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冷害及水稻苗期常见病害的原因及防治方法_第1页
低温冷害及水稻苗期常见病害的原因及防治方法_第2页
低温冷害及水稻苗期常见病害的原因及防治方法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低温冷害及水稻苗期 常见病害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在作物生长季节,由于温度较低,热量缺乏,使作物遭受危害,称作低温冷 害。我省的低温冷害影响以水稻为主, 按发生时间先后可分为“倒春寒 或清 明寒、“小满寒或端午寒、“秋分寒江南称寒露风三种。1倒春寒 江淮流域及江南各地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春寒, 较严重的 春寒平均34年一遇。春寒又分早春寒和倒春寒,一般将春分3月2 1日 前发生的低温阴雨称作早春寒,将春分后发生的低温阴雨称作“倒春寒或称“春分寒。即指3月下旬至4月下旬,因前暖后冷的天气对双季早稻、 中稻的 播种育秧带来危害。 所谓“前暖, 是指2月上旬3月中旬各旬的平均气温距 平之和4. 5C;假

2、设3月中旬为负距平,那么计算到3月上旬。所谓“后冷, 是指3月下旬4月下旬各旬的平均气温距平之和V4.0C,或者其中一个旬的平均温度距平V2.8C。如果4月下旬为正距平,那么统计到4月中旬。由 于倒春寒发生时间正值早稻育秧,棉花、蔬菜播种及育苗、栽插季节,其低温、 阴雨和阳光缺乏对春播作物危害最大。 因为任何一种农作物对温度、 光照等都有 一个界限要求,当超出忍受的上下温限度时,轻那么受害,重那么死亡。比方早稻育 秧,要求日平均气温要在10C以上,最低气温在5C以上,并有35个晴好天 气。如果低于这些气象条件,便可导致烂秧。当长时间的低温阴雨、日平均气温 偏低25C以上,秧苗生理机能便会发生障

3、碍而烂秧死苗。连阴雨还会引起腐 霉菌病害,春播时还会因实施防寒保暖措施,造成缺氧而引起烂秧。实践证明, 早籼稻幼苗,当日平均温度在 67C、连续阴雨达23天,就会造成烂根,天 晴后便青枯死苗。2小满寒 一般出现在5月中旬6月中旬。低温对早稻分蘖和幼穗分化 产生影响。气象指标为:日平均温度20C,3天;或日最低温度V15 17C,3 天。3秋分寒 发生在9月上旬一下旬初。入秋以后,影响我省的冷空气势力已 明显加强,各地气温迅速下降,当日平均气温连续偏低,便会对抽穗扬花的晚稻 构成威胁。我省常在 “秋分前后发生这类低温冷害天气,故被称之为 “秋分寒, 江南地区多在 “寒露前后出现, 又被称之为 “

4、寒露风。无论叫“秋分寒还是“寒露 风,都是秋季发生的低温冷害现象,双季晚稻正在抽穗扬花,极易导致空壳、 瘪粒而减产。皖西高寒山区的 “青疯灾可提早到8月中、下旬,主要危害中稻。 主要气象指标:日平均温度V20C,3天;或9月中下旬旬平均温度距平V2C,最低温度V 15C。据分析,当一次强冷空气侵入我省时,各地气温骤 降,极易形成干冷型 “秋分寒或“寒露风。比方, 1971 年 9月中下旬江南大部遭 受一次冷害,连续数天偏北风,气温持续下降,许多地方日平均气温降至16C左 右,局部地区晚稻空壳率达 30%50%,严重的达 70%以上。当北方冷空气南下 遭到夏季风顽强抵抗时,冷暖双方便在大江南北展

5、开 “拉锯战,引起一段又一段连阴雨。长期阴雨寡照、气温偏低,又会形成湿冷型秋分寒或 寒露风不仅会造成大量成熟的水稻、棉花发芽霉烂或品质下降,还会直接影响冬小麦、油菜 等适时播种。一、倒春寒介绍倒da 0春寒英文late spring coldness ,是指初春一般指 3 月气温上升较快,而在春季后期一般指 4月或5月气温较正常年份偏低 的天气现象。长期阴雨天气或频繁的冷空气侵袭,抑或持续冷高压控制下晴朗 夜晚的强辐射冷却易造成倒春寒。初春气候多变。如果冷空气较强,可使气温 猛降至10C以下,甚至雨雪天气。此时经常是白天阳光温暖,让人有一种“暖 风熏得游人醉的感觉,早晚却寒气袭人,让人倍觉“春

6、寒料峭。这种使人 难以适应的“善变天气,就是通常所说的倒春寒。对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极 易造成不利影响。在一年四季中,气温、气流、气压等气象要素变化最无常的季节就是春季。 经常是白天阳光温暖,让人有一种“暖风熏得游人醉的感觉,早晚却寒气袭人, 让人倍觉“春寒料峭。这种使人难以适应的“善变天气,就是通常所说的 “倒春寒。据历史资料显示:北 30年出现“倒春寒的几率在57流右。 特别是早春时节,这种气候特点表现得尤为明显。例如:3月8日南郊观象台的最高气温已到达15.2 C,而最低气温只有3.3 C,早晚温差还比拟大。在春季天气回暖过程中,常因冷空气的侵入,使气温明显降低,对作_物造成危害,这种“前

7、春暖,后春寒的天气称为倒春寒。倒春寒是南方 早稻播种育秧期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是造成早稻烂种烂秧的主要原因。常 年2-4月,江南地区先后进入早稻播种育秧大忙季节。在此期间冷暖空 气相互交绥,当北方冷空气南侵到江南和华南时冷暖空气势均力敌常常造 成低温连阴雨天气,当日平均气温在12C或以下,连阴雨 3 一 5天;或在短时间内气温急剧下降,且日最低气温降到5C以下,均可造成早稻烂秧和死苗。这样不仅损失大量种子,而且因补种延误播种季节,使早稻 成熟期延迟,影响晚稻栽插,使晚稻抽穗扬花期易受低温危害。近30多年中,以1951、1969、1970、1976年的天气气候条件最差,造成严重烂 秧,一般烂秧率超

8、过 30%,有的达50%。如1970年仅广西地区烂种就达 1亿斤以上;1976年,仅湖南、江西、湖北三省就损失谷种达7亿斤。此夕卜,对已播棉花、花生等喜温作物也常常造成烂种死苗;并影响油菜的 花受粉,及角果发育不正常,降低产量;有时影响小麦孕穗,造成大面积 不孕或籽实质量低劣。通常,人们将进入 3月作为春天的开始。春季气候的最大的特点就是乍暖还寒:一是春季的气温日夜温差较大;二是春季冷空气活动频繁,天 气变化较多。在气象学中,“倒春寒最早来源于农业,主要指真正的春 天,即气候学所说的侯5天为一侯平均气温超过10C以后,由于受较强冷空气频繁袭击,气温下降较快,持续时间长达1 2个星期以上的那种前

9、暖后冷,并造成大范围地区农作物受冻害的天气现象或天气过程。“倒 春寒发生时,可使正处于返青或拔节生长阶段的冬小麦遭受不同程度的 冻害,可使已经播种尚未出土的棉花、水稻等农作物出现烂种,已经出土 的幼苗大量被冻死。二、根本标准倒春寒的标准:农业气象试验指出,日平均气温w 12C,维持期?3天,不利秧苗生长。如果降温伴随着阴雨,危害就更大,这是比拟公认的指标。 南方各地春播时间有先有后,倒春寒的时段与强度指标也稍有 不同。南方各地春播时间有先有后,倒春寒的时段与强度指标也稍有不同。云南省各月的标准为:12月标准:连续4天日平均气温滑动平均值出现负距平绝对值大 于等于5C;或有一天最低气温出现负距平

10、绝对值大于等于5.9 C负距平是对月平均气温或月平均最低气温而言的。23月标准:连续4天日平均气温滑动平均值出现负距平绝对值大 于等于6C;或有一天最低气温出现负距平绝对值大于等于5.7 C。34月标准:连续4天日平均气温滑动平均值出现负距平绝对值大 于等于7.5 C;或有一天最低气温出现负距平绝对值大于等于7.2 Co、形成原因倒春寒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不仅中国存在,日本、朝鲜、印度及美国等都有发生,其形成原因并不复杂。中国春季3月前后正是由冬季风转变为夏季风的过渡时期,其间常有从西北地区来的间歇性冷空气侵袭,冷空气南 下与南方暖湿空气相持,形成持续性低温阴雨天气。一般来说,当旬平均 气温

11、比常年偏低 2C以上,就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倒春寒。而冷空气南下越晚 越强、降温范围越广,出现倒春寒的可能性就越大。四、对农业生产的危害在农业生产上,倒春寒其实仍属春季低温阴雨范畴。因为在出现时间 上偏晚,危害性更大,因此农业上将其区别对待。这是因为,早春农作物 播种都是分期分批进行的,一次低温阴雨过程仅危害和影响一局部春播春 种作物,且早春低温阴雨多数是在春播作物的针芽期、大多数果树还未亘 入开花授粉期,其对外界环境条件适应能力亦较强。而一旦过了“春分 尤其是清明节之后,气温明显上升,春播春种已全面铺开,各类作物生机 勃勃,秧苗进入断乳期,多数果树陆续进入开花授花期,抗御f氐温阴雨能 力大为减弱

12、,假设这时出现倒春寒天气,就面临大面积烂秧、死苗和果树 开花座果率低之灾,其它春种作物生长发育也受到严重影响。五、农业生产上的预防 掌握倒春寒发生规律,收听使用倒春寒天气预报。农谚说:“春天 的天气,孩儿面,说明春天的天气多变,时暖时冷,要抓住天气演变过 程中的“冷尾暖头抢晴播种。一般当日平均气温到达12 C最低气温不低于5 C,播后有35个晴天每天日照在 3小时以上就有利于早稻播 种育秧。 加强田间管理,改善农田小气候条件。对早稻秧田进行科学排灌,在倒 春寒到来时进行深水护秧,采取“夜灌日排、“晴排雨灌,调节秧田 水热状况。 有条件的地区,可采取温室蒸汽或无土育秧,使整个早稻育秧过程 完全在

13、人工控制下,保证培育适龄壮秧。六、减缓露地花木倒春寒危害近期温度较低,对露地花木危害较重,使月季、雪松、龙柏、女贞、 桂花、紫薇等的生长和发芽受到严重影响。根据花木专家和当地花农实践, 现将露地花木减轻“倒春寒危害治技术简述如下。一是浇水。待“倒春寒过后,抢冷尾暖头,采取窨灌、漫灌、浇根 等方法,对受冻害、冷害、寒害等较重的花木灌一次水,用水缓解低温的 危害。二是培根。结合春季除草,在花木行间、株间进行浅中耕,对根部进 行培土。乔木、半乔木、培土高度为4-6厘米,绿篱、灌木、藤本植物花木培土高度为2-4厘米。通过中耕培土提高根际周围土壤温度。三是施肥。冻害较轻的可每亩施尿素20公斤,另加三元复

14、合肥 20公斤:冻害中等的,除了施用化肥外,还应每亩施有机肥如人畜粪尿、厩 肥等15担以上;冻害较重的,还要每亩加施有机肥25担以上,并施用矮壮素、生根壮苗剂、磷酸二氢钾等2-3次,可隔5 7天根外喷施,以促进其快速恢复生长。四是防病。花木受冻后,抗病能力下降,病菌容易侵染,低温引起的 病害主要有疫病、炭疽病、纹枯病、菌核病、溃疡病、病毒病等,可用乙 蒜素、三唑酮、多菌灵、碘制剂等加腐殖酸、氨基酸、活性酶、微量元素 叶面肥进行防治,假设病害较重时,可隔57天喷一次,连喷 3 4次。七、水稻苗期常见病害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1、立枯病黄枯病在使用调制剂的情况下, 发生立枯病主要与播种量有密切的关系。

15、 播种量如果 每平方米超过 300克时,容易得立枯病。 早晨未出太阳时检查苗床, 如发现苗床 有一块块苗虽然没黄, 但没有水珠时说明已得立枯病, 这时打药就可以挽救, 如 果等到苗黄后打药就只能控制发病。 是不是立枯病主要看以下几点, 首先看稻苗 心叶尖上有没有水珠或黄不黄, 其次是把病苗连根拔后, 根和茎的连接处掰开看 茎的中心, 如变黑时就是立枯病。 立枯病往往心叶死的比下部叶片早。 一旦发现 立枯病,应立即打药防治。2、青枯病也是立枯病的一种, 但青枯病主要是苗床管理不当引起的病害。 在苗期通风少, 床温高,再加上浇水多就引起稻苗徒长, 结果地上部长的过大, 地下部的根系供 水的能力小于

16、地上部茎叶的蒸发, 严重时就得青枯病。 防治的方法是平时苗床管 理上多通风,早通风,控制温度和湿度。 千万不能因为气温高进行大通风或中午 时分揭膜浇水, 应当早上出太阳前或晚上太阳落下以后开始小通风, 以后慢慢再 大通风,促进稻苗根系生长,让稻苗适应环境。如果青枯和黄枯混合发生时,按 照防青枯的方法管理的同时还要打防治立枯病的药。3、烧苗这里烧苗指的是施肥过多引起的一种现象。 施肥过多往往整床或一块块出苗不 齐,不出苗或出苗后立针期开始不长,一般根系小、黑、不扎根。这样的苗只要 在不受冻害的前提下,白天多浇水,大揭膜,再浇水再揭膜,反复进行,使苗床 的肥洗掉一局部,促进扎根,稻苗发新根后正常管

17、理。4、烤苗烤苗指的是温度过高发生稻茎叶发黄的烧苗现象。 出现烤苗大部发生在苗床里 加盖平铺塑料膜的育苗方法。 如果发生烤苗现象时不要轻易毁苗, 因为土壤的温 度比棚内空气温度低, 有时稻苗的茎叶虽然烤死, 但生长点并不一定死, 可以继 续生长。所以只要生长点不死, 每平方米追 50 克硫铵和生根剂后在 30度以下的 温度下,尽可能保证温度和湿度, 促进稻苗生长, 稻苗长出 2 叶后开始进入正常 管理,这样缓过来的苗虽然育不出壮苗,总比重新播种好。5、冻苗水稻出苗前一般外温到达零下4C的情况下,靠塑料膜和土壤的保温性能不至 于发生冻害, 但出苗后秧苗越大受冻害的程度就越重, 受冻害的稻苗刚开始

18、稻叶 变成水浸状的浓绿色,经过太阳晒后就变黄变白。预计气温要到达0C以下时,头一天浇水就可以有效地减轻冻害的发生。 发生严重的冻害 地上部根本没有绿 叶后,每平方米追50克硫铵和生根剂,在30C以下的温度情况下,尽可能保 证温度和湿度, 促进稻苗发新叶, 稻苗长出 2 叶后开始进入正常管理, 上部有些 叶受冻害时一般对稻苗的生长影响不大。6 、顶盖苗覆盖用的土粘性大或有机质含量高时苗出现顶盖现象, 稻苗出现顶盖时, 等到 顶盖的土干后,使用木条等物把顶盖土打碎,再浇透水,让苗露出地面即可,不 要等到稻苗长大后再处理。防止顶盖苗可采用上面覆盖河砂或出苗前浇一次水。7、细菌性褐斑病育苗过程中不注意通风, 在秧苗徒长的情况下进行通风就容易造成上部叶片出 现褐色细菌性叶斑。 这种病害是苗床通风时, 稻叶之间相互磨擦出现伤后有细菌 侵入产生的病害。此时一般不用打药应加强通风管理。8、药害由于使用的药不同, 药害的表现也不同, 很难说清楚。 但目前有点眉目的药害 有以下几种,如封闭一号打多的情况下, 从第 1叶片的叶尖开始往上变白, 轻者 第 1 叶变白,重者第 2 叶变白,甚至还出现全株变白死亡, 出现药害时在不影响 稻苗生长的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