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18、狼和鹿》教案_第1页
三年级语文下《18、狼和鹿》教案_第2页
三年级语文下《18、狼和鹿》教案_第3页
三年级语文下《18、狼和鹿》教案_第4页
三年级语文下《18、狼和鹿》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8.狼和鹿【教材简析】狼和鹿一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六单元第二篇课文,本文是一篇狼和鹿之间生态平衡的故事。通过讲述凯巴伯森林附近的居民为了保护鹿群,大量捕杀狼和其他一些鹿的天敌,结果事与愿违,鹿大量病死,森林也被严重破坏的故事。,告诫人们必须认识到自然界中各事物间的内在联系,懂得破坏生态平衡将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目标:品味课文中生动的语句,知道狼是“功臣”,而鹿是“祸首”的原因,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和方法目标:感悟对比之处,展开想象,积累语言,体会自然界中各事物间的内在联系。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重点):懂得破坏生态平衡将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切入点

2、和主线问题】看看森林和鹿群在一百多年间发生了什么巨大的变化【语言文字训练点】1.课文第一自然段,抓住“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小鸟在枝头歌唱,活泼而美丽的鹿在林间嬉戏。”体会森林的“生机勃勃”。2.课文第三自然段,要与第一自然段对照着读,体会狼被捕杀后,森林及森林中鹿群情况的变化。【需学习的表达方法】学习对比的写法。【拓展读写】1. 学习对比表达方法写个片断;2、续编故事,想象凯巴伯森林的明。【资料补充】有关生态失衡的故事。【拓展阅读】搜集有关生态失衡的故事,和小伙伴交流,并讨论从故事中想到了或明白了些什么。 【教学过程】课前预习1自读课文,至少三遍以上,做到正确、流利。2自学生字词,找出读不

3、准、不会写的向同学或老师请教。小组内进行认读、检查。3思考:森林和鹿群在一百多年间发生了什么巨大的变化第一课时一、对比设疑,激发兴趣1、板书课题,学生读题2、在你的印象中,狼是怎样的动物呀?狼贪婪而凶残,真令人讨厌。那鹿呢?(。它活泼而美丽,多惹人喜欢呀。)3、这是我们的印象,课文中又是怎么认为的呢?出示一段话: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而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多地繁殖,倒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这里把凶恶的狼称为“功臣”,而把我们认为是可爱的小鹿称为是“祸首”,到底有什么有力的证据这么说呢?老师跟大家一样心里充满着疑问,为了解决我们心

4、中的疑惑,这节课咱们就来通过学习课文解决这些疑问。【设计意图:引发学生自觉质疑:为什么贪婪而凶残的狼会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而活泼美丽的鹿却成了破坏森林和毁灭自己的“祸首”了呢?出示图片,凸显矛盾,让问号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鲜明的印象,引领学生去解决问题。这一环节主要由老师主导,学生活动为辅,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二、合作探究,感知内容1、默读课文,看看森林和鹿群在一百多年间发生了什么巨大的变化。边读边画,画出能够看表现森林和鹿群变化的句子,在旁边作出批注,在书上留下读书的痕迹。2、 四人小组之间展开交流,读一读所画的句子,议一议发生的巨大变化。三、抓住对比,感受灾难第一组:森林的变化

5、(一)一百多年前的森林1、看图想象,感受森林的生机勃勃(1)师:瞧,这就是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你们说,这是一片怎样的森林?(2)想像,感受图中没有的美好景象,进一步感受森林的生机勃勃。(比如:天空蓝湛湛的,铺满新绿的草地上,野花竞相开放,小河波光粼粼。)(3)小结:凯巴伯森林是快乐的,和谐的,葱绿的树木,美妙的歌声,欢快的身影,真是(出示卡片读:生机勃勃)2、朗读品味,感受森林的生机勃勃 出示句子:一百多年以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小鸟在枝头歌唱,活泼而美丽的鹿在林间嬉戏。(1)画面美,课文的语言更美,快读读,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刚才看到的画面。(2)能用你的朗读向大伙儿

6、展示看到的美景吗?(指名读)(3)让我们一起读,把这森林的美景深深地印在脑海中吧。(二)一百多年后的森林1、看图对比,感受森林的一片荒凉(1)图片对比,感受“绿色在消退”:森林中的绿色呢?刚才满眼的绿呢?引导和森林以前的景色对比说,小树、野草、野花都不见了踪影,甚至连树叶、树皮、树根都被鹿吃得精光,森林中绿色的植物在越来越少(2)图片对比,感受“枯黄在蔓延” :取而代之的是什么?(地上光秃秃的,小河干涸了,到处尘土飞扬,森林里很荒凉,枯黄的范围越来越广;森林已毫无生机了)2、朗读品味,感受森林的一片荒凉出示句子: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师:小树没有了,嫩枝啃光了,树皮、草

7、根、这一切都没了;枯黄象熊熊的烈火,在森林中蔓延开来,它吞噬着可爱的绿,令人痛心呀,用你的声音用你的朗读来表现你此刻的心情吧!(指名读,齐读)第二组:鹿群的变化1、感受鹿数量的变化森林中的鹿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出示:它们在这里生儿育女,很快,鹿的总数就超过了十万只。仅仅两个冬天,鹿就死去了六万只。到1942年,凯巴伯森林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指名抓住数字来谈谈感受) 两个冬天死去六万只,最后只剩八千只病鹿。这些数字真是触目惊心!(朗读体会)2、感受鹿生活质量的变化光是数量在变化吗?生活状况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1)引导学生想像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鹿群虽然要时刻提防着狼,但生活

8、中没有饥饿、没有疾病。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鹿是怎样生活的?(生说)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狼与鹿共存,狼要吃鹿,鹿时刻提防。这样,一些生病的、弱小的鹿,就被狼吃了,而逃过狼的毒手,生存下来的鹿则十分健康。(读句子)【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这一过程与方法,学生受到心灵的震撼,初步形象地感知狼是“功臣”,而鹿是“祸首”的原因,掌握了知识和技能。】(2)引导学生想像凯巴伯森林成了鹿的王国时,起初鹿是自由自在地生活。可时间一久,饥饿和疾病就缠上了鹿群。(3)小结:它们拖着虚弱的病体苟延残喘,为一丁点食物同类相残,无时无刻不忍受着病痛的折磨。(读句子)四、读中练说,感悟道理1、森林由生机勃勃到一片荒

9、凉,鹿群由活泼美丽到疾病缠身,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凯巴伯森林的居民捕杀了狼。)再次出示: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而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多地繁殖,倒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2、为什么称狼为“功臣”,鹿为“祸首”呢?(自由读第4小节,练习说话。)出示: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因为                  

10、0;        。    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倒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因为                      。3、师小结:同样是一座森林,在一百多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比读:女生读第一自然段,男生读第三自然段)4、请再读读这两句话,鹿是真正的祸首

11、吗?真正的祸首是谁?为什么?【设计意图: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人们因为不知道大自然自身的规律,好心做了坏事,让学生明白不应该破坏生态平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讨论这一方法的运用下很好地进行了渗透。】五、拓展延伸,感触生活1、如果说,凯巴伯森林的悲剧是由于人们的无知,好心办了坏事。他们可真后悔呀!我们来当一回环保小专家,怎样才能使森林恢复生机?六课外作业,学生任选一题完成。续编故事,想象凯巴伯森林的明天板书:狼和鹿功臣  祸首第二课时一、听写生字、词语听写前先看一看听写小组间相互批阅 小组长上台讲评、订正出错的字,教师随机强化学生修改错字二、有条理的复述课文。自己感情朗读全文练读、指名读。检

12、查背诵。三、交流有关生态失衡的故事。四、学习对比表达方法。1、学生根据已有材料进行习作。12、交流点评。3、修改。 附阅读资料:  宠物兔撒野 澳大利亚原本没有兔子。 1859年,一个叫托马斯·奥斯汀的英国人来澳洲定居,随身带来了24只野兔,放养在庄园里,供他打猎取乐。后来,宠物兔子陆续逃亡到了野外,100年后,奥斯汀绝对没有想到,这24只野兔的上亿“子孙”给整个澳大利亚带来了无尽的烦恼。 野兔发现,这里简直是它们的天堂:有茂盛的牧草,却没有鹰等天敌。它们与牛羊争牧草,啃树干,常常把数万平方公里的植物啃吃精光,严重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导致其他种类野生动物面临饥饿,甚至有

13、灭绝的危险。 专家计算,这些野兔每年至少造成1亿美元的经济损失。澳大利亚人开始想尽办法控制兔子的扩散和繁殖筑围墙,打猎,捕捉,放毒,引进天敌狐狸等。但是,兔子的繁殖力极为惊人,一对兔子一年可生下成百上千只兔子。因此,至今澳大利亚的兔子仍是祸害。                      一个村庄的故事  山谷中,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

14、,空气清新甜润。 村里住着几十户人家。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家家有了锋利的斧头。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lí),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lu)露的土地。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kuò)大。树木变成了一栋(dòn)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不管怎样,家家户户*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小村庄,却被咆(p&#

15、225;o)哮(xiào)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什么都没有了所有*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相关知识: 在自然界里,生物之间这种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了一条条,互相依存的链条,人们把它叫做食物链。比方说,蝗虫吃青草,青蛙吃蝗虫,蛇吃青蛙,老鹰吃蛇,老鹰死后化成土里的肥料,泥土又会长出许多青草,然后青草再被蝗虫吃,蝗虫又被青蛙吃自然界中所有的生物相依生存,互相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好像一个蜘蛛网。一种生物灭绝了,就会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生物链一旦被破坏,后果就不堪设想!在整个生态系统中,一切食物的循环都是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来完成的。比如狐狸是令人讨厌的动物,但它是兔子、田鼠、刺猬的天敌。倘若没有狐狸,兔子、田鼠、刺猬的数量必然剧增;而这引起动物所食用的田间植物和果实必然大量减少,甚至有被吃光的可能。这样,整个生态环境就被破坏了。反过来,如果狐狸的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兔子、田鼠、刺猬就会减少,而那些田间植物等就会越来越茂盛,生态平衡也难以维持。 动物的相关相克:生物学家发现,鼠害严重的地方,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蛇类被大量捕杀。在大自然中各种生物之间有一种自然的平衡关系,它们彼此既相关又相克。如果人为地打破生物之间的这种平衡,必定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