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膳食指导讲义_第1页
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膳食指导讲义_第2页
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膳食指导讲义_第3页
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膳食指导讲义_第4页
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膳食指导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膳食指导讲义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膳食指导课题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膳食指导目的要求1让学生能够了解骨质疏松症2让学生能够简述老年人膳食、营养素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3让学生能够对患骨质疏松症的老年人进行基本的营养膳食指导 重点1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概述2老年人膳食、营养素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3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营养膳食指导难点1老年人膳食、营养素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2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营养膳食指导教学方法图片资料、案件分析、课件演示、讲解、部分学生发言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说明备注自我介绍师生互相了解课程介绍课程名称、性质、地位等(说课)课程引入(任务项目)案例1:【病例一:刘婆婆骨折】刘婆婆现年8

2、0,身患各种疾病卧床,家人细心照顾,恐其摔倒,最近天气变化,偶尔咳嗽,近两日刘婆婆总说胸口疼痛,咳嗽咳痰,呼吸困难,与医院就诊后发现有三根肋骨骨折案例2:【病例二:陶瓷人】陈大妈身患骨质疏松症,两年来无缘无故的骨折,让其成为了别人眼中的“陶瓷人”。案例3:【图片三:老年人骨质疏松】几张老年人骨质疏松的图片进入,引起强烈视觉冲击,正视老年人骨质疏松的严重性。1. 病例一、二用两个病人的病例,以此让同学们进行思考,两种情况的老人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什么是骨质疏松症?应该如何进行合理的膳食指导?2. 用一系列骨质疏松症的图片引出要讲述的骨质疏松症。分析讲解1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概述2老年人骨质疏松症

3、的临床表现和危险因素3骨质疏松症与膳食、营养素课件演示、讲解、部分学生发言巩固拓展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膳食指导及预防课件演示讲解学生讨论归纳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难点课件演示、讲解作业布置1 你能简要介绍一下老年人骨质疏松症吗?2哪些营养元素与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有关?3你如何为骨质疏松症老年患者提供基本膳食指导?教学内容及进程模块一 老年人膳食指导单元一 老年人骨质疏松症膳食指导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重,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目前,关于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及预防方法也比较多,营养指导在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地位也越来越突出。然而,尽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对自

4、身健康的关注,“营养指导”一词在生活中也越来越多被提及,可是我们面对一名骨质疏松症的老年人,却并不能够具体说明这个疾病的相关情况,也不明白有哪些营养元素与骨质疏松症有关系,更不用提为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提供膳食指导。多年的教学经验表明,高职院校的学生对骨质疏松症的营养膳食指导并不明确。鉴于此,本模块的重点任务是让学生能够了解骨质疏松症的相关知识,掌握膳食营养素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从而能够为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提供基本的膳食指导,也为以后模块的学习做好铺垫。为此,有必要给同学们讲解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膳食指导。【讲义正文】任务一 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概述一、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定义这几张图片,在日常生活中,

5、同学们有没有见到类似的老年人呢?结合前面的案例,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老年这么容易发生骨折、驼背?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吗?这些现象是否可以避免的呢?什么是骨质疏松症?在平时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为患有骨质疏松症的老年人进行基本的膳食指导呢?这值得我们深思。请同学们遐想,骨质疏松症如何定义呢?请问同学们,你现在明白骨质疏松症的具体定义了吗?首先,我们了解一下骨的结构和组成成分。人体共有206块骨组成,每块骨由骨密质和骨松质组成,密质骨见于长骨的骨干和扁平骨的表层,又称皮质骨。而松质骨是由大量针状或片状的骨小梁相互连接而成的多孔网架结构,网孔中充满骨髓。这是正常人骨,这幅图片是骨质酥松症的骨头,我们看

6、出什么呢?骨质疏松的英文原意是“骨头多孔”,我们从刚才的图片中也能看出来,具体的定义是什么呢?关于它的定义有很多的版本,自1993年在香港举办的第4届国际骨质疏松研讨会提出,骨质疏松症就是以骨量减少、骨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致使骨的脆性及骨折危险性增加的全身代谢性骨骼疾病。2001年美国NIH的专家组对骨质疏松的定义增加了骨强度的降低 ,从此将骨强度概念也纳入骨质疏松的定义中。骨量是指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骨矿物质(钙、磷等)和骨基质(骨胶原、蛋白质、无机盐等等)含量。骨质疏松性骨折受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骨的质,二是骨的量。骨量与骨的峰值有关,并且受丢失速度的影响,如妇女绝经后骨丢失加速,导致骨量下

7、降。骨的质指的是骨的质量,它受四个因素的影响;骨结构、骨基质、骨矿化及微小损伤。 二、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骨质疏松症是种常见病、多发病,它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由此引起的骨折等并发症,除了给患者本人造成极大的痛苦外,对社会和家庭也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生活负担。我们看一下这个数据,这是从一篇系统综述中摘出来的,数据显示,各个国家的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而在我国,大约有9000万骨质疏松症患者,每年的治疗经费达150亿元人民币,中国有关专家预测,到21世纪中叶将超过2.1亿人患骨质疏松症,据中国骨质疏松白皮书报道,骨质疏松致死率和病残率明显升高,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营养卫生

8、问题。调查发现,我国骨质疏松症总患病率为16.1%。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总患病率为12.4%(其中80%是女性),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是比较高的。骨质疏松症、高血脂、高血压,现在医学界已经将这三种疾病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了。世界卫生组织(WHO)也将每年10月20日定为“世界骨质疏松日”,以期引起全世界人民对预防这种给老人、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与生活负担病症的重视。三、骨质疏松症的病因那么究竟骨质疏松症是如何引起的呢?它的病因有哪些呢?成年期前获得的峰值骨量的高低和成年后的骨量丢失的速度是骨质疏松症发病的两个重要因素。下列因素则影响峰值骨量和骨量流失速度。包括激素因素、局部调节因

9、子、营养因素、遗传因素、运动和失重、吸烟嗜酒等。什么是峰值骨量呢?无论是男性或者女性一般在3035岁达到一生中所能获得的最高骨量,称为峰值骨量。换句话说,峰值骨量是指人一生中的最大骨量。首先我们看一下主要的激素对它的影响。(1)活性D减少:随着年龄的增加活性D代谢障碍而使体内各种活性D减少。(2)甲状旁腺激素(PTH)增加: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时PTH的活性增加,骨吸收减少。 (3)降钙素(CT)减少:CT主要功能是抑制破骨细胞,由于CT下降使骨数量增加、活性增加。(4)性激素减少:成骨细胞活性下降,骨基质形成减少,骨吸收增加。(5)皮质类固醇(CS):抑制肠钙吸收,促进尿钙排出,

10、继发PTH分上升,刺激破骨细胞增加骨吸收,和通过抑制成骨细胞表面的CS受体,减少新骨形成,抑制成骨细胞的复制,减少成骨细胞的生成。营养因素主要是钙减少和蛋白质减少,骨矿物质和骨基质减少最易发生骨质疏松。不运动、或者是失重条件下骨量丢失会加快。吸烟、嗜酒、咖啡的摄入也会造成骨量丢失加快。遗传因素决定峰值骨量的70%,有研究证实骨质疏松的发生率白人>黄人>黑人与遗传因素有关,但具体的遗传学体系并未完全清楚,有待于更加深入和广泛的探索。四、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分类骨质疏松症分为三类,一类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是一种随着年龄的增长必然发生的生理性退行性病变,约占所有骨质疏松症的90%以上;第

11、二类为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它是由其它疾病或药物等一些因素所诱发的骨质疏松症。第三类为特发性骨质疏松症。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其分为两种类型:一型又称为高转换型或绝经后骨质疏松,以骨吸收增加为主,小梁骨丢失大于皮质骨丢失,常见腰椎骨折和Colles骨折。二型又称为低转换或老年型骨质疏松,以骨形成减少为主,小梁骨和皮质骨呈等比例减少,多发于70岁以上老人,骨折好发部位为髋骨和脊椎骨。图表可以看出两者的一些区别。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是由其它疾病或药物等一些因素所诱发的骨质疏松症。从图示中我们可以看出部分诱发继发性骨质疏松的疾病或药物及其他因素等等。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多见814岁的青少年或成人多半

12、有遗传家庭史,女性多于男性。妇女妊娠及哺乳期所发生的骨质疏松也可列入特发性骨质疏松。我们主要介绍的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五、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诊断目前,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诊断的方法基本上以骨密度(BMD)和骨矿含量(BMC)减少为依据,在排除其他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同时,可诊断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密度是骨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反映骨质疏松程度,预测骨折危险性的重要依据。其在临床上为最佳的定量指标,可反映50%70%的骨强度。任务二: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和危险因素一、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我们了解了具体什么是骨质疏松症及其分类、病因和诊断,那么骨质疏松都有哪些临床表现呢?会给老年人带

13、来什么危害呢?又有哪些危险因素会影响它的发展呢?下面我们便来了解下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和危险因素。骨质疏松症的主要临床表现和体征为:周身疼痛、身高缩短、驼背、脆性骨折及呼吸系统障碍等。(1) 周身疼痛: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的70%80%,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即可出现骨痛。(2) 身高缩短:脊椎椎体前部几乎多为松质骨组成,此部位是身体的支柱,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负荷量更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形成驼背。老年人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每椎体缩短2mm左右,身高平均缩短3-6cm。(3) 骨折可能发生于:咳嗽打喷嚏时、弯腰抱起小孩时、屈身捡拾东西时、回头转个身时等。一般骨量丢

14、失20%以上时即发生骨折。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下面我具体看下骨质疏松临床表现及其危害。(1)周身疼痛为骨质疏松患者最常见、最主要的症状,以腰背痛嘴多见。初期,活动时出现腰背痛,此后可发展为持续性疼痛。胸、腰椎骨出现新鲜压缩性骨折时,腰背部疼痛剧烈,有时可伴有四肢放射性疼痛和麻木感。(2)身材缩短,主要是由于椎体压缩和驼背所致,坐高与身高的比例缩小,是骨质疏松症的特点之一,由于其在无声无息中身高缩短,骨质疏松症又被称为“静悄悄的疾病”。下面这幅图可以很直观的看到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身高缩短、驼背的过程。(3)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后果。其特点是

15、:在日常活动中,即使没有明显的较大外力作用,便可发生骨折,讲到这,同学们回想一下前面的两个案例,现在明白为什么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为什么会莫名其妙骨折及称为别人眼中的“陶瓷人”了吧。我们继续讲骨折的好发部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桡骨远端骨折、股骨颈和股骨转子骨折等为骨折好发部位。骨折对个人、家庭、社会均造成了重大影响。对个人,从手术率、残废率、死亡率来看;对家庭,约三分之一的患者需要家庭护理;对社会,昂贵的医疗开支,在美国,平均每年消耗在骨质疏松上的费用高达100150亿美元。可见,骨折的危害是极大的。(4)呼吸系统障碍的表现也比较突出,易和其他呼吸疾病混淆,严重骨质疏松症所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16、 ,常导致脊柱后凸、胸廓畸形,胸腔容量明显下降,有时可引起多个脏器的功能变化。而脆性骨折引起的疼痛,常常导致胸廓运动能力下降,也造成呼吸功能下降。虽然临床病人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及紫绀等症状较为少见,通过肺功能测定可发现呼吸功能受限程度。(5)还有一些其他的表现,如安静休息(如夜间安睡)时会有虚汗现象;走路较多、爬楼、下肢受凉时,腓肠肌发生抽搐;牙槽骨骨质疏松时会出现牙齿松动,进一步发展可导致牙齿脱落等。骨质疏松的危害如此之大,那究竟哪些危险因素影响它呢?了解其危险因素,对于我们临床开展预防骨质疏松的工作会提供很好的科学决策依据。二、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请问同学们,你现在对骨质疏松症

17、有了具体的了解了吗?评估危险因素是可以帮助患者了解哪些因素是可以改变的,哪些因素是遗传造成的,哪些是生活习惯造成的。患者通过适当改善生活方式,就可以改善骨骼健康,降低患有骨质疏松症的几率。据中国老年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发布的中国人群骨质疏松防治手册主要有以下众多危险因素,其主要包括:老龄、女性、亚洲或白人、低BMD、骨折家族史、前次骨折史,还有绝经早、性腺功能低下、长期糖皮质激素、影响骨代谢疾病、低体重、神经肌肉障碍,吸烟、过量饮酒、饮料、咖啡、长期缺乏运动、低钙摄入、维生素D缺乏。危险因素是比较多的,我们可以结合前面的病因相联系,系统的进行记忆及综合。目前我们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原则主要是延缓骨

18、量丢失,缓解疼痛及预防骨折,主要包括三大疗法:食物疗法,药物疗法及运动康复疗法。下面我们重点讲一下关于骨质疏松症的食物疗法,也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的重点:老年骨质疏松症的膳食指导。任务三:老年人骨质疏松症与营养素、膳食要对老年人进行营养膳食指导,首先我们需要先来了解下那些营养元素和骨质疏松症有密切的联系,这也为我们后期进行膳食指导提供基础准备。下面我们就来讲一下营养素、膳食与老年骨质疏松症的关系。一、老年人骨质疏松症与钙首先我们看一下营养协会颁布的营养平衡膳食宝塔,对中国居民的膳食需求进行了解,它是由中国营养协会推出,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结合中国居民的膳食把平衡膳食的原则转化成各类食物的重量,

19、便于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实行。平衡膳食宝塔共分五层,包含我们每天应吃的主要食物种类。宝塔各层位置和面积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各类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应占的比重。最底层为谷类食物,每人每天应该吃250g-400g;蔬菜和水果居第二层,每天应吃 300g-500g和200g-400g;鱼、禽、肉、蛋等动物性食物位于第三层,每天应该吃125g-225g;奶类和豆类食物合居第四层,每天应吃相当于鲜奶300g的奶类及奶制品和相当于干豆30g-50g的大豆及制品。第五层塔顶是烹调油和食盐,每天烹调油不超过25g或30g,食盐不超过6g。在营养素中,钙、磷及蛋白质是骨质的重要组成成分,尤其是钙在许多食物中含

20、量较低,牛奶及其制品不能满足机体需要。我们首先来了解下钙和骨质疏松的关系。钙是骨的主成分,人体中的钙有99%存在于骨质之中,成年人全身钙总量为10001200克。正常人的钙需要量为每天6001000毫克,即可维持正常钙平衡。钙对维持生命很重要在人体内钙存在于骨骼、牙齿、细胞和血液中。人体对钙的吸收主要通过食物吸收,外来钙质供应不足时,骨骼释放钙质,补充血液和细胞中的钙质,结果使骨骼密度下降,脆性增加。以国内外相关科研实验结果来看,无论在生长发育的青春期,还是在绝经期及老年期,皆推荐高钙摄取。钙摄入不足可能妨碍骨质的正常发育,有文献表明,补钙可以防止高领老人骨质丢失和降低骨折的发生率;另有研究表

21、明,摄取高钙食物或钙制剂可达到抑制老年人骨量丢失和减少骨折发生率的效果。那么都有哪些食物中含钙呢?同学们都知道有哪些呢?牛奶及乳制品,海产品如虾皮、海带等,大豆及豆制品,海鸥少量蔬菜等。二、老年人骨质疏松症与磷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磷与骨质疏松的关系。人体全身磷总量为600900克,85%95%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每人每天磷的推荐摄入量为720mg。有研究表明,增加饮食磷的摄入可降低钙在肠内的吸收。由于增加磷的摄入,同时减少肾钙排泄,因此,对于肾功能下降,或需要更大正钙平衡的老年人,可能产生不良影响。老年人钙吸收和转运功能低下,则会引起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从而加速与年龄相关的骨丢失。美国营养委员

22、会规定,老年人钙磷比值应以1:2为宜,不得超过此值,含磷丰富的都有哪些食物?牛奶及乳制品、海产品如海带、鱼等,瘦肉及动物内脏等。三、老年人骨质疏松症与维生素D维生素D的体内活性形式为1,25-(OH)2D3,从食物中摄入和皮肤表皮组织合成维生素D,需要在肝、肾进行两次羟化后才能转变为激素活性形式,因为老年人活动少及肾功能降低,血清维生素D要低于年轻人,1,25-(OH)2D3数量和效能降低,可能是导致老年人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适当补充维生素D能延缓骨质丢失和降低骨折的发生率。维生素D的主要作用有:有益于钙的吸收,可以使进入人体的钙吸收提高30%80%;预防跌倒、改善平衡能力;活性维生素D能预防

23、脊椎骨折;活性维生素D可能预防非脊椎骨折。在这也提醒大家,活性维生素 D 制剂也可应用于骨质疏松的防治,尤其对老年人,但这类药物应在有关专科医师指导下应用。都有哪些食物含有维生素D呢,日光被称为阳光维生素,一般晒太阳不会引起维生素D的缺乏,还可以增强钙的吸收。还有海产品如鱼卵等,及蛋黄、肝脏等。四、老年人骨质疏松症与蛋白质蛋白质作为独立营养素,在大量摄入时可使尿钙排泄量增加,而经尿丢失。研究表明,过多钙与骨量减少和髋骨骨折率升高有关。但是,关于高蛋白摄入导致钙丢失的机制尚未完全清楚,有人认为饮食含硫氨基酸数量与尿钙排出量有关,降低含硫氨基酸可明显减少尿钙排泄。蛋白质营养低下,可导致胰岛素样生长

24、因子-1的低下,抑制胃形成。虽然蛋白质过量的摄取(每日摄入量 > 100g ),可促进钙的排出,但高龄老人,尤其是骨质疏松症患者,普遍公认的问题仍是蛋白质摄入量不够。蛋白质分为植物性蛋白质和动物性蛋白质。含有植物性蛋白质较多的一般有奶类及奶制品,谷类、蛋类及大豆及豆制品;含有动物性蛋白质较多的为禽肉、畜肉和鱼肉品等。五、老年人骨质疏松症与膳食纤维尽管普遍认为膳食纤维在肠内可以与钙和其他矿物质结合,妨碍其吸收,进而推测高膳食纤维可能增加骨质丢失和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性。但迄今为止,很少有证据证明仅膳食纤维高,而其他属于平衡饮食会导致人体钙的缺乏。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与氟氟由于抗龋齿作用而被

25、确定为人体必需微量元素。过多摄入氟可以通过对成骨细胞作用促进骨形成,但同时可造成皮质骨骨矿化不全。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水氟含量4mg/L的高氟区居民,较氟含量为1mg/L正常地区居民的骨折发生率明显增高。但是水氟含量为0.71.2mg/L时,氟含量与骨质疏松症及其骨折发生率间并无相关性。七、老年人骨质疏松症与其他维生素C和黄酮类 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与骨密度有关,维生素C与骨基质中胶原的合成有关,并且能够促进钙的吸收。特别是大豆及大豆制品等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其具有植物性雌激素的作用,可能对骨质疏松有预防效果,而也有研究表明,摄入含有镁、钾较高的蔬菜、水果,可抑制老年人骨密度的下降。任

26、务四: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营养膳食指导了解了膳食、营养素与骨质疏松的关系,下面我们开始学习如何对患有骨质疏松症的老年人进行营养膳食指导。一、摄取足够的钙质及维生素D摄取足够钙的目的是:使峰值骨量最大化;最大限度维持峰质骨量的时间;为骨形成提供充足的原料;最大限度减少因破骨造成的骨丢失。而据对我国成年妇女钙摄入量与骨密度的研究,每日钙摄入量在900-100mg时,对骨密度的增加可达到最大值,如再增加钙的摄入量对骨密度的增加就没有显著差异了,因此,钙的摄入量也不宜过多,我国规定钙的最大耐受剂量成人每日为2000mg。而美国提倡的钙适宜摄入量 ,从绝经到老年期为每日1500mg。根据钙平衡试验研究的结

27、果,老年人摄取钙的必须量,至少应达到每日>800mg。下面我们看一下一般食物中所含有钙的含量。补钙的同时我们需要进行维生素D的补充,为什么呢?钙吸收同维生素D的关系就像一扇锁住的门与一把钥匙的关系,维生素D就是打开这扇门的钥匙;如果没有维生素D,钙质就会很快排泄掉;人体在接受阳光后(其中紫外线中高能量光子照射),由皮肤自然生成维生素D。日光被称为阳光维生素,适当晒太阳或日光浴,通常不会引起维生素D的缺乏,同时可以增强钙吸收。二、适量摄入磷每天从食物中摄入720mg磷,不宜过高,过高的磷可以引起钙的吸收率降低。专家提醒要注意钙磷比值,钙磷比值应该以1:11.5:1为宜。三、蛋白质摄入适量蛋

28、白质摄入不足和过量都可能对钙平衡和骨组织钙含量起负性调节作用;蛋白质摄入超过100g/天,通过促进尿钙排泄,会导致负钙平衡。而研究表明,高蛋白促进钙排泄;减少肾小管的对钙的重吸收;低蛋白影响骨胶元蛋白。四、补充充足的微量元素补钙同时,补微量元素锌和铜比单纯补钙效果好。含锌高的食物有红肉类食物,海产品如海鱼;蛋类、大豆、面筋,某些坚果:核桃、花生等食物;含铜高的食物有虾、蟹,贝类包括牡蛎、螺等。氟对骨骼和牙齿的形成有重要作用。我国规定饮用水含氟量标准为0.51mg/L。氟化物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治疗范围是每天吸收1020mg氟,同时应该增加钙摄入及适当补充维生素D3。五、少食钠盐、维生素A钠的过量

29、摄入将使绝经后的妇女骨吸收增加,并使骨密度降低。如果同时大量摄入钙可抑制由于钠盐过量所致的骨密度降低。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我国成年人每日钠盐摄入量应小于6g。维生素A的过量摄入,将促进骨吸收,减少骨量,甚至可增加骨折的危险性。这可能由于过量的维生素A阻碍身体对钙吸收的缘故。长期过量摄入维生素A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和预防均不利。维生素A允许摄入量的最高上限为日常需要量的2.52.8倍。六、需要注意避免的饮食避免摄入过量的膳食纤维;避免吸烟、饮酒;避免过量饮用咖啡、碳酸饮料等。任务五: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预防 预防比治疗更为现实和重要,预防分为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一级预防的对象是无骨折但有危险因素,或骨量减少者,其目的是防止发展为骨质疏松症,避免第一次骨折;二级预防的对象是已有骨质疏松症或已经发生过骨折,其目的是避免初次骨折和再次骨折。根据中国老年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发布的中国人群骨质疏松防治手册2013版,骨质疏松的预防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1、合理膳食营养:多食用含钙、磷高的食品,如鱼、虾、牛奶、乳制品、豆类、杂粮、绿叶蔬菜等;2、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不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