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节 神奇的眼睛第2课时 生活中常用的几种透镜【教学目的】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光学仪器的用处.2.知道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放大镜成像的特点.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照相机、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所成的像的分析,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根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对光学仪器的介绍,使学生认识物理学知识在消费、生活和科技方面的应用.增强学生对物理的热爱.2.通过介绍显微镜、望远镜的开展和功能的增强,使学生认识科技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开展的重要性,理解科技的持续性开展将加深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科学和技术的热爱.培养学生用前面所学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知
2、识,加深对眼睛的理解.【教学重点】放大镜、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的用处.【教学难点】放大镜、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教具准备】放大镜、光屏、显微镜、望远镜、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稳固复习】老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稳固.【新课引入】师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什么?当u>2f时,成倒立、缩小、实像,像与物在透镜异侧.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实像,像与物在透镜异侧.当u<f时,成正立、放大、虚像,像与物在透镜同侧.师 利用凸透镜成像的性质,人们制成了许多光学仪器,就像特殊而神奇的“眼睛,拓展了我们肉眼的
3、功能.【进展新课】知识点1 放大镜师 请同学们用桌面上的凸透镜靠近课本,观察课本上的字,你看到了什么现象?学生:课本上的字被放大了.师 那么你手中的凸透镜就是什么?学生:就是放大镜.师 对.再请大家判断放大镜所成的像与物是在放大镜的同侧,还是异侧?是实像,还是虚像?判断根据是什么?学生:放大镜所成的像与物是在放大镜的同侧,是虚像,因为用光屏承接不到像,所以是虚像,眼睛与物在透镜的异侧,透过凸透镜观察所成的像,所以像与物在透镜同侧.师 你观察得很仔细,讲得很好,放大镜的焦距是较短,还是较长?学生:我猜放大镜的焦距较长.师 对.隔着放大镜看物体总是放大的吗?学生:隔着放大镜看较近的物体,物体是正立
4、、放大的,隔着放大镜看远处物体,物体是倒立、缩小的.师 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学生:因为放大镜是凸透镜,隔着放大镜看远处物体,u<f,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像,隔着放大镜看远处物体,u>2f,所以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像.师 讲得很好.用放大镜观看近处的物体,物距小于焦距时才是放大的.因此,物体应放在离放大镜小于焦距的位置才适宜,在什么位置所成的像最大?请大家观察.学生:物体离放大镜的间隔 接近于焦距时,所成的像最大.师 对,请全班同学都进展观察.板书:1.放大镜:u<f,成正立、放大虚像.【课堂训练】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部分练习.知识点2 照相机老师出示照相机实物
5、,让学生观察照相机的构造.师 你能说说照相机的构造吗?学生:镜头、机壳、调焦装置、取景窗、快门按钮师照相机的“像是怎么形成的?学生:照相机的镜头就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卷上,形成一个缩小的像.胶卷上涂着一层对光敏感的物质,它在曝光后发生化学变化,物体的像就被记录在胶卷上,经过显影、定影后成为底片,再用底片洗印就可以得到相片.师 讲得很好,下面请看课件演示.课件演示照相机的构造、成像过程.多媒体展示1:照相机的构造如图,照相机的主要构造有:镜头、胶片、调焦环、取景窗、光圈环和快门.1镜头:一般由一组透镜组成,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起成像作用;2胶片:相当于光屏,用来记
6、录物体经镜头所成的像;3调焦环:用来调节胶片和镜头的间隔 即像距,以便物体经镜头所成的像明晰地呈如今胶片上;4取景窗:为了确定拍摄景物的范围和便于进展拍摄构图;5光圈环和快门:用光圈控制进入镜头光的多少;用快门控制曝光的时间,这两点是为了控制曝光量.多媒体展示2: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照相机照相时,被拍照的物体到镜头的间隔 要远大于镜头的焦距,才能在胶卷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距改变时,那么成像的大小和胶片距镜头的远近都要随着变化.为了拍出明晰的照片,需要一个装置来改变凸透镜到胶片间的间隔 ,调焦环就是起这个作用.其规律是:“物近像远像变大,即物距变小,像距会增大,同时像也会变大.假设要使像变大些
7、,那么物与镜头应近一些,同时把镜头拉出来一些,使暗箱拉长些,增大像距,使胶片上的像变明晰.所以拍摄近的景物时,镜头往前伸,离胶卷远些;拍摄远的景物时,镜头往后缩,离胶卷近一些.平时看到照相机成的像是正立的,这是为了取景方便,经过相机内部器材把镜头第一次成的倒立的像变成正立的,因此切记照相机所成的像是倒立的、缩小的实像.现代的照相机可以根据光的强弱来自动调节光圈和快门,得到曝光适度的相片.有的相机还能自动测量景物到相机的间隔 ,进展自动调焦.师照相机的成像是凸透镜成像规律中的哪一条?学生:当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与物在透镜的异侧.板书:2.照相机:当u>2f,成倒立、缩小的
8、实像.师 你知道有哪些照相机吗?学生:傻瓜机、数码照相机、摄影机师 摄影机、各种监控摄像头其实都是一个可以连续拍照的照相机.例题1湖南娄底中考如图,这是一款人脸识别门镜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捕捉人脸信息,并将所拍图象与系统数据库中预先录入的人脸照片模板进展比照.下面对该装置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该摄像镜头相当于凸透镜B.这种镜头可用来矫正近视眼C.这种镜头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D.假设镜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明晰的像,人脸到镜头的间隔 应大于20cm解析:1摄像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利用了当u2f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原理制成.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人脸和摄像
9、头的间隔 大于二倍焦距,也就是大于20cm时,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选项ACD正确.2矫正近视眼的镜片是凹透镜,不是凸透镜,故B错误.答案:B.例题2 如下图,是小华用相机拍摄的桂林市杉湖上的双塔相片.下面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双塔在湖中的倒影是实像B.要使塔的像更大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向塔靠近些C.要使塔的像更大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离塔更远些D.要使塔的像更小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离塔更近些解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知道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掌握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及应用,知道照相机是根据当物距大于2f时,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并且物距越大,像越小,像距也越小;物距越小,
10、像越大,像距也越大.双塔在湖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成的是虚像.所以A说法错误.要使塔的像更大些,应减小镜头与塔之间的间隔 .所以B说法正确,C说法错误.要使塔的像更小些,应增大镜头与塔的间隔 ,所以D说法错误.答案:B.【课堂训练】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部分练习.知识点3 显微镜和望远镜1显微镜师 用放大镜能观察细胞吗?怎么办?学生:不能,用显微镜.师 课前我已要求大家查资料,关于显微镜你知道什么?请大家踊跃举手起来向全班同学交流.学生甲: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微生物细胞等人眼无法看见的物体.学生乙:随着科学技术的开展,人们又研制了电子显微镜和隧道显微镜.目前
11、通用电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可达50万倍.借此人类能观察到许多物体的细微构造;用隧道显微镜甚至可以看到金属原子,因此显微镜被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工农业消费技术等方面.师 两位同学讲得很好.多媒体展示:显微镜的构造及原理1.物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焦距比较短;目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焦距比较长;载物台:用来放置被观察物体载物片的平台;反光镜:通过反光进步载物片上物体的亮度.反光镜有两面,光线太弱时用凹面镜会聚更多的光线,光线较强时用平面镜反光.2.被观察的物体到物镜的间隔 在物镜的1倍焦距到2倍焦距间,经物镜后,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一实像恰好处在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12、2望远镜.师 下面请同学们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物体.师 你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学生:远处物体被放大了.师 远处的物体真的被放大了吗?多媒体展示:望远镜的构造及成像过程.1.物镜:靠近被观察的物体的凸透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焦距较长;目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相当于放大镜,焦距较短.2.物镜的作用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像照相机的镜头;目镜的作用把物镜成的实像,放大成虚像.望远镜看远处物体,物距不能改变,物体到物镜的间隔 远大于物镜的二倍焦距,物体通过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虽然缩小,但到人眼的间隔 比物到人眼的间隔 小得多,像的视角大于物的视角;物镜所成实像,在目镜的一倍焦距内,
13、再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师 有疑问吗?学生:物体间隔 物镜很远,它的像却离物镜很近,根据前面探究的结果,这样所成的像是缩小的,为什么使用望远镜观察物体时会感到物体被放大了?师 我们能不能看清一个物体,取决于它对我们的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望远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小,但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就可以变得很大.望远镜物镜的直径比我们眼睛的瞳孔大得多,这样它可以会聚更多的光,使得所成的像更加亮堂.这一点在观测天空中的暗星时非常重要.现代天文望远镜都力求把物镜的口径加大,以求观测到更暗的星.除了凸透镜外,天文望远镜也常用凹面镜作物镜.多媒体展示:视角从眼睛的光心向观察物体
14、的两端所引的两条直线的夹角.视角的有关知识:1视角越大,对物体的观察越清楚.2视角的大小不仅与物体的大小有关,还与物体到眼睛的间隔 有关.3到眼睛一样间隔 时,物体越大,视角越大;同一物体离眼睛的间隔 越小,视角越大,物体在视网膜上的像越大,但物体不会变大.例如,“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实际上就是视角的问题,一片树叶在人眼的视角可能大于一座山在人眼的视角.例题3自制水滴显微镜,探究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器材:焦距较长的凸透镜一个,滴管一个,废录音带盒一个,清水.1小水滴可看作一个焦距很小的 镜,本实验以小水滴作为显微镜的 镜,它与被观察物体的间距为1015mm,如左图所示.2如下图中,任意滴一滴水滴
15、,透过这个小水滴,假如看到一个与原来方向一样的、放大的箭头,在不调整与箭头的间隔 ,应该把水珠变 填“厚或者薄,直至与原来方向相反的、放大了的箭头.假如废录音带盒的厚度是12mm,那么最终水滴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 .3透过凸透镜去观察小水滴,使箭头、小水滴、凸透镜 ,并且保持凸透镜程度,看到的箭头相对于原来的箭头是 填“正立或“倒立,假如要看到箭头更大的像,应把凸透镜略微向 填“上或“下挪动.解析:1小水滴接近圆形,所以其相当于一个焦距很小的凸透镜,是当作显微镜的物镜来使用的;2由题意可知,小水滴此时相当于放大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说明箭头在小水滴的焦点之内,即小水滴的焦距过大,因此应该
16、把水珠变得再厚些,使其焦距变小,直至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物距满足:f12mm2f,即:凸透镜的焦距为:6mmf12mm;3透过凸透镜去观察小水滴,使箭头、小水滴,凸透镜在同一直线上,此时,凸透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的是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虽然二次放大成的像相对于物体是倒立的,但旋转的方向是一致的;要使成的虚像更大一些,应增大物距,把凸透镜向上挪动.答案:1凸透;物;2厚;612mm;3在同一竖直线上;倒立;上.【课堂训练】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部分练习.【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学习,我们知道了神奇的“眼睛放大镜、照相机、显微镜、望远镜的用处,以及放大镜、照相机工作原理.显微镜和望远镜在现实生活中并不能经常接触,因此在学习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关于合作伙伴合作的合同范本》
- 眼部肿瘤护理规范与实施
- 青少年运动培训体系构建与实施策略
- 核医学科进修成果汇报
- 水肿程度分级护理
- 管理制度现状分析
-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第四单元试卷
- 预检分诊管理制度及流程
- 中国烟草种植区划
- 眼睑梅毒的临床护理
- 2024年移动网格经理(认证考试)备考试题库大全-上单选、多选题汇
- 教师考核评分表
- 胸外科护理常规(全本) 胸外科疾病护理常规
- 2024年安徽合肥东部新中心建设投资限公司招聘8人高频500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医学课件内科胸腔镜术
- 第11关:记叙文阅读(含答案与解析)-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题型专练
- 医学课件血吸虫病防治
- 2024米面油供货合同
- 职业学院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的调研报告
-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名师课件
- 【新教材】外研版(2024)七年级上册英语课文文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