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当山风景名胜区五龙宫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0-2020年)_第1页
湖北武当山风景名胜区五龙宫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0-2020年)_第2页
湖北武当山风景名胜区五龙宫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0-2020年)_第3页
湖北武当山风景名胜区五龙宫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0-2020年)_第4页
湖北武当山风景名胜区五龙宫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0-2020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武当山风景名胜区五龙宫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0-2020年)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背景篇背景篇p武当山风景名胜区概况武当山风景名胜区概况研究背景研究背景研究背景研究背景p 五龙宫景区的对外开放提上日程。五龙宫景区的对外开放提上日程。p 如何通过控制性详细规划如何通过控制性详细规划“建设性破坏建设性破坏” ” 和和“破坏性建设破坏性建设”,实,实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的最佳关系、景区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的最佳关系、景区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规划范围规划范围规划范围规划范围技术思路技术思路宏观层次宏观层次 景区特色、发展目标、景区特色、发展目标、 定位、性质定位、性质 中观层次中观层次

2、游线组织、服务接待游线组织、服务接待 设施布局、道路交通布设施布局、道路交通布局、指标控制、保护分局、指标控制、保护分类等类等 微观层次微观层次 具体地块具体地块 n规划目的规划目的l科学规划,科学规划,合理确定总体规划修编(2003版)中规划的基础设施、旅游设施、文化设施等建设项目的选址和布局。l合理和节约利用土地合理和节约利用土地,有效控制用地规模,明确建设用地范围和规划设计条件。l严格保护、永续利用严格保护、永续利用五龙宫景区内的风景名胜资源。n 规划原则规划原则l 保护优先原则保护优先原则l 可操作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l 综合协调原则综合协调原则l 前瞻性原则前瞻性原则n 规划依据规划依

3、据l法律法规法律法规 风景名胜区条例 城乡规划法 环境保护法 文物保护法 消防法等l技术规范技术规范 武当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武当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1986-20251986-2025) 武当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武当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修编修编) )(2006-20202006-2020)(2009(2009年通过部级联席会议年通过部级联席会议) )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等l规章规章 湖北省武当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办法(2008年修订)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办发199523号)等文件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综合分析篇综合分析篇对景对景区相区相关要关要求求武当山风景

4、名胜区总体规划武当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1986-2025)武当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武当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修编) (2006-2020) 以五龙宫为核心五龙宫为核心,带动周边景点建设;采用多种灵活、体量小的交通方式和南岩景区相连接南岩景区相连接,打通和盘活打通和盘活武当山风景区的西环线。武当山风景区的西环线。 鲁家寨武当山林场依托,发展森森林生态旅游林生态旅游,提供与森林生态相匹配的一系列户外游憩活动和体验,如登山、健行、养生、科普、野营等现代休闲活动。提供生态型接待设施生态型接待设施。 作为从山下水岸农业休闲旅游向从山下水岸农业休闲旅游向山上史迹旅游的过渡山上史迹旅游的过渡。 作

5、为野趣以及进行科学研究野趣以及进行科学研究考察等的游览专区。考察等的游览专区。 目前尚无条件对外开发,作为远期远期(2001-2025年)开发区域。 远期开发时设立五龙服务点五龙服务点,并根据旅游发展情况需要,届时可发展形成服务中心服务中心。项目项目对五龙景对五龙景区范围的区范围的划分划分n功能定位功能定位 现状概况现状概况n在严格保护资源的前提下,在严格保护资源的前提下, 北部北部“服务服务” 依托武当山林场和鲁家寨村,设置旅游服务基地,提供生态型接待设施,发展森林生态旅游。 南部南部“游赏游赏” 以五龙宫为核心,串联周边景点,构建完整的游赏系统。服务服务游赏游赏 明代就被誉为明代就被誉为“

6、拥殿千朵芙蓉拥殿千朵芙蓉”的仙境。景区内有五龙宫、仁威观、的仙境。景区内有五龙宫、仁威观、隐仙岩、五龙顶、华阳岩、灵应岩、起圣台、七星峰等众多景点。以隐仙岩、五龙顶、华阳岩、灵应岩、起圣台、七星峰等众多景点。以遗迹遗迹遗址、岩庙、古神道遗址、岩庙、古神道为主要特色。为主要特色。现状概况现状概况自然风景资源自然风景资源 五龙顶五龙顶五龙池五龙池古树古树鲁家寨风光鲁家寨风光山景风光山景风光父母桥河父母桥河真武大帝真武大帝姚简祈雨姚简祈雨系马峰系马峰回心石回心石五龙顶五龙顶五龙池五龙池民间祈雨民间祈雨。五龙宫村、鲁家寨村的民间故事五龙宫村、鲁家寨村的民间故事民歌民歌古老的民俗文化古老的民俗文化 历史

7、悠久的道教文化历史悠久的道教文化 丰富的民间传说和民俗文化丰富的民间传说和民俗文化道教文化道教文化武当武术武当武术武当道乐武当道乐武当道医武当道医。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p道路交通道路交通1 1、旅游公路已经竣工,目前唯一一条对外相接并贯穿景区的机动车路。、旅游公路已经竣工,目前唯一一条对外相接并贯穿景区的机动车路。2 2、缺少与其他景区快捷的联系方式。、缺少与其他景区快捷的联系方式。3 3、古神道局部受到破坏,步行游览不成体系、古神道局部受到破坏,步行游览不成体系。村庄分布图村庄分布图五龙村五龙村景区现有行政村景区现有行政村2 2个,分别为武当山林场(鲁家寨村)、个,分别为武当山林场(

8、鲁家寨村)、五龙村。武当山林场以场带村,有七个村民小组,五龙村。武当山林场以场带村,有七个村民小组,650650人;五人;五龙村有龙村有2 2个村民小组,个村民小组,195195人。人。p村庄村庄鲁家寨村鲁家寨村p服务接待设施服务接待设施除一户人家自发进行旅游接待外,没有别的服务接待设施。除一户人家自发进行旅游接待外,没有别的服务接待设施。现状概况现状概况人文景点(23)自然景点(8)五龙宫、隐仙岩、仁威观、灵虚岩、华阳岩、灵应岩、长生岩、云母岩、朱砂岩、诵经台、姥姆祠、将军庙、李素希墓、榔梅台、起圣台、会仙岩、晋福桥、父母桥、驸马桥、回心石、自然庵、炼丹池、非物质文化遗产七星峰、系马峰、五龙

9、顶、五龙池、大青羊涧、磨针涧、紫炁峰、白龙潭、风景资源分布图景点一览表1、整合景点、整合景点 将景点由将景点由34处调整为处调整为31处。处。 合并日池、月池合并到五龙宫 减少凝虚观(规划范围外 ) 五龙岩(灵应岩) 增加非物质文化遗产 风景资源评价风景资源评价风景资源等级一览表2、由面到点、由面到点 序号景观名称景点类型级别大类中类小类1五龙宫人文景源胜迹遗址遗迹一级2隐仙岩遗址遗迹二级3仁威观遗址遗迹二级4灵虚岩遗址遗迹二级5华阳岩遗址遗迹二级6灵应岩遗址遗迹二级7长生岩遗址遗迹二级8云母岩遗址遗迹二级9朱砂岩遗址遗迹二级10诵经台遗址遗迹三级11姥姆祠遗址遗迹三级12将军庙遗址遗迹三级1

10、3李素希墓遗址遗迹三级14榔梅台遗址遗迹三级15起圣台遗址遗迹三级16会仙岩遗址遗迹三级17晋福桥遗址遗迹三级18父母桥遗址遗迹三级19驸马桥遗址遗迹三级20回心石其他胜迹和传说三级21自然庵遗址遗迹四级22炼丹池遗址遗迹四级23民歌、故事、道教文化风物 节假庆典、民俗、神话传说二级24七星峰自然景源地景奇峰二级25系马峰奇峰二级26五龙顶山景二级27五龙池奇峰二级28大青羊涧水景泉井二级29磨针涧溪流三级30紫炁峰溪流三级31白龙潭潭池三级风景资源评价等级图 土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地形因子土地利用类型坡度坡向海拔耕地历史文化用地林地园地农用地未利用地其它建设用地建设用地l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土地

11、适应性评价土地适应性评价内容内容数量数量(hmhm)百分比(百分比(% %)景区总面积景区总面积29262926100100适建区面积适建区面积38381.31.3限建区面积限建区面积29629610.110.1禁建区面积禁建区面积2592259288.688.6l评价结果评价结果土地适应性评价图1 1、禁建区、禁建区 对风景区的发展具有比较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完全不适宜开发建设,是重点保护区域。2 2、限建区、限建区 生态敏感性较低,外界的开发建设活动对它的影响较弱,适宜小规模的利用开发。3 3、适建区、适建区 环境对人工破坏或干扰的调控能力强,自动恢复快,可进行适度开发建设。l土地发展策略

12、土地发展策略建设用地选择意向l建设用地选择建设用地选择袁家院林场窑上余家窝子自然庵 偃塘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总体布局篇总体布局篇n发展对策发展对策整体联动,差异发展,突出特色,打造精品整体联动,差异发展,突出特色,打造精品 游线组织游线组织通过多种交通联系与其他景区贯通,大区域成环。通过多种交通联系与其他景区贯通,大区域成环。景区内形成景区内形成“游览环线游览环线”,避免回头路。,避免回头路。 景点保护与建设景点保护与建设突出突出“遗址观赏遗址观赏”的特殊品味和价值,体现原生态和原真性。的特殊品味和价值,体现原生态和原真性。 游览内容游览内容除体验原生态和原真性外,依托现有资源,适当增加其他体验

13、和休闲内容。除体验原生态和原真性外,依托现有资源,适当增加其他体验和休闲内容。 服务设施服务设施突出差异,彰显特色,在品质上向中、高端适当延伸。突出差异,彰显特色,在品质上向中、高端适当延伸。 五龙宫景区作为武当山风景名胜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以道教文化道教文化为核心,以人文与自然高度统一的环境、历人文与自然高度统一的环境、历史悠久的古建筑群遗址史悠久的古建筑群遗址为主要景观特色,以观光游览、文观光游览、文化探源、休闲体验为主要活动内容化探源、休闲体验为主要活动内容的综合型景区。n景区性质景区性质n发展目标发展目标将五龙宫景区建设成为展示和弘扬中国道教文化并代表国国内世界遗产地先进管理建设水平的

14、景区内世界遗产地先进管理建设水平的景区。在严格保护景区风景资源的前提下,展现展现“武当十最武当十最”,形成多层次的游赏格局。形成多层次的游赏格局。总体布局总体布局规划将五龙宫景区的旅游服务设施配置分规划将五龙宫景区的旅游服务设施配置分为为“旅游村、旅游点、服务部旅游村、旅游点、服务部”三个级别。设三个级别。设立蒿口入口服务区(景区外)、袁家院立蒿口入口服务区(景区外)、袁家院VIPVIP入口入口服务区、林场窑上服务区服务区、林场窑上服务区3 3个旅游村。设置虎山个旅游村。设置虎山垭、余家窝子、混账坡、吴家院、自然庵、偃垭、余家窝子、混账坡、吴家院、自然庵、偃塘、八步坎等塘、八步坎等7 7处旅游

15、点;结合景点和游线需要处旅游点;结合景点和游线需要设服务部,五龙宫、五龙池、仁威观、八步坎设服务部,五龙宫、五龙池、仁威观、八步坎等重要景点设置服务部,步行游览路每隔等重要景点设置服务部,步行游览路每隔10001000米设置服务部。未来视自助游的情况,在鲁家米设置服务部。未来视自助游的情况,在鲁家寨游览区规划设置帐篷营地。寨游览区规划设置帐篷营地。风景资源类型、风景资源类型、景点属性、景点属性、景点分布、景点分布、游赏体系、游赏体系、道路交通组织、道路交通组织、旅游服务设施和布局旅游服务设施和布局总体布局图n总体布局总体布局n对对总体规划(修编)总体规划(修编)的深化调整的深化调整1、提出“一

16、轴三区” 的空间结构。2、深化保护措施。3、完善服务接待设施体系。4、完善道路交通体系。1、提出、提出“一轴三区一轴三区” 的空间结构。的空间结构。2、深化保护措施。3、完善服务接待设施体系。4、完善道路交通体系。n规划结构规划结构一轴三区一轴三区规划结构图1、提出“一轴三区” 的空间结构。2、深化保护措施。、深化保护措施。3、完善服务接待设施体系。4、完善道路交通体系。人文史迹区人文史迹区n分区保护规划分区保护规划1、本区内的一切文物遗存、地形、植被和空间环境都必须按国家文物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妥善进行严格保护。严格保持周边环境的历史延续性,保持原始风貌。2、各种历史遗存各部分应严

17、格按照原有施工工艺和原有材料精心维护。地面建筑已经全部被毁坏的,应当实施遗址保护。3、对内的文物古迹进行普查分类、登记,根据国家有关法规,按不同类别及等级,进行保护管理。对古建筑及遗址及时维修、保护;对遗址要立牌、划定保护范围。要有专人负责保护,专款用于维护、维修。4、禁止在保护范围内开山取石、捕猎野生动物、擅伐林木等破坏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的活动。5、在建设与游赏活动中,除必要的步行游览和安全防护设施外,严禁增设与其无关的设施。6、严格限制社会机动交通车辆进入,严禁任何不利于保护的因素进入。7、按照环境容量,合理控制游人规模和游人活动范围。8、拆迁古迹遗址上及史迹区内的民宅。保护分区规划图总体

18、规划(修编)管理分区规划图特殊生态游憩区特殊生态游憩区特殊自然区特殊自然区1、严格执行封山育林各项措施,保护现有的生态系统、景观风貌、空间环境、动物栖息地。2、只允许步行或风景区绿色巴士进入。3、保留世代聚居的村民、村宅和生活方式。4、允许设立少量小型旅游网点服务设施,风貌必须和自然环境相匹配。5、不允许增设任何大型商业建筑设施。6、禁止增设任何违反景区规划的旅游项目。7、避免环境改造和栽植的城市化、园林化倾向,还原原生态环境。8、禁止在保护范围内开山取石、捕猎野生动物、擅伐林木等破坏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的活动。保护分区规划图总体规划(修编)管理分区规划图1、本区可进行适度的开发利用,安排各种游

19、览观赏项目。安排适量的旅游服务设施,注意其造型、体量、色彩要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建筑以1-2层为主。建设项目必须严格通过环评。2、分级调控游人规模、机动交通并分级限制居民活动的进入。3、规划中保留的乡村聚落应控制村民的发展规模。4、结合生态公益林、水源涵养林建设,进行生态培育,强化和保护生态区域特征。n核心区边界定位核心区边界定位1、提出“一轴三区” 的空间结构。2、深化保护措施。3、完善服务接待设施体系。、完善服务接待设施体系。4、完善道路交通体系。总体规划(修编)总体布局图l对对总体规划(修编)总体规划(修编)的深化调整的深化调整1、游人量预测和环境容量。2、局部调整旅游服务设施布局,深化

20、完善旅游服务设施体系。3、景观风貌控制。总体规划(修编)旅游设施配置及基础工程规划图以2004年武当山风景区接待游人数66.28万人次为基数,预测得出近期2010年、远期2020年武当山风景区旅游人数分别为165万人次和535万人次。n游人量预测游人量预测 武当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 随着景区建设的不断完善,规划期末(2020年)景区将承担风景区45%左右的游客,游人量约为240万人。综合多种因素,测算日最高峰游人量为综合多种因素,测算日最高峰游人量为74007400人人。(其他规模预测的。(其他规模预测的依据)依据) 1、对总体规划(修编)中较为分散的旅游服务设施布局做适当集中调整,取

21、消其确定的房车营地。综合多方因素,将总体规划(修编)中所确定的15501550张张床位核减为850850个个床位,集中安置于林场窑上区域,形成大集中小分散的模式。 2、分为旅游村-旅游点-服务部三个级别。从北到南服务设施规模逐渐减小。 3、服务设施选址利用搬迁居民点的基址。 n布局布局 旅游服务设施规划图总体规划(修编)旅游设施配置及基础工程规划图n服务设施布置及风貌控制服务设施布置及风貌控制n服务设施布置及风貌控制服务设施布置及风貌控制1、提出“一轴三区” 的空间结构。2、深化保护措施。3、完善服务设施接待设施体系。4、完善道路交通体系。、完善道路交通体系。总体规划(修编)总体布局图n对对总

22、体规划(修编)总体规划(修编)的深化调整的深化调整1、完善对外交通联系方式。2、完善内部游赏交通体系。调整部分机动车路,设置停车场、换乘、 停靠点、观景平台等设施。总体规划(修编)道路交通规划图n对外交通对外交通1、在进行充分专项论证的基础上,修建自桑树庙村玄岳门遇真宫元和观玉虚宫蒿口的乡村型风景旅游道路乡村型风景旅游道路,只允许旅游车辆、自行车的通行及步行,和交通性过境干道(国道)实行彻底交通性过境干道(国道)实行彻底功能分离功能分离。2、已通过专项论证的五龙宫至南岩景区的索道索道。3、在进行充分专项论证的基础上,修建总体规划修编(2003版)中规划的由隐仙岩-五龙宫村椴树垭-冯家院-青羊桥

23、-七星树下东螃蟹夹子河崖谷-南岩的观光道观光道。4、依据总体规划修编(2003版)修整附马桥以南直达南岩的游览步道游览步道。 南岩n内部道路交通规划内部道路交通规划道路交通规划图总体规划(修编)道路交通规划图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详细控制篇详细控制篇 1 1、土地使用、土地使用 2 2、环境容量、环境容量 3 3、建筑风貌、建筑风貌 4 4、配套设施、配套设施 5 5、资源保护、资源保护 6 6、景观风貌、景观风貌n控制指标体系控制指标体系控制类别控制类别规划控制内容规划控制内容规定性指标规定性指标指导性指标指导性指标规划控制指标体系土地使用土地使用控制用地面积用地边界(标明)用地性质土地使用兼容性环境容量环境容量控制容积率建筑密度游人容量建筑风貌建筑建造控制建筑高度建筑退让建筑间距建筑设计引导适建设施类型建筑体量建筑色彩建筑形式建筑空间组合配套设施市政基础设施邮电通讯设施给水排水设施供电能源设施其它标识设施控制识别性标识导向性标识信息说明性标识管理性标识交通设施控制道路等级出入口方位及数量道路设施交通出行方式资源保护资源保护控制保护级别保护内容天景地景水景生景园景建筑胜迹风物景观风貌植被景观绿地率郁闭度植被景观类型其他景观元素景观小品内容、设置其它n 以林场窑上地块为例以林场窑上地块为例第五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