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猜题最有可能考的50题教师版]——物理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7/71d13a15-5ee3-4153-a778-10895ef4c7a6/71d13a15-5ee3-4153-a778-10895ef4c7a61.gif)
![高考猜题最有可能考的50题教师版]——物理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7/71d13a15-5ee3-4153-a778-10895ef4c7a6/71d13a15-5ee3-4153-a778-10895ef4c7a62.gif)
![高考猜题最有可能考的50题教师版]——物理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7/71d13a15-5ee3-4153-a778-10895ef4c7a6/71d13a15-5ee3-4153-a778-10895ef4c7a63.gif)
![高考猜题最有可能考的50题教师版]——物理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7/71d13a15-5ee3-4153-a778-10895ef4c7a6/71d13a15-5ee3-4153-a778-10895ef4c7a64.gif)
![高考猜题最有可能考的50题教师版]——物理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7/71d13a15-5ee3-4153-a778-10895ef4c7a6/71d13a15-5ee3-4153-a778-10895ef4c7a6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八届(2015)高考有奖猜题活动最有可能考的30道选择题和20道非选择题高考猜题活动特约专家物理评审组必考选择题篇高考理综物理选择题的必考点:物理学史、牛顿运动定律、天体运动、功能关系、动态电路、静电场的基本特点、电磁感应综合问题、交流电产生和变压器。1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科学家做出了突出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法拉第首先提出用电场线描述电场,促进了人们对电磁现象的研究B安培坚信电和磁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联系,他首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突破了人们对电与磁认识的局限C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首先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D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伽利略通过“理
2、想斜面实验”证实了其正确性【猜题理由】物理学史是高考常考的内容之一,也是考察学生对物理发展历史的认知过程。在物理学史的考察中电、磁场为主。【命中指数】【答案】AC【解析】 法拉第首先中提出了电场线的感念,A正确;奥斯特首先发现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B错误;卡位迪许用扭秤实验准确测得万有引力常量,C正确,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证明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D错误。2下列关于物理学史的研究方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根据速度定义式,当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微量放大的方法B 用点电荷来代替实际带电体是采用了理想模型的方法C 法拉
3、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研究得出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方法楞次定律D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应用了微元法【猜题理由】 在近三年高考中物理学史经常出现,但是物理学史的研究方法去年没有出现,所以考查几率非常大。考查内容包括重要的实验以及定律、关键事件及其对应的科学家。【预测指数】【答案】B【解析】根据速度定义式,当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法。故A错误。点电荷是理想化的物理模型,是对实际带电体的简化。故B正确。楞次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研究得出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方法楞次
4、定律。故C错误。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应用了控制变量法。故D错误。3.如图所示,一辆货车利用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质缆绳提升一箱货物,已知货箱的质量为M,货物的质量为m,货车以速度v向左作匀速直线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则在将货提升到图示的位置时,下列给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C ) A货箱向上运动的速度大于vB缆绳中的拉力T等于(Mm)gC货车对缆绳拉力做功的功率P大于(Mm)g vcosD货物对货箱底部的压力小于mg【猜题理由】上海考卷一直是走在全国卷的前头,上海的模拟题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运动的合成与分
5、解也是热点之一,近几年没有涉及,2014年是冷门之一。【命中指数】【答案】C【解析】根据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物体的上升速度为vcos,A错误;汽车速度不变,变小,余弦值变大,所以物体是加速运动,绳中拉力大于(Mm)g,B错误、C正确;货物加速上升,超重,所以货物对货箱底部的压力大于mg,D错误。4.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不变规定向上方向为正方向,小球上升到最高点所用时间为t0下列关于小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a、位移x、重力的瞬时功率大小P和机械能E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中,正确的是( )【猜题理由】图像问题一直是高考的重点内容,每年必考。多以运动学图象为命题背景
6、,考查学生对图象的认知能力。【预测指数】h 【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小球上升时加速度为a1=,下降时加速度为a2= a1=,加速度方向均向下,选项A错误;选项B描述的两个运动阶段是匀速运动,选项B错误;上升时重力的功率大小为P1=mgv1= mg(v0a1t),下降时重力的功率大小为P2=mgv2= mga2(tt0),选项C正确;由于小球运动过程中阻力一直做负功,则机械能一直在减小,选项D错误.5.如图所示,在竖直立于地面的两杆之间拉一根细绳AC,两杆相距为d,细绳与杆间成45°角,绳的A端在A杆顶端一只小猴(可看作质点)爬上A杆距杆顶h处,以一定的水平速度向右跳出,若要想小猴有
7、两次抓住细绳的机会, 那么A初速度必须大于 B初速度必须满足Ch必须满足 Dh必须满足【猜题理由】平抛运动是常考内容,数学知识在物理上的应用是从13年发起的热点问题,在14年的高考中是主要猜测的热点,尤其是极值问题。【命中指数】【答案】BC【解析】小猴有两次抓住细绳的机会,则平抛轨迹与AC绳有两个交点,所以平抛轨迹与AC相切时小猴速度最小,相切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成45°,因此有,解得,又,即,即当时、都成立,总可满足,当时,上述不能成立,使得式不成立,即小猴运动轨迹不可能与AC相切,即小猴只可能有一次抓住细绳的机会,C对D错;当h满足时,小猴能抓住C点时是有两次抓住细绳机会的最大速度,
8、此时应有、,即初速度必须满足,A错B对难度较大6. 2013年6月20日上午10时,神十宇航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上完成了太空授课,其中一项是讲授怎样在完全失重状态下测质量实验利用质量测量仪测出聂海胜质量为74kg,其原理是牛顿第二定律,通过弹簧系统给人一个作用力,用光栅测速仪测定加速度,然后由计算质量,这样做是因为在完全失重状态下A不能用天平测质量 B不能用弹簧秤测力C牛顿第二定律不成立 D光电计时器不能使用【猜题理由】牛顿运动定律、人造卫星中的超重和失重是必考内容之一,神舟十号是命题新背景。在新背景下与牛顿定律结合,看似简单的问题考查新颖。【命中指数】【答案】A【解析】天平测质量原理杠杆平衡,
9、利用比较重力的方法比较质量,完全失重时不能进行重力比较,所以不能用天平测质量,A正确;弹簧秤测力是原理是胡克定律,不受失重的影响,B错;完全失重状态下牛顿第二定律仍然成立,C错;光电计时器同样不受失重的影响,可以使用,D错7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圆,O为圆心,AB为竖直直径,C为圆周上一点,在圆内放置两根光滑杆AC、OC,AC与AB成角,两杆上各套一个小球(可看作质点)a、b,将小球a、b由杆的上端从静止释放,小球a在杆上运动的时间为,小球b在杆上运动的时间为,当角在0°到90°之间取值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角有一个确定的值 B若,则 C若,则 D若<30&
10、#176;,则【猜题理由】牛顿运动定律与竖直圆,有可能命题,考察数学与物理结合问题。运动与力的结合,考察综合分析、推导、计算等能力。【命中指数】【答案】B【解析】设圆的半径为R,小球沿AC运动时,则;小球沿OC运动时,得,当时,解得=30°和=60°,当<30°时,当30°<<60°时,B正确。8 2013年6月20日上午10时,神十宇航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上完成了太空授课,演示了在地面上不可能完成的几个物理实验,其中之一是用细线栓着小球在任意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某同学在电梯里模拟此实验,用以探究失重状态下的圆周运动用长为的细线
11、一端固定、另一端栓着小球,在电梯启动向下加速运动的时间内,让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已知电梯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为,则A小球通过圆周最高点的最小速度为B小球通过圆周最低点时细线拉力比电梯静止时小C小球通过圆周最高点时细线拉力比电梯静止时小D小球所受细线拉力不变【猜题理由】圆周运动及向心力是常考内容,神舟十号也航天发展的焦点问题。神舟十号是13年中国航天重要成就,是航天史上一个伟大的进步。【命中指数】【答案】B【解析】小球受到重力和细线的拉力F,通过最高点时,由于失重,相当于小球重力减小,因此通过最高点的临界速度会小于,A错;小球通过最低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等效重力加速度,故细线拉力比
12、电梯静止时小,B项正确;而小球通过最高点时,由于减小拉力增大,C错;由于小球做变速圆周运动和重力的原因,拉力为变力,D错也可用极限法分析:当系统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时,小球无通过最高点的临界速度;由式可知,小球通过最低点时细线拉力减小,通过最高点时细线拉力增大,且均等于小球的向心力,因此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细线拉力不变9一质量为20kg的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要使物体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至少用F=100N的拉力,取则A木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 B木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C拉力F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 D拉力F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0°【猜题理由】平衡状态下的极值分
13、析是考生必备的能力,也是常考内容之一。受力分析是高中的基本能力、也是物理的基础,因此在考查问题中注重基本、基础的考查。【命中指数】【答案】BC【解析】设地面支持力N和滑动摩擦力f的合力与竖直方向成角,如图(a),由可知,;当把支持力N和滑动摩擦力f看作一个时,木块受到重力、拉力和三个力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则这三个力的矢量构成闭合的三角形,当时,拉力F最小,如图(b),因此,则木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A错B对;此时拉力F与竖直方向成60°角,故与水平方向成30°角,C对D错OR10如图所示:在竖直面内固定一个半径为R的半圆形凹槽,圆心为O,内壁光滑。一个小钢珠(可视为质点
14、)从凹槽的边缘处无初速度释放,当小钢珠对凹槽的压力大小等于其重力大小时,下落的高度是 ( )A B C D【猜题理由】牛顿运动定律、曲线运动和机械能以及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是高考中的重点、必考点;在以往的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考察时,只考察了最高点和最低点的力与运动的关系,这也是考试说明中要求的,但新考纲并没有这个限制;而且在以往的高考试题中,从来没有过这类题型;人教版教材必修2第24页图5.6-3说明曲线运动中任何一个位置都可以作为考察点。3教学中要关注考试说明和教材的变化。【答案】A【命中指数】OmgFNpR【解析】设小钢珠的质量为m,运动到P点时的速率为v,受到支持了的大小为FN,它对凹槽的压
15、力大小为FN,OP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下落的高度为h,如图所示,则小钢珠从凹槽边缘运动到P点的过程中,由机械能守恒有: - 在P点处,由题干条件 :FN=mg - 据牛顿第三定律: FN=FN - 据牛顿第二定律: - 由几何关系可知: - - 由解得 11. “神舟十号”飞船于北京时间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在甘肃省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于北京时间6月13日13时18分,实施与天宫一号自动交会对接这是天宫一号自2011年9月发射入轨以来,第5次与神舟飞船成功实现交会对接交会对接前神州十号飞船先在较低圆轨道1上运动,在适当位置经变轨与在圆轨道2上运动的天宫一号对接如图所示,M、Q
16、两点在轨道1上,P点在轨道2上,三点连线过地球球心,把飞船的加速过程简化为只做一次短时加速下列关于神州十号变轨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A神州十号必须在Q点加速,才能在P点与天宫一号相遇B神州十号在M点经一次加速,即可变轨到轨道2C神州十号经变轨后速度总大于变轨前的速度D神州十号变轨后的运行周期总大于变轨前的运行周期【猜题理由】人造卫星是必考内容,轨道问题一直是天体考查的问题之一,变轨问题更是现在航天科学发展中主要需要解决的问题,发射和回收也是关键的热点。【命中指数】【答案】D【解析】卫星经一次加速后由圆轨道1变轨到与加速点相切的椭圆轨道,加速点为近地点,椭圆轨道的远地点与轨道2相交于P点,近地点与
17、远地点分别在地球两侧,因此飞船必须在M点加速,才能在P点与天宫一号相遇,A错;经一次加速后的轨道为椭圆,B错;飞船加速后远离近地点时速度减小,轨道半径变大,由可知平均速率小于加速前的平均速率,因此飞船变轨后的速度在近地点附近比加速前大,在远地点附近比变轨前小,C错;由可知轨道半径增大,周期增大,D项正确12. A、B为一电场中x轴上的两点,如图甲所示。一电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沿x轴运动该电子的动能Ek随其坐标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A该电场可能是点电荷形成的电场BA、B两点电场强度大小关系为EA< EB CA、B两点电势的关系为D电子在A、B两点的电势能大小关系为EP
18、A> E PB【猜题理由】电场问题为必考内容,主要考查电场强度,电势与电势能关系。【预测指数】【答案】CD【解析】电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沿x轴运动,由该电子的动能Ek的变化可知,该电场为匀强电场,选项A错误正确。A、B两点电场强度大小关系为EA=EB ,选项B错误。根据电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动能和电势能之和保持不变可知,电子在A、B两点的电势能大小关系为EPA> E PB,选项D正确。电子带负电,电势能高的地方电势小,所以,选项C正确。13在如图所示的虚线MN上方存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纸面上直角三角形OPQ的角Q为直角,角O为30°。两带电
19、粒子a、b分别从O、P两点垂直于MN同时射入磁场,恰好在Q点相遇,设比荷 ,则由此可知A两带电粒子的速度之比 B两带电粒子的比荷之比C两带电粒子的运动周期之比 D两带电粒子的轨道半径之比【猜题理由】洛伦兹力力是考查的重点之一,是高考的必考内容之一,主要考察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圆周运动的半径和周期的计算、推导是主要考查问题。【命中指数】【答案】AB【解析】两带电粒子射入磁场,同时到达Q点,故运动时间相等。由图可知,粒子a到达Q点运动的圆弧对应的圆心角为120°,粒子b到达Q点运动的圆弧对应的圆心角为60°,因此由有 ,即,解得,B项正确,C项错误;如图所示,
20、由几何关系可得,两粒子轨道圆心在同一点,轨道半径相等,D项错;由有,A项正确。ArES V14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内阻。电流表示数为I,电压表示数为U。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从a滑到b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I减小,U增大 B减小,不变C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为2W D获得的最大功率为2W【猜题理由】电路分析是电路试题中常用模型,也是高考的热点之一。动态分析,电表读数的变化是基本考查题,也是主要考查分析能力的一类题型。【命中指数】【答案】AC 【解析】由图可判断,的b端电阻与电压表串联,对电压表的影响可忽略,故电压表测定电阻或两端电压,电流表测定干路电流,因此当滑动触头P从a向b滑
21、动时,由0开始增大,回路总电阻增大,干路电流减小,路端电压升高,电压表示数升高,A对;等于与并联的电阻值,随的增大而增大,而等于不变,B错;外电路电阻,由0增大到3,则R由1增大到,而当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且,C项正确;当时,的功率最大,且,D错。15 如图甲所示电路中,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R的滑动触头P从一端移到另一端,得到两电压表示数随电流表示数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在两图线交点状态小灯泡恰好正常工作,三块电表均为理想电表,由此可知rES LAV2V1U/VI/AA电源的内阻为3.5B电源电动势为4.4VC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电阻为5D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E若P从a向b移动,则增大
22、F若P从a向b移动,则增大【猜题理由】电路分析是电路试题中常用模型,与图像结合是本题的新颖的地方,一般在实验中有所考察图像,但是在选择题中也有可能出现。【命中指数】【答案】CD【解析】由甲、乙两图,、的示数构成电源的伏安特性曲线,即图乙中的直线,由该直线方程得、,解得电源电动势E5.1V,内阻,AB错;由图乙两图线交点可知,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电压为3.0V,电流为0.6A,因此对应电阻,C正确;图乙中,电流表示数最小时R最大,此时示数为4.4V时,的示数为0.4A,故外电路总电阻,此时小灯泡的电阻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D项正确;若P从a向b移动,R阻值增大,干路电流减小,小灯泡电阻减小,即减
23、小,E错;同理,将与电源组合等效电源,则路端电压增大,但不变,F错。16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1:2,原线圈两端输入的正弦交流电压,副线圈两端所接的电压表为理想电压表,定值电阻R0=10,滑动变阻器R的阻值变化范围为0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压表的示数为40V B副线圈输出电压的频率为100HzC滑动变阻器R消耗功率的最大值为40WD滑动变阻器滑片向下移动,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变大【猜题理由】“理想变压器”由要求“”变为要求“”。应做好与此考点相关的选择题和计算题的对应训练。【命中指数】【答案】ACD【解析】电压表的示数指的是有效值,据变压器电压与匝数的关系得U2=40
24、V,选项A正确;据(V)得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的频率均为50Hz,选项B错误;将定值电阻R0看成副线圈电源的内阻,当滑动变阻器R的阻值等于定值电阻R0时消耗的功率最大,此时电流I=2(A),滑动变阻器R消耗的功率为I2R=40W,选项C正确;滑动变阻器滑片向下移动,负载电阻变小,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变大,选项D正确.17.单组矩形线圈n匝,绕垂磁场的轴以角速度匀速转动,线圈两端分别始终与两固定圆环K、L接触良好且摩擦很小,两圆环连接在电阻上,电阻上并联一个理想交流电压表,现把K圆环接地,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线圈转动一周过程中,流经电阻R的电流方向变化两次B因为K环接地,所以线圈转动中L环
25、电势始终高于K环,故流经电阻R的电流方向不会变化C虽然K环接地,但线圈转动过程中仍有时K环电势高于L环电势,故流经电阻R的电流方向就是变化的D线圈匀速转动过程中,交流电压表的的指针所指示数值不变【猜题理由】2014高考考试大纲把变压器要求提高了。交变电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但教学内容与实际有些许不同,此题是交变电路产生原理及物理量问题。【命中指数】【答案】ACD【解析】K、L圆环(即电刷)只起到把产生的电流顺利输出而不致使导线缠绕,而K环接地只是选K电势为0,线圈转动中经电磁感应知识分析得出,L环电势有时比K环高,有时比K环低,即L环电势有高于0的时候也有低于0的时候,故电阻中电流方向仍
26、会改变。转动一周过程中两次经中性面,故电流方向改变两次,AC正确B错误;由于交注电压表读取的是交流电压的有效值,故D正确。强迫储能器S 推进器18. 航母舰载机的起飞一般有两种方式:滑跃式(辽宁舰)和弹射式。弹射起飞需要在航母上安装弹射器,我国国产航母将安装电磁弹射器,其工作原理与电磁炮类似。用强迫储能器代替常规电源,它能在极短时间内释放所储存的电能,由弹射器转换为飞机的动能而将其弹射出去。如图是电磁弹射器简化原理图,平行金属导轨与强迫储能器连接,相当于导体棒的推进器跨放在导轨上,匀强磁场垂直于导轨平面,闭合开关S,强迫储能器储存的电能通过推进器释放,使推进器受到磁场的作用力而沿平行导轨向前滑
27、动,推动飞机使飞机获得比滑跃时大得多的加速度,从而实现短距离起飞的目标。一切摩擦和电阻消耗的能量都不计,对于电磁弹射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强迫储能器上端为正极B平行导轨间距离越长,飞机能获得的加速度越大C强迫储能器储存的能量越多,飞机被加速的时间越长D飞机的质量越大,离开弹射器时的动能越大【猜题理由】安培力作用下导体棒的运动是考查的重点之一,近几年能源问题也为焦点之一。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现在军事、国防都需要考虑的问题。【命中指数】【答案】B【解析】由左手定则可判断,通过ab的电流方向由b到a,所以强迫储能器上端为负极,A错;ab所受安培力与其长度成正比,故ab越长,推进器ab受到的安培力越大,
28、飞机能获得的加速度越大,B正确;强迫储能器储存的能量越多,飞机能获得的动能越大,但加速时间受滑轨长度、飞机获得的加速度等影响,若滑轨长度一定,加速度越大,加速时间越短,C错;飞机离开弹射器时的动能取决于强迫储能器储存的能量,D错。19.已知均匀带电的球壳内部场强处处为零。一个半径为R的均匀带电的绝缘球体,在球内距球心距离为r的点的场强跟球体表面处的场强之比为A B C D 【猜题理由】静电场中的平衡问题是常考内容,本题仿照13年上海高考题而出,主要考察数学知识的推导,本题与2012年上海高考题很类似,考查学生的误区。【命中指数】【答案】D【解析】均匀带电的半径为r的球体带电荷量跟体积成正比,即
29、,由于 的球壳(图中灰色部分)所带电荷在r处产生的场强为零,在球内r处产生的可等效为位于圆心O的点电荷Q产生的场强,因此,所以在球内距球心距离为r的点的场强跟球体表面处的场强之比为,D项正确。-ABC20公安部规定,从2013年1月1日起,全国公安机关逐步推行身份证登记指纹信息。某类型指纹采集器使用的是半导体指纹传感器:在一块半导体基板上阵列了数百万金属颗粒,传感器阵列的每一点是一个金属电极,充当电容器的一极,其外面是绝缘的表面手指贴在其上与其构成了电容器的另一极,由于指纹的几何特性是在空间上嵴是突起的,峪是凹下的,嵴和峪与半导体电容感应颗粒形成的电容值大小不同,其工作过程是通过对每个电容感应
30、颗粒充、放电电流进行测量,设备将采集到不同的数值汇总处理,从而完成指纹的采集,则()A指纹的嵴处与半导体基板上对应的金属颗粒距离近,电容小B指纹的峪处与半导体基板上对应的金属颗粒距离远,电容小C对每个电容感应颗粒,在手指靠近时,各金属电极电量减小D对每个电容感应颗粒,在手指远离时,各金属电极均处于充电状态【猜题理由】电容是静电场应用的重要考点内容,近几年高考题都没有出现,是高考的忽略之一,在14年高考猜题中是重点部分,是各地押题的热点之一【命中指数】【答案】B【解析】由可知,指纹的嵴处与半导体基板上对应的金属颗粒距离d近,电容大,指纹的峪处与半导体基板上对应的金属颗粒距离d远,电容小,A错B对
31、;对每个电容感应颗粒,在手指靠近时,d减小,电容增大,处于充电状态,电荷量增加,相反,对每个电容感应颗粒,在手指远离时,d增大,各金属电极均处于放电状态,CD均错。x y z O 21.在真空中某点电荷的电场中,将带电荷量为负试探电荷分别置于、b两点时,试探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如图所示,、分别在和平面内,与z轴负方向成60°角,与x轴负方向成60°角。已知试探电荷在a点电场力大小为,静电力常量为k。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电场力的大小Ba、b、O三点电势关系为C点电荷带正电,且大小为D在平面上移动该试探电荷,电场力不做功【猜题理由】静电场中的电场线和等势面是重要考点内容,是高考
32、的必考点之一,在选择题中考察比较广泛,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和偏转是主要考查内容。【命中指数】【答案】Ax y z O 【解析】点电荷电场中电场线为直线,且负电荷所受电场力方向与场强方向反向同直线,因此场源点电荷在电场力、延长线的交点上,如图所示。由电场力的方向可知,b点坐标为,a、b到场源点电荷的距离相等,场强大小相等,因此试探电荷在b点受到的电场力与a点大小相等,即电场力的大小,A项正确;同理,a、b在球心位于的球面上,即在同一个等势面上,电势相等;由于负试探电荷所受电场力指向,故场源电荷带正电,O点离Q的距离小于2r,沿场强方向电势降低,因此O点电势比a、b两点电势高,即,B项错误;a点场强
33、,解得,C错;平面不是等势面,因此在平面上移动电荷,电场力做功,D错。22在点电荷的电场中O点,由静止释放一个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的试探电荷,试探电荷运动到a点时的速度为。若该试探电荷从无穷远处运动到电场中的a点时,需克服电场力做功W,试探电荷运动到a点时的速度大小仍为,设无穷远处电势为零。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电场中a点电势 B电场中O点电势为C试探电荷的最大速度为 DaO间电势差为【猜题理由】带电粒子在电场的运动是重要考点内容,运动与能量结合是必考内容,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电势能和动能的转化是常规题的常考内容,运动与力的结合。【命中指数】【答案】A【解析】正试探电荷从无穷远处移到电场中a点克服电
34、场力做功W,表明电场力为斥力,场源电荷带正电,由电场力做功得,a点电势,A项正确;若将试探电荷从O移到a,由动能定理得,而,解得,B项错;若该试探电荷从无穷远处运动到电场中的a点时,需克服电场力做功W,试探电荷运动到a点时的速度大小仍为,则试探电荷在无穷远处时速度最大,由动能定理有,则,C错;,即,D错。23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家麟获得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谢家麟是加速器物理学家,于60年代初领导完成一台可向高能发展的电子直线加速器、大功率速调管和电子回旋加速器等科研目。如图为电子在回旋加速器加速,回旋加速器D形盒半径为R,用来加速质量为m、带电量为e 的电子,使电子由静止加速到能量为E
35、 后,由A 孔射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粒子被加速后,运动速率和运动半径都会增加,它的运动周期会增加B电场是用来加速的,磁场是用来回旋的,电子最终的能量应与磁场无关,并且加速电压越高,最终能量越高C所加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一定为BD 若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不计通过缝隙的时间,电子在回旋加速器的运动时间为【猜题理由】回旋加速器是与实际连紧密的问题,计算题显得有点单薄,尤其是关于回旋加速器有一些似是而非的错误认识,适合以选择题形式进行考查。由所命制的试题可引起广大教师和考生注重实际问题,警惕易错易混问题。【命中指数】【答案】CD【解析】要使粒子每次经过电场都被加速,应在电极上加一个交变电
36、场,电场的变化周期等于电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周期T,A错;根据动能EmV2,电子离开加速器时的半径等于R,电子做圆周运动半径最大为R,解得E(与磁感应强度有关、选项B错)、磁感应强度B(C对);不考虑电子的加速时间,电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时间tnT×T,D对。必考实验题篇高考理综物理实验题的必考点:力学实验以测速度(纸带类问题、频闪照相和光电门)和平抛运动为核心的课本基本实验和衍生实验为主;电学实验主要是测电阻、测电源电动势、内阻和仪表原理、读数为核心的课本实验和衍生实验。24.现在需要测量物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备有如下器材:两个相同的物块A、B,两个带有固定装置的光
37、滑小滑轮,卡子若干,一把镊子,一个黑板擦,几条长轻质细线,两个小盘。小丁和晓平两个同学配合进行如下实验:首先把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两小滑轮固定在木板的左端,把两个物块A和B(平行木板左边缘、AB距离较近)放到木板的右端,用细线把物块和小盘通过小滑轮连接,通过调整小滑轮的高度使木板上方的细线水平,在物块A和B右端固定好长细线;晓平同学用板擦按住两个物块AB,小丁同学在两个小盘里放上不同个数的砝码,然后晓平同学抬起黑板擦,两个物块同时运动起来,当较快的物块接近木板左端时按下黑板擦,两个物块同时停下来。(1)(3分)为完成此实验,还需要如下那些器材( )A秒表 B刻度尺 C弹簧测力计 D天平(2
38、)(6分)晓平和小丁同学共同测量出A和B在木板上的位移,分别记作xA和xB,物块的质量为m,物块A、A对应小盘里钩码的质量质量和物块质量的总质量为2m,物块B、B对应小盘里钩码的质量质量和物块质量的总质量为3m,根据这些量能否求出物块和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因数 (填“能、否”);若不能写出还须测量那些物理量 ,若能,请你写出动摩擦因数表达式 ;(3)(3分)若细线与木板上表面平行,而木板左端比右端略低,则测量的动摩擦因数比真实值 (填“偏大、偏小、不变”)【猜题理由】控制变量是实验常用方法,牛顿第二定律是重要知识点,动摩擦因数是一个重要参量,通过实验测定动摩擦因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由所命制的
39、试题可引起广大教师和考生关注控制变量法、进一步探索测定动摩擦因数的方法。【命中指数】【答案】(1)BD,(2)能,(3)偏小【解析】控制变量法,测动摩擦因数(1)根据实验步骤和原理可知,根据xat2可知AB的加速度之比,不需要测量时间,需测运动位移;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只需测量质量便能写出加速度之比而得出;(2)设A和B运动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A和aB,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分别有(2mm)gmg(2m)aA、(3mm)gmg(3m)aB,又xAaAt2、xBaBt2,联立解得;(3)砝码、小盘和物块的总质量为M,物块的质量为m,(Mm)g测mgMa;由于木板左端比右端略低、使木板成为斜面(倾角设为)
40、,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有(Mm)gmgsin真mgcosMa,上两式比较可知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25如图甲是利用滑块验证动能定理的装置,除图示器材外,还有学生电源、导线、复写纸、天平和细沙(1) 本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 (2)实验前,需要 ,此步骤中 (填“需要”或“不需要”)挂着小沙桶。(3)设滑块质量为M,沙与沙桶的总质量为m ,本实验中要求M和m满足的条件是: 。(4) 全【品教学网, 用后离不了!图乙是滑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纸带测量数据已用字母表示在图中,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T,重力加速度为g则本实验最终要验证的数学表达式为 (用题中所给的字母表示)【猜题理由】验证动能定理是高中力学实
41、验中主要的一个实验,动能定理也是高中力学的必考内容,同时本实验考察了验证牛顿第二定理中质量的关系,是一个综合实验。【命题人】主编推荐【命中指数】【答案】(1)刻度尺(2)平衡摩擦力, 不需要(3)m远远小于M (4) 【解析】(1)因为处理纸带,所以需要刻度尺测量长度。 (2)本实验需要排除掉摩擦力做功,所以需要平衡摩擦力,让摩擦力与重力做功互相抵消。 (3)动能定理表达式,所以推导化简为26.学习了传感器之后,在“研究小车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的关系”实验中时,甲、乙两实验小组引进“位移传感器”、“力传感器”,分别用如图(a)、(b)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重物通过细线跨过滑轮拉相同质量小车,位移传
42、感器(B)随小车一起沿水平轨道运动,位移传感器(A)固定在轨道一端在运动过程中位移传感器(B)发出信号,位移传感器(A)接收信号且显示小车运动的位移。甲组实验中把重物的重力作为拉力F,乙组直接用力传感器测得拉力F,改变重物的重力重复实验多次,记录多组数据,并画出a-F图像。(1)甲组实验把重物的重力作为拉力F的条件是 。(2)图(c)中符合甲组同学做出的实验图像的是 ;符合乙组同学做出的实验图像的是 。【猜题理由】探究性实验是常考的热点之一,主要考查试验原理的设计。将课本的实验与探究性结合,考查学生的分析、思维开发能力。【预测指数】【答案】(1)小车的质量远大于重物的质量 (2) 【解析】(1
43、)甲组实验把重物的重力作为拉力F的条件是小车的质量远大于重物的质量。(2)由于甲组实验把重物的重力作为拉力F,当重物的质量增大到一定数值后图像将偏离直线,向下弯曲,所以图(c)中符合甲组同学做出的实验图像的是;符合乙组同学做出的实验图像的是。27(2014全品原创)实验桌上准备了下列器材:A电源:电动势E约3V,内阻r<1B电压表:量程3V,内阻C开关一只要求用上列器材尽可能精确地测量一只阻值在10k20k范围内的待测电阻。(1)设计实验电路,在实物图中按所设计的电路连线;(2)按照实验电路,写出结果表达式=_;(3)分析自己所设计的实验电路,实验误差随待测电阻的阻值减小而_(填“不变”
44、、“减小”或“增大”)。【猜题理由】测电阻是恒定电流常见实验。电学实验中测量电阻是每年必考的内容,形式多样。rES V【命中指数】【答案】(1)设计电路及实物连线如图所示;(2) ;(3)增大。【解析】(1)只有一块电压表,电压表内阻为已知且与待测电阻阻值接近,故可采用串联分压电路测量;电源内阻r<1,对待测电阻来说完全可以忽略;开关用来控制待测电阻的接入。设计电路及实物连线图如图所示。(2)开关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E,开关断开时待测电阻串入电路,电压表示数为,则,联立解得;(3)由于电源内阻比待测电阻小得多,计算时忽略了电源内阻的影响,因此当待测电阻阻值减小时,测量误差增大。 28(
45、2014·潍坊一模)要用实验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已知待测小灯泡的额定电压6V,额定功率约为3W,提供的器材有: 量程为06A,内阻约为05的电流表Al; 量程为3A,内阻约为01的电流表A2; 量程为3V,内阻为3k的电压表V1 阻值是010,额定电流是2A的滑动变阻器R1; 阻值是0500,颇定电流是lA的滑动变阻器R2; 定值电阻R3=1k; 定值电阻R4=3k; 电源电动势为9V,内阻约为01; 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1)为了保证实验的测量精度和操作方便,并能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在可供选择的器材中应该选用的电流表是 ,滑动变阻器是 (填仪器的字母代号) (2)根据所选的
46、器材,在虚线框中画出完整的实验电路图,并标出器材代号(3)实验中,电压表的示数为 V时,可测出灯泡的额定功率【猜题理由】测定小灯泡的小伏安特性曲线是电学实验中的常考实验之一,也是现在能源的热点。灯泡的电阻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是需要注意的问题。【命题人】主编推荐【命中指数】【答案】(1)A1 R1(2)(3)3【解析】(1)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电流表要外接法,根据题意小灯泡的额定电流为,所以电流表选A1,要求电压从零开始,滑动变阻器要求用分压接法,所以滑动变阻器用R1(2)电路图见答案 注意电压表的量程不满足题意需要,所以要求串联保护电阻rESAVrEAS1 S2 VG(3)电压表的量程不满足题
47、意需要,所以要求串联保护电阻,串联电阻与电压表内阻相同,所以29 如图所示(a)(b)两个电路均能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不同之处是图(a)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会导致测量值偏小。(1)图(b)中,E是待测电源,是辅助电源,be间有一灵敏电流计。测量方法和步骤是:A闭合开关、,调节和使灵敏电流计示数为_,则此时b、e两点电势,即b、e相当于同一点。读出并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其中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通过待测电源E的电流;B改变滑动变阻器和的值,重新使灵敏电流计的示数为_,读出并记录_ _。(2)由(1)中测量值可得待测电源的电动势E=_;内阻r=_。(3)图(b)与图(a)相比较,做
48、点在于:_。【猜题理由】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是恒定电流常见实验。电路的设计、误差的分析都是测量电动势和内阻这个实验中必须注意的问题。【命中指数】【答案】(1)A0,等于;B0,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2) ,(3) 当灵敏电流计示数为零时,电流表的电流值与通过电源的电流相等,这样可消除因电压表分流产生的系统误差。【解析】(1)A若,则,则流过灵敏电流计的电流为0。这样,电流表的示数等于通过待测电源E的电流,即回路abef的总电流。B求电源电动势和内阻需要两个方程联立,因此再次改变滑动变阻器和的值时,同样需要重新使灵敏电流计的示数为0,读出并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2)由于电流表的示数等于
49、通过待测电源E的电流,对abef回路,有,联立解得,。(3)电流表示数等于通过待测电源的电流,消除了电压表的分流影响,即消除了测量的系统误差。30(2014全品原创)有一个电压表,量程为9V,内阻约3k。兴趣小组想测定其内阻,根据手中器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1)实验时学生电源中的稳压6V输出端提供电源,手边还有下列电阻,电阻R使用下面的_比较合适:恒压源VS A电阻箱,阻值B电阻箱,阻值C滑动变阻器,阻值0D滑动变阻器,阻值01000(2)完善实验步骤:A闭合开关S,调整R=_,电压表示数恰好为6V;B调节R,使电压表示数为3V,读出此时,则电压表内阻=_。(3)实验中发现,电源输出电压
50、随R的调节而变化。手边还有一只量程为6V的电压表,请对图示电路作些改动,消除由于电源电压变化对电压表内阻测量的影响。画出改动后的电路图,并说明改动的目的:_。【猜题理由】测电阻是恒定电流常见实验。保护电阻的运用是现在学生设计实验中比较容易忽略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中一定要注意不要超过表的量程。恒压源VS V1【命中指数】【答案】(1)(或B);(2)A0;B3000.6;(3)电路如图所示。串入滑动变阻器的目的是:当调节R,示数变化时,同时反复调节和R,使示数保持6V不变,【解析】(1)R需要读出具体值,且阻值就稍大于电压表内阻,故选择;(2) A当电压表示数等于稳压6V时,R=0;B若调节R使电
51、压表示数为3V,则串联电阻R的阻值与电压表内阻相等,故电压表内阻为3000.6;(3)本实验采用“半偏法”测电压表内阻,必须保证电压表与电阻箱R串联电路两端电压恒定不变,才能消除相应的系统误差。当电路两端电压随电阻变化而变化时,可采用并联电压表进行监测的方法来确定电压,并由串入的滑动变阻器进行辅助调节;由于调节任意电阻都会引起电压变化,所以必须反复调节R与,以达到电压不变的目的。必考计算题篇h2v1ABCDKmmOh1L高考理综物理计算题的必考点: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功能关系;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31如图所示,在距水平地面高h11.2m的光滑水平台面上,一个质量m1kg的小物块压缩
52、弹簧后被锁扣K锁住,储存了一定量的弹性势能Ep。现打开锁扣K,物块与弹簧分离后将以一定的水平速度v1向右滑离平台,并恰好从B点沿切线方向进入光滑竖直的圆弧轨道BC。已知B点距水平地面的高h20.6m,圆弧轨道BC的圆心O与水平台面等高,C点的切线水平,并与水平地面上长为L2.8m的粗糙直轨道CD平滑连接,小物块沿轨道BCD运动并与右边的竖直墙壁会发生碰撞,重力加速度g10m/s2,空气阻力忽略不计。试求:(1)小物块由A到B的运动时间.(2)压缩的弹簧在被锁扣K锁住时所储存的弹性势能Ep. (3)若小物块与墙壁碰撞后速度反向、大小变为碰前的一半,且只会发生一次碰撞,那么小物块与轨道CD之间的动
53、摩擦因数应该满足怎样的条件.【猜题理由】单物体多过程是现在高考重点的考查题型之一,主要考查牛顿运动定律和动能定理的运用,直线运动与圆周运动的结合是多年常规的题型。【命题人】主编推荐【命中指数】【答案】(1)0.346s (2) (3) 【解析】小物块由A运动到B的过程中做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根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可知,小物块由A运动到B的时间为:ts0.346s 根据图中几何关系可知,h2h1(1cosBOC),解得:BOC60° 根据平抛运动规律有:tan60°, 解得:v12m/s 根据能的转化与守恒可知,原来压缩的弹簧储存的弹性势能为:Epmv122J 依据题意知,的最大值对应的是物块撞墙前瞬间的速度趋于零,根据能量关系有:mgh1EpmgL 代入数据解得: 对于的最小值求解,首先应判断物块第一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3688-2025V带线绳粘合性能试验方法
- GB/T 26250-2025电子气体砷化氢
- 行政法学考前心理调备与调整:试题及答案
- 电气火灾应急预案内容(3篇)
- 高考数学基础知识点试题及答案
- 水电站火灾逃生应急预案(3篇)
- 自我成长的旅程2024年高考作文考试试题及答案
- 行政法学必背试题与答案清单
- 火灾应急预案培训报道(3篇)
- 火灾应急预案人员分工(3篇)
- 购买食堂设备合同范例
-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护理查房
- 公务出国在职证明-英文版(因公签证)
- 安规线路培训
- 老年慢病管理
- 故都的秋课文原文
- 中国普通食物营养成分表(修正版)
- 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对话大国工匠 致敬劳动模范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安全生产月启动仪式活动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