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井马头门简介_第1页
风井马头门简介_第2页
风井马头门简介_第3页
风井马头门简介_第4页
风井马头门简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谢桥煤矿风井马头门及井壁变形破坏情况分析2014年01月一、工程概述一、工程概述 谢桥矿风井井筒-437.2m-470m段与7月31日开始施工,8月28日施工完毕,其中-460m南北两翼各4m,于9月1日正式开始施工,9月8日施工完毕。 在施工南北两翼回风大巷过程中,马头门及其连接井壁开始出现开裂、变形、片落缩径等现象,已造成井底套架立柱变形,罐笼不能正常沿着罐道正常运行,底板底鼓使轨道抬起、调整轨道、井底罐道整形及帮部井壁刷掘达1次/日,耽误时间2小时/日以上,严重地影响了正常生产。 南北两翼的马头门及回风大巷处于煤层中,煤层和顶底板岩石松软破碎、密度小、空隙大、强度低,易冒落,属不稳定岩层

2、,(具体地质情况见附图)。其中顶底板泥岩抗压强度小于25MPa,属于软岩。加上井筒四周均有断层,地层构造应力较大,所以井巷的软岩特征表现明显,难以支护,造成马头门及井壁破碎,底板底臌严重。北 翼 马 头 门南 翼 马 头 门煤 层泥 岩井筒中心线4 m4 m煤 层泥 岩泥 岩煤泥 岩5 0 2 . 54 5 0 . 74 2 2 . 04 1 8 . 05 . 02 . 95 . 15 . 04 . 02 8 . 71 2 . 60 . 17 . 80 . 32 . 50 . 2 61 6 . 4 40 . 1 20 . 3 50 . 51 0 . 8 34 1 3 . 0粉 砂 岩细 砂 岩

3、泥 岩4 0 5 . 04 0 7 . 9钙 质 粘 土粘 土 夹 砾 石砂 质 粘 土粘 土煤煤煤泥 岩泥 岩煤泥 岩4 9 1 . 6 74 9 1 . 1 74 9 0 . 8 24 7 4 . 2 64 7 4 . 04 7 1 . 54 6 3 . 44 7 1 . 24 6 3 . 34 9 0 . 7风井马头门附近地质剖面简图 风井马头门附近地质详图 2012年10月22日至2013年10月28日对马头门及回风大巷进行了实际观测,其中北翼马头门变形量最大为685mm,平均1.88mm/天;南翼马头门变形量最大为700mm,平均1.92mm/天;马头门底板以下井筒破坏段缩径140m

4、m。 二、风井马头门及回风大巷变形特征二、风井马头门及回风大巷变形特征0510152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收敛量(mm)天(d) a b c北翼马头门 (2012.10.222012.11.11)05101520253035400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220240260收敛量(mm)天(d) a b c北翼马头门( 2013.1.122013.2.18) 北翼马头门(2013. 2.182013.11.12)18020022024026028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220收敛量(mm)天(d) a b c051

5、01520050100150200250300350收敛量(mm)天(d) a b c南翼马头门(2013.10.222013.11.11)0510152025303540020406080100120140160180收敛量(mm)天(d) a b c南翼马头门(2013.1.122013.2.18)南翼马头门(2013.2.182013.11.12)d180200220240260280220240260280300320340360380400收敛量(mm)天(d) a b c234560510152025303540455055收敛量(mm)天(d) a b c北翼大巷(2013.10

6、.222013.10.28)01020304050600510152025303540收敛量(mm)天(d) c北翼大巷(2013.9.162013.11.12)23456051015202530354045505560收敛量(mm)天(d) a b c南翼大巷(2013.10.222013.10.28)010203040506051015202530收敛量(mm)天(d) c南翼大巷(2013.9.162013.11.12)注:a长度为a边的收敛值;b长度为b边的收敛值;c长度为c边的收敛值。在马头门变形曲线中:在回风大巷变形曲线中:a长度为a边的收敛值;b长度为b边的收敛值;c长度为c边的

7、收敛值。三、马头门破坏原因分析三、马头门破坏原因分析 风井马头门处在泥岩与煤互层中,属不稳定岩层而且具有一定的膨胀性。井筒四周均有断层,地层构造应力较大。马头门开挖以后,围岩逐渐松动,较大的松动压力作用在支护结构上,并随着时间的延长压力越来越大,从而超过了支护结构的设计承载能力,使其变形过大而破坏。1、地质因素影响 由于地质条件的限制,井底车场巷道布置过于集中。马头门附近有等候室、水泵房、变电所、管子道等多条巷道和硐室。这些巷道纵横交错,岩体切割严重,应力集中和叠加现象较为突出,巷道之间岩柱偏小,从而影响支护结构的稳定性。2、集中应力影响 马头门原支护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支架缺乏让压性,又由于岩层松散破碎,巷道开挖后立即进行支护封闭,围岩正处变形活跃期,壁后变形能集聚而得不到释放,同时受到后续工程的施工引起的应力二次分布的影响,使变形压力进一步加强,当变形压力超过支护强度时即被压坏。3、支护结构与围岩应力不匹配 根据现场调研与实际马头门破坏情况,初次钢筋混凝土支护与二次返修U29型钢支架均存在壁后充填不实,且返修后的U29型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