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转移瘤全脑放疗及局部X刀加量不同次序的疗效比较_第1页
颅内转移瘤全脑放疗及局部X刀加量不同次序的疗效比较_第2页
颅内转移瘤全脑放疗及局部X刀加量不同次序的疗效比较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颅内转移瘤全脑放疗及局部X刀加量不同次序的疗效比较                             作者:牛德森 李小明 郭卫东【摘要】  目的:比较颅内转移瘤全脑放疗及局部X刀加量不同次序的疗效。方法:70例颅内转移瘤病人随机分成两组,A组40例(全脑放疗后加X刀组)接受了剂量为1.82 Gy

2、15;18次的全脑放疗后46 Gy×46次X刀放疗;B组30例(X刀治疗后加全脑放疗)接受了与上组相同剂量的顺序相反放疗,对占位效应明显的肿瘤用激素和脱水治疗,按WHO疗效毒性标准来评价治疗毒性和近期疗效。结果:所有病人完成了治疗,A组完全缓解(CR)32例,部分缓解(PR)6例,无变化(NR)1例,肿瘤进展(PD)1例,客观有效率CR+PR 为38/40(95.0 %);局部控制率为39/40(97.5 %),1年生存率为77.5 %。B组完全缓解(CR)25例,部分缓解(PR)4例,无变化(NR)1例,肿瘤进展(PD)0例,客观有效率CR+PR为29/30(96.7 %);局部控

3、制率为30/30(100.0 %),1年生存率为80.0 %。结论:两组疗效相似。 【关键词】  颅内转移瘤;放射治疗随着治疗肿瘤疗效的提高,病人的生存期明显延长,而生存期超过3年的患者,有近三分之一的病人发生脑转移。尽管临床分期是期,通过有效的治疗很少死于颅内转移。放射治疗无创高效的特点是治疗颅内转移瘤非常理想手段,已逐步代替外科手术。本文就颅内转移瘤X刀治疗与全脑放疗先后顺序的疗效进行比较,以供临床。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入选条件:(1)颅内病灶明确; (2)有原发病病或细胞学诊断;(3)未经其他方法治疗;(4)卡氏评分大于60分。共入选70例,男53例,女17例;分型

4、:单发27例,多发43例;随机分为A组(先全颅照射后X刀治疗组)40例,B组(先X刀后全颅照射治疗组)30例,两年龄及分类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 仪器与设备 Varian2300C/D加速器的6 MV-X线,拓能公司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 Version4.0),山东新华医疗器械厂的C型模拟定位机,GE Light-Speed Ultra-CT机。1.3 方法 A组先全颅照射后X刀治疗,B组先X刀后全颅照射,放疗分次量及总量两组相同。全颅定位在模拟机以下颅底线为下界中,X刀定位采用 Topslane放射治疗头架及治疗计划系统。在CT增强扫描,层厚

5、和层间距为5 mm,输入TPS,勾画出体表和敏感组织器官轮廓及肿瘤靶区,采用810个非共面固定野照射,临床靶区包括原发灶外放5 mm。90 %95 %等剂量曲线包绕PTV,综合评价后,确定治疗计划。放射源为6 MV-X线,剂量为1.82 Gy×18次的全脑放疗和46 Gy×46次X刀,每日1次,每周5次,等效总剂量为68 Gy。1.4 观察指标 (1)毒性反应:血液毒性、胃肠道反应(WHO标准)。(2)近期疗效: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无变化(NR);肿瘤进展(PD)。(3)局部控制率,生存率。1.5 统计方法 用SPSS13.0统计软件,采用2检验,Kapla

6、n-Meier法生存率及局部控制率。2 结果2.1 随访 全组病例从治疗开始之日算起,随访时间12个月,随访率100 %。2.2 早期放射反应 血液毒性(1+ 2级):A组4例,B组3例,2=0.16,P>0.05;胃肠反应(1 +2级):A组5例,B组4例,2=0.07,P>0.052.3 近期疗效 CR:A组32例(80.0 %),B组25例(83.3 %),2=1.11,P>0.05;PR:A组6例(15.0 %),B组4例(13.3 %),2=1.26,P>0.05;NR: A组1例(2.5 %),B组1例(3.3 %),2=2.18,P>0.05;PD:

7、A组1例(2.5 %),B组0例。A组客观有效率(CR+PR)为38/40(95.0 %),局部控制率为39/40(97.5 %),1年生存率为77.5 %;B组客观有效率(CR+PR)为29/30(96.7 %),局部控制率为30/30(100.0 %),1年生存率为80.0 %。1         3 讨论肺癌脑转移发生率很高,由血型播散而来,以4060岁高发,来源肺癌最多,其次为乳腺癌、消化道等。50 %的病人主诉头痛,继发水肿引起颅高压。头颅MRI及增强CT诊断颅内转移较为准确,诊断并不困难。对于一般情况好

8、,且直径大于7 cm的单发于脑表面肿瘤病人,手术切除疗效快速肯定。而位于脑组织深面或多发,放疗则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当颅内多发转移时治疗应首选放疗。颅内转移瘤形状规则,多为圆形,颅骨为刚体,肿瘤不会产生生理性运动,故非常适合作X刀。有些学者认为既然是血行转移,故大多数为颅内多发转移,即使诊断为单发也是病灶太小未能明确,所以主张应全脑或大部分脑照射,照射剂量38 Gy/4周,缓解肿瘤引起的症状和体征治疗效果很好1。全脑或大部分脑照射时注意保护眼球,放疗前给予激素可以缓解脑水肿,临床发现对激素反应好,表示肿瘤引起的改变是可逆的,治疗效果好,治疗后有四分之三肿瘤引起的症状和体征缓解,如症状不缓解,复查

9、后视肿瘤消退情况确定后期X刀补量。有明显残存肿瘤,再通过精确放疗补量46 Gy/46次。有些作者认为治疗关键是提高局部控制率,同时避免放射损伤,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2。肿瘤位置在脑深部重要器官附近,要考虑患者的全身情况、病理类型、脑水肿程度、生存时间,再用激素和脱水治疗的同时对占位效应明显的肿瘤实施X刀治疗。先用X刀可以快速杀灭肿瘤,再根据全身情况给予全脑放疗。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种方法的疗效相似,但先行X刀治疗的患者症状缓解较快,单次治疗时间长,头部固定要求高,治疗后23 d反应重,病人的一般状况较好。放射治疗可以导致脑水肿,如治疗不当,可以使症状加重,其发生率与肿瘤位置和放射剂量有关,相对而言单次量低引起水肿的概率要低。而全颅放疗剂量低,单次治疗时间短,但症状在治疗10次后逐渐缓解,待肿瘤缩小再行X刀治疗,则不良反应相对要低。肺癌颅内转移不是肺癌的主要死因,大部分病人颅神经症状在以后的生命期得以改善。目前颅内转移瘤X刀治疗后是否补加全脑放疗以及先后顺序尚无定论。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得出此两种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