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唯物主义本体论 唯物主义的本体论、逻辑学、认识论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重要特点,也是贯穿于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一个基本观念。关于这个问题,哲学界过去曾讨论过,未达成一致。目前,对这个问题的观点主要有二:其一,“唯物辩证法研究自然、社会、思维(认识)的一般规律;唯物辩证的认识论(联系客观对象和社会实践),研究整个认识过程(包括感性认识和逻辑思维)的一般规律;辩证逻辑(联系客观对象和整个认识过程)研究思维(理性认识)的辩证法。”所以,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是统一的。其二,“整个物质世界的辩证发展就是客观辩证法,而主观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不过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所以,辩证法、认识论、
2、逻辑学是统一的。这两种观点都以三者研究对象的关系说明三者的统一是可取的,但是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严格说来,都是不能成立的。之所以如此,原因有三:第一,问题的提法本身值得商榷。在论述这个问题时,不应当提“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的统一”,而应当提“本体论、逻辑学、认识论的统一”。第二,概念的混淆。在讨论这个问题时,不应当把思维和认识(理性认识)混为一谈。本文试图在考察黑格尔关于本体论、逻辑学、认识论统一的思想的基础上,澄清一些概念的混乱,从哲学基本问题的角度,论证唯物主义的本体论、逻辑学、认识论的统一在于辩证法。一、黑格尔关于本体论、逻辑学、认识论统一的思想本体论是关于存在及其本质和规律的学说,逻
3、辑学是关于思维及其规律的学说,认识论是关于认识及其规律的学说。在传统的西方哲学史上,本体论、逻辑学、认识论是哲学的相对独立的三个部门,哲学家们可以探讨其中的一个部门而不涉及另外两个部门,也没有哪个哲学家有意识地实现三者的统一。当然,有的哲学家实现了其中的两个统一,如洛克实现了本体论和认识论统一,而与逻辑学相脱离;康德实现了认识论和逻辑学的统一,而与本体论相分离。只有黑格尔在唯心主义的基础上,第一次实现了本体论、逻辑学、认识论的统一。黑格尔关于本体论、逻辑学、认识论统一的思想是以他的思维与存在统一学说为基础的。黑格尔认为,思维与存在是统一的,存在就是思维,在思维之外没有存在。他说:“物质本身已经
4、是一个抽象的东西,物质之为物质是无法知觉的,所以,我们可以说,没有物质这个东西。”他又认为,思维与存在的统一不是绝对等同,而是有差别的统一。在这里,思维是存在的本质,是创造性的主体,存在则是思维的对象化或外化,是思维的表现。所以,思维是第一性的,存在是第二性的。黑格尔所说的思维不是人的思维,而是客观的思维,客观世界的内在本质是精神活动性,即思维。他认为,思维作为主体,作为精神活动性,一方面,它要通过外化活动或对象化活动而创造存在,并把存在作为自己的对立物;另一方面,思维又有能力克服存在与自身的对立,能够统摄、把握、占有存在,使存在服从于自己。黑格尔还认为,思维外化为存在又反过来把握存在,就是思
5、维与存在的统一,这个统一是一个过程,要经过艰苦曲折的道路,对这条道路的描述便是逻辑学的任务。逻辑学从纯存在出发,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环节,达到绝对理念,而这些复杂的环节构成了相互联系的逻辑范畴体系。在黑格尔看来,既然思维与存在是统一的,那么,关于思维规律的逻辑学和关于存在规律的本体论就是统一的。思维规律表现为一系列的逻辑规定,诸如存在、质量、尺度、本质、现象、原因、结果、交互作用、概念、判断、推理等等直到绝对理念,不仅是思维本身所具有的,而且也是存在所具有的。思维有什么样的规定性,存在就有什么样的规定性。所以他说:“形而上学乃是研究思想所把握住的事物的科学,而思想乃是足以表现事物的本质的。”对思维
6、规律的描述同时也就是对存在规律的描述,逻辑学等于本体论。黑格尔还认为,思维外化或对象化为存在,并反过来认识存在,这个认识过程就是思维的逻辑规定的展开过程,思维的逻辑规定从简单到复杂,从抽象到具体的展开,就是认识运动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思维有什么样的规定性,就以什么样的规定性去认识存在,所以,对思维的逻辑规定的描述同样就是对认识运动规律的描述,逻辑学就是认识论。黑格尔在哲学史上,第一次论述了本体论、逻辑学、认识论统一的原理,并把这个原理贯穿于他的整个哲学体系中,在这个过程中,论述了辩证法的基本思想,这是他的功绩。但是,黑格尔的三者统一学说有两大缺点:第一,在解决哲学基本问题上,他把思维当作第一性
7、的东西,当作创造性的主体,把存在统一于思维,颠倒了现实世界的本来面目。第二,他把思维当作存在的本质,逻辑学直接等于本体论,否认了思维规律是存在规律的反映。二、本体论、逻辑学、认识论的直接对象及其相互关系为了论述方便,我们使用“直接对象”和“间接对象”这两个概念。任何科学和理论(包括哲学)都有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可分为直接对象和间接对象。所谓直接对象就是科学或理论所要研究的事物,所谓间接对象就是科学或理论所要揭示的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例如,力学的直接对象是机械运动,其间接对象是机械运动的规律。对于辩证唯物主义来说,说明本体论、逻辑学、认识论的统一也同样必须像黑格尔一样,以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为出发
8、点,因为存在、思维以及作为两者统一的认识分别是本体论、逻辑学、认识论研究的直接对象。具体说就是,本体论是以存在为直接研究对象的哲学理论,逻辑学是以思维为直接研究对象的哲学理论,认识论是以思维与存在的统一-认识作为直接对象的哲学理论。恩格斯说,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这个问题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其二,思维与存在的统一性问题。从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看,人类的社会实践和自然科学的发展证明,在人类社会出现以前,自然界早就存在,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创造出自然界“最美丽的花朵”-人的思维。在人类社会出现以后,思维作为人脑的机能和属性,仍然依存于客观世界。所以
9、,存在是第一性的,思维是第二性的,这是一切唯物主义的共同观点。从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看,思维虽然产生于存在,但又不同于存在,它能够反作用于存在,能够反映存在。思维正确反映存在就是思维与存在的统一性。思维对存在的反映就是人的认识。通常,人们把思维和认识(理性认识)混为一谈,把两者都当作相对于客观存在而言的主观领域里的范畴。事实上,两者是有区别的概念,尤其当我们探讨本体论、逻辑学、认识论统一的问题时,更应当把两者严格区分开。对此,我们提出两个命题进行比较可以使这个问题一目了然。命题一:认识是思维对存在的反映。命题二:思维是认识对存在的反映。显而易见,命题一是正确的,命题二是不能成立的。原因在于,
10、思维作为主观性是反映者,存在作为客观性是被反映者,而认识作为主客观的统一是反映者对被反映者的反映。当然,有时人们也这样说:“认识是大脑对存在的反映。”但这里的“大脑”并不是指它的生理属性,而是指它的心理属性,即思维。“认识是思维对存在的反映”这个命题包含三个方面:第一,在人类出现以后,存在就成为思维的对立物,存在是相对于思维而言的,存在本身不包括思维。所谓存在是指现实世界中一切实存的东西的总和,它包括各种物质运动形式和物质的各种具体形态。存在是指多样性的现实世界,它位于一定的时空形式中,并具有可感性(包括利用精密仪器等手段能感知到)。存在具有不依人们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性。因此,我们可以把存在作
11、为客观性的环节,它是本体论的直接研究对象。第二,思维是人脑的精神属性,是人脑这种特殊的存在的机能,它具有反映存在的能力和规律。思维是相对于存在而言的,它把存在作为自己的对象。由于人的认识活动中,首先是人脑的感生机能起作用,把存在反映成感性的存在,所以,作为思维对象的存在是感性存在。思维是主观的东西,是与存在相对立的。所以,我们可以说,思维是主观性的环节,是逻辑学的直接对象。这里,所谓思维作为主观性,并不是主观随意性,而是指思维活动的必然性。第三,在人的现实生活中,思维不会赤裸裸地存在,它表现在人的认识活动中,也就是说,表现在它反映存在的活动中。在这里,思维不能脱离认识活动而存在,思维的现实表现
12、就是认识活动,其结果是产生某种认识或知识。认识是思维对存在的反映,是思维与存在的统一。因此,我们可以把认识作为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即主客观统一的环节。由此可见,认识活动发生必须有两个前提,一是认识的对象,即存在;二是认识的主体,即思维。认识是主客观的统一,即思维与存在的统一,它本质上要求主观性要与客观性一致。所以,我们常常讲,“认识形式上是主观的,内容上是客观的”,“认识的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等等。如果我们把存在与思维作为“两极”,那么,认识就是这“两极”的“中介”。如果我们把存在理解为肯定性的环节,把思维理解为否定性的环节,那么,认识就是否定之否定的环节。因此,本体论、逻辑学、认识论
13、研究的直接对象既是有联系的,又是有区别的。这三者-存在、思维、认识本身就是辩证统一关系。三、本体论、逻辑学、认识论的间接对象及其相互关系在辩证唯物主义的文献中,“存在”和“物质”这两个概念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含义,有时,这两个概念也通用。但我认为,当我们讨论本文的论题时,有必要把两者区分开5(P18)。存在指的是多样性的现实世界,而物质指的是存在的统一本质,即本体。存在是物质本体的具体形态,物质本体则是存在的基础和根据。存在本身是错综复杂和千变万化的,它的规律也是多种多样的。这些规律可以分为许多层次,但在总体上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所谓一般规律就是各种运动形式和各种物质形
14、态所共有的规律,而一般规律则是以物质本体为基础的,由此,我们可以把物质本体及其一般规律理解为辩证唯物主义本体论的间接对象。所谓特殊规律就是某一种运动形式或某一种物质形态所特有的规律,它是各门具体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一般规律存在于特殊规律之中,特殊规律包含着一般规律。因此,辩证唯物主义本体论在总结科学发展的基础上,能够从特殊规律中概括出一般规律,即以对立统一规律为核心的规律范畴体系。思维是逻辑学的直接对象。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运动规律,思维也不例外。思维规律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思维形式的规律,如同一律等,它是形式逻辑研究的对象。二是思维内容的规律,它是辩证逻辑的研究
15、对象。在这里,所谓思维内容不是指思维的经验内容,而是指思维的逻辑内容。例如:“气温下降了,所以出现了霜冻。”它的经验内容是“气温下降”和“霜冻”,而它的逻辑内容是“原因”和“结果”,经验内容与逻辑内容是有原则区别的。当我们讨论本文的论题时,逻辑学指的是辩证逻辑,而不是形式逻辑。“原因和结果”等作为思维的逻辑内容,是一个以对立统一规律为核心的规律范畴体系,是逻辑学的间接对象。60任何一个正常人,都能够进行思维活动,有思维活动必然有思维规律起作用。那么,思维规律来自何方?休谟认为,思维规律是习惯的联想;康德认为,思维规律是先天的逻辑范畴,是人生来具有的。休谟和康德的观点被实践和科学的发展所否定。恩
16、格斯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头脑的辩证法只是现实世界(自然界和历史)的运动形式的反映。”“所谓客观辩证法是支配着整个自然界的,而所谓的主观辩证法,即辩证思维,不过是自然界中到处盛行的对立中的运动的反映而已。”简言之,思维规律是存在规律的反映。我认为,对于“思维规律是存在规律的反映”这一观点,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第一,从人类的进化过程来看,思维能力是在“类人猿-人类”长期适应自然的过程中形成的。正在形成的人在自己的“知-行”活动的循环中,有的“行”成功了,有的“行”失败了。本能驱使他们必然接受成功的行所依据的知,放弃失败的行所依据的知,因为前者使他们与客观世界处于和谐状态,后者则使他们与客观世
17、界处于不和谐状态。形成中的人在自己的“知-行”循环中,逐渐从不和谐状态走向和谐状态。在这个过程中,具有思维能力的动物-人类产生了。有了思维能力就有了思维规律。也可以说,在这个过程中,存在规律逐渐潜移默化地转化为思维规律。从这个过程看,思维规律只来源于存在,所以,两者一致是必然的。第二,思维是高度发达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而人脑则是一种存在,作为人脑的机能和属性的思维活动规律,必然要表现、体现、反映存在的规律,两者必然一致。第三,从现实的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过程来看,思维规律是思维本身所固有的,是思维对存在的关系。就思维规律本身而言,它与其他规律一样,是潜在的。只有当思维与存在发生关系时,思维规
18、律才能从潜在性转变为现实性。由此,思维规律作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必然使思维规律与存在规律一致。辩证思维的规律体现在整个人类的思维中,而一定历史时代的哲学都是当时思维活动的最高结晶,所以,研究思维规律的辩证逻辑必须总结哲学史。黑格尔在总结哲学史的基础上,建立了逻辑学的体系,显然,黑格尔的这种方法是可以借鉴的。恩格斯也曾说过,理论思维是一种天赋能力,为了锻炼理论思维,“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直到现在还没有别的手段。”思维规律不会赤裸裸地存在,它表现在思维反映存在的认识活动中。认识是认识论的直接对象,认识规律则是认识论的间接对象。认识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认识论是关于知识的起源和构成,认识的形成、发
19、展阶段和过程以及真理的性质和标准的理论。广义的认识论是指关于思维反映存在的认识规律,即主观反映客观的规律。所谓认识规律,就是在认识过程起作用的规律,指认识活动内容的规律。在这里,与本体论、逻辑学相统一的认识论是广义认识论,而不是狭义认识论。以上说到,认识需要两个条件,一个是存在,一个是思维。在这里,存在的规律是以对立统一规律为核心的辩证法的规律范畴体系,思维规律也是以对立统一规律为核心的辩证法的规律范畴体系,前者是客观辩证法,后者是主观辩证法。认识是思维对存在的反映,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所以,认识规律必然也是以对立统一规律为核心的辩证法的规律范畴体系。综上所述,本体论、逻辑学、认识论的直接对象
20、是有区别的,但它们的间接对象是同一个东西,都是辩证法,所以,本体论、逻辑学、认识论的统一在于辩证法。对辩证法的科学描述,就是辩证法理论,它即是本体论,又是逻辑学,还是认识论。1.关于本体论的特殊地位。首先,本体论不仅要说明客观世界的一般规律,而且要揭示客观世界的统一本质,即本体,这是逻辑学和认识论所不能解决的问题。本体论决定一个哲学的根本路线,决定一个哲学是唯物主义的还是唯心主义的。其次,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本体论说明了客观世界的一般规律是以对立统一规律为核心的辩证法的规律范畴体系,说明了物质本体是现实世界的统一本质。同时还说明了思维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认识是思维对存在的反映。因此,马克思
21、主义哲学的本体论不仅以存在及其本质和规律为对象,而且还说明逻辑学的对象和认识论的对象与本体论本身的对象之间的关系。最后,本体论、逻辑学、认识论三者都以辩证法为自己的间接对象,分别研究存在的辩证法、思维的辩证法、认识的辩证法。由于思维是存在的属性,而认识是思维对存在的反映。所以,辩证法首先是存在的辩证法或客观辩证法,也就是说,辩证法首先是与本体论统一的。因此,虽然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黑格尔的哲学都是本体论、逻辑学、认识论统一的哲学,但两者是根本对立的,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我的辩证方法,从根本上说,不仅和黑格尔的辩证方法不同,而且和它截然相反。”因为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唯物主义的,而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唯心主义的。2.关于本文论题的几种提法。第一,“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的统一。”大部分教材和学术著作上都使用这个提法。这种提法源于列宁在哲学笔记中的提法。列宁说:“在资本论中,逻辑、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不必要三个词:它们是同一个东西,都应属于同一门科学,而唯物主义则从黑格尔那里吸取了全部有价值的东西,并且向前推进了这些有价值的东西。”8(P233,P357)首先,列宁讲的是资本论中三者的统一,而资本论并没有研究本体论问题,所以,列宁没有讲本体论与逻辑学和认识论的统一。其次,列宁是在批判黑格尔时讲的这番话,而黑格尔的本体论是唯心主义的,所以,列宁没有讲本体论与逻辑学和认识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校园活动场地租赁合同示例
- 2025装修公司劳动合同范本
- 2025中文租赁合同范本
- 小儿颈交感神经麻痹综合征的临床护理
- 肿瘤性心包炎的健康宣教
- 呕吐的临床护理
- 2025年天津市房屋租赁代理合同范本
- 2025雇佣家庭保姆合同样本
- 2025年注册消防工程师之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模考预测题库(夺冠系列)
- 第Ⅱ-Ⅲ型脊髓血管畸形的临床护理
- 2025年审计审查重点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证券从业资格证考试真题试题及答案
- 城市管理文明执法规范(试行)
- 广东省2024-2025学年佛山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卷及答案(二)高三试卷(佛山二模)
- 2025年中石油政工师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二建-水利-简答200问
- 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内容
- 2025天津市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幼儿园趣味迷宫课件
- 数据中心运维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手汗症病人的护理查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