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单元课 文15 古诗二首【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认识“晓、慈”等生字 , 会写“湖、莲”等生字。2. 过程与方法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知道诗的大致意思。3. 情感与价值(1) 感受大自然的美, 增强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2) 培养学生联系图文等方法理解诗意的能力 , 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教学重点】知道诗的大意, 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教学难点】感受大自然的美, 激发学习诗歌的兴趣。【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 课时第一课时教师批注教学过程、激情导入1. 用一个词来形容荷花或荷叶。 ( 课件出示 : 荷花、荷叶 )2. 同学们说得多美呀, 我们一起去西湖看一看吧 !
2、( 课件出示 : 荷花视频 )看到这么美的景色, 你最想做什么 ?一千多年前的南宋大诗人杨万里和你们一样看到那么美的荷花, 作了一首诗, 脍炙人口 , 被人们传诵至今 ,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 课件出示 : 古诗 )二、学习古诗1. 自读古诗, 读正确。2. 指名读古诗。3. 理解词义, 在诗中识字。晓出 : 太阳刚刚升起。 “映” 是“阳光反照、 照射” ,所以“晓”“映”是“日”字旁。净慈寺 : 杭州西湖畔著名的佛寺。 “慈” 可以组词“慈爱”“慈母”。毕竟 : 到底。 “毕”由“比”和“十”组成。 “竟”是“镜”去掉偏旁。4. 小组合作学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词语?找出来 , 我们一起
3、讨论。我们第一次和这首诗亲密接触, 就有不小的收获再来读读 , 我们的收获会更大。5. 再读读这首诗, 说说诗的大致意思。三、指导写字1. 观察“湖”“莲”“穷”“荷”在田字格中的位置。2. 学生说说写这几个字要注意的地方。3. 老师示范 , 边写边说出笔顺。4. 学生练习写字, 教师巡视指导。四、深入研究学习1. 你还想深入了解些什么 ?这首诗是诗人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他的心情怎样?2. 就近找学习伙伴讨论一下。反馈交流。诗人在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 , 没有叙友谊,更没有抒发离愁别绪 , 而是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 , 婉转地表达了对友人的眷恋。同学们 , 假如你们就是杨万里, 在送别
4、时 , 把这首诗读给你的朋友林子方听 , 同桌之间试试吧。3. 看着这满湖的荷花, 杨万里还会对朋友林子方说些什么 ?4. 整首诗写得很美, 又带有一丝淡淡的离愁。 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 配乐 )5. 大家能背下来吗?试试吧!自己背、两人比赛背、男女生对抗赛背。五、拓展延伸,布置作业1 .大家以前也曾学过一首写荷花的诗,是什么?(课件出示:小池)2 .这两首诗有什么不一样?你喜欢哪一首?为什么?3 .西湖是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自古以来,描绘西 湖美景的诗很多,你知道的还有哪些?第二课时教师批注教学过程一、简介作者,导入新课杜甫,唐代诗人,他写这首诗时安史之乱已被平定,人们又过上了和平安宁的生
5、活。 杜甫在四川成 都定居下来,心情较好,看到的春景也格外美丽。对此,同学们也有同感,心情好了 ,花儿会,天空会,鸟儿会 O二、指导方法,自学古诗1 .这首诗描写了一幅幅怎样的春景图呢 ?请小朋 友借助拼音,读通)句,读读诗,看看图,想想意思。2 .学生自学古诗。三、精读古诗,明了诗意,体会情感1 .学生读诗,教师范读。2 .你读懂了什么?作者的心情怎样?(轻快、喜悦)3 .学习生字。学生自己圈出生字,反复拼读、认读。同桌互相指读。用生字卡片抽读。说说“鸣、鹏、鹭”为什么都是“鸟”字旁,“岭” 为什么是“山”字旁,“泊”为什么是“三点水” < 4.你还有什么字词不懂?联系诗句再读,联系画
6、面读,联系生活读。5.理解诗意。(1) “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2) “窗含西岭千秋雪。”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你透过窗户看到竹子,就可以 说;你透过窗户看到房子,就可以(3) “门泊东吴万里船”。这是从哪来的船?现在东吴来的船也停泊在诗人门口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这是一幅多么和平安宁的画面呀 ! 读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之情。6. 读整首诗 , 配上动作 , 想象画面。四、布置作业把诗中描绘的景象写下来, 也可以加入自己喜欢的春天的画面。【板书设计】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西湖莲叶 无穷碧黄鹂鸣翠柳 动态荷花 别样红白鹭上青天绝句千秋雪 静态 万里船【教学反
7、思】 成功之处 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注意课内外结合, 使学生了解古诗的意思 , 开拓了学生的想象力 , 带领学生遨游诗作的海洋。这样 , 同学们的眼界开阔了 , 诵读古诗的兴趣也增加了。 不足之处 整堂课时间比较紧张, 准备的其他内容未能展现 , 比较遗憾。 再教设计 古诗具有语言凝练含蓄、 韵律和谐优美、 意境深邃高远等特点。古诗是陶冶学生情感、增强语言文字修养、提高审美鉴赏能力的好教材。大量阅读优秀的古诗, 能使学生掌握中华语言的精华 , 为语文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如尽可能地增加课堂学习密度, 可以再学习诗人其他的作品或者同类的古诗, 效果会更好。16 雷 雨【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认
8、识“蝉”字 , 会写“雷、乌”等生字。2. 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读懂每句每段的意思 , 知道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出现的自然景象。3. 情感与价值通过图文结合,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教学重点】图文结合 , 引导学生了解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出现的自然景象。【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用准确的词句来表现雷雨前、 雷雨中、 雷雨后出现 的自然现象。【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课时安排】2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联系生活, 揭示课题夏天的午后, 常常会出现雷雨的现象, 你能说说雷雨时的景象吗?( 老师肯定学生的体验后, 揭示课题 , 引发学
9、生对探究课文内容的兴趣。 )( 学生能说出雷雨的基本特征: 闪电、打雷、天变黑了。 )雷雨和春雨有什么不同之处?( 学生能够辨别春雨和雷雨的不同 : 春雨有时很细,可以下好几天。 )二、初读课文, 识字学词1. 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 读通课文。教师巡视 , 重点对读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2. 课件出示生字词。蝉雷雨乌云压下来 垂下来 黑沉沉 窗户清新迎面扑来(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出示生字卡片 , 学生认字。同桌互相读生字。3. 生字组词 , 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到带有生字的词语和句子。(1) 黑、压黑沉沉、压下来。满天的乌云 , 黑沉沉地压下来。(2) 垂垂下来。一只蜘
10、蛛从网上垂下来 , 逃走了。(3) 户窗户。 打开窗户 , 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4. 写字指导。(1) 观察字形 , 交流发现。如 : “压、迎”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 “迎”是走之旁 , “垂”字中间宽 ,上下两头窄。“乌”与“鸟”只差一个点。(2) 示范讲解。 “黑”字的“四点底”的四个点的形状不一样, 第一个点向左下倾斜 , 其余三个点向右下倾斜 ;“ 雷” 字的四个点一顺向右下倾斜。 “ 垂”字上边的撇要写得短而平, 第二个横最长。(3) 让学生先把每个字临写一遍, 对照总结之后 ,再临写一遍, 争取第二遍比第一遍写得好。三、朗读感悟, 理清文脉1.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2. 老师引读。3
11、. 让学生找一找,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雷雨前的景象 ? 哪几个自然段写雷雨时的景象? 哪几个自然段写雷雨后的景象?分别在书上做记号。4. 听课文音频朗读。四、拓展1. 描写雨的词语。2. 描写雨的古诗。3. 描写雨的句子。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复习检查1. 复习词语。师 :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 16 课雷雨。上一节课 , 我们学习了生字、新词 , 同学们学得可认真了,现在让我们来读读吧!出示字词 :蝉雷雨乌云黑沉沉 压下来 垂下来 窗户清新迎面扑来( 指名读、齐读)2. 一场雷雨,它有好几个场景,你还记得小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这场雷雨的吗?(板书: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今天让我们一起走
12、进课文,去仔细观察这一场雷雨。请同学们翻开课本读一读,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几次。二、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一)片段一:雷雨前。请喜欢读雷雨前的学生站起来读。(出示课件:雷 雨前的相关自然段)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读雷雨前。1. 满天的乌云。师:你从课文的哪里知道有满天的乌云 ?找出句子来读一读。读: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其他同学一起来读一读。)作者面对满天的乌云,他用了一个“压”字,你知道什么是“压”吗?黑沉沉的乌云布满天空,向着大地、向着我们一步步地逼近,你感觉怎么样?指名读句子,学生评价读,教师范读。因为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很可怕,所以树上的叶子,蝉 O提示 : 雷雨前除了乌云黑沉沉的外
13、 , 还会怎么样?2. 雷雨前会打雷闪电。请学生找出句子读一读。( 提示 : 雷雨前还会怎么样?)3. 雷雨前还有大风。你从课文中哪一自然段知道会有大风?找出句子来读一读。你从哪里能看出这阵风大呢 ?( 树枝乱摆、蜘蛛从网上垂下来) 读出风很大。 ( 指名读、齐读 )蜘蛛是怎样从网上垂下来的 ?( 吐一根丝从网上垂下来。 )比较句子。 ( 指名读、齐读)夏天雷雨前又闷又热, 我们用朗读表现出来。 ( 齐读)( 二 ) 片段二 : 雷雨中。1. 闪电越来越亮 , 雷声越来越响。哗, 哗 , 哗 , 雨下起来了。(1) 师 : 这是一场怎样的雨 ?从哪儿看出雨大?读读课文, 让老师听听, 谁体会到
14、的雨最大。指名读句子。来 , 我们换个顺序, 老师读后半句 , 同学们来读雨声。(2)师:还可以从什么地方看出这是一场大雨 找到句子大家一起读读。2.还有哪些景物看不清了呢?这一切的景物都看不清了说明了什么?(1)读课文第4、5自然段。(2)过渡:渐渐地,渐渐地(3)这么一场大雨,渐渐小了 ,谁有信心把这变化 读好?(指名读、齐读)(三)片段三:雷雨后。1 .雨就停了。雷雨后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请大家默读第7、8自然段,边读边展开想象。用" ” 画出雷雨后的景物。(指名交流)2 .看着这些景物,你觉得雷雨后的景色怎么样?(景美)你认为什么最美?(彩虹)为什么?(请学生一起读,读出
15、景物的美)雷雨后,小动物们会怎么样?(齐读,读出小动物们的快乐)三、对比朗读请男生读第13自然段,女生读第7、8自然段,我们再次感受雷雨前、雷雨后出现的不同景象。四、布置作业1. 摘录描写雷雨的好词语、好句子。2. 请同学们把自己观察到的一种景色, 写在日记本上。【板书设计】雷雨前:乌云、大风雷 雨雷雨中:雨声、雷声 【教学反思】雷雨后:太阳、彩虹 成功之处 为了体现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我在每一自然段课文的引入上下了功夫。 在教学 “雷雨前” 时, 我让学生听雷声、看闪电 , 感受“雷雨前”的紧张气氛。在教学“雷雨中”时, 我让学生看课件, 听大雨哗哗的声音, 并不时穿插轰隆隆的雷声, 让学生
16、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教学“雷雨后”时, 我请学生欣赏课件 , 听蛙鸣、 蝉叫、 鸟啼等各种自然界的声音, 并配以优美动听的音乐, 看彩虹、太阳的图片, 感受“雷雨后”的美丽。就这样, 我把学生带进文本,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引领他们感受大自然的变化, 激发他们探究大自然奥秘的欲望。“雷雨中”这一段我用请学生欣赏课件的方法引入, 让学生身临其境。“雷雨后”这一段我采用的引入方法是 : 请学生闭上眼睛, 听老师配乐朗读, 引领学生展开想象。 不足之处 个别环节学生被老师牵着走 , 学生的思维没有被激发 , 学生是为了配合老师, 学生真正的体会不多。 再教设计 课堂是学生的舞台 , 所以我们要让
17、学生充分想象。让学生展现自己不同的想法, 创设越说越想说的学习氛围课堂氛围比较轻松, 让孩子们的思维之花在课堂上盛开了。17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会认“慌、辨”等生字 , 会写“指、针”等生字。2.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3. 情感与价值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 有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教学重点】运用多种方式让学生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 感悟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教学难点】在情感的世界里让孩子深深感到 : 要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 学知识 , 做生活的有心人。【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 课时第一课时教师批注
18、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出示图片。说说谁在什么地方干了什么。你能不能帮帮她?2. 今天我们大家一起学习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就是告诉我们怎样在野外辨别方向的。出示课题 :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 齐读课题。 )3. 自学课文 , 了解大意。想不想知道课文介绍了哪几种事物帮我们辨别方向 ?接下来我们一起自学一下课文 , 大家把生字字音读准 , 把课文读通顺, 并想一想课文介绍了哪几种事物帮我们辨别方向。二、自学检查( 一 ) 指名分节读课文, 并正音。( 二 )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说说课文介绍了哪几种事物能帮我们辨别方向。1. 出示图片 , 说说你知道哪一面是南方 , 哪一面是 北方 , 以
19、及你是怎么知道的。2. 课文是怎么写的?从文中你还读懂了什么?你有什么想问的?(1) 学习第2 节。教学生字“忠、导”。理解短语 “忠实的向导”。 把“太阳” 比作 “忠实的向导” , 为什么说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呢 ?(2) 学习第3 节。如果在晚上, 我们怎么来辨别方向呢?你学会了哪几个生字?教学生字 “盏” “ 永” “ 闯” 。说说什么是“指路灯”,为什么说它是指路灯。介绍北极星。(3) 学习第 4 节。理解生字“碰、稠、稀”。说说文中是怎样来辨别方向的 , 理解 “枝叶稠的一面是南方 ,/ 枝叶稀的一面是北方”。(4) 学习第5 节。出示图片, 认识“沟渠”。学习生字“渠”。理解“积雪
20、”。学习生字“积”。为什么沟渠北边的积雪化得快, 南边的积雪化得慢 ?(视频:演示积雪融化)4.指导写字。三、课堂作业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25节。2 .思考:现在你能不能帮帮这个迷了路小朋友 ?如果在晴天的中午,如果在晚上,如果在雨天。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说说通过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哪几种天然的指南针1 .说说你知道了哪几种天然的指南针,以及怎样用它们辨别方向。完成练习。(1)中午的时候,太阳所在位置是 方,地上的树影所指的方向是 方。 在晚上,北极星永远挂在 方。在树林里,枝叶稠的一面是 方,枝叶稀的一面是 方。(4)在冬天,沟渠里,积雪化得快的是 方,化得慢的是 方。2 .齐读课文
21、第25节。、请同学们再自由读一读课文第25节,说说这几小节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都是怎么写的提示 : 都是先写什么 , 再写什么。( 先说明什么是指南针 , 然后说怎样利用它来识别方向。 )三、拓展题1. 你能不能仿照课文的相关自然段, 也学着用课文中的方法向大家来介绍一种天然的指南针 ?2. 你还知道哪些天然的指南针 ?( 出示句式 , 仿说 )(1) 自由说 , 可同桌讨论。(2) 指名说。(3) 写一写。(4) 交流。四、学习课文第 1、 6 节1. 自由读课文, 说说你读了以后知道了什么。2. 交流 :(1) 这两节有哪些是相同的? 哪些是不同的?(2) 说说你对“需要你细细观察
22、, 多多去想”的理解。只有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人才是最聪明、最有办法的人 ; 应该多观察大自然, 观察生活 , 多问几个为什么 , 从中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 , 发现其中的规律。3. 指导朗读第 1 、 6 节课文。4. 有感情地齐读全文。五、布置作业课下找一找其他大自然中的天然的“指南针”在班上说一说。【板书设计】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树影细细观察 , 多多去想枝叶稀雪化得快 中午:太阳黑夜:北极星阴雨天:枝叶稠雪天:雪化得慢【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恰到好处地运用了各种教学辅助资源, 简化并突破了课文的重难点 , 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了课文的内容。 如 :指南针、 北极星、 沟渠的图片 , 使学生
23、对这些物体的认识更直观。特别是沟渠里积雪哪面化得快这一难点 , 通过屏幕演示及教具的运用使学生很直观地明白了。注重对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语言运用的训练。 在学完四种辨别方向的方法后, 让学生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像课文中所写的那样创编一节诗歌, 写在练习本上。 给学生充分的语言训练时间 , 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不足之处 本节课也存在诸多的不足, 如交流资料不足,利用自然观察加深对文本的感悟不够, 教师应该在学生广泛交流资料的基础上 , 指导学生走进大自然, 以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再教设计 对于这样的接近大自然的课文 , 学生的知识太少。再教时, 课前让学生搜集大量的辨别方向的方法 , 课上
24、交流 ,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 才能更顺利、更完美地完成教学目标。18 太空生活趣事多【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认识“航、稳”等生字 , 会写“杯、失”等生字。2.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读出新奇、有趣的语气。3. 情感与价值初步了解一些太空生活的常识 , 激发了解高新科技的兴趣。【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太空常识。【教学难点】激发了解高新科技的兴趣。【教学准备】1 .生字、词语卡片 , 反映太空生活的课件或图片。2 . 学生查阅太空生活的资料, 彩笔和画纸。【课时安排】3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激趣导入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宇航员费俊龙和聂海胜在太空中
25、生活的画面。教师讲述: 这两位叔叔是谁?你们认识他们吗 ?( 学生谈话 ) 他们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太空生活的趣事, 你们想了解这些事情吗?那就让他们给我们讲讲太空中的趣事吧!( 充分利用课程资源, 发挥多媒体优势,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 实现向文学的自然过渡。 )二、初步感知课文1. 先自己读课文, 遇到不认识的字先画下来, 再向别人请教。2. 采取同桌互读、 小组分段轮读、 指名读等形式,引导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3. 练读第 25 自然段 , 用自己的话说说太空中究竟有什么趣事。( 睡觉、喝水、活动、洗澡)4. 通过不同形式的读书活动 ,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扫除了字词障碍, 培养自主阅读
26、的能力。三、识字1. 请学生拿出字卡, 学生的字卡预先做成各种形状 , 如飞船等。 ( 根据学生的想象自己完成) 自由读字卡、同桌互相指认、小组内识字比赛、全班开火车读。2.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 用字扩词 , 强调重点字的读音。3. 教师也可根据学生实际, 对他们进行如下训练:(1) 读出下列带有生字的词语:宇宙、航天员、饮水、安稳、船舱、一件、难题、浴桶、密封、固定、容易、洗澡。特别注意多音字“倒”。(2) 去掉词语中的熟字 , 开火车读生字:宇、宙、航、饮、稳、舱、件、题、浴、桶、密、固、容、易、洗、澡。(3) 找出课文中带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 小组讨论如何记住这些字。(4)
27、 教师念读字词 , 学生亮出卡片 , 用“宇、 航、 宙”等字扩词。(5)用“要想必须”“即使也”各说一句话。本课要求学生认读的生字较多 , 只有通过多种形式反复朗读, 复习生字 , 才能保证识字效果得以巩固, 完成识字任务。四、写字1. 整体指导 , 发现规律。上下结构的字有哪些?(宇、 宙、 容、 易)教师范写。特别注意指导 : “浴” 。 ( 右边三点水要小 , 撇和捺要长 )2. 学生仿写 , 师生评议。五、朗读自己喜欢哪个自然段就读哪个自然段, 并向同桌说说自己喜欢这一自然段内容的原因。 (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 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 丰富对 “趣事”的感知。 )六、布置作业1.
28、读熟课文 , 掌握生字。2. 抄写生字。第二课时教师批注教学过程一、导入拿出字卡 , 小组抽查认读情况, 给生字组词。二、精读课文1. 小组内朗读: 每人读一个自然段。看谁读得好,选一名同学参加全班的比赛, 比赛要求 : 一是让人听了觉得新鲜有趣, 二是让人觉得惊奇。2. 全班比赛。三、感悟1. 小组学习讨论, 太空生活怎么有趣?与我们在地面上生活有什么不同 ?2. 汇报交流 , 教师指导 , 加深学生对太空生活的认识。( 钻入固定在舱壁上的睡袋里、 使用一种带吸管的饮水袋、在舱体里移动主要靠手臂等。 )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一读, 争取能用自己的话讲给别人听。3. 睡觉、喝水、移动、洗
29、澡都这么奇特的原因是什么 ?引导学生了解“失重”现象。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 了解太空中的趣事, 进一步弄清发生这些趣事的原因 , 丰富学生的知识 , 激发学生进行科学探索的欲望。四、扩展1. 你们还知道太空生活中别的趣事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谁来向大家介绍介绍 ?( 把课外搜集与课内学习结合起来, 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通过交流开阔学生的视野, 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激发学生学科学、 爱科学的热情。 )2. 以“我要向宇航员叔叔学习” 为题 , 想象在太空中会发生什么事, 并说说自己将来想在太空中做点儿什么。自由想象太空的奥秘, 用彩笔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太空。五、布置作业1. 跟
30、爸爸妈妈说说太空生活有哪些有趣的事情。2. 搜集有关太空生活的资料, 了解更多的科技知识。【板书设计】太空生活趣事多钻入固定在舱壁上的睡袋里移动舱壁上安装了特制的扶手喝水使用一种带吸管的饮水袋洗澡 特殊设计的密封浴桶【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教学中 , 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俗话说“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 不同形式的表演读、比赛读能满足低年级学生的成就感, 孩子们跃跃欲试, 在反复朗读中感悟太空生活的乐趣。在读的过程中 , 围绕教学重点相机抛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讨论, 帮助学生体悟课文是怎样讲述太空生活的有趣的 , 为突破教学难点打下基础。 不足之处 实际教学过程中 , 我
31、发现虽然是以航天精神为契机 , 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但是学生对航天事业并不了解,他们只是觉得很有趣, 没有达到我预设的教学目标。 再教设计 小学生好奇心强 , 太空中的生活“趣事”对他们一定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 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组织孩子们收集有关太空的资料。在收集的过程中感受太空的神秘, 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把课文读好, 感悟太空生活的有趣 , 在了解一些航天知识的同时接受语言文字的训练。同时 , 结合我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遨游太空的事件, 适时对学生进行爱科学、 学科学及爱祖国的教育 , 决心努力学习 , 将来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语文园地六【教学目标】1. 学习
32、含有“馆”“所”的几处场所, 激发在生活中识字的兴趣。在比较辨别中学习新字 , 复习旧字 , 能正确写字。2. 能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阅读 最大的 “书” 3. 通过写话 , 激发学生向大自然问为什么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 利用大自然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正确识字、写字, 激发在生活中识字的兴趣, 朗读、背诵诗歌。【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 利用大自然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课时安排】2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识字加油站1. 导入 , 出示“识字加油站”。( 多媒体出示图片 ) 谁知道这是哪里?( 博物馆 )2. 请学生自己看语
33、文书 , 识记生字。 ( 可以小组合作)3. 学生在全班交流自己识字的方法 , 教师和同学评议。4. 出示熟字 , 读一读。5. 用生字卡片检查。二、字词句运用( 一 ) 写字。1. 出示生字“含、迎、留、荡、满、敬” , 学生自由读。思考: 你发现了什么 ?2. 讨论: 这些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写字时要注意什么?3. 同桌交流发现, 教师揭示字的特点。4. 学生试着写一写。5. 老师把写得好的字在投影仪上展示。( 二 ) 词语运用。1. 学生读熟课本中的三个句子。2. 小组讨论 : 这些加点词是什么意思 ?3. 汇报交流。暗示:不明说, 而用含蓄的话或动作使人领会。泄露:让人知道了不该知
34、道的事。喧闹:喧哗吵闹。4. 你是怎么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的?用的什么方法?(联系上下文、查字典、换近义词)5. 你能用这些词语说句话吗 ?三、写话1. 师: 这个单元的课文让我们接触了大自然, 你肯定也发现了许多秘密吧?你的心中也有很多 “为什么” 吧 ?拿起你的笔, 写下来跟大家进一步交流吧!2. 学生读读文中的“为什么”, 明确习作要求。3. 根据提示,自主选择写话内容。4. 学生写话,师巡视, 个别指导。5. 自读习作,初步修改。请学生大声朗读自己写的习作, 发现问题, 进行修改。6. 全班交流。一名学生读, 其他同学思考。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有些问题需要课后查阅资料)7. 把问题做
35、成卡片 , 回家问问爸爸妈妈。四、展示台1. 回顾上一单元制订的图书借阅公约。2. 说说自己哪方面做得好, 哪方面还做得不够。 可举例子说一说。3. 你想为集体做些什么 ?4. 教师小结。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日积月累1. 读读认认。(1) 自读诗歌。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诗歌。(2) 指名读 , 注意字音是否正确。(3) 小组比赛读, 看谁生字认得准 , 并说说是用什么办法认识的。2. 读读背背。(1) 自己练习读诗句。(2) 指名读。(3) 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 有什么不懂的。(4) 全班交流感悟诗歌。这首诗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到处硕果累累的景象 , 突出了农民辛勤劳动获得丰收却两手空空、 惨遭饿死的现实问题, 深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焊接设备采购合同
- 2025居间租赁合同范本
- 2025轮胎购销合同范本
- 2025企业标准设备采购合同参考范本
- 智能停车系统在城市更新项目中的应用-2025年项目建议书
- 长三角城市圈房地产市场分化态势与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中药现代化与国际市场拓展中的中医药产业政策创新研究报告
- 2025年在线教育平台教学质量提升策略与教育技术应用研究新进展报告
- 艺术培训市场消费趋势分析:2025年素质教育行业品牌竞争策略洞察
- 金融行业CRM数字化升级在个性化服务中的应用与实践
- 高压设施维修合同范例
- AI新时代算力需求高增长-算力网络建设有望奔向太空
- 2024年北京大学强基计划物理试题(附答案)
- 2024企业咨询服务与战略规划合同
- DB32T-无锡水蜜桃标准
- 大型活动策划与管理第九章 大型活动知识产权保护
- 2024年新课标培训2022年小学英语新课标学习培训课件
- 精神科患者便秘护理
- 煤矿反三违认定培训课件
- 超高清视频技术
- 2024年安全标志标识标准图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