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老年人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老年人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心脏疾病发展到终末阶段几乎不可避免的综合征。老年人心衰多见于冠心病与肺心病,临床症状多不典型,给病情观察及护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文通过对老年CHF住院患者进行评估,分析其常见的症状及诱因,旨在结合临床特点探讨护理对策。1 临床资料选择1995年1月2003年1月在我院内一科病房住院的124例老年CHF患者进行评估,年龄6089岁,其中男78例,女46例。其中缺血性心脏病48例,慢性肺原性心脏病36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4例,风湿性心脏病11例,糖尿病10
2、例,心肌炎5例。2 结果2.1 老年人并发心力衰竭的常见主要诱发因素为感染、心律失常以及治疗护理不当等,详见表1。2.2 老年CHF患者常见临床表现见表2。 表1 老年人CHF患者常见诱因频数分布常见诱因 表2 老年CHF患者常见症状发生情况3 讨论3.1 曾有文献报道 1 ,诱发老年人心力衰竭的因素中呼吸道感染占48.8%。但本组病例中,由呼吸道感染引起心衰的占66.94%,这提示我们对有心脏病、高血压、肺心疾病的老年人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是控制心力衰竭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3.2 通过本组124例临床资料分析,发现老年人心力衰竭临床特点如下:临床表现隐匿,大多数没有心悸、气短等典型
3、表现,多因脑动脉硬化而出现疲乏无力、头晕、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嗜睡、微循环障碍,右心衰时还可引起胃肠道瘀血及消化道症状。4 护理对策4.1 心力衰竭目前治疗手段尚不能达到完全控制或治愈的水平,只能采取综合治疗护理措施,减轻症状、阻止病情恶化、提高生活质量。主要通过药物治疗、调节饮食、锻炼身体、心理护理及健康知识宣教等方法来具体实现 2 。4.2 由于老年人发生心衰多无典型心悸、气短症状,需要我们仔细观察病情,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加强早期心衰的观察,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原发病,掌握用药剂量,及时观察用药效果,对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要预防性地应用抗生素预防或控制肺部感染,
4、做到有预见性的护理。根据本组资料显示,有83例占66.94%的CHF患者因呼吸道感染而诱发或加重心衰,因此对患有心血管 疾病、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的老年患者应告诉他们注意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服,避免受凉感冒。对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可预防接种流感疫苗或应用调节免疫功能作用的药物,出现感染征兆时应早期治疗。4.3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重视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注意观察有无心律失常。对高血压患者,应强调坚持服药,严格控制高血压。4.4 加强做好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关心体贴老年CHF患者,保持床单及患者皮肤清洁干净。定期翻身、叩背、促进排痰,教会患者进行有效咳嗽,防止坠积性肺炎及褥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5、。4.5 进餐种类、方法及热量限制:对于老年CHF患者,应进食易消化的清淡食品,以流质或半流质为宜。进食宜少量多餐,对于有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者,应指导患者将晚餐提前,餐量要少。对营养缺乏、抵抗力低下患者,应鼓励进食有营养、高蛋白、高维生素食品。一般患者宜限制热量摄入,以减轻心脏负荷,有利于心衰的恢复。有下肢水肿者,应限制水钠的摄入量。对有胃肠道症状的患者,要避免刺激性及油炸食物。4.6 严密监测血糖、严格控制血糖,防止糖尿病复发,增加感染的机会,诱发或加重心衰。记录24h出入量,以观察肾功能变化。4.7 做好心理护理,消除紧张情绪。老年心衰患者常因病程漫长、症状反复发作、活动受限、治疗、经费等
6、多方面问题而产生过分紧张、焦虑不安或抑郁、闷闷不乐等心理负荷增加的表现,大多数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而心理障碍时所表现的生物学特征主要是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儿茶酚胺释放增加、血小板被激活、聚集度增加,全血粘度增高 3,从而诱发和加重CHF。本文资料显示,有63例CHF患者(占50.81%)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进一步论证了上述结论。因此必须对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告诉患者将不良情绪转移到其他方面上去,如听音乐、看书等。也可用语言调节法,让患者将内心的不安、烦躁通过向亲友诉说、发泄。但应避免情绪激动,以取得疾病的良好控制。4.8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活动。有证据表明,稳定性心衰患者,运动锻炼可提
7、高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有人认为,运动锻练可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4。但运动必须依据心衰患者的承受能力而定,即量力而行,避免过度劳累而诱发加重心衰。本组资料有44例,占35.48%的CHF患者因过度劳累而诱发加重了CHF症状。虽然适度运动对心衰有利,但不能超负荷。因此,应指导患者掌握限制活动的原则:度心衰不必限制日常活动;对日常活动就出现症状的度心衰患者,应避免剧烈的运动和强度大的工作;度心衰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4.9 药物治疗护理。严格控制静滴液体量,输液速度宜慢,20gtt/min40gtt/min。使用洋地黄类药物必须数脉率,严格掌握适应证、禁忌证,坚持小剂量化,并观察治疗效果和毒性反应。应用利尿剂时,认真记录出入量。应用血管扩张剂,应注意防止患者 站立时摔倒,应做好有关知识宣教及出院指导。 参考文献1 吕林英,谢伯雅.老年人心力衰竭临床特点及其防治的启示.心功能杂志,1986,8(3):185.2 叶任高.内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59-160.3 杨菊贤.心血管疾病患者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