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文档汽车发动机构造复习题班级 姓名 学号一、填空题1、汽车总体构造通常由 发动机、底盘、车身以及电气设备 四大部分组成。2、现在汽车上大多数都是采用四冲程发动机,即每个工作循环要经过进气、 压缩、 做功 和 排气四个活塞行程。曲轴转两圈,完成 一个工作循环。3、装在活塞上的活塞环包括气环和油环。4、现代化油器的主要工作系统有主供油系统、怠速系统、加浓系统、加速系统和起动系统。5、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用英文表示为EFI ,电子控制单元简写为 ECU。6、凸轮轴或曲轴位置传感器常用的有电磁感应式、霍尔效应式_和光电式三种类型。7、过量空气系数a = 0.881.11范围内最有利,动力性和经济性都较
2、好。8、汽油机尾气排放的有害物主要有CO 、 HC和NOx 。9、排气消声器的作用就是降低排气噪声,并消除废气中的 火焰及火星。10、汽油泵的作用是将汽油从汽油箱 中吸出,并送入 化油器浮子室 中。二、选择题1、国产发动机的型号 4100Q,其中“100”是表示( C )A、长度为100cmB、高度为100cm C、缸径为100mmD、宽度为100cm2、在采用气门摇臂的配气机构中,进气门的气门间隙一般为(A )。A、0.250.3mmB、1mm C、0.30.35mm D、0.40.5mm3、以下传感器中输出的信号属于数字信号的是( C )A、水温传感器B、氧传感器C、光电式传感器D、电磁式
3、车速传感器4、以下元器件属于执行器的是( C )A、水温传感器B、空气流量计 C、喷油器 D、电磁式车速传感器5、以下元器件不属于执行器的是( B )A、汽油泵B、烟度计C、点火线圈D、活性炭罐电磁阀6、在讨论排放控制和催化转化器时,甲说不管空燃比是多少,三元催化转化器都能控制CO、HC和NOx的排放量;乙说,空燃比必须控制在14.7: 1附近,才能使三元催化转化器有效地控制CO、HC和NOx的排放量。试问谁正确? ( B )A.甲正确;B.乙正确; C.两人均正确; D.两人均不正确。7、气缸盖螺栓的紧定要求是( D )。A. 一定要拧紧B.按顺序分次拧紧C.按规定力矩拧紧D.按工艺规范拧紧
4、8、当装用两根气门弹簧时,气门弹簧的螺旋方向应( B )。A,相同B. 相反9、化油器怠速喷口在(A )。A.节气门下方B. 阻风门上方 C.主喷管内D.节气门上方精品文档精品文档10、加浓装置的加浓量孔与主量孔( B )。A.串联 B. 并联11、汽油发动机在中等负荷工况时,过量空气系数值为(B )。A. 0.60.8B. 0.91.1C, 0.80.9D. 1.1 1.212、汽油机过量空气系数在1.051.15范围内的可燃混合气叫做( B )。A.功率混合气B.经济混合气C.过稀混合气D.过浓混合气13、主供油装置的工作状况为( A )。A.除怠速外都工作 B.除起动和怠速外都工作C.各
5、个工况都工作D.除加速外都工作14、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 ECU以(B )作为确定基本喷油量的主控信号。A.节气门开度与冷却水温度B.发动机转速与空气进气量C.进气温度与进气量D.进气温度与传动轴转速 15、现在绝大多数电控汽油机都采用( C )喷射方式。A.同时 B.分组 C.顺序 D.连续16、D型汽油喷射系统采用的空气计量装置是( B )。A.翼片式空气流量计B.进气岐管绝对压力传感器C.卡门涡流式空气流量计 D.热线式空气流量计17、在下列空气流量计中,测量空气质量流量的是( D )空气流量计。A.翼片式 B.压力式 C.卡门涡流式D.热线式18、使燃油压力与进气歧管压力之差保持恒定的是
6、( C )。A.节气门体B.油压缓冲器C.燃油压力调节器D.电动汽油泵19、装有(A)的电控汽油喷射系统,其控制方式属于闭环控制方式。A.氧传感器 B.节气门位置传感器C.进气温度传感器D.曲轴位置传感器20、柴油机压缩行程中压缩的是( B )。 A.柴油与空气的混合气B.纯空气 C.柴油蒸气 D.柴油21、柴油机气缸内,燃烧时最高压力产生在( B )。A.预燃期 B.速燃期 C.缓燃期 D.补燃期22、在下列燃烧室中,(B )的燃烧室起动性能最好。A.球形 B.形 C,涡流室式D.预燃室式23、柱塞式喷油泵的每一循环供油量取决于( D )。A.喷油的压力的高低B.喷油泵凸轮的转速 C.柱塞上
7、移速度的大小D.柱塞的有效行程的大小24、柴油机出现“飞车”现象可能是( D )引起的。A.油门踩得过大B.喷油器漏油C.喷油泵弹簧过硬D.调速器失效25、输油泵的作用是向喷油泵输送足够数量和具有一定压力的柴油,它的供油压力一般为(A )。A. 0.150.3MPaB. 1 2MPa C. 0.1 0.15MPa D. 0.015 0.03MPa26、引起柴油机排气冒白烟的原因可能是( C )。A,喷油压力过高B.混合气过浓C.喷油压力过低D.喷油泵转速太高三、判断题 1、( X )衡量一台发动机的性能主要是看它的功率大小就可以了。2、( X )发动机的转速越高,它的负荷也越大。精品文档精品文
8、档3、( x )在采用气门摇臂的配气机构中,进气门的气门间隙比排气门的气门间隙大。4、( X )发动机冷起动时需要的是稀的混合气体。5、(,)由于电控喷射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均能形成较为理想的可燃混合气比,故大大降低了排放污染。6、( X )发动机进气温度越高,汽油雾化越好,发动机功率越大。7、(,)气门油封损坏,会造成排气冒蓝烟。8、(,)汽油机排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与混合气浓度有关。9、(,)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主要功用是为发动机供油。10、()空气质量与燃油质量之比,称为过量空气系数。11、( V )现代汽车采用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主要的目的是:使发动机有最佳的空燃比和点火正时。12、(,)采
9、用同时喷射方式的电控汽油喷射系统不需要进行气缸和活塞位置的判别。13、( X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一般都采用连续喷油方式。14、( X )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通过测进气歧管的真空度来直接测得空气进气量。15、( X )翼片式空气流量计的优点是进气阻力小、响应速度快、不需温度补偿。16、(,)线性输出型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其主体是一个滑片可变电阻。17、( V )柴油机混合气形成方式有空间雾化混合和油膜蒸发混合两种。18、( X )形燃烧室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以油膜蒸发混合为主。19、( X )孔式喷油器一般用于采用分隔式燃烧室的柴油机。20、( X )柱塞式喷油泵的柱塞就像注射器的针筒一样,只要柱塞一向上运行,分泵就开始供油。21、( X )两速调速器的作用是维持柴油机在任何给定转速下稳定运转。22、( X )最佳喷油提前角是指在转速和供油量一定的条件下,能获得最大功率及最小燃油消耗率的喷油提前 角。柴油机的最佳喷油提前角通常是一个常数。四、填图1、按图填写机体组的主要零部件名称:2、按图填写冷却系的主要零部件名称:五、名词解释1、2、发云力和出E量多缸发动机各气缸工作容积的总和,称为发动机排量。一般用VL表示:VL=Vhxi精品文档精品文档式中:Vh气缸工作容积;i 气缸数目。2、压缩比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称为压缩比。一般用£表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中国丙烯氨氧化制丙烯腈催化剂行业市场运营模式及未来发展动向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三氟甲磺酸行业产销状况及投资潜力研究报告
- 2025-2030黄金珠宝首饰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飞机行业市场发展分析与发展前景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防爆电缆密封接头市场前景分析及投资策略与风险管理研究报告
- 2025-2030金属类义齿材料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2030跑道清扫机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计算机化医嘱录入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石英石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2030男装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前景预测报告
- GA 1800.5-2021电力系统治安反恐防范要求第5部分:太阳能发电企业
- 聘用意向书15篇
- 氧气瓶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 万科物业承接查验资料交接清单及规范表格
- 2022年海南省自贸港政策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含答案)
- 做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队会课件
- 水泥混凝土面层检查记录表
- 医院感染相关基础知识
- 《湖心亭看雪》选择题解析(内容理解)
- 外墙真石漆施工质量通病与预防措施
- 中央空调应急管理制度汇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