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计划2014—吉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_第1页
国培计划2014—吉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_第2页
国培计划2014—吉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_第3页
国培计划2014—吉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国培计划国培计划”2014吉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项目吉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项目 桦甸市桦甸市8班班策划:刘军策划:刘军 编辑:邹志刚编辑:邹志刚 2014年年11月月15日日第一期第一期 本期导读本期导读 卷首寄语卷首寄语 优秀之星优秀之星 学情通报学情通报 班级研讨班级研讨 作业选萃作业选萃 研修日志研修日志 活动掠影活动掠影 国培感言国培感言 温馨提示温馨提示 编后寄语编后寄语卷首寄语卷首寄语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在这个承载希望的十月,我们走进了“国培计划”2014吉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学习中,我们桦甸市8班全体113名教

2、师均来自本校,在短暂的三个月的学习中,我们将在这个培训平台上,互相学习,互相研讨,共同研修,共同进步,收获累累的硕果!优秀之星优秀之星 陶艳艳 、韩恩艳、 孙淑琴、车玉梅、朱长锁、贾香云、 李艳玲、 郑文忠、 杨玉霞、葛艳芬、周晓华、李林媛、 张家喜、 宋金玉、 孙永江课程学习 曲凤艳、梁云凤、赵迪、戴长宇、张家喜、 任秀杰、曹文慧、刘俊班级研讨 张丽梅、张立英、矫德刚、苏彦辉、曹文慧、邹志刚研修日志 李学玲、李琰、姜海彬、姜雪梅、田野研修作业学学 情情 通通 报报 桦甸市8班共有学员113名。共分成9个研修小组,所有学员现已全部进入班级(有学习记录)。9个研修小组已全部创建了研修社区并发起了

3、第一次研修活动。 现将班级后台截止到2014年11月15日的数据呈现给大家,希望各位学员对照数据找差距,积极行动起来,迎头赶上,早日摆脱我校在全市落后的局面。 (注:平台数据更新较慢,可能与自己网页成绩不同)桦甸市桦甸市8班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截止到班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截止到11月月15日数据日数据桦甸市桦甸市8班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截止到班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截止到11月月15日数据日数据姓 名必修课学习总时长/分钟选修课学习总时长/分课程学习总时长/分钟必修课成绩选修课成绩作业提交班级研讨主 题 数班级研讨回 帖 数班级研讨成绩最终成绩陶艳艳1396239

4、737931030016132060陈永盛1154183029849.63001192059.6高玉秋139618753271103001282060陈春梅1396105624521017.602202047.6邹志刚1396182332191030017182060郑文忠131718683185103003172060车玉梅139619253321103002002060韩恩艳139620453441103002202060齐晓飞1174181729919.83001552059.8邱文霞123187521061014.6000024.6陈永仁132563819631010.60020204

5、0.6郭立群12815641845109.407132039.4马 微12330123310000212030郑丽君1018171227308.528.501192057崔艳丽130101301100000010崔龙139618453241103024192060武玲子210210.2000000.2汤素娟1396195633521030062848李萍121818073025103020202060刘长森139601396100000010桦甸市桦甸市8班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截止到班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截止到11月月15日数据日数据桦甸市桦甸市8班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

6、截止到班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截止到11月月15日数据日数据姓 名必修课学习总时长/分钟选修课学习总时长/分课程学习总时长/分钟必修课成绩选修课成绩作业提交班级研讨主 题 数班级研讨回 帖 数班级研讨成绩最终成绩付金平139601396100000010张丽梅138618283214103024212060苗春富1211178629971029.822202059.8朱长锁138420183402103021982060曲希萍1396119625921019.921021241.9徐良芝1396183132271030000040赵 迪1252182630781030021132060刘

7、子祎139119623353103003172060李冬颖1396181732131030000040付晓红132718243151103002182060王立福1253151127641025.208122055.2宋艳杰1396185832541030000040戴长宇1376182532011030120212060仇续汉120401204100000010仲淑芬139618183214103002002060刘祥杰1160130524659.721.811352051.4董向红125818083066103012302060张 胜135518103165103022002060毛春霞1

8、279122225011020.4000030.4李淑凤1373197833511030000040桦甸市桦甸市8班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截止到班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截止到11月月15日数据日数据桦甸市桦甸市8班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截止到班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截止到11月月15日数据日数据姓 名必修课学习总时长/分钟选修课学习总时长/分课程学习总时长/分钟必修课成绩选修课成绩作业提交班级研讨主 题 数班级研讨回 帖 数班级研讨成绩最终成绩何子新1350182331731030210112060戴长虹1396181632121030000040杨明宇13961778

9、31741029.6000039.6王维刚1282108323651018000028石敬忠62406245.2000005.2张立英1240181530551030024102060范德华119151717089.98.602111331.5张艳艳13964331829107.2000017.2张丽红67306735.6000005.6薛计湘120001200100000010刘 洋127519023177103002012060赵丽丽55905594.7000004.7赵英慧1396188932851030000040王德琴1179184530249.83010202059.8孙淑芹121

10、826533871103015152060王镜雯137919373316103000202060王楷玉139618583254103001192060张其俊1324162529491027.105152057.1田 成1396191533111030000040张玉峰110026013609.24.304172033.5田 野127818203098103018122060桦甸市桦甸市8班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截止到班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截止到11月月15日数据日数据桦甸市桦甸市8班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截止到班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截止到11月月15日数据日数据姓

11、名必修课学习总时长/分钟选修课学习总时长/分课程学习总时长/分钟必修课成绩选修课成绩作业提交班级研讨主 题 数班级研讨回 帖 数班级研讨成绩最终成绩田 野127818203098103018122060桦张馨月1230180830381030200040何 强1104011049.2000009.2宋长福139618013197103020202060矫德刚139618633259103018132060于 萍117996621459.816.129122045.9贾香云13792073345210300931252孟 超1202177329751029.523172059.5付绍霞13960

12、1396100000010席守裕560406004.70.700005.3李林媛1394200433981030121192060曹文惠124918403089103002272060李 琰139618383234103001192060王洪家136518933258103002012060张家喜138518933278103029122060李艳云124318613104103001652060刘 俊139618133209103001832060李锦义120918923101103004212060范丽霞125518463101103007132060桦甸市桦甸市8班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

13、程培训截止到班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截止到11月月15日数据日数据桦甸市桦甸市8班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截止到班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截止到11月月15日数据日数据姓 名必修课学习总时长/分钟选修课学习总时长/分课程学习总时长/分钟必修课成绩选修课成绩作业提交班级研讨主 题 数班级研讨回 帖 数班级研讨成绩最终成绩于立新1225153427591025.6000035.6李艳玲139620723468103008112060荆炳文139018143204103012202060吴晓玉134518143159103011822060康 虹13961881327710300416

14、2060丁 贵129819963294103009112060林玉善86808687.2000007.2宋金玉1396192733231030027949杨玉霞138421763560103006101757葛艳芬133420303364103001151656李学玲136318103173103019212060王培芳13961721568102.901131426.9葛光月1173166028339.827.700202057.4单 晶99709978.3000008.3姜雪梅135518073162103022042060李君艳125388121341014.7010102044.7王

15、镇1396186032561030011112060李 春126018273087103005162060曲凤艳1296194732431030026152060何 红12921852314410300691555桦甸市桦甸市8班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截止到班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截止到11月月15日数据日数据桦甸市桦甸市8班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截止到班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截止到11月月15日数据日数据姓 名必修课学习总时长/分钟选修课学习总时长/分课程学习总时长/分钟必修课成绩选修课成绩作业提交班级研讨主 题 数班级研讨回 帖 数班级研讨成绩最终成绩李国志1396

16、1861325710300681454苏彦辉1227188331101030020112060张丽敏139018483238103009112060孙永江139620193415103002102060崔仁良1396184332391030000040梁云凤1210187030801030017532060张淑莲139618363232103001462060姜海彬137820543432103011462060任秀杰133724613798103003202060赵德禄139618043200103012002060周晓华1396249038861030110132060孙丹丹1210769

17、19791012.8000022.8张淑贤9458010257.91.30651120.2刘 军139419873381103001192060班班 级级 研研 讨讨1.如何提高农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如何提高农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范德华 发表于2014-11-04 19:09作为一名农村教师,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以下几方面问题:第一,对农村远程教育设备还不够熟悉,计算机操作及课件制作能力急待提高。第二,农村教师在课件制作及使用中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误区。第三,农村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经验相对不足,教学过程中缺乏理论指导是其信息化教学能力难以提高的一个主要原因。针对这几方面问题,应逐渐

18、提高农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李萍回复于2014-11-04 20:07 提高农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是任重而道远的长期工程。高玉秋回复于2014-11-08 14:03 回复 范德华:确实应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以辅助教学,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李学玲回复于2014-11-08 20:45 教师们要多学习,多实践,多交流于萍回复于2014-11-09 16:22 回复 范德华:只有掌握好信息技术,才能更好后来服务于教学。刘军回复于2014-11-09 17:58 多进行有实效性的培训,关键是多应用,用多了,自然就会了。 .班班 级级 研研 讨讨2.基础教育信息化怎样才能落到实处?基础教育信息化

19、怎样才能落到实处?张淑贤 发表于2014-11-01 14:1710年前就提出了教育信息化,十年来,我国一直处于探索的阶段,发展远程教育是一个跨历史性的工程,那么现在到底教育信息化落实到什么程度了呢?可以说,不是很好。纵观我们的社会,各行各业都在积极努力的实现行业的办公自动化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可以说现在度过了实验的阶段,现在处于推广和普及的阶段,但是现在还没有真正的落到实处,从管理的政策和机制,从教师们的工作学习态度上等,从信息化普及的程度上都有待于提高!郑文忠回复于2014-11-02 21:57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信息技术的认识越来越深,经过各界的努力,教育信息化绝对不会是一个空谈。张家

20、喜回复于2014-11-03 12:11 回复 张淑贤:教育信息化,发展远程教育是一个跨历史性的工程,现在处于推广和普及的阶段,但是现在还没有真正的落到实处,从管理的政策和机制,从教师们的工作学习态度上,从信息化普及的程度上都有待于转变和提高!杨玉霞回复于2014-11-03 17:32 回复 张淑贤:,我们应该把教育的信息化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利用网络去学习。扩大知识,增长能力。高玉秋回复于2014-11-08 14:10 回复 张淑贤:学习信息化教育需根据自身的需要并且要与时俱进,是时代的需要,是教学中提升自身素质的需要。所以,应活到老,学到老。李君艳回复于2014-11-09 08:1

21、8 应该给学生和教师配备好的教学和学习设备,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信息化。 作作 业业 选选 萃萃 课堂如何课堂如何“巧巧”用多媒体用多媒体 第二学段语文数学学科信息化教育教学实践报告作者:李学玲 时间:2014.11 12 报告类别: 课堂教学 信息化环境 其他摘要: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极大的丰富了课堂内容,同时也推动了课程的变革和发展,提高了学习效率。 然而电教手段不为解决教学的重点难点服务,而为显示教具的现代化、多样化,造成使用时间不当,好钢没用到刀刃上的现象屡见不鲜。结果是用和不用一个样,白白浪费了时间,甚至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还不如不用好。这都充分说明,多媒体技能的运用,需要整体出发,全面

22、思考多媒体与教学目标、内容、对象诸要素之间关系,在此基础上确定要不要用,用什么,何处、何时用等。关键字:内容要“巧” 时机要“巧” 戒要“巧”一、课堂教学如何“巧”用多媒体(一)、内容的选择要“巧”1课文内容实有其人、其事、其景、其物,需要做背景材料介绍、补充、拓展和延伸,学生才能更好地领略教学的重难点;2教学重难点较抽象,不易直接感受、理解;3教学内容陌生,不利学生体验、感悟,需借助多媒体塑造或还原真实情境;例如,教学认识钟表时,让学生观看一段本班小朋友星期六一天的生活录像,录像的内容包括起床、写作业、吃饭、看新闻、睡觉五部分。然后将这段录像定格为五幅图,让小朋友讨论,他什么时候做了什么事?

23、学生通过真人真事及自己的生活体验,主动探索,很顺利地认识整时,掌握了认钟表的基本技能,也经历了一次探索的过程,一次成功的体验。http:/ 作作 业业 选选 萃萃 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 小学学段数学学科信息化教育教学实践报告作者:梁云凤 时间:2014.11.16 报告类别:课堂教学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适时恰当的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是数学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尤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应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

24、数学的兴趣和自主性,大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孩子学习的兴趣。关键词:多媒体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多媒体技术不仅创造了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通过多种感官的感觉,直观、形象生动的学习,在轻松的环境中理解、分析、掌握和运用知识,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空间观念,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因此,在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找准教学的切入点,根据学生的特点把多媒体运用到现实的教学中,使得多媒体这一科学技术在小学教学领域得到较好的应用和有效的推广。一、巧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http:/ .

25、 研修日志研修日志 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邹志刚 发表于2014-11-14 18:37 通过学习焦宝聪教授主讲的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这一课程,使我知道了什么是“微课程”?微课程(microlecture)这个术语并不是指为微型教学而开发的微内容,而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化成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微课程具有完整的教学设计环节,包含课程设计、开发、实施、评价等环节。使我了解了微课程的操作技术:1.鼠标不要乱晃;2.字体和背景的颜色要搭配好;3.讲解课程时,鼠标在屏幕上的速度不要太快;4.画面要简洁,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图标和背景要删除;5.录制视频的环境要安静,不要有

26、噪音。 并且掌握了微课程评价的方法: 1.聚焦:课程只讲述一个教学知识点.这个知识点是供学生自主学习时,必须要教师讲述才能理解的内容,是学习的重点或者难点或者易错点.学生能够理解的内容,不需要制作微课程. 2.简明:微课程的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抓住学生注意力的最佳黄金时段,简明扼要地概述知识点,点播难点,退出注意点.使用规范学术用语,语言文字表述清晰,有条理,易于学生理解,画面合理布局,成像清晰,五质量缺陷. 3.技术:恰当运用信息技术,针对不同的主题,选取合适的一种或者多种技术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流畅顺利地进行自主学习. 4.创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创新,运用技术创新,

27、丰富教学策略,给学生创造一个富有乐趣,有益于学习的微课程。研修日志研修日志信息技术引进校园信息技术引进校园赵迪 发表于2014-11-12 20:39 作为一名教育者,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那么,对于农村地区的学校来说,我们要完善、拓展网络功能,其中远程教育就是一个实现教育均衡化的重要途径,它可以通过新的科技手段的应用,解决目前很难解决的问题,是优质资源得到共享的重要手段。对于教师来说,我们首先要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掌握和强化信息技术的应用,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对于学生来说,信息技术的学习在中小学是非常重要的,这对他们以后上大学,甚至步入社会都是至关

28、重要的。 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的应用具有十分强大的交互性。在师生之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可以用计算机来交流,教师也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一些黑板上不能充分反映的知识,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学生可以更深入的了解知识,同时也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形成数字化的校园文化。运用多媒体渲染气氛,引起学生情感共鸣,促成学生感悟。运用多媒体渲染气氛,引起学生情感共鸣,促成学生感悟。张立英 发表于2014-11-14 22:04 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制成生动直观的电脑课件,添加恰当的音乐,在多媒体的声像刺激中,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所接受的信息大大丰富且有所指向,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同时发挥作用,形成

29、了一种真实的感受并按捺不住的纷纷和同学们交流自己的想法与见解。品德教学本身就应是源于生活,也正因为如此,在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能更好的激活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情感共鸣促成学生的感悟。活动掠影活动掠影继续教育辅导员刘军主持启动大会王培芳副校长做重要讲话活动掠影活动掠影信息处林玉善主任讲话科研主任张淑贤介绍国培学习经验并作平台技术指导学员代表李君艳讲话国国 培培 感感 言言 1.参加国培有感参加国培有感 朱长锁朱长锁 发表于发表于2014-11-03 18:22 “国培国培”教育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而开展的培训活动,专家精彩的讲座,教师耐心的辅教育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而开展的培训

30、活动,专家精彩的讲座,教师耐心的辅导,使我在收获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同时,相互学习,互相帮助,实现资源的共享!真导,使我在收获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同时,相互学习,互相帮助,实现资源的共享!真正提高了自身素质。虽然我的年龄早已超过半百,但是,我觉得这种方式的学习是很正提高了自身素质。虽然我的年龄早已超过半百,但是,我觉得这种方式的学习是很有用的。激发了老年教师的活力。有用的。激发了老年教师的活力。 2.国培路上国培路上 田野田野 发表于发表于2014-11-01 18:01 新的一轮国培学习又开始了,进行了几天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这一次的学习真是全面,无论是新的一轮国培学习又开始了,进行了几天的学习,

31、让我受益匪浅,这一次的学习真是全面,无论是班任的语文还是我们这些小科,真是面面俱到。让我们共同进步。班任的语文还是我们这些小科,真是面面俱到。让我们共同进步。 3.在学习中寻找快乐!在学习中寻找快乐! 曲凤艳曲凤艳 发表于发表于2014-11-04 06:28 国培学习在忙忙碌碌中不知不觉已学习了半月有余。在这些天里,有着充实,有着快乐也有烦恼!但国培学习在忙忙碌碌中不知不觉已学习了半月有余。在这些天里,有着充实,有着快乐也有烦恼!但常常还是能感觉到紧张后的充实快乐!常常还是能感觉到紧张后的充实快乐! 4.国培路上国培路上 梁云凤梁云凤 发表于发表于2014-10-22 17:35 国培学习真叫累,细看内容真叫美,要是年轻国培学习真叫累,细看内容真叫美,要是年轻20岁,活力无限展妩媚岁,活力无限展妩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