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子技术报告论文正稿_第1页
数字电子技术报告论文正稿_第2页
数字电子技术报告论文正稿_第3页
数字电子技术报告论文正稿_第4页
数字电子技术报告论文正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录一、 设计目的 1二、设计要求和设计指标 1三、 设计内容 13.1 数字钟电路工作原理 13.2 仿真结果与分析 11四、本设计改进建议 12五、总结 12六、主要参考文献 13七、附录 13一、设计目的1 .巩固和加深学生对数字逻辑电路等课程基本知识的理解,综合运用课程中所学 到的理论知识去独立完成一个实际课题。2 .根据课程需要,通过查阅手册和文献资料,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通过电路方案的分析、论证和比较,设计调试和检测环节,掌握电路的分析方 法和设计方法。4 .熟用常用电子元件的类型和特性,并掌握合理选用原则。二、设计要求和设计指标1 .时钟显示功能,能够以十

2、进制显示“时”、“分”、“秒”。其中时为24进 制,分秒为60进制。2 .其他功能:设计一个电路实现时分秒校准功能,闹钟功能,可按设定的 时间闹时,设计一个电路实现整点报时功能等。在 59分51秒、53秒、55 秒、57秒输出750Hz音频信号,在59分59秒时输出1000Hz信号,音频 持续1s,在1000Hz荧屏结束时刻为整点。三、设计内容数字电子钟由振荡器、分频器、计数器、译码器显示器和校时电路组成。振荡器产生稳定的高频脉冲信号,作为数字钟的时间基准,然后经过分频器 输出标准秒脉冲。秒计数器满60后向分计数器进位,分计数器满60后向小 时计数器进位,小时计数器按照“24翻1”规律计数。计

3、数器的输出分别经 译码器送显示器显示。计时出现误差时,可以用校时电路校时、校分。3.1 数字钟电路工作原理实验基本原理:mfl圆13 HI圆时个位译码器分十位 译码器分个位秒个位 漫码器1|秒;莅 |注码掰时十桎秒十位 汁皱器分小位 计数器时个位 计.聘总设计图由图1到图8所示的数字中系统组成框图按照信号的流向分级安装,逐级级联。这里的每一级是指组成数字中的各个功能电路。2、整个电路的组装及调试:扩展电路检查均无连线错误并且显示正常后,将两个电路连为一个整体, 接上+5V电源。观察时钟是否显示正常;是否在上午 7时59分发出闹时信 号,持续时间一分钟;是否有四声低音分别发生在59分51秒、53

4、秒、55秒及57秒,最后一声高音法正在59分59秒,它们持续时间均为1秒。若 不正常则检查电路各个部分,直到得到满意的结果。我们圆满完成了这次的 课程设计。工笫1ML网)闭r El,7必川1寸MT92 也M13UUHJ74“DI0UUin xni ikli SltlJmt ir# t位透椅14冲lll>幡财M冲* T谪位融坤"Miu” %碑;N 十W 将QWIV741 745 5 54 74UNI)Aj Ap A»LUId】数字钟的主体电路逻辑图3.1.1 整体设计设计框图由上图的总体结构图可知,该设计大概可以分部分:秒脉冲产生部分、 计数部分、显示部分、校时部分。在

5、秒脉冲产生部分中,可以用振荡器或者 555定时器予以实现,为了保证准确性,优先选用振荡器,但是由于个人技 术问题,我们选用了 555定时器来产生秒脉冲;在计数电路中,我们采用 741s90计数器.在3.1.2单元电路设计(-)秒脉冲信号的设计振荡器是数字钟的核心部分。振荡器的稳定性及频率的精确度决定了数字钟 计时的准确程度,一般来说555产生出来的秒脉冲不太稳定,但是由于某种原因, 本实验采用555定时器。其中要求R1为168K、R2为68K的电阻,C1为4.7NF、 C2为0.01 NF的电容,Vcc为+5V电源,GND接地。振荡器是数字钟的核心部分。振荡器的稳定性及频率的精确度决定了数字钟

6、 计时的准确程度,一般来说555产生出来的秒脉冲不太稳定,但是由于某种原因, 本实验采用555定时器。其中要求R1为168K R2为68K的电阻C1为4.7 NF、 C2为0.01 NF的电容,Vcc为+5V电源,GND接地。555定时器的功能主要由两个比较器决定。两个比较器的输出电压控制RS触发器和放电管的状态。在电源与地之间加上电压,当 5脚悬空时,则电压比 较器A1的反相输入端的电压为2VCC /3, A2的同相输入端的电压为 VCC /3。 若触发输入端TR的电压小于VCC /3,则比较器A2的输出为1 ,可使RS触 发器置1 ,使输出端OUT=1。如果阈值输入端TH的电压大于2VCC

7、/3,同时TR端的电压大于VCC/3 ,则A1的输出为1 , A2的输出为0 ,可将RS触 发器置0 ,使输出为0电平。3、时钟电路的设计(二)秒计数、译码/驱动及显示部分的设计众所周知,秒、分、时分别为六十、六十、二十四进制(十二进制亦可)计数 器那么“秒”和“分”计数器用两块十进制计数器级连来实现,它们的个位为十 进制,十位为六进制,这样,符合人们通常计秒数的习惯。“时”计数也用两个十进制集成块,只是做成二十四进制,上述计数器均可用反馈清零法来实现。秒计数采用两个数码管、两个 CD4511和一个CD4518来实现,将“秒”信号 送入“秒”计数器,秒计数器采用 60进制计数器,每累计60秒发

8、出一个“分” 脉冲信号,该信号将作为“分”计数器的时钟脉冲,进位脉冲最终用CD4081的一个与门来实现。而CD4511芯片具有锁存译码驱动的功能,可以外接电阻驱 动七段口 LED数码管显示出来,以下即为秒计数器的设计原理图。e dF 20c 一 0TFg fDN0A 3A E LIB T L 2A 1AHTSI DTROD D VD N Ge dc bag fDN0A 3A E L IBT L 2A 1AC C.54D caHP8154n ce dc ba g fDN0A 3A E L IBT L 2A1A2PC72N E65B1 Q21B2QB3Q312B4Q1C VDN GATSERA2Q

9、1BT SErDB31N E1PC6012131B431e dc bag f41DDVH54D ce dc ba g fDN0A 3A E L IBT L 2A 1ADN0A 3A E L IBT L 2A d A2PC D N G 2N EB1 QB2QATSERB3Q A2QB4Q A 1 Q 1N E1A ccv 1B 4 A1Y 4B 2丫 4丫2A 3丫 2 B 3bDNG 3 A(三)分计数、译码/驱动及显示部分的设计分计数和秒计数的原理差不多,也是采用两个数码管、两个CD4511和一个CD4518来实现,将“秒”计数器的进位脉冲送入“分”计数器,每累计 60 分发出一个“时”脉冲

10、信号,该信号将作为“时”计数器的时钟脉冲,进位脉冲 最终用CD4081的又一个与门来实现,同样是采用CD4511来驱动七位LED数码管 显示出来,分计数器的设计原理图与秒计数器的设计原理图相同。见附图中图部分(四)、时计数、译码/驱动及显示部分的设计时计数和分计数的原理差不多,也是采用两个数码管、两个 CD4511和一 个CD4518来实现,将“分”计数器的进位脉冲送入“时”计数器,但是是计数 器采用的是24进制、且不需要进位脉冲,同样是采用 CD4511来驱动七位LED 数码管显示出来,以下即为分计数器的设计原理图。见附图中图部分其中秒、分、时计数器都用到芯片 CD4511 CD4518 C

11、D4081和数码管,下 面就针对秒、分、时的设计原理来介绍这些芯片的引脚及功能。数码管是数字钟的显示部分,由七段 LED和一个点构成,其引脚图如下T)CD4511是BCD®存/7段译码器/驱动器,常用的显示译码器件,MAX7219和他功能差不多AL A2 CT BI L£ A3 M GNDCD4511引脚功能:BI : 4脚是消隐输入控制端,当BI=0时,不管其它输 入端状态是怎么样的,七段数码管都会处于消隐也就是不显示的状态。LE:锁定控制端,当LE=0时,允许译码输出。LE=1时译码器是锁定保持状态,译码 器输出被保持在LE=0时的数值。LT: 3脚是测试信号的输入端,

12、当BI=1 ,LT=0时, 译码输出全为1,不管输入DCBA状态如何,七段均发亮全部显示。它主要用来 检测数7段码管是否有物理损坏。A1、A2、A3 A4为8421BCD3输入端。a、b、 c、d、e、f、g:为译码输出端,输出为高电平1有效。CD4518是十进制双BCD同步加法计数器,内含两个单元的加计数器,下 图为CD4518的引脚图及功能表。CD4518BMS, CD4520BMSTQ口 v'lE?:CLOCK AENABLE AQ1AQMQ3AQ4ARESET AVSSVDDRESETBQ4BQ3BQ2BQ1BENABLE 8CLOCK B引I®功能二引脚符号功能|1

13、 9CLOCK时钟输入端7 15RESET消除端2 10ENABLE计数允许控制端3 4 5 6Q1A-Q4A计数输出端11 12 13 14Q1B-Q4B计数输出端VSS地16)VDD电源正CD4518/CC451配二、十进制(8421编码)同步加计数器,内含两个单元的 加计数器,其功能表如真值表所示。每单个单元有两个时钟输入端CLK和EN可用时钟脉冲的上升沿或下降沿触发。 由表可知,若用ENABLE1号下降沿触发, 触发信号由EN端输入,CLK端置“0" ;若用CLC K信号上升沿触发,触发信号 由 CLC K 端输入,ENABLES3 "1"。RESE琳是清

14、零端,RESETS “1” 时, 计数器各端输出端Q1Q4均为“0”,只有RESETS3 "0”时,CD4518才开始 计数。yds838电子-技术资料-电子元件-电路图-技术应用网站-基本知识-原理- 维修-作用-参数-电子元器件符号CD4518采用并行进位方式,只要输入一个时钟脉冲,计数单元Q1翻转一次;当Q1为1, Q4为0时,每输入一个时钟脉冲,计数单元 Q2翻转一次;当 Q1=Q2=1M,每输入一个时钟脉冲 Q3翻转一次;当 Q1=Q2=Q3=或Q1=Q4=1M, 每输入一个时钟脉冲Q4翻转一次。这样从初始状态(“ 0”态)开始计数,每输 入10个时钟脉冲,计数单元便自动恢

15、复到“ 0”态。若将第一个加计数器的输出 端Q4A作为第二个加计数器的输入端 ENB的时钟脉冲信号,便可组成两位 8421 编码计数器,依次下去可以进行多位串行计数。4、校时控制电路的设计分时校准电路的原理是一样的。均是采用瓷片电容103和与门电路用开关来 实现的。平常计时状态下,开关处于断开状态,当需要校时时,按下开关,1、2是低电平,3引脚输出高电平,此时8引脚送入时钟脉冲,则10输出低电平,那 么4输出一定是高电平,而且这个高电平被送入 CD4518的1号时钟引脚,此时 “分”必定加1,同理,若连续按下开关则“分”就会连续加 1,即完成分校时。时校时电路的原理和分校时是一样的,不多做解释

16、5、数码管显示电路的设计用CD4511和CD4518配合数码管组成一个一位计数显示电路,如下图所示:若要多位计数,只需将计数器级联,LED数码管即可。所谓共阴LED数码 管是指7段LED的阴极是连在一起的,在应用中应接地。限流电阻要根据电源 电压来选取,电源电压5V时可使用300Q的限流电阻。Wlrm3.2仿真结果与分析数字电子钟的逻辑框图如图9所示。它由555集成芯片构成的振荡电路、分频器、 计数器、显示器和校时电路组成。555集成芯片构成的振荡电路产生的信号经过分频器作为秒脉冲,秒脉冲送 入计数器,计数结果通过“时”、“分”、“秒”译码器显示时间。H>-cP u - ill -。 Q

17、 Q D0 QQ 0U20U15!r餐中U照15 T.lEmLU 7 TiLB43AJH每当数字钟计时快要到整点时发出声响, 通常按照4低音1高音的顺序发出 间断声响,以最后一声高音结束的时刻为整点时刻。 设4声低音(约500Hz) 分别发生在59分51秒、53秒、55秒及57秒,最后一声高音(约1KHN 发生在59分59秒,它们的持续时间均为1秒。根据以上设定可得到电台正点报时时的分十位状态Q2M2Q0M2=1(10101),分个位的状态为 Q3M1Q0M1= 11001),秒十位状态为 Q2S2Q0S2=1(10101),秒个位的状态为Q0S1=1(1、3、5、7、9)。而发低音还是高音只

18、与秒个位 有关,根据设定可列表如表1所示:由表中的状态可总结出如下结论:秒个位的第三位Q3S1可用来作为鸣低音或高音的控制信号,即Q3s1=0时,输入500Hz的低频信号至音响电路Q3s1=1时,输入1kHz的高频信号至音响电路。四、本设计改进建议(1)七段显示器与七段译码器的测量把显示器与CC4511相连,第一次接时,数码管完全没有显示数字,检查后发现 是数码管未接地而造成的,接地后发现还是无法正确显示数字,用万用表检测后, 发现是因芯片引脚有些接触不良而造成的, 所以确认芯片是否接触良好是非常重 要的一件事。(2)时间计数电路的连接与测试六进制、十进制都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只是芯片引脚的老问题,只要重新插过芯 片就可以解决了。但在六十进制时,按图接线后发现,显示器上的数字总是100进制的,而不是六十进制,检测后发现无论是线路的连通还是芯片的接触都没有 问题。最后,在重对连线时发现是线路接错引脚造成的,改过之后,显示就正常 了。(3)校正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