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物种起源绪论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达尔文及物种起源;2、初步了解“绪论”的写法;3、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筛选达尔文对物种起源的主要观点。过程与方法:继续训练并提高筛选文章主要观点,筛选关键词语、关键语句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达尔文坚持真理、珍重客观事实、谦虚谨慎、严肃认真、深入细致的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刻苦钻研的奋斗精神。【教学重难点】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筛选主要观点及筛选关键语句【课时安排】二课时【课前预习】请同学们课下自己查找达尔文及其物种起源的相关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回答下面两个问题:1、达尔文是个怎样的人?2、物种起源是一部什么样的书?【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
2、新课“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的一句名言。作为跨世纪的新一代,你了解达尔文吗?你知道物种起源所阐述的观点吗?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打开达尔文的进化论之门。二、解题:1、辨析绪论与序言。绪论即导言是一种用来说明著作的编写经过、出版意图、编写体例、资料来源和作者情况等的文体。一般放在书的前面,目的是让读者了解全书的要旨,引导读者更好地理解全书的内容。他与著作的作者必须是同一个人且两者的内容一定有关联,而序言不必做这样的要求。2、关于物种起源英国杰出的生物学家达尔文所著物种起源(全名为依据自然选择或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的物种起源)于1859年11月24日问世。这是
3、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巨著。该著作批判了创造论的错误,阐明了进化论的思想。三、检查预习情况1、检查字词掌握情况见学习与评价p1 页2、由学生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教师根据情况肯定、纠正和补充达尔文的科学事迹。达尔文学说是生物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说。由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所著物种起源一书奠定科学基础,以后为生物学上的成就加以论证和发展。达尔文通过环球考察,搜集了大量有关动植物演变和发展的科学资料,指出生物进化的主导力量是自然选择,即遗传、变异与选择三种因素综合作用的过程。认为生物发生的微细的不定变异,通过累代的选择作用,适者生存,并逐渐累积有利的变异发展成新种。不适于外界环境条件的就被淘汰。他
4、总结了用人工选择方法获得家畜和农作物新品种的实验成果,进一步论证了自然选择学说。达尔文的学说是人类对生物界认识的伟大成就,给形而上学、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以沉重打击,在推动现代生物学研究的进展方面起了巨大作用。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达尔文的学说给予很高评价。四、研习课文1、指导学生通读全文和注释。(1)学生速读课文,找出自己理解有疑难的词语,先利用工具书自行解决。(2)理出文章结构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段意;2、画出每一自然段的关键性语句。解说:如何认识文章的关键句(1)要明白关键句能突出体现文章主旨。(2)从内容看,中心句是关键句,它是集中揭示说明对象特征或点明主要事理的语句。(3)从结构看,总提句、总
5、结句和重要的过渡句是关键句。总提句、过渡句能显示文章内容的推进,总结句能概括文章基本内容。(4)从出现频率看,反复出现的句子是关键句,它能表示需要强调的内容。3、理清文章结构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段意。整理成书的过程(1)第一部分:写作经过 提前发表的原因(2)(14) 本书“还是摘要的性质”(3)向提供过帮助的自然学者致谢(4)第二部分(5-9)介绍物种起源的主要内容,批判神创论,同时阐明他的进化论的基本观点。4、筛选出能概括第1段主旨的中心句。明确:“我之所以说明这些,是为了要表明我并没有轻率地下结论。”总结:第一段的主要内容是“整理成书的经过”,表现达尔文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5、达尔文为什么
6、提前出版物种起源?促使达尔文提前出版物种起源的两个原因是:一是尽管研究工作将近结束。但全部成尚需更多时间,而自己渐感体力不支(主观方面);二是因为华莱斯通过独立研究了几乎和达尔文一样的结论,达尔文不忍心20多年的辛勤劳动付之东流(客观方面)。总结:第二段的主要内容是:“提前发表的原因”。表现了达尔文实事求是的精神。6、第三段的主旨句是什么?明确:本书还是摘要的性质,未必完备。(内容过简的原因)作者还提到,“错误的窜入,还是不可避免的”,“本书所述及的,仅仅是我得到的一般结论”可以从这些语句中看到作者谦虚谨慎的态度。五、课堂小结六、布置作业完成学习与评价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查复习情况二、阅
7、读5-9节,找出各段的关键句。& 如何认识文章的关键句& 1、 突出地体现文章的旨趣,标示文章的思路,显示文章的结构特点的句子是关键句。从内容看,中心句是关键句,它是集中揭示说明对象特征或点明主要事理的语句。 &2、从结构看,总提句、总结句和重要的过渡句是关键句。总提句、过渡句能显示文章内容的推进,总结句能概括文章基本内容。&3、从出现频率看,反复出现的句子是关键句,它能表示需要强调的内容,同时也显示脉络层次。三、研读课文1、第5段的关键句是-?明确: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2、作者是由什么推断出这个结论的?明确:对于
8、生物相互间的亲缘关系、它们的胚胎的关系、地理的分布以及在地质期内出现的程序等等事实加以思考生物相互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可分成门、纲、目、科、属、种六个层次,同一层次、上一层与下一层之间,具有很多的相似点。如:桃花与梅花同属蔷薇科,家猫与东北虎同属猫科,人与金丝猴同属灵长目。生物胚胎间的关系:人、鸡、猪、蛙、龟、鱼等的早期胚胎很相似,这表明它们有共同的祖先。地理的分布:在大体相似的气候,如南美洲、非洲、澳洲都位于南半球,具有热带和温带的气候,可是生物类型彼此差别很大,或者是说在有些地区,如非洲(或南美洲)内部各地气候条件很大,但那里的生物类型却彼此相似。现存生物与古生物在地质上的关系:古生物学的地
9、质学按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把地球的历史分成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在越早形成的地层里,生物越简单、越低等,越晚形成的地层里,生物越复杂、越高等。这就证明了地球上现存的生物不是神创的,而是从最简单的生物一步一步进化而来的。3、他和其他博物学家的观点不同在哪里?明确:一般博物学家常以外部环境如气候、食物等等作为惟一可能引起变异的原因。4、作者对于自己的结论持什么态度?明确:“仍然难以令人满意。”5、这说明作者具有什么样的精神?明确:在科学研究上决不轻率、精益求精的精神。6、(1)辨析选择题,在第5段中,作者以啄木鸟、槲寄生为例是想证明以下哪一种看法?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别的
10、种演变而来的,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一般博物学家,常以外部环境作为唯一可能引起变异原因”是不合理的。要想了解“生物变异及相互适应的原因和方法”就不能单凭一方面的条件。明确:是要证明第种看法。因为作者对这两个例子的分析有明显区别。对于啄木鸟的例子。作者说“仅仅归因于外界的条件是不合理的”。而对于槲寄生的例子,作者说“仅仅以外部环境或植物习性的影响,或植物本身的倾向来解释是不合理的”。而“植物习性的影响”、“植物本身的倾向”不属于“外界的条件”(即外部环境),因此可排除第项;对于第项,学生只要抓住作者举这两个例子主要想否定不正确的作法即可排除。(2) 本段的最后两句话有什么任用?明确:这两句话举了两个事例,来否定一般博物学家的观点。7、达尔文对物种起源的主要看法是什么?明确:a物种中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的,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b自然选择是物种产生的最重要的条件。四、科技类说明文阅读训练(补充)五、课堂小结:这篇绪论主要说明了物种起源的写作经过及作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中国货架行业经营状况与需求规模研究报告
- DB13-T5067-2019-金属非金属矿选矿厂原料堆场作业安全规范-河北省
- DB13-T5007-2019-商务诚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规范-河北省
- 2025至2030中国薏米市场营销优势与前景运行形势研究报告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第2、3单元阶段性综合复习
- 2025至2030中国老居家护理行业消费状况与销售动态研究报告
- 切面机企业县域市场拓展与下沉战略研究报告
- 粉扑、粉拍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升级战略研究报告
- 石膏塑造工艺品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升级战略研究报告
- 人工智能驱动的生物药物研发-全面剖析
- 外科创伤处理-清创术(外科课件)
- 小型手推式除雪机毕业设计说明书(有全套CAD图)
- 《城市级实景三维数据规范》
- 2024年中国酸奶袋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合同到期不续签的模板
- 搬迁服务项目 投标方案(技术标)
- 2005室外给水管道附属构筑物阀门井05S502
-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2025届高三数学下学期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
- “双新”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单元整合教学实践
- 广东省佛山2024年中考一模数学试卷(含答案)
- 新能源发电技术 课件 第一章-新能源发电概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