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声音的特性(答卷)_第1页
1.2声音的特性(答卷)_第2页
1.2声音的特性(答卷)_第3页
1.2声音的特性(答卷)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章 声1.2声音的特性一、选择题1在旅游景区,导游常利用扩音器进行讲解,如图所示。关于扩音器的作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B)A提高声音的音调B增大声音的响度C改变声音的音色D改变声音的传播速度2如图所示,目前声纹锁在门禁系统得到很好的应用,实现了传说中“芝麻开门”的神话。声纹锁是基于声音的模式识别,跟指纹锁有异曲同工之效。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C)A音调 B响度C音色 D频率3如图所示,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1、2、3、4、5、6、7、1·”的声音来,

2、而用嘴吹每个瓶子的上端,可以发出哨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敲击瓶子时,声音只是由瓶本身的振动产生的B敲击瓶子时,声音只是由瓶中水柱的振动产生的C用嘴吹气时,哨声是由瓶中空气柱振动产生的D用嘴吹气时,哨声是由瓶中水柱的振动产生的4如图所示,小王同学正在弹奏吉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A在不同位置按压吉他弦,可以改变音调B吉他声只能在空气中传播C吉他声音量大小与弹奏时所用的力度有关D吉他声具有能量5小红同学喜欢利用英语学习app进行英语听力训练,在音量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让app先正常播放一段录音,然后再快速播放同一段录音,则发出的声音(C)A响度增大,音调不变 B响度减小,音调不变C响度不变

3、,音调升高 D响度不变,音调降低6蜜蜂载着花蜜飞行的时候,它的翅膀平均每秒振动300次,不载花蜜飞行时平均每秒振动440次,有经验的养蜂人能辨别蜜蜂是飞出采蜜,还是采了蜜飞回家,养蜂人辨别的主要依据是(A)A声音的音调不同 B声音的响度不同C飞行路线不同 D飞行高度不同7下列“听”的应用中,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是(D)A敲打花盆能听出花盆的好坏B弹拨琴弦能听出琴弦的松紧程度C向保温瓶灌开水能听出瓶中水位的高低D小明和小亮在表演敲鼓,我们能听出谁用的力气大8如图所示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A图,用听诊器看病,减小声音分散,可增大响度B图,声呐探测鱼群,超声波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比光波、无线电波的速

4、度大C图,男女声二重唱,声音大小不同是因为音调不同D图,冲击钻在墙上打孔,捂住耳朵可以减小声音的频率9地震前,地下的地层岩石运动或断裂会产生次声波,某些动物会接收到并做出反应。如图是几种动物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其中能提前感受到地震的动物是(A) A 狗 B 猫C 蝙蝠 D 海豚10下面关于声现象的对应解说中,错误的是(B)A“闻其声,知其人”发声体不同,音色不同B“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次声波传播很远C耳贴地面听远处的马蹄声固体也能传声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声波可以传递能量11如图所示,甲、乙、丙、丁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do(1)”“re(2)”

5、“mi(3)”“fa(4)”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A)A丙、乙、甲、丁 B乙、丙、甲、丁C甲、乙、丙、丁 D丁、甲、乙、丙12有一种电动牙刷,工作时能发出超声波,超声波能抵达普通牙刷刷不到的地方,使得刷牙既干净又舒服。该牙刷工作时,使用者听不见超声波,原因是(D)A超声波不能传递能量B超声波的音量太低,所以人耳听不到C超声波的频率太低,所以人耳听不到D超声波的频率太高,所以人耳听不到二、非选择题13声音多种多样,_响度 _、_音调 _和_音色 _是声音的基本特性,也称为声音的三要素。14人耳所能判断的声音_强弱的程度 _称为响度,声音的响度与声源_振动的幅度(或振幅)_

6、 _有关,两者的关系是_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_,响度的单位是_分贝 _,符号为_dB_。人正常说话的声音约为4050 dB,此时人的听觉感到适中。汽车喇叭的声音大约90 dB,人听起来感到很响,令人烦躁。15音调用来表示声音的_高低 _。实验表明,音调与声源的_振动快慢(或振动频率) _ 有关。我们把物体_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 _叫做频率,频率的单位是_赫兹(简称赫) _,符号为_Hz _。音调与频率之间的关系是_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_。16当不同的乐器发出的声音响度和音调都相同时,我们还是可以把它们区分出来的。这是因为不同乐器的_音色 _不同。音色的决定因素是_发声体的材料、结构 _。17人

7、耳能听到的声音叫做可听声,它的频率范围通常为_2020000Hz _,低于20 Hz的声波称为_次声波 _,高于20 000 Hz的声波称为_超声波 _。18下面是小娜和张婷同学做的“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如图所示)。(2)使音叉发出响度更大的声音,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_变大 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了。(3)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响度与声源的_振幅 _有关,而且_振幅 _越大,响度越_大 _。(4)探究过程中,将不易观察的音叉的振动转化成乒乓球的摆动,采用的思维方法是_转换法 _(填“转换法”

8、“等效法”或“类比法”)。19如图1是几种声音输入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_甲 _和_乙 _;响度相同的是_甲 _和_丙 _(均填“甲”“乙”或“丙”)。如图2所示,两种声音的_音色 _不同。20探究:音调与响度。(1)提出问题:音调、响度与什么有关?(2)猜想:_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_ 。(3)设计:进行实验。器材:废弃的钢锯条、硬纸片。步骤:如图甲所示,用硬纸片在钢锯条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快,硬纸片的振动频率越_高_,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高_,这说明音调是由_频率 _决定的。如图乙所示,用一只手将钢锯条压在桌沿上,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听其响度;再用力拨动锯条,这时锯条的振幅变_大 _,其响度变_大 _,这说明响度与_振幅 _有关。21学过声现象之后,同学们纷纷用橡皮筋做实验,用牙咬住橡皮筋一端,一只手拉住另一端,另一只手用力拨橡皮筋。甲发现:拨动的力越大,声音越洪亮。乙发现:用同样的力拨动,拉得越紧,声音越尖。丙发现:用牙咬住橡皮筋,与把橡皮筋固定在桌子上相比,即使松紧程度、拨力大小相同,产生的声音大小也不同。丁发现:用一个两端开口的罐头盒,两端蒙上橡皮膜。一端的橡皮膜靠近蜡烛的火焰,用手敲击另一侧的橡皮膜,发现火焰跳动。根据以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