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12册语文教案_第1页
新课标12册语文教案_第2页
新课标12册语文教案_第3页
新课标12册语文教案_第4页
新课标12册语文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课标12册语文教案语文新课程标准是面向大众化的,在义务教育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下面是由笔者为大家整理的新课标12册语文教案,希望大家可以帮助到大家!新课标12册语文教案(一)下面是由笔者为大家整理的新课标12册语文教案,希望大家可以帮助到大家!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字词,正确翻译课文;2、熟读两小儿辩日;多角度理解两篇短文的内涵。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字词,正确翻译课文;2、熟读两小儿辩日。教学难点多角度理解两篇短文的内涵。教学思路文言文学习重在诵读和积累文言知识。而这两个过程是枯燥的。那么如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学生学习基础较差,结合我校学生实际关键要发

2、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而导入新课环节的设计很重要,通过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对课文兴趣后指导学生诵读方面,可以采取教师范读的方式,激起学生的读书兴趣;积累文言知识方面,则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语文参考书,进行课前预习,课堂交流学习。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重点字词字字落实,只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关键字、句式,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感。学生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正确翻译和理解课文。这两篇短文都反映了古人可贵的探索精神,因此教学可以采取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多角度地理解文章的内涵。鉴于此,教学方法采用:1.诵读法。可以先听录音或由教师范读课文,然后学生自由朗读,再指名学生读,齐读。总之学生

3、可以采取多种诵读方式,目的是能够熟读成诵,最好能当堂背诵。2.讨论法。一个是理解课文内容的讨论,可以四人为一组,运用工具书,互相帮助,进行讨论,然后提出问题,全班在教师的点拨下共同解决疑难;另一个就是关于夸父人物形象的讨论和两小儿辩日中一些问题的探究。这样可以使学生养成多角度看问题的习惯。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这一单元课文是以什么为主题的?探索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夸父逐日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大自然的探索,像夸父逐日这样能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大自然的探索的神话、寓言故事或者成语还有很多,你们能举些例子吗?精卫填海、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大禹治水、后羿射日、女娲补天等。今天我们来学习两小儿辩日这篇课文

4、,这篇文章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大自然的探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文章中的人们探索的是大自然中的什么问题?二、介绍资料:列子,相传为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亦作圄寇、圉寇,前450?前375?)所撰。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篇,早佚。今本列子八篇,从思想内容和语言使用上看,可能是晋人根据古代资料编著的。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两小儿辩日就是一则民间故事。三、把握基础知识:1、朗读课文,正音。注意下列划线字注音:盘盂(yú) 孰(shú)为汝(r)多知(zhì)乎沧凉(cng) 决(jué)

5、2、再次朗读课文3、解释下列划线字:孔子东游(向东) 辩斗(争辩)问其故(原因) 去人近(距离)探汤(热水) 多知(通智,智慧)不能决(判断)4、说出下列两组一词多义的含义: 一儿以日初出远(认为)此独以跛之故(因为)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是)孰为汝多知乎(认为)5、翻译下列句子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译句 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孰为汝多知乎?译句 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6、再次朗读课文,巩固课文翻译。教师读原文,学生读翻译。新课标12册语文教案(二)学弈一、教材分析学弈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围棋的事,说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这篇课文是北师大版教材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四组

6、的一篇讲读课文。安排文言文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一下文言文的语言,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进一步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并为初中学习文言文打点基础。由于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比,在词语、句式等方面差别较大,因此,我把指导朗读和背诵作为本课教学的难点,把理解每句话的意思作为教学的难点来突破。二、设计理念语文课堂应成为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舞台。古文作为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古文教学应引领学生最大限度地走进这种文化,潜心会文,虚心涵咏,熟读精思,切己体察,使这种文化滋养学生心智成长。六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较强,我确定了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确定下坚持以自读为主,重在

7、感悟、积累这一基调,让学生自己质疑、释疑,教师适当点拨、扶助,必要时精当、讲解。我采用了如下手段:其一,坚持以读为本,在读中理解故事内容;在读中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在读中体悟寓意。其二,把写引入课堂,进行写字练习,说感受,写感受,写体会等。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说写中内化语言。其三,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通过本文的学习,适当推荐一些适合学生的古文名句,让学生感受古文的韵律美,提高审美情趣,把语言训练和人文精神的熏陶结合在一起。三、学情分析我上课的对象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这个班的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很多学生的语文基础非常不错而思维灵活、语言表达能力很强,课堂上总会出现一些精妙的

8、回答。作为学习北师大版教材的六年级学生,他们很早就接触了一些简单的古文,所以对文言文他们不会感到陌生,而且通过以前的学习,他们也大致了解学习古文的步骤,和一些重要环节,比如说:有节奏的读、明白古文的意思和所揭示的道理。所以本文的教学应重在放手让学生运用已有的方法,如借助注释,读懂文言文。在此基础上,抓住本文的语言特色,理解古文中的6个之,尤其是后4个。在读懂的基础上,让学生琢磨出学好文言文的方法。四、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教师引导,小组自主合作,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课文,自读自悟并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2、学生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解。背诵课文,做到正确、节奏停顿得当、抑扬

9、顿挫,从反复诵读中初步感悟文言文中特殊的语言现象。3、学生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做事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4、学生能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进一步了解体会我国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积累文言文名句,提高语文综合素养。五、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六、教学过程新课标12册语文教案(三)匆匆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挪移、遮挽、蒸融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语言的优美和作者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3、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的宝贵,教育学生珍惜时间。教学重点:1、感受作品优美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文章表

10、达方法上的特点。一、导入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16课,一起把课题读一读。提醒:书写时候注意不要漏写里边一点,再读课题。(一)、出示预习要求:1、 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2、 想一想,课文中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3、 划出文中的生字词、二类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弄清楚生字的读音、字形、意义,可以借助工具书,也可以联系上下文4、 汇报交流接读课文,师生评议。课文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交流学习生字词的体会。5、 好,下面我们请同学谈谈自己学习生字词的体会,你有什么高招就给同学们介绍介绍,或是觉得哪个生字词在读或在写的时候该注意什么,给我们大家说说

11、。6、 齐读生字词、二类词。三、答疑(一)学习要求:1、细读课文,用曲线划出你认为写得优美的语句,用横线划出你感受深刻的语句。说出体会。2、品读二、三自然段,了解作者是怎样描述日子去来的匆匆的,并联系实际生活仿写,展开联想印证。3、精读第四自然段,感悟作者面对时间流逝的复杂心情,懂得珍惜时间。4、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二)针对学习要求自读课文,教师指导。1、自读课文,指导。2、针对学习目标,小组交流合作,你明白了什么?3、质疑问难:(1)学生谈收获,说说你读懂了什么?(2)提出不明白的问题。(3)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并分类。三、点拨:(一)、研读问题源。预设问题:1、赤裸裸是什么意思?2、作者为什么说不能做些什么呢?2、为什么说除了徘徊外,没有剩下什么?作者面对如此匆匆而逝而又了无痕迹的日子觉醒了么?他心里在想些什么呢?(自责、后悔。)不让人生白白走一遭。(二)学生小组交流,师启发学生,共同解决问题。学生交流,教师点拨答疑。四、达成在逃去如飞的日子了,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