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给大家画张相课前预习图片上有几个人头?你能数得全么?据说里边能看到九张脸,能看见的智商那是相当得高了!你看到很多鹰的头像,你又能看到中间骑马的印第安人吗?方法精讲外貌描写人物外貌不但指人的容貌、身材、衣着打扮,还指人的神情、姿态、声音等。把人物的这些特点具体地写下来,就是人物外貌描写。如下面例段: 这是个三十来岁的年轻人。身穿军用棉大衣,脚穿高筒皮靴。高个子,方脸盘,长得很魁梧。下巴上有一颗黑痣,那双眼睛在黑暗中闪着亮,使人觉得粗犷又精明。要写好人物外貌,关键在于平时仔细观察。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注意人物的身分,了解、熟悉他们的个性。还要留心他们的变化。具体来说: 第一,描写人物外貌要抓住人
2、物外貌的特点。 如下列例段: 李云是一个机灵、陶气的孩子。他胖乎乎的脸上,长着一对调皮的大眼睛,眼帘忽闪忽闪的,那两颗像黑宝石似的大眼珠只要一转,鬼点子就来了。在他那黝黑的脸上,不论是那鼓鼓的腮帮,还是那薄薄的嘴唇,或者那微微翘起的小鼻尖,都使你感到滑稽逗人。 第二,描写外貌要注意人物的身分,不能张冠李戴。如下面例段,人物身分就非常鲜明:这老汉,头上戴着一顶破草帽,露在帽沿外边的头发已经斑白了。肩上搭着一件灰不灰、黄不黄的褂子。整个脊背,又黑又亮,闪闪发光,好像涂上了一层油。下面的裤腿卷过膝盖,毛茸茸的小腿上,布满大大小小无数个筋疙瘩,被一条条高高鼓起的血管串连着。脚上没有穿鞋,脚板上的老皮怕
3、有一指厚,腰上插着旱烟袋,烟荷包搭拉在屁股上,像钟摆似的两边摆动着。 第三,描写外貌要注意人物内心感情的变化。 请看下面三个例段对同一位老人表情变化的描写: 除夕晚上,儿子、孙子都来到她身边,她满脸皱纹都舒展开了,就像盛开的菊花瓣,每根皱纹里都洋溢着笑意。 一天,她的老伴儿病倒了,她脸上珠网般的皱纹更深了,两道眉毛拧成的疙瘩锁到一块儿了。 她望着老伴儿的遗像,嘴唇微微抖动着,刀刻般的皱纹里,流淌着串串泪珠。 第四,描写外貌,还要注意人物的性格特点。人,各有各的性格,就是一对双胞胎,尽管长相一样,但性格和气质是不尽相同的。描写外貌的时候,就要注意“以形传神”地把人物的性格特点反映出来。如下面例段
4、: 金豆才七岁,头发披散着,垂到脖子边,见人就羞得把头低下去,或者跑开了又悄悄地望着人,或者等你不知不觉时猛然叫一声来吓唬你。 她大概叫琅琅,穿一件红底白点小罩衣。凸额头、塌鼻梁,一头柔软的卷发。总是不声不响,像个静默的小哲学家似的。 读一读,练一练: 1读下面例段,做好练习。 反正我一出生就看见他了。永远穿着那件黑棉袄。夏天,敞着怀,棉衣的前襟像两扇虚掩的破门,露着搓板一样的前胸;下雪了,就拦腰系根草绳子。头上扣个尖顶的狗皮帽子,帽耳朵一前一后耷拉着。 这段描写主要抓住了人物外貌的什么特点?读了以后,你觉得这是个什么样的人? 找出段中的比喻句,用“ ”标出来。想想比喻在这里起了什么作用。黑光
5、光的小脑袋,红红的小脸蛋,两只小眼睛眯成了一条缝,一双胖胖的小手,手背上有五个小涡涡。 这段话连用了4个“小”字,突出了人物的_ 特征。 出段中的形容词填在横线上。并想想这些形容词在这里起了什么作用? _ 的小脑袋。_ 的小脸蛋。 _ 的小手。_ 的小眼睛。 2按下列要求描写人物外貌。 通过衣着打扮的描写,突出教师的职业特点。 过脸上皱纹的描写,突出老年人的外貌特点。 通过神态描写,突出青年人的性格特征。 动作描写写人,免不了要描写人的动作,因为一个人的思想、品质、性格和作风,往往能通过行为动作来表现。如金色的鱼钩一课中,有这样一段描写老红军的话:“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
6、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着眉头硬咽下去。” 描写人物动作,最重要的是注意观察。在日常生活中要格外留心,观察周围各种人形形色色的行为动作,特别要注意不同的人的动作特征,抓住特征仔细地反复地进行观察。 如下面例段: 小丽抿着嘴,弓着腰,蹑手蹑脚地,一步一步慢慢地靠近它。靠近了,靠近了,又见她悄悄地将右手伸向蝴蝶,张开的两个手指一合,夹住了粉蝶的翅膀。小丽高兴得又蹦又跳。 他弯着腰,篮球在他的手下前后左右不停地拍着,两眼溜溜地转动,寻找“突围”的机会。突然他加快了步伐,一会左拐,一会右拐,冲过了两层防线,来到篮下,一个虎跳,转身投篮,篮球在空中划了一条漂亮的弧线后,不偏不倚地落在筐内。 捉蝴蝶、打
7、篮球,都是我们常见的活动,有的甚至是同学们亲自参加过的。但写起来却不具体。上述两段描写,由于作者观察仔细,把捉蝴蝶,打篮球的动作、神态写得栩栩如生。 二是要抓住最能突出人物特点的动作描写。请看下列例段: 教室里打得乌烟瘴气。毛老师气咻咻地站在门口,他头上冒着热气,鼻子尖上缀着几颗亮晶晶的汗珠,眉毛怒气冲冲地向上挑着,嘴却向下咧着。看见我们,他惊愕地眨了眨眼睛,脸上的肌肉一下子僵住了,纹丝不动,就像电影中的“定格”。我们几个也都像木头一样,钉在那里了。 三是要准确而恰当地运用动词。读读下列例段,看看各段中动词的作用。 说时迟,那时快。那个摔倒在地上的运动员,手一撑,脚一踮,猛地爬了起来。左脚尖顶
8、住起跑线,膝盖一弯,稳稳地蹲着。两手就像两根木柱插在地上,整个身体微微前倾,那架势,就像一只起飞的雄鹰。 她挤进大门,把担子撂下地;走上前去,将地上的草揽好,用膝头压着,俯下身,双手使劲勒紧草腰子,提起来,扔到院墙角落。 她看见奶奶站起来,双手抓着锅盖向上揭。吃力地揭了几次,才稍稍揭开一条缝。一股浓烟从灶口冲出来,差点熏着奶奶的脸。奶奶随便用袖子拂了拂布满皱纹的脸,又摇摇头,自言自语地说:“老了,不中用啰!” 读一读,练一练: 1读一读下面例段,想想作者是怎样描写人物动作的。认真完成后面的练习。 他轻轻一跳,双手就握住了单杠,紧接着收腹、抬腿,拉臂引体、抬头挺胸,轻而易举地上了杠。他那匀称的身
9、材,再加上这灵巧的动作,就好像凌空欲飞的雄鹰。 这一段话描写的是_。 中带点的动词具体地写出了_。 他立刻瞪起眼睛,眉毛一根根竖起来,脸上的肌肉不停地颤动,脖子上暴起一道道青筋,像扑鼠的猫盯着我。 这里描写的是人物面部表情的动作,用了不少恰当的动词。请找出来写在下面:_ 。想一想,这些动词起了什么作用? 2在下面括号里填上准确而恰当的动词。 我( )起一张饺子皮,笨手笨脚地往里( )着馅儿,然后把皮边儿往中间一( ),又( )了一下,再往两边一(),捏得又扁又平,往桌上一( )。嘿,还真像老手做出来的饺子呢! 3按下列要求练习描写人物动作。 仔细观察妈妈炒菜的过程,把炒菜的动作具体地写下来。
10、通过动作描写,反映出你熟悉的人的性格特点。 语言描写一个人赞成什么,反对什么,热爱什么,憎恶什么,以及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喜怒哀乐等都可以从人物的语言里反映出来。请看王若飞同志被捕后,和敌人的对话: “你是什么人?”“共产党人。” “你从哪里来?”“江西瑞金。” “是谁派你来的?”“毛泽东。” “你来干什么?”“推翻你们。” “你们的人在哪里?”“到处都有。” “你把他们供出来!”“比上天还难。” 语言描写有下列四种形式: 一种是个人独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言自语。如: “唉,这鬼天气!又闷又热,蚊子也来捣乱,一夜没睡,真倒霉!”王老五不停地边拍着蒲扇边咒骂着。 第二种是一个人对别人说话。如:
11、 老马对小马说:“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去试试是不行的。” 第三种是对话。如: 表哥要下地干活去,小弟张开两只手臂拦着,不让表哥出去。 表哥说:“好弟弟,听话,让表哥走。” 小弟说:“我要蝈蝈。” 表哥说:“我给你捉,捉个挺大挺大的。” 小弟说:“我还要个笼子哪!” 表哥说:“我给你编,编个顶好顶好的。” 小弟这才放开手,让表哥走出门。 第四种是几个人议论或交谈。如: 孙老师说:“桂花有哪些用途呢?同学们分组议一议吧!”孙老师的话刚落音,同学们就讨论开了: “桂花是多种食品的香料。做桂花糖,桂花糕都离不开它。”李利说。 “汤圆里加上桂花特别好吃。”陈平说。 王小山抢着说;“桂花可以泡茶。桂花
12、茶味道可香呐!” 我说:“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桂花还可以酿酒呢!” 孙老师听了大家的发言,高兴得不停地点头。 语言描写,不论是描写个人话语,还是描写对话或交谈,都要注意如下几点:一是要注意反映人物的思想品质和个性特点;二是要符合人物的身分、年龄和职业特点;三是要抓住语言的精华,不要面面俱到。 俄国著名的寓言作家克雷洛夫的皮肤生得较黑,偏偏他又喜欢穿黑衣服。一天,他遇到两个穿得花里花俏的公子哥儿。其中一个见到克雷洛夫就对他的同伴儿说:“看哪,飘来一朵乌云!”克雷洛夫应声答道:“怪不得青蛙高兴得叫了!” 德国诗人歌德的作品,曾受到某一位无知的批评家的尖刻指责。一天,歌德在公园里一条只能
13、通过一人的小径上散步,迎面来了那位批评家。他冲着歌德嚷道:“我向来没有给傻瓜让路的习惯!”歌德不慌不忙地让到一旁,笑容可掬地说:“而我恰恰相反。” 再看下面的一个例子: 1928年初,夏明翰同志因叛徒出卖被捕,在刑堂上,敌人满脸杀气地问:“你姓什么?” 夏明翰说:“姓冬。” “胡说!”敌人拍着惊堂木,“你明明姓夏,为什么乱说?” 夏明翰从容不迫地说;“你们把黑说成白,把天说成地,把杀人说成慈悲,把卖国说成爱国。我姓夏,就当然应该说姓冬。” 敌人无言以对,继续问:“多少岁?” “共产党万岁!” “籍贯?” “革命者四海为家,我们的籍贯是全世界。”夏明翰越说越激昂。 同学们在练习写人物语言的时候,
14、要注意引用语言的几种方式。 一种是“直接引用”。就是把人物说的话直接写下来。加上引号表示。 如:张书记对丁大爷说:“这是我们应尽的义务。我们不能收取报酬。” 第二种是“间接引话”。用叙述的方法,把人物的语言转述出来。 如:张书记对丁大爷说,这是他们应尽的义务,他们不能收取报酬。“间接引话”一般不用引号,第一人称应改为第三人称。 第三种是对话的三种写法。 即:×××说:“。” “。”×××说。 “。”×××说,“。” 例如: 雨来说:“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15、雨来说。 “我们是中国人。”雨来说,“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读一读,练一练: 1读下面的小故事,想想后面的问题。 一位法官和一位将军是亲密的好友。一次,法官请将军把一件军事机密告诉给他。将军十分为难,因为他既不愿使好朋友难堪,又绝对不能泄密。将军眉头一皱,对法官说: “亲爱的朋友,你能够绝对保守机密吗?” “将军,请放心,我想我是能够的。” “那么,我也能够。” 知道吗,将军的问话是什么用意? 法官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将军的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这段对话表现了将军的什么? 2按要求各写一段人物语言。 写一段你和*对话,表达母子之情。 描写一个小组讨论的发言情况,用上对话的三种写法。 3用“
16、间接引话”的方式改写下面的对话。 小明的爸爸在桃树上刮凝结着的胶。 小明问:“爸爸,这有什么用?” 爸爸很高兴地告诉小明:“这胶可有用处啦,可以把掉了的毛笔头粘好。你那支毛笔头不是掉了吗?” 小明说:“一支毛笔才几角钱,买一支不就得了。” 爸爸说:“能修的就修,能补的就补,要养成勤俭的好习惯。” 心理描写怎样描写人物心理 什么叫心理描写呢?就是把人物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通过文字描绘出来,这就叫心理描写。心理描写能充分展示人物的思想、品质、性格和作风,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因此,描写人物,除注意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外,还要学会描写人物的心理。 我们在小学语文课里学过的,有两种:一种是让人物自己倾
17、吐自己内心的思想感情;一种是由作者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客观的分析描述。如下面例段: 我的心绷得紧紧的。这怎么忍受得了呢?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起来。我不敢朝他那边看,不忍眼巴巴地看着我的战友活活地烧死。但是,我忍不住不看,我盼望出现什么奇迹,火突然间熄灭了。我的心像刀绞一般,眼泪模糊了我的眼睛。 “唉呀!”海娃美美地松了一口气,“我的信啊,你把我害得好苦啊!这回可把你找到了。” 其实,海娃心里一点儿也不苦,他简直要高兴死了。他高兴得汗都来不及擦,就一面喘着气,一面把手插在口袋里。他恨不得把信放在嘴上,狠狠地亲他两亲,像亲他的小羊羔一样地亲两亲呢! 心理状态的描写,可以展现
18、一定环境下人物的复杂心境,展示人的体验和感受。如下例: 我捧着这碗热呼呼的姜汤,一股热流流遍我的全身。我的每一个细胞都被温暖包裹着。这碗姜汤凝聚着老师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无限深情的爱。我一口气喝了下去,姜汤带着温馨,带着深情流到了我的每一根血管。它是那么香,那么甜,香甜中又透出令人振奋的辣味,使我全身的血液都沸腾起来顿时,我眼睛发热,鼻子发酸,一颗颗泪珠滚到了腮边 学习描写人物心理要注意四点:第一,要真实,要写真话。心理怎么想的就怎么写;第二要符合人物思维变化过程,不能杂乱无章,颠三倒四;第三,要符合人物身分、年龄、职业特点,反映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第四,如果是写不熟悉的人,首先就要了
19、解别人的心理。可以通过交谈,通过对语言、动作、神态、表情的分析,判断其心理活动。这样,才能写出真情实感,写得合情合理。 读一读,练一练: 1读一读下面的例段,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人物心理的。按要求完成后面的练习。 天上飞着小燕子,地下跑着小兔子,它们无忧无虑,快快乐乐。可我拖着条残疾的腿,连步也迈不开。对他们,我真羡慕极了,时常一个人呆呆地望着它们暗暗地想:小燕子呀,你能帮我长出灵巧的翅膀来吗?小兔子呀,你肯借我一条健壮的腿吗? 这一段描写的是_的心理活动。作者通过对小燕子和小兔子的幻想,表达了 _。 灿灿的脑海里又出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妈妈唱着无字的歌,轻轻地摇着灿灿睡的小摇车。灿灿望着天上的
20、星星和月亮,月亮笑弯了嘴,灿灿也笑咧了嘴;星星眨着眼儿,灿灿也眨着眼儿。慢慢儿的,灿灿在*摇篮曲中走进了甜密的梦乡记忆,也是一种心理活动。这里描写的是灿灿_ 时候的记忆。他想起了“妈妈唱的无字歌”,还想起了摇车、_ 和_ ,还有_ 。表达了灿灿天真、纯净的童心和她对美好童年生活的追恋。 2按要求描写人物心理。(1)写一段话,表达自己欢乐的心情; (2)平平心爱的小猫生病了,平平很着急,你能把平平着急的心情描写出来吗? 赏析小练一、【材料】一对孪生小姑娘走进玫瑰园,不多久,其中一个小姑娘A跑来对母亲说:“妈妈,这里是个坏地方!”“为什么呢,我的孩子?”“因为这里的每朵花下面都有刺。”不一会儿,另
21、一个小姑娘B跑来对母亲说:“妈妈,这里是个好地方!”“为什么呢,我的孩子?”“因为这里的每丛刺上面都有花。”听了两个孩子的话,望着那个被刺刺破指头的孩子,母亲陷入深思。【要求】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加以想象,为这对小姑娘作肖像描写。写片段:写小姑娘的表情或心态。符合情景,上下连贯。 肖像描写:对孪生小姑娘作肖像描写,符合年龄、性格,写出同和异,不可少于100字。 【答案解析】:这是一对孪生小姑娘,一样秀丽的眉毛,一样挺直的鼻梁,一样水汪汪而充满灵性的眼睛。那位亲爱的妈妈还特意给她们打扮得一模一样:天蓝与雪白相间的小纱裙,各自的名字用粉红丝线绣在左边的小兜上,蓝色的小凉鞋,还有齐耳的短发,上面都用蓝
22、白相间的白丝带扎成了一朵别致的小花,这同一模子塑出的一对小天使,纯净而无邪。但是,如果你仔细观察,俩人却并不相同;其中一个左眼角下有颗小痣,她眼里隐约可见一丝忧郁,使人疑心那痣是随时可能掉下来的眼泪;另一个,嘴角边总有个笑影,仿佛从来就不知忧虑为何物。二、变形记节选不过话说回来,谁知道被解雇对我来说就不是一件很好的事呢?我若不是为了我父母亲的缘故而克制自己的话,我早就辞职不干了。我就会走到老板面前,把我的意见一股脑儿全告诉他。他非从斜面桌上掉下来不可!嗯,希望还没有完全破灭,只要等我积攒好了钱,还清父母欠他的债也许还要五六年吧,我就一定把这件事办了。那时候我就会时来运转。不过眼下我必须起床,因
23、为火车五点钟开。(简析:格里高尔突然发现自己变成大甲虫。他惊慌、忧郁。他回忆过去的生活,怨恨自己的“累人的差使”,为还清父债而苦干、他清醒地想到起床,赶车上班去。忍辱负重的小推销员。)如今,格里高尔和母亲隔开了,由于他的过错母亲也许濒临死亡边缘。那门他不敢开,他生怕会吓跑了必须待在母亲身边的妹妹。除了等待,他现在没有什么别的事可做。受到了自责和忧愁的压抑,他开始爬行起来,他到处爬。他在墙上、家具上和房间天花板上爬,最后在绝望中,他觉得整个房间已经开始绕着他旋转起来,便掉下来摔在那张大桌子的中央。(简析:为家庭经济状况焦虑,自我责备。格里高尔失业在家,过着甲虫生活,只能爬来爬去、但是,他为家庭经
24、济状况焦虑还想着给妹妹实现“美梦”。他想着,父亲老了,母亲生病,妹妹还只有17岁。他一听到家人出去做工挣钱,就“羞赧和伤心得浑身燥热”。他“受到了自责和忧愁的压抑”,“最后在绝望中,他觉得整个房间已经开始绕着他旋转起来,便掉下来摔在那张大桌子的中央”。)“现在怎么办?”格里高尔自言自语,在黑暗中环顾了一下四周。不久他便发现,他现在几乎再也动弹不了了。他对此不感到惊异,他反倒觉得,他迄今居然一直能用这些细腿活动,这才是不自然的。此外他感到相当舒适。他虽然感到浑身疼痛,但是他觉得,疼痛仿佛正在渐渐减轻,最终似乎会完全消失。背上那只烂苹果以及四周蒙上了软乎乎的尘土的那个发炎的部位他几乎已经感觉不到。
25、他怀着深情和爱意回忆他的一家人。他认为自己必须离开这里,他的这个意见也许比他妹妹的意见还坚决呢。在钟楼上的钟敲响凌晨三点之前,他便一直处于这种空洞与平和的沉思状态中。窗户外面的朦胧晨曦他还经历着。然后他的脑袋便不由自主地完全垂下,他的鼻孔呼出了最后一丝微弱的气息。(简析:受重伤后,被亲人厌弃而绝望,心态走向平和。一只苹果砸在背上,身受重伤,格里高尔终于被妹妹厌弃。妹妹一再说“我们必须设法摆脱它”。格里高尔“怀着深情和爱意回忆他的一家人。他认为自己必须离开这里,他的这个意见也许比他妹妹的意见还坚决呢”。格里高尔异常冷静,他在绝望而又平和的心境中死去。面对变形,面对亲人厌弃面对死亡,格里高尔惊慌、
26、痛苦、绝望,最终平静地死去。从这一点看,他还是一个清醒、坚强的人。格里高尔的人格形象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挣钱养家,显示他忠厚、善良而富有责任感的个性。一是争取自由,还清父债而追求时来运转,自由独立,最终在无奈与平和中追求另外一种超脱死亡。)【问题1】作者主要是通过什么描写方法来刻画格里高尔的? 这篇小说心理描写的重点是什么?作者主要表现人物怎样的性格? &
27、#160; &
28、#160; &
29、#160; &
30、#160; &
31、#160; &
32、#160; 【问题2】 这篇小说勾画人物内心世界,进行心理描写的手段有哪些?
33、;
34、;
35、;
36、;
37、; 【答案解析】: 【问题1】明确:心理描写。小说用许多笔墨写了变形后格里高尔悲哀凄苦的内心世界,格里高尔虽然变成了甲虫,但他的心理始终保持着人的状态,他突然发现自己变成大甲虫时的惊慌、忧郁,他考虑家庭经济状况时的焦虑、
38、自责,他遭亲人厌弃后的绝望、痛苦,无不展示了一个善良、忠厚、富有责任感的小人物渴望人的理解与接纳的心理。只是这种愿望终于被彻底的绝望所代替,弥漫在人物心头的是无边的孤独、冷漠与悲凉。 【问题2】明确:小说用内心独白、回忆、联想、幻想等手法,去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他不断地回忆、联想过去和今后的事情,不时由于恐惧焦虑、痛苦和绝望而产生幻想、幻觉,并且在自由联想中经常出现时空倒错、逻辑混乱、思维跳跃等,具有一定的意识流特征。 三、修改选段:“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试卷拿到手以后,我一看不及格,很是伤心。”这写的是“我”知道考
39、试成绩前后的心理活动。虽然,他用“紧张得要命”、“很是伤心”等词,但我们并不感觉到他有多紧张,有多伤心。这就犯了用抽象概述代替具体描写的毛病。试做下列几种修改: 内心独白式:
40、60; &
41、#160; &
42、#160;
43、 幻觉描写式:
44、0;
45、60;
46、160; &
47、#160; &
48、#160; 环境描写式:
49、;
50、0;
51、160;
52、160; 语言行动式:
53、
54、;
55、;
56、60; 【答案解析】:示例:内心独白式: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阿弥陀佛,上帝啊,保佑我吧!我再也不听单放机,不看电视,不
57、打游戏机了。唉!都怪我自己,老想着打游戏机,考试前一天还趁父母不在家跑出去打。老师啊,发发慈悲,我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老爸呀,手下留情吧,我以后学习一定用心呀!” 幻觉描写式:我好像看见满试卷鲜红的叉组成一张巨大的网向我卷来,使我不得动弹,不能呼吸。我又仿佛看到了老师满面的怒容,仿佛听到了父母悲伤的叹息声和旁人的嘲笑声。 环境描写式:天阴沉沉的,不时刮来阵阵冷风。风刮到我身上,我就不由自主地打颤。教室里静悄悄的,只听见“沙沙”的发试卷的声音,“哗啦!”一个同学不小心把书碰到了地下,我的心随之猛跳了
58、一下。同桌的试卷已发下来了,72分,看着同桌哭丧的脸,我不由得心里直打鼓。 语言行动式:试卷静静地反躺在桌上。我用有点颤抖的手去掀试卷,一个鲜红的“4”字映入我的眼帘,我的手一抖,试卷又合上了。我一咬牙,把手伸到试卷底下,用力一翻,随着“啪”的一声,我看到了我的分数48,“唉”,可怜的“48”,我瘫在了桌上。好词好句描写人物动作的成语:健步如飞 扭头就跑 步履矫健 拔腿就跑 大步流星 连蹦带跳 东奔西窜 大摇大摆 横冲直撞 步履艰难 一瘸一拐 奔走如飞 上窜下跳 蹑手蹑脚 步履轻盈 虎视眈眈 眼疾手快 风驰电掣 动如脱兔 捶胸顿足 手舞足蹈 张牙舞爪 抓耳
59、挠腮 一目十行 百发百中 一步登天 走马观花 欢呼雀跃 扶老携幼 手舞足蹈 促膝谈心 跋山涉水 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词语高兴 快活 愉悦 愉快 畅快 大喜 狂喜 欣喜 喜洋洋 喜滋滋 乐融融 乐呵呵 乐悠悠 甜滋滋 兴高采烈 兴致勃勃 欢呼雀跃 手舞足蹈 欢天喜地 称心如意 心满意足 欢欣鼓舞 喜出望外 喜上眉梢 喜笑颜开 喜形于色 眉飞色舞 乐不可支 心旷神怡 心花怒放 欣喜若狂 洋洋自得 满面春风 自得其乐 悲哀 悲伤 悲惨 悲痛 悲切 悲叹 悲观 悲悯 哀叹 哀愁 哀怨 哀痛 哀鸣 怅然 凄切 痛苦 痛切 伤心 伤感 心如刀割 痛不欲生 痛心疾首 悲痛欲绝 欲哭无泪 乐极生悲 忧愁 忧虑 忧伤 郁闷 愁苦 焦虑 顾虑重重 满腹疑虑 坐立不安 惴惴不安 忧心忡忡 心事重重 心烦意乱 心乱如麻 心神不定 心急如焚 心急火燎 愁眉不展 愁眉苦脸 满面愁容 愤恨 愤然 愤慨 愤恨 憎恶 怨恨 痛恨 仇恨 愤愤不平 疾恶如仇 深恶痛绝 令人发指 切齿痛恨 深仇大恨 抱恨终身 发怒 恼怒 激怒 怒火中烧 恼羞成怒 火冒三丈 怒发冲冠 怒气冲天 拂袖而去 勃然大怒 大发雷霆 暴跳如雷 怒不可遏 怒形于色 面有愠色 满面怒容 怒目圆睁 惊恐 惊慌 惊骇 惊吓 害怕 惧怕 畏惧 恐慌 恐怖 心惊胆战 胆小怕事 畏首畏尾 提心吊胆 做贼心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