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墓穴紧缺问题_第1页
关于墓穴紧缺问题_第2页
关于墓穴紧缺问题_第3页
关于墓穴紧缺问题_第4页
关于墓穴紧缺问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墓穴紧缺问题的探讨小组成员信息: 目录CONTENTS现状分析形成原因国际链接组内讨论解决方案相关视频介绍谢谢观看123456现状:现状: 核心提示: 墓穴只够用10年,传统丧葬观念造成窘况。清明节前夕,墓园土地问题再次引发关注。日前民政部发布的“殡葬绿皮书”指出,全国大部分省份的现有墓穴都将在10年内用完。 有报告指出,全国人口每年死亡约800万,并还在随老龄化程度提高呈逐年增长趋势;按2010年死亡人口数量推算,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现有的墓穴只够使用6年,大部分省市的墓穴将在10年内用完。这份报告指出,“入土为安”是中国人传统的丧葬观念,而由于土地资源短缺,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型城市很

2、多公墓都出现墓地紧缺情况,开始限售墓位,很多骨灰难以安葬。以北京为例,2010年,全市遗体处理数为85705具,安葬数26642人,仅有约31.3%的死亡人口安葬在合法墓地。北京市属公墓2011年(万/m2)2008年(万/m2) 万安公墓21.87.8太子峪陵园4.083.2金山陵园13.944.47温泉墓园6.042.725南京地区墓穴现状上海地区墓穴现状墓穴价格居高不下看法两极分化:观念是关键成因: 土地资源短缺 人口众多 传统观念 其他原因土地资源短缺用地紧张地价上涨人口众多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口基数本来就很大,死亡人口数量也很大。而同时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快速推进,所需墓穴数量也在逐年增加

3、,墓地涨价的步伐仍在继续,有一部分人“囤墓”的行为也是导致墓地紧缺的原因之一。传统观念墓地异常紧张,传统观念依旧根深蒂固,大多数人希望“落叶归根”、“告老还乡”,在去世之后能够在家乡入土为安,这也是导致人口大省墓地紧缺外地买墓的原因之一。在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缺少的大城市,墓地价格连年攀升,按照面积价格比来算,已经成为最贵的“小地产”了。其他原因: 供需严重失衡,供不应求 物价普涨推升墓地价格世界形势: 生老病死都是人之常情,而死后人人都想要得到一个安息之所。所以墓地紧张已不仅仅是我国存在,而是已经演变成国际化的大问题,困扰着世界上的很多国家,如英国、意大利等。而在美国,由于众多中国移民疯狂抢购美

4、国的墓穴,甚至导致了“抢墓热”。由此可见,墓穴紧张实在是一个世界性的、历史性的问题。位于意大利那布勒斯南部一个居民人数仅3700人的小城颁布禁令禁止居民死亡,因為一旦有人死亡,将没有地方埋葬。 据哈芬顿邮报报导,意大利这个小镇遇上与邻镇的古老公有墓地扩建,但双方因地权问题谈不拢,该镇镇长朱里奥希萨尔法瓦(Giulio Cesare Fava)决定停止继续扩建公有墓地,并为居民兴建全新的墓园。尽管法瓦明令“禁止死亡”,可惜的是,从3月5日颁布禁令至今,已有两人违反禁令,先走一步。显然什么都能禁,禁止人民不要死,即使有配套措施仍有困难。在英国,墓地常常被称为宁静的历史。整个英国目前约有2000万个

5、墓地,其中有800万个位于英格兰地区,这些长年静悄悄地坐落在城镇不同角落的亡者安息地不仅为生者提供了悼念追思的场地,也让路人了解到了许多英国人过去的故事。 英国伦敦近来面临一个棘手问题:当地墓园爆满,已容不下“后来者”了。市政府不得已,只好劝导民众使用“二手”墓地,否则人们很可能会面临“死无葬身之所”的困境。 经济不景气让民众都喜欢捡便宜,二手用品物美价廉成了大家的最爱,不过死后葬在“二手”墓地,你能接受吗?这片绿草如荫的美丽地方是伦敦一处墓园,走进去一看,真的是非常拥挤,墓碑一个挨一个,前后左右几乎紧贴在一起。事实上在伦敦,所有墓园都面临墓地不够使用的困境。伦敦市立墓园管理处的博克斯说:“空

6、间不够用,是因为我们不能重复使用墓地。” 英国人认为墓地是往生者的永恒住所,就和家一样神圣不可侵犯,有些墓地甚至存在了两千多年。如此一来,由于墓地有限,逝者不断增加,墓地短缺问题日益严重,逼着英国政府想办法。 墓园管理者在这些几乎已经废弃的墓地树立公告,并联络逝者家属,两年后如果仍无法和家属取得联系,那墓地将重新启用,原先的往生者被安置在下层,后来的则在上面,两者至少相隔60厘米以上。至于墓碑也是两面使用,把占用空间降到最低。虽然政府这么做是为大家着想,但要说服英国民众接受这样的新埋葬方案,恐怕还需要一些时间。组内讨论方案1.生态绿色墓穴2.“厚养薄葬”3.积极推进墓穴循环使用4.鼓励家庭成员

7、采用合葬方式提高单个墓位使用率5.公益性墓地6.人性化的宠物墓地1.绿色生态墓穴 绿色生态墓穴首先得以推行的省份是广州。据了解,虽然广州市各大墓园相继推出花坛葬、草葬等生态殡葬方式,但响应者不算多。“花坛葬每年大概就几百例,”广州市殡葬管理处有关负责人说。 这位负责人表示,今后民政部门将加大力度,通过改进措施进一步推动绿色、生态殡葬,“比如今后广州市考虑为参加骨灰撒海活动的市民设立纪念设施,每年为他们举行仪式或悼念活动。” 广州市殡葬管理处有关负责人说,目前广州市已经按照民政部要求,遵循“小型化、生态化、艺术化”三原则进行新墓地的开发和建设。“一方面增加墓地的绿化面积,使其环境更加优美;艺术化

8、就是不单纯立碑,加入人文艺术气息;另一方面融入传统的殡葬文化,改变过去硬邦邦死气沉沉的水泥坟样貌。”2.墓地循环使用我们可以设想:正常情况下,按照分析,不考虑曾孙给曾祖父上坟的可能,孙子去世后,就应该无人给其祖父上坟祭祀了,所以上坟祭祀最高年限应设定为50年。那么当一座墓穴的年龄已经超过了50岁怎么办呢?可以采取两种办法。首先,鼓励子孙继承长辈的墓穴,迁出的骨灰可以深埋或者迁入家族集体墓穴。其次,如果强烈要求继续使用墓穴,需要缴纳高额土地占有费。目前墓体全是用混凝土、水泥堆砌,墓碑也清一色使用花岗岩,骨灰盒也基本上是用防水、防震的坚不可摧材料制成。所有这些永久性材料,在墓穴循环时,弃之不用就会造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