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老年人更需要精神赡养》一文有感_第1页
读《老年人更需要精神赡养》一文有感_第2页
读《老年人更需要精神赡养》一文有感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读老年人更需要精神赡养一文有感东陵区教育局第二幼儿园 邢丽君我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篇关于老年人更需要精神赡养的文章。这里面提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不仅生理上会衰老,心理健康也会逐渐弱化,害怕孤独脆弱,灰心丧气等。这些心理病状比病痛本身更折磨人。如果得不到亲人、朋友、社会的抚慰,必然会导致一系列的心理疾病。所以人到老年,更希望得到“精神赡养”需要亲情的呵护。看后,我的心久久难以平静把我的想法写出来,希望能与大家一起关爱老人的精神世界。 父母老了,真的老了.让我们子女的心变柔了很多。 他们的老让我们有很多机会去回报他们对我们爱。我们要对他们进行“精神赡养”。一个节日,两个节日.节日都不能

2、完全算回报爱的时机,而是每天都要把他们装在心里。时时刻刻进行精神赡养。    每天(周)都要抽出时间去看看父母,哪怕是中午的半个小时也好。不要等父母生病了,才床前床后的陪伴,那时太晚了。如果组团去看父母,且双方父母都要去看看,就花一整天,上午和下午分开;或者隔周看望;实在不行就各自看各自的父母,然后交换场地。总之,回家看看,见行动,而不是挂在嘴上。     如果真的很忙,或者离父母很远,经常去看实在做不到,那就要有效利用通信设备。每天坚持打电话还是可以的,不仅是自己打电话,还要让爱人、孩子也打电话。这充分证明家的和睦,家的文

3、明建设从问候开始。形成良好的家风。    有条件要为父母配上老年手机,(里面有一项向家人“报警”功能)让我们做子女比较放心,便于与父母联系。还可以给父母安装电脑、上网,和他们视频聊天。有人会说那要多少投资人民币呀。你想过吗,他们吝啬过对我们子女的投资吗?你吝啬过对你孩子的投资吗?细算来,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投资”。也可以给自己的家人办一个“大客户”的卡,每个月固定的钱,省内随便通话。别忘了,随时为父母的手机充电话费。就在前几天,帮我交手机费的人qq没有开,没能给老爸的手机及时充费,手机整整停了一天。晚上,充好后,听到老爸第一句话就是:“谢谢你”。这让我的

4、心很难受。我想爸爸是不是期盼了一天,我发誓一定不让此事再发生。汇 今年的重阳节,我的老公为我的爸爸买了一部新手机,老爸自然很高兴,可是直到我快离开他家的时侯,这新手机还在我儿子手上,(他充分的理由:帮忙查看手机的功能,掌握后教给姥爷使用)。这孩子!我实在看不过眼了,就和儿子说:儿呀,是不是姥爷还没摸到这手机呢,你快教姥爷呀。老爸马上说:是呀,快来教我呀。我心里暗笑:老爸也着急看手机,就是没好意思和他外孙子争而已。老妈呢,头一天我和老公给她换了一个新的排油烟机,哎,没办法,妈妈平时在厨房,只好“投其所好”了。是不是不公平,呵呵,可是俺老妈高兴。这一天,最高兴的还是我,我要感谢老公和儿子,一直都在

5、陪我一起关爱我的父母。帮我维护我一生的港湾父母的家。 我们经常向领导请示、汇报工作,工作自然变得比较顺畅。有必要把这种好的做法拿到父母这里运用一番。经常向他们“汇报”一下自己的现状(包括家庭、工作、身体健康、安全等),他们关心什么,你汇报什么,让他们那颗成天惦记你心放下。原则是多报喜少报忧。把自己成功解决的案例例举一两个。     请示什么呢?隔一段时间要向父母请示目前正在解决的小问题,把自己的想法说一说,征求一下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永远是我们的“导师”。切忌当面反对他们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做到所有不同意见“心中留”!别忘了我们的

6、目的是活跃他们的思维,调动他们的参与性,继续发挥他们做好父母的生活热情。传授一个好方法就是:他们说:鸡蛋是树上长的,你要接着说:是呀,还带把的呢。不是玩笑话,顺从父母,大家心情都好,何乐而不为呢。     我经常和儿子、外甥说,给你们一个任务,帮我好好照顾这两个“小孩”。我说的照顾就是精神方面的照顾。哄他们开心会吗?像哄小孩一样哄我们的父母!如给他们零花钱(特别是给经常给家买东西的人,支持一下能为家做贡献的行为);带一些小礼物(以健康为主线).最有艺术的是解决他们之间的不同意见。解决不了的时候,就学会倾听每个人的想法,(可别真的去解决,站在中间立场左右平

7、衡)用成人要去解决两个“告状孩子”的问题就行了。还有问题不能解决,就拿出子女的杀手锏:“你们要开心,一切都好好的,身体健健康康的,这就是给我最大的支持,我会安心工作和生活.”(认真的去说,感动他们)。他们有时会像小孩一样各抒己见,没关系,常和他们开开玩笑,偶尔照顾一下固执的一方,“支持”一下歪理学说,“欺负”一下善良的弱者,马上寻找时机对对弱者进行安抚,问题就解决了,皆大欢喜。这样做为什么呢?躲开不是更好吗?我想我们的作用是在帮父母解心中的结。心中不打结,夫妻不仅是在年轻时这样,到老年也要这样。由于父母年老,身体变了,情绪变了,有时候都像小孩子,帮他们梳理一下情感还是有必要的。  &

8、#160; 记得小时侯,父母经常带我们到饭店吃饭。等我们长大了,就经常带自己的孩子去吃饭。反过来,带父母去吃饭,他们会说不喜欢去那里吃饭,实际呢,是怕子女为他们花钱。有时给他们买东西他们会以各种理由不舍得用,然后再找时间给自己的子女或者亲属。后来,我找到一个窍门团购。这个团购就是给你周围的亲人都买和他们一样的物品人人有份。虽然破费了很多人民币,但是我认为值得,因为他们惦记的心随之放下。这么做也无意的促进了我关爱其他亲人的行为,增添自己的幸福指数。 现在,我和爱人正在筹划给父母买房子,不是他们没有房子,而是没有和我们共住之处。主要是想,让父母放心呀,感受到人老了有自己的孩子的照管。房子呢,要大一

9、些的(能容下我们、双方父母)、一楼(他们走不动那天也不用天天坐在房间里干着急)、带花园的(老爸可以自己种花、种菜,“第二职业”可以焕发青春,还可以锻炼身体)。这些赡养行为让我有幸福感。    我的幸福感,有一部分来自于父母(包括爱人的父母),一个不爱自己父母的人,不会爱他人!也不会有幸福而言!更让我欣慰的是我的“精神赡养”行为,延续到自己的孩子身上。例一:(带儿子吃烧烤中的一幕)由于感冒,我闻到烟就咳嗽的厉害,在进餐时,我用干毛巾捂住鼻口,儿子看到立刻将我手中的毛巾接过去,用水沾湿递给我,效果真的不错,一股清凉之气侵入鼻中.他的主动关心妈妈以及他人的行为经常让我感动。 例二:每次周末从父母家回来,儿子都要提示我:妈妈再见,到家要马上给我回个电话。如果你有一次忘记了,或者有事耽搁了,儿子的电话就会打过来:你们到家了吗?怎么不给我回电话,让我担心,下次记得到家就回电话.有时,我边接电话边暗笑,也不知道谁是“家长”。每天早晨都是由儿子来锁门,晚上由儿子来开门。现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