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超胶凝水泥制备及水化性能研究摘要:研究超胶凝水泥的在不同体系的混凝土的应用效果,建立面向混凝土应用的系统体系和关键技术。力学性能相当的情况下,单位体积混凝土中,采用超胶凝水泥和矿粉取代普通水泥,超胶凝水泥掺量为8.33%,水泥用量减少30.00%;采用超胶凝水泥和粉煤灰取代普通水泥,超胶凝水泥掺量为16.67%,水泥用量减少25.00%;采用超胶凝水泥、粉煤灰和矿粉取代普通水泥,超胶凝水泥掺量为8.33%,水泥用量减少30.00%o研究并分析超胶凝水泥的工业化应用的物料流平衡,并绘制工业化应用流程图,奠定超胶凝水泥应用和推广的理论基础和关键技术。关键词:超胶凝水泥;制备;水化性能研究通过对不同
2、掺量微研磨介质对水泥颗粒的影响及能耗分析,C-0的D50为15.45um,微研磨介质处理5min,掺量为20%和30%时,D50分别为8.10um和7.08um,能耗分别为31.25千瓦-时和3571千瓦时。对比微研磨介质掺量为20%和30%时分别处理5min时,颗粒单位粒径减少的能耗分别为4.25千瓦-时/uni和4.27千瓦时/um,选用微研磨介质掺量20%时,对水泥的整形效果好。基于水泥颗粒激光粒度分析的结果,研究固定粉磨时间5min,表面改性剂I、II、III的最佳掺量分别为0.15%、0.025%、0.10%条件下,不同掺量的微研磨介质协同水泥处理与微研磨介质和水泥分别粉磨后混合,两
3、种方式下对水泥水化程度的影响。编号CS20-1表示掺量20%的微研磨介质、0.15%的表面改性剂I和水泥混合后粉磨5mino20%S-l表示掺量20%的微研磨介质与掺0.15%的表面改性剂I的水泥分别粉磨5min后混合,其中,-后面的数字分别表示固定掺量的表面改性剂的种类。固定表面改性剂掺量下,水灰比为0.35,分析微研磨介质掺量为20%和30%时,表面改性剂种类对水泥水化24h水泥水化程度的影响。与微研磨介质和水泥混合粉磨后,表面改性剂种类对水泥的水化程度影响大小排序:111IIIo而微研磨介质和水泥分别粉磨后,水泥水化程度明显比协同粉磨的低。相同外加剂条件下,掺30%微研磨对水泥整形的水泥
4、水化程度比掺20%微研磨对水泥整形的水泥水化。单独粉磨水泥与微研磨介质,水泥掺30%的微研磨介质与20%的微研磨介质的水化程度大。微研磨介质本身吸水性差,在相同水胶比条件下研究,其中,掺微研磨介质的量越大,用于水泥水化的水会增加,参与水泥水化反应的实际水胶比会增加。固定微研磨介质的掺量为20%,水灰比为0.3时,研究表面改性剂掺量对水泥水化的影响。表面改性剂I促进了水泥的水化,在24h之内所有整形后的水泥的水化程度均明显比C-0高。随着表面改性剂I掺量的增加,在相同水化时间内,水泥水化的程度对应增加。其中表面改性剂I掺量为0.15%,水泥24h水化程度最高,接近12%。分析表面改性剂II掺量对
5、超胶凝水泥24h水化程度影响。表面改性剂II促进了水泥的水化,在24h之内所有整形后的水泥的水化程度均明显比C-0高。随着表面改性剂II掺量的增加,在相同水化时间内,水泥水化的程度变化规律不明显。其中表面改性剂II掺量为0.025%,水泥24h水化程度最高,接近14%。表面改性剂III促进了水泥的水化,在24h之内所有整形后的水泥的水化程度均明显比C-0高。随着表面改性剂III掺量0.10%时,水化水化程度趋于稳定。其中表面改性剂掺量III为0.10%,水泥24h水化程度最高,超过15%。以上分析结果与第四章中不同表面改性剂对分形维数、&电位、剪切应力和黏度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相同:表面改性剂
6、I的最佳掺量为0.15%;表面改性剂II的最佳掺量为0.025%;表面改性剂III的最佳掺量为0.10%。采用两种磨机(SM-500水泥试验磨,S和ZM-2振动磨,Z)对C、M和CM三种物料(分别为普通水泥、微研磨介质和掺微研磨介质的水泥混合物),通过激光粒度分析、分形维数,研究不同物料颗粒变化,如表5-1所示,C-0的D50为15.45,分形维数D为2.0285o观察球磨机处理的三种物料的激光粒度D50和分形维数D均出现规律性变化:随处理时间的延长D50减小,分形维数D增大。而采用振动磨处理的物料的激光粒度D50和分形维数D变化规律不明显。为便于后期工业化生产,在实验室前期研究基础上,采用球
7、磨机,不采用振动磨对水泥进行处理。根据分析微研磨介质掺量和能耗之间的关系,SCM30%-5min.SCM20%-10min.SCM10%-15min与SC-20min的D50接近,颗粒D50在7um左右,能耗分别为35.71千瓦-时、62.50千瓦时、83.33千瓦-时和100千瓦.时。SCM20%-5minSCM5%-10min和SCT5min的D50接近,颗粒集中在8um,能耗分别为31.25千瓦时、52.63千瓦-时和75.00千瓦时。通过分析比较,采用的微研磨介质掺量控制在SCM20%-5min和SCM30%-5min的每吨用电量分别比SC-15min和SC-20min减少43.75千
8、瓦时和64.29千瓦-时。根据对水泥颗粒D50及能耗综合分析,整形时间控制在5niin。1、通过整形方式、整形时间、表面改性剂掺量、微研磨介质掺量及掺入方式的优选,优化超胶凝水泥的制备方案:采用球磨机,整形时间控制在5min,表面改性剂I的最佳掺量为0.15%;表面改性剂II的最佳掺量为0.025%;表面改性剂III的最佳掺量为0.10%,微研磨介质掺量20%,微研磨介质与水泥混合粉磨。2、对超胶凝水泥粒度进行分析,SA-I、SA-II、SA-III颗粒的D50分别为掺入表面改性剂I、II、III后D50粒径分别为6.92um、683uni、6.85um,均小于7uni。观察超胶凝水泥SEM形
9、貌发现水泥颗粒的形貌更加圆滑,并研究超胶凝水泥凝结时间与标稠用水量,分析超胶凝水泥力学性能。3、分析超胶凝水泥的水化过程、水化热特点,研究其水化理论,建立超胶凝水泥水化模型,总结超胶凝水泥胶凝性评价方法。微研磨介质在超胶凝水泥浆体中有稀释效应、颗粒级配的改善效应、异相成核的表面效应。表面改性剂在超胶凝水泥中会对水泥颗粒有分散作用,使水泥颗粒发生分散。4、通过超胶凝水泥水化热、水化产物热分析、化学结合水及水化产物XRD和SEM分析水泥的水化程度。超胶凝水泥的第二个放热峰与普通水泥相比,水化热第一个放热峰峰值均提高2mW/g,第二个放热峰明显增大4mW/g并提前3h左右。实验条件下,与普通水泥相比,超胶凝水泥水化3d的Ca(OH)2含量增加9.99%,化学结合2204%o超胶凝水泥在水化超胶凝水泥在水化3d的180d的水化程度提高达Ca(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汽车配件采购销售合同
- 2025装饰设计工程合同范本
- 2025成都写字楼租赁合同
- 2025年股权转让合同范本2
- 2025汽车租赁合同范本 汽车租赁合同模板
- 债权债务三方协议
- 2025租房合同范本下载+标准版本
- 2025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与大连天成大厦有限公司代建合同纠纷案
- 2025年四川货运从业资格考试答案大全
- 土地流转农户与农业合作社协议书
- 青岛中瑞泰丰新材料有限公司2万吨无机环保新材料来料加工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 农村建房安全合同书参考
- 《现代汉语词汇》PPT课件(教学)
- 施工电梯租赁合同及安全协议
- 安徽省【小升初】小升初数学试卷试题附答案(有难度)
- 青岛农业大学毕业实习鉴定表
- 广汽设计cs000t zn00z016车身密封条
- 2019第五版新版PFMEA 注塑实例
- (完整word版)计算机社团活动记录
- 车辆租赁管理办法
- 水池满水试验记录表(自动计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