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病人的护理现状及其展望_第1页
老年痴呆病人的护理现状及其展望_第2页
老年痴呆病人的护理现状及其展望_第3页
老年痴呆病人的护理现状及其展望_第4页
老年痴呆病人的护理现状及其展望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老年痴呆病人的护理现状及其展望        【摘要】     针对社会老龄化及老年痴呆发病率增加的趋势,从日常生活、记忆障碍、行为异常及心理护理四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关于老年痴呆病人的护理现状,并提出我国在此方面研究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老年痴呆;护理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老年痴呆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老年痴呆目前已位居老年人病死原因的第4位1 ,仅次

2、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痴呆病人不仅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还给直接照料者带来身心压力1。如何做好痴呆病人的护理及给照料者提供支持是当今社会迫在眉睫的问题,也是提高痴呆老人生活质量的关键。现将老年痴呆护理现状综述如下。1对老年痴呆的认识阿尔茨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老年痴呆最常见的原因,老年痴呆的病人可以AD形式存在,也可伴有其它形式的痴呆。它是一种慢性渐进性退化痴呆,以缓慢进展的智力减退为特征,最终导致无力进行日常生活和人格的持续变化。疾病的过程可分早、中、晚三期,早期病人可出现在近期记忆、定向、感知、语言和完成复杂步骤工作能力的减低,在个人爱好、读书、外出参

3、与社会活动上花费的时间减少;中期病人出现行为和人格的改变,心理症状如抑郁、焦虑较明显;晚期病人大多数功能丧失,时空定向力和其它智能明显受损,呈现明显痴呆,并逐渐出现椎体或椎体外系运动痉挛2。目前对老年性痴呆症的治疗尚无特效药,是目前难以治愈的一种渐进性疾病。因此,对于护理工作者来说,主要的任务一是在群居老人和社区居家老人中进行健康教育,积极预防该病的发生,二是早期发现痴呆病人并采取及时的措施,以延缓疾病的进程1。Elaine等2认为采用MMSE量表和GDS量表,配以与病人的临床会谈和观察症状,可早期发现痴呆病人。2对老年痴呆病人的护理2.1日常生活护理不要认为痴呆老人已经痴呆,无需充实其精神生

4、活,相反,这种病人仅靠服药治疗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精神安慰和生活调养3。张小玲4通过调查,了解到痴呆病人主要存在的问题也包括由于病人记忆力低下引起自理能力缺陷。有研究表明1,痴呆组老人日常活动内容贫乏,很少参加集体活动;而非痴呆组老人,生活内容丰富,参加锻炼,经常看电视,生活基本自理,主动社交等所占比例均较高。说明丰富老人的日常生活有利于预防或减缓疾病的进程。具体措施可根据病人及客观条件来确定,加强记忆力、计算能力、手工操作、语言沟通等训练,让老人多活动,以丰富老人的日常生活。袁菊芬5提出用生活活动模式(roper模式)以日常生活的12个方面为基础,了解病人的不同需求,与病人及其家属共同制定护

5、理计划并说明具体做法,以满足病人的需要。这种模式强调从病人实际出发,针对性地加强病人的功能锻炼,其目标是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2.2记忆障碍的护理痴呆病人不能有效交流,短期记忆丧失是早期征象,病人或许表面上看起来是正常的,但功能缺陷随着病情的进展而变得较明显6。记忆不只是认知的过程,它与情感交流过程也是密切相关的7。当某种原因使人在后天获得的生活习惯难以维持的时候,把他固有的愉快回忆作为刺激因子,对其进行持续刺激可以使其记忆再生7。有研究表明,回忆治疗是一项有效的护理措施,有许多种回忆明显有助于提高痴呆老人的自我价值,当痴呆病人由衷地谈论记忆起的愉快事件时,他们的语言变得很流畅。与大家分

6、享快乐,对自己和他人都是很有意义的8。经验记忆的分享可能导致连贯的交流,有意义的交流可以提高病人的生活满意度。也可以通过一些丰富的日常生活活动来提高语言和记忆能力。意在多用脑、勤用脑,以稳定情绪,保持精神愉快,延缓病程的进展。对待健忘病人应多鼓励,避免大声训斥。最好让病人选择自己最信任的护士,专人持续地进行护理,经常用病人敏感且愉快的语言刺激、尊重和爱护他,取得病人的信任,能使病人的记忆状况改善7,9。2.3行为异常的预防及护理痴呆老人常见的行为异常表现为激越行为,Cohen (1986)10将激越行为定义为“不能用病人的特定需求或意识混乱来解释的某些不恰当的语言、声音和运动性行为”。并将其归

7、纳为3个症状群11:攻击行为(包括踢、推、抓、咬、打人、撕东西、破坏物品、骂人或语言攻击等)、身体非攻击行为(包括徘徊、坐立不安、重复动作、试图走到其它地方、不恰当地处理物品、不恰当地穿脱衣服等)和语言激越行为(包括持续要求帮助或引人注意、重复语言或问题、抱怨、消极待人或待物、尖叫等)。有一些异常行为如攻击行为对病人自己、家庭、其他病人或护士来说是危险的。有研究表明,在护理之家的病人90%以上存在激越行为12。行为异常产生的原因,Sandra等12认为是超过个人适应能力的内外部刺激大量作用于个体导致的无效性行为,症状的表现与个人应对能力进展性的丧失有关。因此,为了较好地预防激越行为的发生,应该

8、尽量避免一切应激原,了解病人过去的生活习惯和喜好,尽量满足病人的需要。每例老年痴呆病人激越行为的发生,往往有多种因素起作用13。Linda 等认为14行为症状与认知功能降低的低相关(r=0.45),表明除了认知损害外,其它因素如环境的改变、照料者行为的改变等也影响痴呆病人的行为症状,任何新的情况或许引发病人的焦虑和害怕。因此,病房环境应尽量按病人原有的生活习惯设置,使其感受到家的氛围,以有利于痴呆病人适应性行为的产生。减少生理因素对病人行为的影响,老年痴呆病人在生理上存在着听力和视力下降,当病人身体不适,自身要求过高未得到满足时,可因幻觉、妄想而产生思维紊乱,表现出注意力的改变,出现受威胁幻觉

9、而产生躁动,叫喊甚至打人等攻击行为来表达其恐惧心理。因此,应尽量满足病人的生理需要。在给病人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鼓励病人自己完成任务,可使病人易于配合护理和较少有激越行为。在有激越行为的病人中,试图去转移病人的注意力,让其注意力集中在病人感兴趣的方面,也可有效地减少激越行为的发生。另外,音乐治疗对减少激越行为也是有效的12。护理人员应针对病人的异常行为及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13,对痴呆老人不能用禁止、命令语言7,更不能在病人存在激越行为时将其制动或反锁在屋内,这样会增加病人的心理压力使病情加重。2.4心理护理老年痴呆是一种不可逆症,其发病机制与环境及社会文化心理因素密切相关。1998年,美

10、国与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合作对这类疾病的研究验证,10 000名重症病人中,大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症性心理活动异常的症状15。因此,应鼓励病人与家人和亲友交往,从思想上、情感上尽可能沟通,以减少病人的孤独感。有幻觉症,特别是有迫害妄想症的病人临床表现是思维偏激、固执,对这类病人除给予语言抚慰外,应采取暗示和诱导等方法转移其注意力,因为他们有记忆障碍,一旦有外来因素干扰,注意力很快就会转移到其他事情上,即不再对原来的迫害内容所纠缠。这就要求工作人员要有耐心,尊重病人,倾心与其交流。2.5为照料者提供支持由于痴呆病人住院治疗是短暂的,即出院后的治疗和护理更为重要,因此,家庭成员的精心护理对于巩固疗效,

11、延缓病程具有重要意义4。由于我国照顾痴呆病人的医疗保健措施缺乏,长期繁重的日常生活护理给照料者身心带来颇大影响16。照料者由于知识缺乏,特别是护理技能的缺乏,在给予重症病人的帮助过程中,深感疲惫。因此,应对照料者进行痴呆疾病常识的宣教,通过定期家访,提高照料者的护理技能,指导照料者掌握与老年痴呆病人交流的方法17,以减轻其心理压力。有研究表明13,照料者的健康状况(心理和生理方面)对老年痴呆病人的行为问题发生和预后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建议照料者定期做心理咨询,这样既有助于消除照料者自身的心理压力,又能减少老年痴呆病人行为问题的发生,提高中晚期老年痴呆病人的生活质量。3护理展望老年痴呆病人的护

12、理研究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于痴呆老人知识的认识还很不够,缺乏对病人的尊重,往往将病人当“傻子”看待,对于出现行为问题的病人,护理措施欠妥当,如将病人关在室内禁止外出、给病人洗澡时不顾病人的激越行为而强行脱去病人的衣服等。护理措施的针对性不强,护理措施应因人而异,因为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家庭文化背景和生活经历不同,故不能千篇一律。这就对护理工作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护理研究应着重于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予痴呆老人一些有益的护理方法,包括生活护理、激越行为12的护理,记忆障碍6,8的护理等,有待于我们去进一步探索;加强工作人员对这方面知识的学习,成立规范的老人机构并配备专业人员;加强对照料者提供支持

13、的工作和研究16,17,因为我国目前老人机构较少,病人住院时间短暂,痴呆老人的护理大多是在社区护士指导下,由家庭照料者承担;在群居老人或社区居家老人中采取预防干预措施,以减少痴呆的发病率18;关于痴呆老人生活质量以及与痴呆老人沟通技巧的研究等。另外,如何将医疗机构照顾、社区服务及家庭护理很好地结合起来,是当前值得研究的预防保健和社会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将能更好地护理老年痴呆病人,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辛胜利,周卡,尹学,等. 群居老人痴呆症状调查分析J. 南方护理学报,2000,7(2):42.2Elaine S, J

14、oan R C, Roger D W. Dementia in the new millenniumJ. Medsurg Nurs, 2002,11(2):61.3谭凤玲,于冬,刁晓敏. 老年痴呆患者家庭护理应注意的问题J.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1999,1(5):474.4张小玲.老年痴呆病人的家庭护理及预防保健J. 护士进修杂志, 1998,13(5):19.5袁菊芬. 运用生活活动模式护理老年痴呆患者1例J. 山西护理杂志, 1997,11(3):133.6Anna O, Daniel K, Loura M S. Connecting with a patient who has Al

15、zheimer's diseaseJ. Nursing, 2000, 30(8):1.7尹志勤. 对高龄痴呆患者智力再生的刺激方法及对护生的影响J. 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2002,21(8):391.8Sharn E M, Ellen P, Cynthia L W, et al. Reminiscence group activies and discourse interaction with Alzheimers diseaseJ. J Gerontological Nurs, 2002, 28(8): 36.9魏爱琴. 为老年痴呆症病人洗澡的注意事项J. 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

16、997,16(4):168.10Cohen M J, Billig N. Agitated behaviors in the elderlyI: A conceptual reviewJ. J Am Geriat Soc, 1986, 34(6): 722.11Cohen M J, Marx M S, Rosenthal A S. A description of agitation in a nursing homeJ. J Gerontology,1989,44(3): 77.12Sandra D Y, Gloria J, Ruth H. Decreasing aggressive, agitated, or disruptive behavior: Participation in a behavior management unitJ. J Gerontological Nurs, 2002,68(6):22.13杨莘,李月梅,董培文,等. 老年痴呆病人异常行为因素调查及对策J. 山西护理杂志,1999,13(6):242.14Linda A G, Kathleen C B, David R. Impact of psychoeducational intervention on caregiver response to behavioral problemsJ. 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