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浙江省光伏产品主要竞争力基于嘉兴百瑞光伏产品有限公司能源学专业_第1页
浅谈浙江省光伏产品主要竞争力基于嘉兴百瑞光伏产品有限公司能源学专业_第2页
浅谈浙江省光伏产品主要竞争力基于嘉兴百瑞光伏产品有限公司能源学专业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浙江省光伏产品主要竞争力-基于嘉兴百瑞光伏产品有限公司摘要:太阳能是最具开发和应用前景的清洁能源之一,光伏产业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主力。本文通过分析光伏产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竞争力指数和贸易专业化指数,发现我国光伏产业近年来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但呈现出“有竞争力但无竞争优势”的怪象,运用钻石模型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提升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竞争优势的建议。关键词:光伏产业;国际竞争力;竞争优势Talking about the Main Competitiveness of Zhejiang Photovoltaic Products-Based on Jiaxing Bairui Pho

2、tovoltaic Products Co.,Ltd.Abstract:Solar energy is one of the most promising clean energy sources,and photovoltaic industry is the main for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energy industry.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share,display competitiveness index and trade specialization index

3、 of the photovoltaic industry,this paper finds that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photovoltaic industry has been increasing in recent years,but it shows the strange phenomenon of"competitive but no competitive advantage".The diamond model is used to analyze the reasons,a

4、nd it is proposed to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photovoltaic industry.Suggestions on competing for advantages.keyword:Photovoltaic Industry;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Competitive Advantage目录目录第1章引言1第2章浙江光伏产业集群发展现状12.1集群的形成演进12.2现状及市场结构1第3章基于GEM模型的竞争力评价23.1 GEM模型简介23.2 GEM模型指标体系设计2

5、第4章结论和建议3参考文献5I第1章引言这几年来,随着全球能源形势趋紧,能源和环境问题逐渐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为了实现能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世界各主要国家都将光伏产业作为新能源开发的重点。在国家支持、投资推动、需求拉动的综合作用下,光伏产业迅速发展,最近10年世界光伏电池及组件生产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3%,我国光伏产业自2 0 0 8年以来产量居世界第一。中国光伏产品的产量大幅增加,国际市场所占百分比逐年提升,被誉为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目前学术界对于光伏产业的研究还正处于探索阶段,主要聚焦于产业政策与发展、产业链的技术经济特征、国际贸易冲突等。本文将从产业集群的视角,论述浙江光伏产业集群的

6、形成演进过程,研究集群产业链中各环节企业群体的生态关系和生存现状,通过比较成熟的GEM模型结合AHP方法构建集群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以GEM得分结合集群实情进行分析,总结出影响集群发展的制约因素,并提出针对性建议。第2章 浙江光伏产业集群发展现状2.1集群的形成演进浙江省苏南地区位于长三角经济区的中心区域,与经济中心上海的接壤使其承接了大量的产业转移并拥有优越的外贸出口条件,自90年代起便在工业制造领域取得领先。至2000年后浙江省已在机械加工、设备制造、高技术生产等领域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集聚,因此浙江省具备发展光伏制造所需要的熟练技术工人、科技研发和生产管理方面的专业人员。同时,浙江省具

7、有开拓精神的地域文化和良好的商业传统,培育出大批有实干精神的企业家投身于新兴的光伏产业。2000年前后一批科技型领军人才先后在浙江创办太阳能电池、组件研发和生产企业。随着全球光伏市场的迅猛增长,一些公司不仅生产规模快速扩大,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运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飞速进步,经过短短五六年时间的发展先后在美国成功上市。2.2现状及市场结构现阶段浙江光伏产业集群已呈现出产业链完整、企业生态化、经营全球化的特征,各类光伏产品的产量已远超出其他省份(见表1和表2)。从集群内部垂直分工所形成的中间产品种类来看,可将其产业链分为四个环节:硅材料提炼、铸锭切片、电池片生产、组件封装。由于各环

8、节技术难度、生产规模、要素密集程度、投资周期等差异较大,致使各环节企业数量和市场结构差异明显,其竞争力和生存状态也呈现不同特征。硅材料提炼环节技术门槛高、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能耗高,市场已呈现“寡头垄断”趋势。集群内企业保利协鑫不仅在产量上能满足下游企业的多晶硅需求,在技术环节也已实现对国外顶尖厂商的赶超,生产工艺和制造成本均已达到领先水平,毛利水平为35%40%,占据着产业集群价值链的最高端。铸锭切片环节其技术门槛、投资规模、能耗虽然都处于高值,但远低于硅材料提炼环节,集群内除少数垂直一体化(产业链后三个环节)企业从事铸锭切片以匹配自身需求外,其余均来自于保利协鑫,该环节毛利水平为20%

9、25%。第3章 基于GEM模型的竞争力评价3.1 GEM模型简介该模型将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影响框架定义为三方面六因素,每方面所包含的两个因素间具有互补性和关联性。模型中“基础”主要来衡量产业集群的地理区位的竞争力,包括了资源和设施两个因素。与“钻石模型”相比,设施因素中突出了政府和制度的作用,将其作为产业集群的影响主体纳入模型中。“企业”主要评价集群的供给因素和企业集聚的质量,包括企业自身的战略、集群内各环节企业间协同、配套企业的支持等。“市场”主要分析产业集群的需求因素,包括市场规模、份额、品牌认知度等。3.2 GEM模型指标体系设计根据前述分析和浙江省光伏产业集群的特征,结合GEM模型中的六

10、因素,按照层次分析法原理进行GEM模型指标体系设计,设置梯阶层次的指标结构,见表3所列。第4章 结论和建议第一,大力开发国内市场,扩大国内需求。政府应该采取一定的政策措施开发国内市场,扩大国内需求,降低对光伏产品的出口依赖性。第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构建技术创新体系。根据产业发展实际情况,不仅企业加大光伏发电的研发投资人,同时各级政府加强对光伏产业研发和产业化的支持力度,培育并扶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持续创新能力的企业,攻克当前制约产业发展的多晶硅制造的核心技术和装备的难题,从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第三,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立完整的产业政策扶持体系。我国应加大对光伏产业基础设施的投人,完善配套基础

11、设施,建立完整的产业政策扶持体系。一是应加大对智能电网、特高压输电线路网、大规模储能技术和电量监控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解决光伏发电的接纳和并网运行管理间题;二是加强行业准人管理,重点支持具有相关技术生产背景的龙头企业;三是完善相关税收和补贴政策,通过电价补贴及光伏发电最低比例计划、财政补贴等使光伏发电投资者拥有合理回报,确保持续的市场需求。同时,随着光伏发电成本逐步接近常规发电成本,不断降低财政补贴和优惠上网电价等各项优惠政策,真正实现“以政策启动市场、以市场驱动产业”。第四、合理布局光伏产业,实施产业规模化和纵向一体化战略。我国光伏产业“三头在外”的局面造成了该产业目前所形成的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12、极其不稳定,且缺乏较强竞争优势,该产业很容易受到国际市场以及其他各国政策的影响。我国光伏企业要突破原有的代工车间的发展思路,一方面,要继续保持规模优势获取成本优势,通过价格政策维持国际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在今后一定要在规模化发展的同时实施纵向一体化战略,努力实现从低端制造向高端研发的转变,提高光电转化率,形成贯穿光伏产业链的研发或者制造企业群、核心企业和配套加工企业群共存的局面,健全自身产业链,从根本上获得核心竞争优势。参考文献【1】顾理旻,田齐超.全球光伏多晶硅、电池、组件产能调研报告R.苏州:保利协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2014【2】鲍国林.冀中南经济区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切入点J.经济论坛

13、,2014(7):21-24【3】Michael E Porter.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11):81-83【4】王晶.我国能源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J.统计与决策,2012(22):59-61.【5】贺正楚,周永生,吴艳.双重失灵的光伏产业及其调控措施J.系统工程,2013(12):116-120.【6】耿亚新,周新生.太阳能光伏产业的理论及发展路径J.中国软科学,2014(4):19-28【7】岳婷,龙如银.浙江省新能源发展次序评价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2(7):14-17.【8】宋辉,倪自银.光伏产业链节点的技术与经济特征分析以浙江省为例J.华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