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心监护在产科中的临床应用_第1页
胎心监护在产科中的临床应用_第2页
胎心监护在产科中的临床应用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胎心监护在产科中的临床应用            【关键词】  胎心监护;胎心率基线; 胎儿窘迫    胎心监护是近年来普及监护胎儿的主要方法之一,能不断地观察胎心率基线变化,辨别胎心率与宫缩胎动的关系,随时发现脐带受压,能及早发现胎儿缺氧,评估胎儿安危,提高人口素质,达到优生要求。笔者随机对450例待产孕妇的胎儿心率进行了监护,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监护组450例,为20002008年在本院分娩的产妇,

2、 年龄2139岁,平均26.5 岁; 孕周3642周,平均(39±3)周 ,初产妇 350例, 经产妇100例,正常妊娠380例,高危妊娠 70 例。对照组450 例,为19951999年在本院分娩的产妇,年龄2141岁,平均25岁; 孕周36+342周。平均(39±5)周 ,初产妇 365例, 经产妇90例,正常妊娠386例,高危妊娠64例。 两组年龄、孕周、产妇情况及妊娠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1.2 方法 电子监护仪;额头听诊器或多普勒听诊器。诊断标准 1 :反应型,胎心率基线及变异正常,20min内至少有3次胎动伴胎心率加速>1

3、5bpm,持续时间15s,表示胎儿反应良好。无反应型,至少监护40min以上才能判断,胎心率 120160bpm,系变异振幅<6bpm,未出现胎动及胎心加速。混合型,临床上常20min内只有1次加速,对混合型应重复试验。诊断标准2: 阴性,胎心率基线及变异正常,40min无晚期减速、变异减速,一般也无早期减速。胎盘功能良好,1周内无胎儿死亡危险。阳性,连续3次以上宫缩均发生晚期减速及变异减速,或频发晚期减速,或重度变异减速达15min以上 ,提示胎盘功能减退,胎儿宫内窘迫。要结合B超脐血流S/D值进一步检查,排除假阳性。可疑,散发晚期减速或重度变异减速或多发早期减速或轻度变异减速,应进一

4、步检查。2 结果监护组53例( 11.8 %)孕妇在孕晚期胎心率基线偏高或偏低,结合B超脐血流S/D值, 羊水量测量,吸氧2天后监护基线恢复正常,考虑脐带一过性受压引起。有90例(20%)分娩过程中出现变异减速,晚期减速,重度心动过速,重度变异减速,心动过缓或振幅>26bpm或<6bpm等,经改善缺氧后行剖宫产术,大多也与脐带有关。对照组11例(2.44%)孕妇在孕晚期发现胎心率异常,45例(10%)在分娩过程 中发现胎心率不规律或过缓或过速。两组比较监护组更能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缺氧情况,了解胎儿宫内状态,对胎儿窘迫作出诊断。监护组78例(17.3 %)因妊娠并发症,胎位异常,产程异

5、常,头盆不称,胎盘早剥,羊水偏少,巨大儿,个人要求等行剖宫产术。其余282例(62.7%)经阴分娩;监护组有4例(0.89%)轻度窒息,1例畸形(肛门闭锁),无重度窒息者;对照组出现轻度窒息24例(5.3 3%),重度窒息5例(1.11%),1例死亡,留有后遗症1例(脑瘫);两组窒息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3 讨论妊娠末期孕妇对氧需求量增加,未临产时处于缺氧的应激状态,可通过低氧耗以及心血管的调节,胎心率无明显改变,故临产前难以发现胎儿缺氧情况,临产时子宫收缩可降低子宫胎盘循环血量,影响母儿间血气交换,每一次宫缩,胎儿要接受缺氧考验。长期以来医生多依靠传统的听诊和自数胎动

6、来了解宫内胎儿的情况,对监护胎儿安危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孕产期是复杂多变的,特别在分娩过程中胎儿要耐受宫缩加强的考验,而在宫缩时听诊是听不到胎心的,因而易出现漏听、误听,而且无法发现胎儿缺氧等早期的微小变化情况,等听诊能发现的胎心率变化时,胎儿已经受损,有时已失去抢救胎儿最佳时期,导致新生儿窒息率和死亡率增高。本研究的结果显示,监护组能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缺氧,积极处理能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和死亡率;对照组无法发现胎儿缺氧等早期的微小变化,错过治疗最佳时机,增加了新生儿窒息率、死亡率及后遗症。表明胎心监护在产科的应用占有重要的地位,不可缺少。应用胎心监护可了解宫内胎儿状态,及时发现胎儿缺氧情况,对胎儿窘迫作出诊断。当胎儿出现下列情形之一3:重度变异减速,重度晚期减速,重度心动过缓,延长减速,胎心率基线变异消失等,即可诊断胎儿宫内窘迫,及时进行积极有效的处理,可避免新生儿窒息、损伤,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总之,胎心监护对产科规范化、现代化管理,提高产科质量有重要意义。通过胎心监护可以动态观察、综合分析胎心情况,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缺氧,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是孕晚期、产时不可缺少的检测方法。    【参考文献】  1 乐杰,谢幸, 丰有吉.妇产科学, 第6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5-58.2 程志厚,蒋潼凤. 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