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资源量核实报告_第1页
煤矿资源量核实报告_第2页
煤矿资源量核实报告_第3页
煤矿资源量核实报告_第4页
煤矿资源量核实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贵州省普安县楼下镇恒泰煤矿资源量核实报告黔西南州普安县恒泰煤矿二五年六月项目名称:贵州省普安县楼下镇恒泰煤矿资源量核实报告编制单位:贵州煤矿地质工程咨询与地质环境监测中心 主 编:甘明生主要编制人员:甘明生 刘龙乾 郭 斌 梁建庄 审 核:赵福平总工程师:舒万柏 主 任:杨通保报告提交单位:黔西南州普安县恒泰煤矿报告提交日期:二OO五年六月目 录第一章 概况1第一节 目的和任务1第二节 位置及交通1第三节 自然地理2第四节 矿井开发现状及小窑4第五节 以往地质工作4第六节 本次核实工作5第二章 井田地质6第一节 地层6第二节 构造9第三章 煤层及煤质10第一节 含煤性10第二节 可采煤层及煤质

2、10第三节 煤的工业用途12第四节 其他有益矿产13第四章 开采技术条件14第一节 水文地质14第二节 工程地质16第三节 其他开采技术条件17第四节 环境地质18第五章 资源量估算20第六章 结论24附 件 目 录1 地质勘查资质证书复制件2 采矿权证书复印件3 委托书4 承诺书 附 图 目 录图号顺序号图 名比例尺11地形地质及水文地质图1:500022煤系地层综合柱状图1:500332、4勘探线剖面图1:50004417号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量估算图1:50004517-2号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量估算图1:50004619号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量估算图1:50004720号煤层底板等高线

3、及资源量估算图1:50004829号煤层底板等高线及29、30号煤层资源量估算图1:500059恒泰煤矿与楼下详查区资源量估算范围叠合图1:5000第一章 概况第一节 目的和任务受黔西南州普安县恒泰煤矿的委托,我单位承担普安县楼下镇恒泰煤矿资源量核实报告的编制工作,其目的是为今后的矿井技术改造的地质依据,以利矿产资源管理。我单位系统地收集,整理以往地质勘探和煤矿开采所获得的地质资料和成果,在此基础上编制了贵州省普安县楼下镇恒泰煤矿资源量核实报告。第二节 位置及交通普安县楼下镇恒泰煤矿位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普安县南部,行政属普安县楼下镇管辖(图11),直距普安县城45公里。地理座标:东经1

4、04°5400104°5534;北纬25°224725°2440。根据贵州省国土资源厅2003年6月30日颁发的5200000340095号采矿许可证,其井田范围由以下13个拐点坐标组成,开采标高为+1395m至+1200m,面积约4.84平方公里。点号X坐标Y坐标K12809005.0035491242.00K22808845.0035491295.00K32808960.0035491915.00K42809416.0035492215.00K52809320.0035492580.00K62809618.0035492190.00K72809970

5、.0035492092.00K82810408.0035492442.00K92811650.0035491876.00K102811365.5035491166.00K112809645.0035489955.00K122808182.0035490300.00K132808956.0035490982.00图1-1 交通位置图第三节 自然地理一、地形地貌井田多为单面山地貌,西南面烂滩大坡、黄泥洞、大岩湾、落家湾一带地势陡峻;从神树湾、白龙会、白极山往北东方向,地形相对平缓。地形切割较深,支离破碎,冲沟、滑坡较发育。最低点位于松林附近,标高1285米左右;最高点位于井田北部的烂滩大坡,标高1

6、921.00米,相对高差636米。 二、水文地质井田内无大的地表水体,仅有一些细小的水沟。井田外南部及西部外围有两条河流;泥堡小河及楼下河,皆为山区雨源性河流,河水受大气降水控制,雨季山洪飞暴,河水暴涨,枯水季节流量较小。1、泥堡小河;发育于井田外北东方向,由几条冲沟水汇集而成,由北向南汇入楼下河。雨季流量较大,枯季水流很小,但不枯竭。2、楼下河;为落细河,下厂河的下游,南盘江支流清水河上游,属珠江水系,是本井田流量较大的河流。1993年5月30日实测流量为1044升/秒。三、气象本井田气候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属亚热带高原型季风气候。据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气象局资料;年平均降雨量

7、为1112.90毫米,年最大降雨量1874毫米(1983年);年最小降雨量521.10毫米(1989年);月最大降雨量521.10毫米(1983年8月);日最大降雨量为159.70毫米(1979年6月18日);最长连续降雨量为26天(1982年9月7日至10月2日),雨量为157.10毫米。降雨量随季节变化较大。年平均蒸发量为1488.60毫米;年最大蒸发量为1811.80毫米,(1987年);年最小蒸发量为1346.90毫米(1984年)。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1;年平均最大相对湿度为84;年平均最小相对湿度为76。四、地震据贵州省城乡建设环境保持厅黔城设通(1992)230号关于公布贵州省地震

8、烈度新区规划的通知文件上圈划的基本烈度区,本井田地震烈度为6度。第四节 矿井开发现状及小窑煤矿周边地区,有较多小煤矿及老窑,主要分布在夹马石、坡脚、洞口、新庄、草挪一带,分别开采17、172、19、29、30号煤层。据调查、访问,煤矿多为平硐及斜井方式开拓;自然通风,自然或机械抽排水;人工或炮采,人工或机械运输。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小煤矿的开采技术和机械化程度皆有很大的提高,开采深度越来越深,巷道也越来越长。煤矿于2003年6月取得采矿许可证,设计规模为30万吨/年。同年开始建设,采用斜井开拓,机械通风,放炮落煤,机械运输,现开采17、17-2号煤层,下部煤层未予揭露。开采时浅部有风化

9、裂隙水,越向深部水量越小。第五节 以往地质工作1963年贵州煤田地勘公司159队在本井田作1:10万地质填图工作,提交兴安区地质填图找矿报告;1987年贵州煤田地勘公司地测大队在本井田作1:5万地质填图工作;1989年黔西南州工业局在本井田进行过1:1万地质填图,但未提交正式成果;1992年4月至1993年8月,贵州煤田地质局159队对本井田进行详查勘查,勘查面积约5.00平方公里。完成1:1万地质及水文地质填图22平方公里;完成钻探工作量5孔2037.91米。提交了贵州省普安县楼下勘探区勘查(详查)地质报告,该报告是编制本报告的主要资料来源和地质依据。第六节 本次核实工作本次核实工作我单位以

10、收集、整理以往地质勘探和煤矿开采所获得的地质资料和成果为主,未布置新的地质工程,收集的资料如下:1煤矿巷道布置平面图 1份2贵州省普安县楼下勘探区勘查(详查)地质报告 1份3煤矿采矿许可证副本 1份4部分煤矿生产资料其中煤矿巷道布置平面图采用经纬仪进行实测,精度达到工程测量的相关标准,能满足本次核实工作的要求;煤层厚度点均为实测,真实可靠,间距合理,能较好的反映煤层变化情况。地形地质图进行了部分修测,达到核实工作的要求。第二章 井田地质第一节 地层普安、盘县地区区域地层详见表11。表11 区域地层简表 厚度单位:米系统组(段)地层厚度第四系(Q)0-41下第三系(E)0-900三叠系(T)二桥

11、组(T3e)166中统(T2)法郎组(T2f)下段(T2f1)299关岭组(T2g)上段(T2g3)100中段(T2g2)192-352下段(T2g1)118-182下统(T1)永宁镇组(T1yn)第四段(T1yn4)57-203第三段(T1yn3)88-325第二段(T1yn2)135-160第一段(T1yn1)101-211飞仙关组(T1f)上段(T1f2)354-590下段(T1f1)97-190二叠系(P)上统(P2)龙潭组(P2l)185-465峨眉山玄武岩组(P2)200-732下统(P1)茅口组(P1m)上段(P1m2)74-285下段(P1m1)270-600栖霞组(P1q)7

12、0-237梁山组(P1 l)30-122石炭系(C)上统(C2)龙泉组(C2 l)53-55马平组(C2m)170-270达拉组(C2d)121-130滑石板组(C2hs)35-545下统(C1)摆左组(C1b)283-529大塘组(C1d)219-416岩关组(C1y)91-203泥盆系(D)上统(D3)代化组(D3d)90-292响水洞组(D3x)74-136中统(D2)火烘组(D2h)260-716罐子窑组(D2g)上段(D2g2)67-312下段(D2g1)110-293井田及邻区出露有从二叠系下统茅口组至三叠系下统永宁镇组地层,从老至新分述如下:一、二叠系(P)(一) 下统(P1)茅

13、口组(p1m):分布于井田外西南面,出露不全,岩性为浅灰色中厚层状石灰岩,含动物化石。顶部为大厂硅质层。(二) 上统(P2)1、峨嵋山玄武岩组(P2):分布于井田外南面,出露不全,本井田401号钻孔有揭露,未至底。主要为灰绿色玄武岩、拉斑玄武岩,暗绿色火山角砾岩及凝灰岩。厚60米左右。2、龙潭组(P2l1):分布于本井田南部,是本井田的主要含煤地层,煤系厚度235米左右,与下伏地层为假整合接触。(1)下段(P2l):从铝土岩底至21号煤底。主要由灰色、深灰色、黑灰色泥质粉砂岩、细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组成,夹泥岩、炭质泥岩、煤层及石灰岩。含腕足类、瓣鳃类动物化石及植物碎片化石、煤核等。本段含

14、12层可采煤层,厚145米左右。(2)上段(P2l2):从21号煤层底至12号煤层顶。只要为灰色、深灰色、黑灰色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粉砂岩、泥灰岩、煤层等组成。含腕足类瓣鳃类动物化石及大羽羊齿、鳞本等植物化石。本段含多层可采煤层,厚90米左右。 3、长兴组(P2c):分布于井田中部,从12号煤顶至灰色粉砂质泥岩顶。主要由灰色、深灰色粉砂质泥岩、粉砂岩、泥灰岩、泥岩组成,夹煤线及薄煤层。含丰富的腕足类、瓣鳃类及植物碎片化石。本组无可采煤层,厚114米左右。二、三叠系(T)下统(T1)1、飞仙关组(T1f):分布在井田中北部,厚690米左右,根据岩性及沉积特征,分为上、下两段。(1)下段(T1

15、f1):俗称绿色层,厚156米左右。主要由绿色,灰绿色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细砂岩、鲕状灰岩组成,含腕足类、瓣鳃类动物化石及植物碎片化石。(2)上段(T1f2):俗称紫色层,根据岩性分三个亚段:第一段(T1f2-1):主要由紫色、绿紫色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及泥岩组成,下部夹钙质条带。紫红色泥岩中含蠕虫状方解石,含克氏蛤等瓣鳃类动物化石。顶部在地表上常呈陡岩出现。该亚段231米左右。第二亚段(T1f2-2):主要由绿色、灰绿色泥质粉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组成。下部夹多层7米左右的灰色中厚层状石灰岩。含瓣鳃类动物化石。厚194米左右。第三亚段(T1f2-3):底部为紫红色泥岩,其上为

16、灰色薄层至中厚层状蠕虫状泥质灰岩。含瓣鳃类动物化石。厚109米左右。2、永宁镇组(T1yn):分布于井田外,主要为灰色,薄层至中厚层状石灰岩。厚度不详。三、第四系(Q)厚0数米,零星分布,由松散的崩塌物、坡积物、冲积物、砂、砾、粘土等组成。第二节 构造恒泰煤矿井田位于盘县煤田牛角山旧营向斜东翼,地层走向50°70°,倾向北西,倾角6°8°。井田内较大的断裂及褶曲不发育,仅见落差较小的断裂构造及规模极小的褶曲,对煤层、煤质和开采技术条件无大的影响。第三章 煤层及煤质第一节 含煤性 含煤地层包括龙潭组和长兴组,厚338米左右,含煤26层,煤层总厚约24米,含

17、煤系数7;含可采、局部或大部可采煤层6层,可采厚度12米左右,含煤系数3.6。各组段含煤情况见表31。表31 含煤地层含煤情况 地层煤层可采煤层代号厚度(米)层数厚度(米)含煤系数层数厚度(米)含煤系数P2c117-1231143-541.000.9%0P2l276-95906-9810.3911.6%2-434.13-9.696.827.6%P2 l1145138.505.9%22.471.7%最小-最大 平均第二节 可采煤层及煤质本井田含可采煤层6层:17、172、19、20、29、30号煤。其中17号煤全井田稳定可采;19、20号煤层大部可采;172号煤层局部可采,29、30号煤层可采性

18、不详。其可采性详见表32。17号煤层:全井田稳定可采,结构较简单,有12层0.050.10米褐灰色根土岩矸石。煤呈黑色,顶部为块状或碎块状,其余为粉状。亮煤为主,暗煤次之,半亮型;煤种为无烟煤3号;原煤灰分21.79,原煤硫分1.443.33,一般2.30;172煤层:局部可采,井田内北东、南西有可采区域,东南部尖灭,一般有一层夹矸。亮煤为主,暗煤次之,半亮型煤,煤种为3号无烟煤。原煤灰分14.36,原煤硫分0.893.23,一般2.06;表32 可采煤层情况表煤层编号1717-219202930采用点数445511不可采点022200最小最大采用厚度平均值3.150-1.910.861.34

19、1.281.071.13最小最大全层厚度平均值3.250-2.010.881.572.311.151.68夹石层数0-20-10-20-513对比可靠程度可靠较可靠可靠较可靠可采程度全井田局部大部大部煤层间距(米)13.8531.308.03119.1738.64注:表中资料为详查阶段资料,生产阶段资料未纳入。19煤层:大部可采,可采区主要分布在井田内西面,可采区内煤层较稳定,一般有夹矸2层左右。煤以亮煤为主,暗煤次之,半亮型煤,3号无烟煤。原煤灰分23.75,原煤硫分2.568.53,一般4.83;20号煤层:大部可采,可采区主要位于东面,有05层夹矸,结构较复杂,常分叉合并,为不稳定煤层。

20、以亮煤为主,暗煤次之,半亮型煤,煤种为无烟煤3号。原煤灰分29.62,原煤硫分4.817.81,一般6.45;29、30号煤层:可采性不详,两煤层以亮煤为主,暗煤次之,半亮型,煤种为无烟煤3号。煤质及煤岩特征详见表33、34。从煤质主要特征表上得知,井田内主要可采煤层主要为中高硫煤和高硫煤,需要进行脱硫,才能提高煤的综合利用价值。表33 煤岩鉴定结果表煤号有机组分()无机组分()Rmax(%)Hv(kg/mm)变质阶段镜质组丝质组氧化硅类粘土类碳酸盐类硫化物类合计1781.9018.101.0110.000.751.1212.883.07436.917-284.0715.932.003.59微

21、0.135.723.12237.41982.8717.131.5010.931.113.2816.823.08937.22082.3217.681.6912.870.756.7022.013.11037.1表34 煤质主要特征表煤号Mad(%)Ad(%)Vdaf(%)St.d(%)Qb.daf(MJ/kg)Cdaf(%)Hdaf(%)ST()煤类17原1.20(5)21.79(5)9.08(5)2.30(5)35.37(4)89.40(3)3.62(3)1282-13301314(5)WY3精1.29(5)5.10(5)7.30(5)0.96(5)36.20(4)91.54(5)3.66(5)

22、17-2原0.76(2)14.36(2)8.28(2)2.06(2)35.69(2)87.74(1)3.47(1)1275-12901283(2)WY3精1.27(2)3.76(2)6.84(2)0.79(2)36.03(2)92.59(2)3.71(2)19原1.50(4)23.75(4)9.44(3)4.83(4)35.19(3)90.07(1)3.59(1)1200-13621321(4)WY3精0.86(4)5.39(4)7.00(4)1.48(4)35.95(4)91.55(4)3.59(4)20原1.07(3)29.62(3)10.83(3)6.45(3)34.45(3)84.33

23、(2)3.47(2)1230-13051273(3)WY3精1.19(3)4.75(3)6.60(3)1.60(3)35.79(3)91.80(3)3.45(3)对17、19号煤层所作的可选性试验表明:用筛分手段来降低原煤中的灰分、硫分,效果不好;用浮沉手段则可以较大幅度地降低原煤中的灰、硫成分。详见表35、36。29,30号煤未作煤质化验工作,据邻区煤层煤质资料反应,29、30号煤层均为高硫分煤。第三节 煤的工业用途井田内的各可采煤层为中灰富灰,中高硫高硫,高发热量无烟煤,通过浮沉洗选,可脱硫5875,除去大部分硫分,可作动力,化工用煤。表35 简选煤样筛分结果表煤号采点号指标13-6(mm

24、)6-3(mm)3-0.5(mm)0.5(mm)17简选2产率%47.0019.6722.5010.83灰分%20.5315.7714.8615.56硫分%6.133.122.812.61201-1产率%75.0524.95灰分%20.0516.64硫分%3.451.5319简选1产率%42.2623.3324.2810.13灰分%15.9114.6415.7020.17硫分%2.422.262.242.28201-3产率%77.2222.78灰分%17.6018.06硫分%3.022.00203-2产率%84.5415.46灰分%22.3126.14硫分%4.283.14表36 简选煤样浮沉

25、结果表煤号密度级(千克/升)理论精煤+0.1法含量(%)可选性评价产率%灰分%硫分%17-1.5064.808.751.1276.59极难选-1.6076.599.8615.34易选19-1.5060.237.671.5878.17极难选-1.6078.179.2922.52中等可选第四节 其他有益矿产对各可采煤层及部分顶底板的化验,有益矿产的工业品均达不到其工业要求。第四章 开采技术条件第一节 水文地质井田为单面山地形,井田内无大的水体及溪河,井田外的楼下河距井田较远,其侵蚀基准面为1061.50米,井田最低标高为1285米,有利于地下水的排泄而不利于地下水的补充。一、地层的含水性(从老到新

26、)1、峨眉山玄武岩组:以玄武岩、火山角砾岩为主,柱状节理发育,含孔隙,裂隙水,401号钻孔揭露该组,水位无异常。本组地层含水性弱,厚60余米,为龙潭煤组与茅口组富水层之间的相对隔水层。2、龙潭煤组:以泥质粉砂岩、粉砂岩、泥岩为主。含孔隙、裂隙水,富水性弱,为弱含水性地层。所有穿过该组的钻孔,水位皆无异常现象。勘探时调查出水小煤矿3个,老窑4个,流量为0.0392.779升/秒,水质为硫酸钙镁型水。3、长兴组:以泥质粉砂岩、粉砂岩、泥岩及泥质灰岩为主,含孔隙、裂隙水。勘探时,所有钻孔,揭穿该段时,水位无异常,说明本组含水性弱、本组地表出露泉点3个,出水老窑3个,长观点2号老窑流量0.51379.

27、375升/秒,靠滑坡水补给,动态变化较大,主要受大气降水控制。为本井田的弱含水层。4、飞仙关组下段:俗称绿色层,以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为主,浅部含风化裂隙水,深部部分地段含裂隙水。为本井田的弱含水层。上段:俗称紫色层,根据岩性特征分为三个亚段。第一亚段:以泥质粉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为主。本段基本不含水,为井田内相对隔水层。第二、三亚段:主要为泥质粉砂岩、粉砂岩、泥岩。底部为为泥质粉砂岩、石灰岩,顶部为泥质灰岩、泥岩。钻孔揭露本段底部,发生过钻具下落和漏水现象。本段底部含水强,为岩溶裂隙水。调查地表泉点11个,33号泉流量1.2969.375升/秒,水质为重碳酸钙型水。泉水动态变化受大气降

28、水控制,本段与下伏龙潭组相隔500米左右,对煤矿床充水影响微弱。5、永宁镇组:出露于井田外,含岩溶裂隙水,对本井田矿床充水无影响。6、第四系:厚度小于10米,零星分布,主要由松散的坡积物、冲积物、砂、砾及粘土组成。含孔隙水。调查泉点3个,流量0.0140.325升/秒,动态受大气降水控制,动态变化较大。二、滑坡井田内共有5个大小不等的滑坡体,除羊屯河沟滑坡在1985、1998年曾有过活动史外,其他均无活动记录。大部已趋于稳定阶段。滑坡体含裂隙,孔隙水,共发现泉点36个,含水性中等,是浅部矿床充水的主要含水岩体。三、老窑和小煤矿井田内小煤矿开采历史悠久,废弃老窑较多,由于受大气降水的渗入,多有积

29、水。因此,在开采浅部矿床时,应注意对老窑水的探排。综上所述,本井田属于位于侵蚀基准面以上,以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来源的裂隙充水矿床,有利于地下水的排放而不利于地下水的补充,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在有滑坡覆盖的地段,水文地质条件相对要复杂。第二节 工程地质主要可采煤层顶底板,未作物理力学试验,仅对钻孔岩芯和小窑进行观察描述,详见表41。表41 可采煤层顶板情况煤层号顶底板岩性厚度(米)泥化试验结果稳定性最小最大平均17老顶粉砂质泥岩10.4212.0811.47无明显泥化现象中等稳定泥质灰岩0.500.920.62直接粉砂质泥岩0.122.341.06伪底炭质泥岩、泥岩0.251.170.55无明显泥

30、化现象直接泥质粉砂岩或粉砂岩或细砂岩3.695.984.63老粉砂质泥岩或粉砂岩或细砂岩3.829.939.3217-2老直接顶细砂岩或粉砂岩或泥质粉砂岩7.179.93中等稳定伪炭质泥岩00.90伪底炭质泥岩或泥岩0.520.69老粉砂质泥岩或泥质粉砂岩或细砂岩9.5210.0819老顶泥质粉砂岩3.045.274.22无明显泥化现象稳定粉砂质泥岩3.587.655.29泥质灰岩1.083.682.17伪泥岩00.260.14伪底炭质泥岩或泥岩0.494.161.71无明显泥化现象不稳定直接泥质粉砂岩2.564.103.4920直接顶伪泥岩、煤或炭质泥岩2.673.98直接底泥岩或炭质泥岩0

31、.654.72粉砂岩1.261.34老粉砂质泥岩11.4712.17 以上资料表明17、172、19号煤层顶底板稳定或中等稳定,20号煤顶底板不稳定。第三节 其他开采技术条件一、瓦斯 各主要可采煤层瓦斯成分及含量见表42。表42 瓦斯含量测定成果表煤号瓦斯自然组分(%)瓦斯含量(ml/g)N2CO2CH4重烃CO2CH4重烃1757.66(4)0-50.0512.51(4)23.77(4)0-24.246.06(4)0-4.611.15(4)2.30(4)0-0.970.24(4)17-219.19(1)81.81(1)8.53(1)1916.60(3)83.40(3)7.02(3)0-0.6

32、60.22(3)2028.16(2)71.84(2)5.81(2)据测定结果,若按含量2ml/g为瓦斯风化带下限,则井田内瓦斯风化带深度为200米左右。本井田采集的瓦斯含量皆小于10.00ml/g,但考虑到邻区和周边小煤矿开采的实际情况,建议作为高瓦斯矿井管理。二、煤尘爆炸性对各可采煤层的火焰长度和岩粉量进行测试,结果如下表43:据测试结果,17号煤层的下分层有煤尘爆炸性,其它各煤层均无煤尘爆炸性,井田内煤层应定为有煤尘爆炸性为宜。三、煤的自燃趋向性对各主要可采煤层着火点试验结果如表44。 表43 煤尘爆炸性鉴定结果表煤层号采样号工业分析()爆炸试验爆炸性结论水分灰分挥发分火焰长度(mm)岩粉

33、量()MadAadVadVdaf17201-12.8318.967.099.0700无爆炸性203-12.3920.746.718.7300同上401-10.6523.186.628.6900同上401-10.8916.476.057.32105有爆炸性简选2-全0.5413.637.998.6800无爆炸性17-2201-22.436.986.116.7400同上19201-32.2616.736.518.0400同上203-21.5921.157.249.3700同上401-31.5538.928.0613.5409同上简选1-全0.9415.037.247.5000同上20J1-10.8

34、732.158.6411.3300同上401-50.8832.336.7710.1200同上表4-4 煤的自燃倾向性测试结果表煤号燃点 ()T()自然等级原煤氧化还原1739438341229不易自燃17-239537641337不易自燃1939238840921不易自燃2038737340532不易自燃试验结果表明,17、17-2、19、20号煤层氧化着火点皆小于400,T小于45,属不易自燃煤层。据调查,29号煤层为易自燃煤。四、地温在勘探过程中在3个钻孔中进行了简易测温,其地温梯度小于3/100米,属地温正常区,井底温度均小于31,无高温区。第四节 环境地质一、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滑坡是本

35、井田主要的不良地质现象,井田内发现滑坡2个(即落家凹滑坡、上松林滑坡);井田外围见有滑坡3个(即摆布塘滑坡、羊屯河滑坡、羊屯滑坡),见表45。表45 滑坡情况统计表滑坡面积(km2)最大厚度(m)岩层组成类型规模滑床摆布塘滑坡5.18300T1f切层基岩、碎石土超大型超深层P2cP2l上松林滑坡2.8175P2c切层基岩、碎石土超大型超深层P2cP2l落家凹滑坡0.1630左右T1f切层基岩、碎石土大型深层P2c羊屯河滑坡0.2040左右T1fP2c切层基岩、碎石土大型深层P2c羊屯滑坡0.4030左右T1fP2c+l切层基岩、碎石土大型深层P2l其中大规模的有摆布塘滑坡和大松林滑坡,属超大型

36、、超深层滑坡,滑坡形成若干滑坡台地和滑坡凹地、洼地,地形平缓,居民点集中,居住历史较长。羊屯河沟在1985、1998年曾发生过滑动,致使房屋倒塌。除羊屯河沟滑坡外,其余滑坡未发生过较大的地质灾害,在近百年来,局部地方曾发生过泉水干枯现象。据推测上松林滑坡早已处在稳定阶段,但滑坡地地段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在甲马石附近,因小煤矿采煤引起了小范围的剥落。随着开采面积的扩大,其剥落的范围还在扩大。二、环境保护井田植被覆盖率低,地势陡峻,水土流失严重,同时煤矿的开采对大气、水体及周边的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而采空区可能引发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因此,应严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和制定一些有效的地质灾

37、害防治预案,消除和减弱因煤矿开采对环境造成的破坏。第五章 资源量估算参与资源量估算的煤层有:17、172、19、20、29、30号煤层。一、资源量估算的工业指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2002年12月17日颁发的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02152002号文件的规定:最高灰分Ad40;最高硫分St.d3;最低发热量Qnet.d22.1MJ/kg;可采厚度0.80米。其中19、20、29、30号煤层原煤均为高硫煤(St.d3%),资源量予以单独统计。二、资源量估算的范围根据恒泰煤矿采矿许可证(证号:5200000340095)上划定的采矿权范围,本次煤矿资源量核实范围为:浅部至煤层风氧化带下界

38、(地面或滑坡体以下15米)或小煤矿采空区边界(据调查的开采范围再外推50100米);深部(北部)至煤层底板等高线+1200m标高以上;其余至煤矿边界。+1200m标高以下的煤炭资源量单独进行估算,不计入井田资源量。三、估算方法各主要可采煤层作有底板等高线及资源量估算图,资源量估算采用地质块段法在相应的底板等高线图上进行。煤层厚度取相关钻孔及开采巷道相关煤厚的算术平均值。零点边界和最低可采边界线分别用中点法和内插法求得。17号煤在开采中,分别在东西1、2两处遇煤层特厚地段,分别厚达17.00米和19.00米,资源量计算时均采用周围相关见煤点平均厚度作为其采用厚度参加资源量计算,以减弱其对全井田资

39、源量的影响。各煤层的视密度均采用实测值:17、17-2煤层为1.48T/m3;19号煤层为1.52 T/m3;20号煤层为1.65 T/m3;29号煤层为1.60 T/m3;30号煤层为1.54 T/m3。倾角用余切尺在底板等高线图上量取。块段投影面积用电脑计算。四、资源量类别的划分17号煤层中有巷道工程控制的地段,以工程点距500米圈定探明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1),以勘探工程点距1200米左右圈定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在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块段外围,以600米距离外推圈定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其余圈定预测的资源量(334?)。17-2号煤层为局部可采煤层,则以

40、工程点距500米圈定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其余圈定预测的资源量(334?)。19、20号煤层以勘探工程点距1200米左右圈定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其余圈定预测的资源量(334?)。 29、30号煤层均圈定预测的资源量(334?)。17号煤层中由本煤矿开采形成的采空区,其范围内原资源量即为本煤矿动用资源量,予以单独估算,亦不计入井田资源量。五、资源量估算结果(一)、井田采矿权范围内(+1200m标高以上)估算资源量共2573万吨(其中St.d3%的资源量有1499万吨,St.d3%的资源量有1074万吨),见表51。其中:1查明煤炭(无烟煤)资源估算资源量2093万吨(其中S

41、t.d3%的资源量有1416万吨,St.d3%的资源量有677万吨),其中:探明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1)88万吨;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576万吨;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1429万吨,其中:St.d3%的资源量有752万吨,St.d3%的资源量有677万吨。2潜在煤炭(无烟煤)资源预测的资源量(334?)480万吨,其中:St.d3%的资源量有83万吨,St.d3%的资源量有397万吨。表51 井田(采矿权)内资源量估算结果表 单位:万吨 类别煤层331332333334?331+332+333合计3%3%3%3%3%3%3%3%3%3%17885766831347134717-26983691521931235031266220365365365292323302424小计8857675267783397141667714991074合计88576142948020932573(二)、动用资源量动用井田资源量为29万吨(见附图44),见附表1。(三)、资源量估算中需要说明的问题1本井田进行详查时,只估算了17、17-2、19、20号煤层的资源量,本次资源量估算时增加了29、30号煤层的资源量估算。2井田内无29、30号煤层的煤质资料,但据邻区勘查资料,其St.d3%,为高硫煤,所以将其资源量计入St.d3%的资源量。317、17-2、19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