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期抑郁障碍患者临床特征对照分析_第1页
老年期抑郁障碍患者临床特征对照分析_第2页
老年期抑郁障碍患者临床特征对照分析_第3页
老年期抑郁障碍患者临床特征对照分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老年期抑郁障碍患者临床特征对照分析                 作者:邱友胜 段卫东 高欢 金冬【关键词】 老年;抑郁障碍;临床特征【摘要】【关键词】 老年;抑郁障碍;临床特征Controlled analyses of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senile patients with depressive disorder【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

2、al features of senile patients with depressive disorder. Methods Statistic analyses were conducted with the Selfmade General Items Questionnaire of Depression in 31 senile inpatients with depressive disorder and 31 inpatients(<60 years) at the same time. Results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most

3、of the senile patients complicated with somatic diseases(P<0.01 or 0.05); precipitating cause of most patients was somatic diseases(P<0.05); anxiety, anorexia, selfaccusation and fluctuating of severity on daytime and mildness on night were more common, while slow response/hypomnesis fewer(P&l

4、t;0.05); used antidepressants were mainly SSRIs and side effects higher, but difference had no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Most of senile depressive patients complicate with anxiety and somatic diseases and have poorer tolerance to antipsychotics, so drugtreatment should begin with smalldose,

5、 gradually increase, ensure safety and improve compliance and clinical efficacy.【Keywords】 The senile; depressive disorder'' >老年期抑郁障碍患者临床特征对照分析 ; clinical features 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老年期抑郁障碍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日渐引起精神医学专业的重视。为此,作者对老年期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了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选取2003年1月2005年12月深圳市康宁医院住院的31例老

6、年期抑郁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入组标准:(1)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抑郁发作诊断标准1;(2)年龄60a;(3)排除器质性抑郁状态、分裂情感性精神病、分裂症后抑郁、适应障碍及其他神经症等。入组病例为研究组,男9例,女22例;年龄6080a,平均66.10±5.36a;发病年龄2371a,平均54.45±12.15a;病程3mo51a,平均140.55±170.74mo;疾病分型:单次抑郁发作/复发性抑郁症26例、双相抑郁4例、其它未分类抑郁症1例。按性别、疾病亚型1:1匹配原则随机选取31例60a同期住院抑郁障碍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男9例,

7、女22例;年龄1755a,平均33.87±11.88a;发病年龄1553a,平均29.65±10.56a;病程10d18a,平均51.86±73.50mo;疾病分型:单次抑郁发作/复发性抑郁症26例、双相抑郁5例。除年龄、发病年龄、病程外,两组在性别、疾病分型、文化、家族史、病前性格、起病形式以及间歇期等经2检验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2 方法 采用自编"抑郁障碍患者一般项目调查表"(包括性别、年龄、发病年龄、疾病分型、文化、家族史、病前性格、病程、起病形式、间歇期、婚姻、职业、病前生活事件、临床表现、伴发躯体疾病、治疗用药、

8、临床疗效、抗抑郁药副作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对比分析。所有数据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处理,并进行2检验。2 结果2.1 两组患者伴发躯体疾病的比较,见表1。表1 两组伴发躯体疾病比较(略)2.2 婚姻、职业、病前生活事件比较 婚姻:研究组已婚26例,丧偶5例;对照组未婚9例,已婚19例,离异1例,丧偶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2=12.38,P=0.006)。职业:研究组干部2例,退休12例,无业14例,其它3例;对照组干部2例,员工10例,退休1例,无业10例,学生4例,其它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2=24.12,P=0.000)。病前生活事件:研究组退休1例,丧偶2例,亲友

9、死亡2例,家庭矛盾1例,意外事件4例,躯体疾病8例,无10例,其它3例;对照组丧偶1例,家庭矛盾6例,意外事件4例,躯体疾病2例,无9例,工作学习压力6例,其它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2=16.56,P=0.035)。2.3 两组抑郁障碍的临床症状比较,见表2。表2 两组抑郁障碍临床症状比较(略)表2显示,研究组焦虑、食欲下降、自责、昼重夜轻波动表现较对照组更多见;而反应慢/记忆下降症状较对照追段闹姨醄老年期抑郁障碍患者临床特征对照分析(2) 樯偌<0.05)。2.4 临床疗效 研究组临床痊愈8例、显好9例、好转10例、无效4例;对照组临床痊愈10例、显好10例、好转10例、无效1例

10、。研究组疗效较差,但差异无显著性(2=2.08,P=0.557)。2.5 药物治疗 单次抑郁发作/复发性抑郁症以SSRI类抗抑郁剂为主,联合抗焦虑剂,部分辅助心境稳定剂;双相抑郁则以心境稳定剂为主。其中研究组帕罗西汀5例、氟西汀3例、舍曲林1例、文拉法辛2例、米氮平9例、喜普妙8例、达体朗1例、碳酸锂2例、丙戊酸钠4例;对照组帕罗西汀4例、氟西汀7例、文拉法辛3例、米氮平7例、喜普妙5例、达体朗2例、三环类(氯丙咪嗪)1例、碳酸锂7例、丙戊酸钠3例。两组经2检验差异无显著性(2=7.91,P=0.543)。2.6 不良反应 研究组:口干2例、恶心呕吐1例、乏力2例、头晕3例、震颤1例、皮肤过敏

11、1例、体重增加1例、其他1例;对照组:恶心呕吐1例、乏力1例、头晕1例、心电图QTC延长1例。研究组出现不良反应较多,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2=5.78,P=0.449)。3 讨论随着人类平均寿命在逐渐延长,人口老龄化及其伴随而来的各种问题日益突出。本研究显示,60岁功能性抑郁障碍以女性居多(男女比例为1:2.44),并发躯体疾病多,病前多存在不同的社会心理因素,尤以多种躯体疾病作为诱发因素较多见(P<0.05)。与文献报道2,3相一致。沈渔4认为女性患病率高可能"来自激素水平的差异,妊娠、分娩和哺乳、心理社会应激事件的差异";另外女性平均寿命较高也可能是原因之一。本研

12、究还显示,老年抑郁障碍在焦虑、食欲下降、自责、昼重夜轻波动方面较对照组更多见(P<0.05),与马辛等报道一致。Krishnan、王家华等中外学者认为中老年人皮层下脑组织结构改变发生率增加可能是焦虑抑郁多见的原因;另外正常老化过程中常常伴发负性人格改变如被动、依赖、孤僻、敏感和脆弱等,以及多伴发慢性躯体疾病等也可能是老年期抑郁障碍患者更易处于焦虑、抑郁混合状态的原因。但同时发现头脑反应慢/记忆下降(认知缺陷)主诉较对照组少见,与马辛等报道不一致。推测可能与老年人常常不能明确表达自己的观念或情绪有关,也可能与部分患者故意掩饰病情或归咎于内科躯体病有关。另外,本研究还发现,老年期抑郁障碍患者

13、以单次抑郁发作/复发性抑郁症最多见,而双相抑郁极少。由于三环类药物毒副作用较大,加之老年患者的耐受性差,目前以SSRI类抗抑郁剂为首选5,但研究组SSRI类抗抑郁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仍然较高(P0.05)。提示老年人对精神药物高度敏感,耐受性差,药物治疗应从小效剂量开始,缓慢增加剂量,确保用药安全,提高治疗依从性及临床疗效。参考文献1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学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第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83912 张许来,张晓莉,席春华,等.老年期精神障碍62例临床分析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5,11(2):1463 杜鹤宇.万拉法新与阿米替林治疗老年期抑郁症对照研究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5,11(2):1274 沈渔.精神病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