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一1.3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教案_第1页
高一地理必修一1.3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教案_第2页
高一地理必修一1.3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教案_第3页
高一地理必修一1.3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教案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1课时三维目的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一些根本数据:方向、周期、速度、公转的轨道、黄赤交角。2.理解由于地球自转运动造成的昼夜交替、地转偏向力、地方时差,掌握时间的有关换算,能正确判断晨昏线。3.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理解黄赤交角及太阳直射点的南北挪动过程,并能演示其运动规律。4.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及纬度变化。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运用地球仪或课件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方向、周期、轨道和速度等,分析各自的特点及产生的地理现象。2.可以准确地画出程度运动物体的偏向、“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并能据图分析全球各地的昼夜长短状况和正

2、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地球运动、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等自然现象的认识,进步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进一步树立世界的物质性及物质运动规律性的价值观。第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理解了太阳辐射及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请同学们复习回忆并填写下表内容。投影:投影表格,提问检查概念成因特点所处位置黑子光球耀斑色球太阳风日冕老师讲解在初中地理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理解了地球运动的一些根本特点,如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速度等。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完成以下表格内容。投影:地球运动围绕中心运动方向运动周期运动速度地球自转地轴自西向东23小时56分4秒地球公转太阳自西向东365天6小时9分1

3、0秒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拟,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程度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才能,课堂上,我特别重视老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上下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兴趣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才能,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

4、快,既训练了听的才能,强化了记忆,又开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根底。学生阅读教材,自主探究,完成表格空白内容。板书:一、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根本特点学生使用地球仪分组演示地球自转的方向,并注意观察从北极上空和南极上空看地球各呈什么时针方向转动。师生总结,获取正确结论: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如以下图所示。通过演示,我们理解了地球的自转方向,那么地球自转一周360°所用的时间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24小时吗?学生阅读教材,完成P16活动内容。可采取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课件显示:多媒体动画演示“恒星日与太阳日图1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老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5、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老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那么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方书院、皇室,也称老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拉长投影中地球与恒星之间的相对间隔 ,日地间隔 可以更靠近一些。某一恒星、地面上某地点、地心第一次“三点共线到下一次“三点共线的时间间隔为一个恒星日。太阳、地面上某地点、地心第一次“三点共线到下一次“三点共线的时间

6、间隔为一个太阳日。推进新课利用课件中的动画分步显示讲述:与当今“老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老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那么称为“老师或“教习。可见,“老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老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异。辛亥革命后,老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老师为“教员。老师讲解:恒星日是以遥远的 “恒星为参照物的,遥远的恒星相对于地球而言是不动的,此时地球的公转将会忽略不计。某一恒星、地面

7、上某地点、地心第一次“三点共线到下一次“三点共线的时间间隔为一个恒星日。如图1电脑显示动画:假设遥远的恒星和太阳S同时对着地球上的一点P,设地球只自转而不公转,那么地球在E1处自转一周电脑显示P点绕圆运动一周,360°。如图2先以恒星作参照,动画显示恒星日的长度。动画的过程是:地球一边自转即P点绕圆心运动,一边由E1向E2运动公转,当地球到达E2点停顿,此时P点刚好对着恒星。老师提问:此时地球是否自转了一周?自转的角度是多少?以什么作参照?学生答复。老师讲解:从E1到E2,地球自转了360°。因为是以恒星作为参照,地球从E1到E2的时间间隔就是“恒星日,时间长度为23时56

8、分4秒,它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图2图3假设以图3中的太阳作参照点,那么太阳日的长度应为E1到E3的时间间隔显示太阳日的长。指图分析,在图2中可看出,地球在E2处时,P点还未两次对着太阳,即以太阳作参照时,地球自转还不到一周360°。演示动画地球继续自转即P点继续绕圆运动,但地球同时绕太阳公转到E3处时,动画暂停,P点两次对着太阳。从E1到E3,相对太阳来说,地球是否自转了一周,自转角度是多少?自转了一周多老师总结: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点击鼠标显示连线和“太阳日太阳、地面上某地点、地心第一次“三点共线到下一次“三点共线的时间间隔为一个太阳日。从E1到E3的时间间隔称为一个太阳日,长小

9、时,其自转的角度是360°59。任何一种圆周运动,总离不开角速度和线速度。下面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老师讲解:地球自转的速度主要有线速度和角速度,线速度是指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弧长,角速度是指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角度。读图提出探究性问题:1如何计算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2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分布有何特点?除极点外,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是多少?3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分布有何特点?赤道上的地点自转的线速度是60°N上的几倍?如何证明呢?从地球自转线速度考虑,发射卫星是在海口好呢,还是在太原好?为什么?学生答复后老师鼓励性评价并讲述:关于赤

10、道上的自转线速度是60°N上的几倍问题,我们可用画图分析的方法寻找答案。师画板图如以下图,R为地球半径,r为60°N地球自转的半径。在黑板上证明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是60°N上的2倍。如下: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V=2R÷24小时60°N上的自转线速度v=2r÷24小时r=Rcos60°=1/2RV=2v总结如下:概念大小特殊性角速度地表各点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角度约每小时15°,每4分钟为1°南北极点自转角速度等于0线速度地表各点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弧长因各地纬度不同而有差异,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赤道线速度最场面,为1670km小时南北纬60°约为赤道处一半南北极点,线速度为0板书设计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一、 地球自转的特点1、 方向2、 周期自转角度长度应用价值太阳日360º5924小时日常生活根本时间单位恒星日360º2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