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地高辛的临床应用及监护_第1页
老年人地高辛的临床应用及监护_第2页
老年人地高辛的临床应用及监护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老年人地高辛的临床应用及监护                 作者:丁焕民蔡淑清安秀丽【关键词】 老年人 【摘要】 目的 综合分析临床应用地高辛时中毒原因,探索老年人长期应用地高辛所需剂量。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结果、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 地高辛治疗老年心衰时建议以每日0.125mg为宜,最佳血药浓度为0.51.4ng/ml。结论 在使用地高辛时要进行血药浓度检测。 关键词 地高辛 中毒 监护地高辛的治疗安全范围较小,一般治疗量已

2、接近中毒量的60%。吸收率个体差异较大,而且厂家、批号、剂型较大地影响其生物利用度 1 。地高辛分布容积为600L,能移位到深部组织中,约60%以原型经肾排泄。由于老年人肾功能大多减退 2 ,并且非脂肪组织减少,使地高辛表现分布容积减少 3 ,更易中毒,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 3 。如同一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肾功能正常时,7天内可排出服药量的92%,而肾功能衰竭时,仅能排出42% 1 。日本Anjo Kosei医院对899名住院、门诊患者应用地高辛维持治疗心力衰竭和(或)心房纤颤伴有心动过速时进行研究 4 (Vd=9.47L/kg)(learance=0.124Lh -1 kg -1 )。实验表

3、明,血药浓度在0.51.4ng/ml时,没有明显的地高辛中毒症状,而>3ng/ml时,中毒较严重。在报告中,<51岁的患者没有中毒症状。在1.42.9ng/ml范围内有效血药浓度与中毒血药浓度有重迭。这些重迭与年龄有关。发生中毒的血药浓度和年龄的关系:2.42.9ng/ml(5160岁)、1.81.9ng/ml(6170岁)、1.42.7ng/ml(7180岁)和1.42.6ng/ml(>81岁)。地高辛中毒发生率为4.0%(5160岁)、13.4%(6170岁)、24.6%(7180岁)、44.4%(>81岁)。可见随着年龄增高,地高辛治疗浓度倾向于低浓度。为降低地高

4、辛中毒危险性,建议>71岁老人地高辛治疗血药浓度范围由0.52ng/ml变为0. ,老年人地高辛的临床应用及监护 51.4ng/ml 4 。0.125mg/d长期治疗老年CHF,可以减少患者的再住院率,减少因CHF加重而增加药物剂量或加用新药的几率,并能增加老年CHF患者的运动耐受力 5 。地高辛在低血钾、高血钙、低血镁、心肌缺血缺氧、肾功能不全、配伍用药不当等因素可诱发加重毒性。年龄、甲状腺机能情况、自律神经紧张度、心脏疾病类型也较大地影响其毒性。时辰药理学还表明 6 ,洋地黄制剂地高辛在凌晨4时毒性最大,是白天的40倍。在暴风雨夜低气压的条件下,不良反应也大大增加。红霉素使地高辛血药

5、浓度平均升高115%,其中5%由于抑制肠内代谢,更重要原因是抑制了p-糖蛋白,提高了口服地高辛的吸收,减少肾、非肾地高辛的清除,合用时必需减少地高辛的剂量。6-甲氧基红霉素也相同 7 。甲氧苄啶干扰地高辛肾清除率,老年患者治疗14天后导致地高辛血药浓度升高30%50%。在年轻健康自愿者单计量研究无类似的变化 7 。 抗肿瘤药减少地高辛口服吸收,胶囊则没有发生变化 7 。环孢霉素减少地高辛清除,抑制P-糖蛋白,升高口服地高辛吸收,合用几天内出现洋地黄中毒症状。同用应减少剂量 7 。地西泮、阿普唑仑提高地高辛毒性已有报告 7 。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升高地高辛AUC10%,能使地高辛的AUC、Cma

6、x升高接近19%29%,用药时需监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用卡托普利血药浓度能升高15.30%,而健康男性没有此变化 7 。地高辛与六神丸、复方罗布麻片、罗麻根都含强心甙,合用药时要减量 6 。另外,甲状腺机能低下时比甲状腺机能亢进时更易发生中毒 7 。地高辛用量不足和剂量偏高的临床表现很相似。综上所述,老年人使用地高辛维持量宜减少,0.125mg每日或隔日一次,对某些老年心衰病人用0.0625mg/日即可,日剂量分23次服用,以减少血药浓度波动,有助于控制症状,同时要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最好控制在0.51.4ng/ml范围内。 参考文献3 杨藻宸.药理学和药物治疗学(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7、,2000,2035-2038.4 Takanori M,Ryoji K,Youji S,et al.Effect of Aging on the Incidence of DigoXin Toxicity.The Annals of Pharmacotherpy,2000,34(4):428-429.6 陈文,沈百余,杨毓瑛.不合理用药分析200例(第二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62.7 Ben-Ani H,Krivoy N,Nagachandran P,et al.An interaction between digoxin and acarbose.Diabetes Care,199 本文老年人地高辛的临床应用及监护(2)- 9,22:860.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