1、简述等温恒容平推流反应器空时、反应时间、停留时间三者关系?空时就是反应器的有效容积与进料流体的容积流速之比。(分)反应时间就是反应物料

15、进入反应器后从实际发生反应的时刻起到反应达某一程度所需的反应时间。(分)停留时间就是指反应物进入反应器的时刻算起到离开反应器内共停留了多少时间。(分)由于平推流反应器内物料不发生返混,具有相同的停留时间且等于反应时间,恒容时的空时等于体积流速之比,所以三者相等。(分)2、简述阶跃示踪法测停留时间分布的实验方法及其对应曲线?阶跃示踪法就是对于定常态的连续流动系统,(分)在某瞬间t=0将流入系统的流体切换为含有示踪剂A且浓度为CAO的流体,(分)同时保持系统内流动模式不变 ,并在切换的 同时,在出口处测出出口流体中示踪剂 A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分)对应的曲线为F(t)F(t),CACAO。(分

16、)3、简述均相反应及其动力学的研究内容?答:参与反应的各物质均处于同一个相内进行的化学反应称为均相反应。均相反应动力学就是研究各种因素如温度、催化剂、反应物组成与压力等对反应速率、反应产物分布的 影响,并确定表达这些影响因素与反应速率之间定量关系的速率方程。4、对于可逆放热反应如何选择操作温度?答:1)对于放热反应,要使反应速率尽可能保持最大,必须随转化率的提高,按最优温度曲线相应降低温度;2)这就是由于可逆放热反应,由于逆反应速率也随反应温度的提高而 提高,净反应速率出现一极大值;3)而温度的进一步提高将导致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而达到 化学平衡。5、简述气-液反应的宏观过程:A(g) + bB(

17、l) 产物(I) ?1)反应物气相组分从气相主体传递到气液相界面,在界面上假定达到气液相平衡;2)反应物气相组分A从气液相界面扩散入液相,并在液相内反应;3)液相内的反应产物向浓度 下降方向扩散,气相产物则向界面扩散;4)气相产物向气相主体扩散。6、简述固定床反应器的优缺点?1)催化剂在床层内不易磨损;2)床层内流体的流动接近于平推流,与返混式反应器相比,用较少的催化剂与较小的反应器容积来获得较大的生产能力;3)固定床中的传热较差;4)催化剂的更换必须停产进行。7、2rR k1CA,其活化能为EI ; rsk2CA,其活化能为E2,当EI >E2时如何选择操作温度可以提高产物的收率?IE

18、i/RTS rRk10eCSR"CA答:对于平行反应rSk20ekoek20E2-RTEICA,所以,当EI > E2时应尽可能提高反应温度,方可提高R的选择性,提高R勺收率8、简述气固流化床反应器气泡两相模型的特点?1)以Ub的气速进入床层的气体中,一部分在乳相中以起始流动速度 Unf通过,而其余部分以 (UO-Umf)则全部以气泡的形式通过;2)床层从流化前的高度Lmf增高到流化时的高度 Lf,完 全就是由于气泡的体积所造成 ;3)气泡相为向上的平推流,大小均一 ;4)反应完全在乳相 中进行;5)气泡与乳相间的交换量 C为穿流量q与扩散量之与。9、简述双膜理论?该模型设想在气-液两相流的相界面处存在着呈滞流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